民办高校辅导员开展新生入学教育方法探究

2024-10-23 00:00:00陈慧玲王才栋
科教导刊 2024年25期

摘 要 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尤其是在大学的初始阶段,学生能否尽快地适应大学生活对其发展至关重要。当前,高校辅导员新生入学教育工作中存在教学人员单一、教学方式陈旧、教学内容繁杂等问题。文章从民办高校大学生入学教育现状出发,探讨辅导员如何发挥教师、家长、朋辈学生的联动优势,以丰富的教育教学内容、校园活动、网络平台等为载体,明确教育目标方向,循序渐进地开展新生入学教育,提出促进新生适应大学生活的对策,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关键词 辅导员;大一新生;入学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2024.25.046

Exploration of New Student Enrollment Education Methods by Counselors

in Private Universities

CHEN Huiling, WANG Caidong

(Guizhou Qiannan Economic College, Qiannan, Guizhou 550600)

Abstract The university stage is a crucial stage for the form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worldview, outlook on life, and values, especially in the initial stage of university. Whether students can adapt to university life as soon as possible is crucial for their development. At present, there are problems with the single teaching staff, outdated teaching methods, and complex teaching content in the new student enrollment education carried out by college counselors. Starting from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enrollment education for college students in private universities, this article explores how counselors can leverage the collaborative advantages of teachers, parents, and peer students, clarify educational goals and directions through rich educational content, campus activities, online platforms, etc., gradually carry out new student enrollment education, propose strategies to promote new students' adaptation to university life,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alent cultivation in universities, and better implement the fundamental task of moral education.

Keywords counselor; freshman; entrance education

1 辅导员开展新生入学教育的问题

当前,民办高校新生入学教育主要以开学典礼、安全教育讲座、辅导员见面会、主题班会、专业介绍大会、军事训练等形式开展,参加的人数少则一个班几十人,多则一个系或学院上千人,重数量、轻质量,无法满足学生实际需求。

1.1 教学人员单一,力量薄

受传统高校入学教育的影响,民办高校的新生入学教育中,辅导员依然是主力队伍,缺少专职教师、学生家长、朋辈同学等群体的参与。由于辅导员专业背景各异,知识储备较少等,无法对入学教育所有内容进行透彻研究,更多承担的是组织协调学生参与各部门进行的大讲座,或以浅显的理论知识加上部分实践内容开展新生入学教育,学生很难从这类教育教学中学习到有用的知识和观点,影响入学教育的实效性。

1.2 教学方式陈旧,满堂灌

民办高校入学教育形式单一,多数是以在军事训练的两周内穿插主题班会、专题讲座、专业大会的形式开展[1]。教学方式没有根据时代变化、专业特性、学生不同而改变,仍然在短时间内进行单向灌输性教育,泛泛而谈的内容不能使学生入脑入心入行,缺乏情感双向沟通,不能调动学生对入学教育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1.3 教学内容繁杂,目标乱

前文提到,辅导员在入学教育中承担组织协调学生参加各部门开展的讲座。其实,学校各部门讲座多以生活引导、心理引导、安全引导、思想教育、文明教育等内容展开,因侧重点不同,内容烦杂,导致学生学习目的不清晰。同时,入学教育各类讲座缺乏系统性、结构性、衔接性和针对性,各个板块占比不统一,教育目标混乱,无法实现入学教育的意义。

2 辅导员优化新生入学教育的方法

2.1 多方联动,合力育人

入学教育工作中,辅导员要充分发挥协同育人的作用,搭建平台,联络各方力量,避免各自为政,改“单兵作战”为家校友“全军出击”,使学生感受到入学教育的真实关切。

2.1.1 强化教师引导

教师在入学教育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学校要发挥好专职教师在学术上的权威性和引领性,以专业为分类标准,组建新生导师团队,帮助新生了解专业、树立专业思维,促进学生对专业的认同感;帮助学生了解大学学习的特点,介绍有效的课程学习方法,提升学生学习本专业的积极性;将专业教育与入学教育有机融合,帮助学生调整心理预期,使其尽快适应大学生活。

2.1.2 固化家校沟通

家庭教育具有情感性、亲和性和补充性的特点。辅导员应充分将家校沟通纳入入学教育。通过“新生基础信息表”,了解学生的基本家庭情况;通过邀请家长参观校园、参加开学典礼等活动,使家长更全面地了解学校;通过建立家长微信群,及时反馈学生在校的基本状况,增加家校沟通频率,共同开展入学教育,促进学生迅速成长。

2.1.3 深化朋辈帮扶

作为新生辅导员,要善于依托学生干部的力量,充分发挥朋辈帮扶效应,开展入学教育。学长学姐与新生年龄相近,经历相似,对于新生更具有亲和力和感染力;作为学长学姐,更易在日常与新生的相处中及时发现问题,迅速传递问题,帮助解决问题[2];学长的“言传身教”对新生更有说服力,以“传帮带”形式,通过亲身的经历,更能对新生起到帮扶作用。

2.2 规范形式,丰富载体

入学教育在实施的过程中,要坚持与其他教育活动相结合,才能达到最优的教育效果,多样化的教育形式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兴趣,使教学内容得到落实,发挥育人作用。

2.2.1 规范课程建设

为有效改善新生入学教育的随意性和简单化,学校层面应专门开设新生入学教育课程。前移教学时间,采用网络学习的方式,使学生提前认识学校、认识专业、了解大学生活,缩短到校迷茫期;拉长教学时间,将入学教育作为学生公共必修课[3],以学期为单位进行课程规划,由辅导员担任主讲教师,专职教师、部门领导、朋辈学生等担任客讲教师,标准化设计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提高新生入学教育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

2.2.2 创新组织形式

从高中跨入大学,新生已厌倦天天坐在课堂的教学模式。辅导员可以尝试打破专业班级建制,以地方属性、兴趣特点、高考成绩等共同点,组成新生团队,以新生为教育主体,充分发挥辅导员的引领作用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将教育性和娱乐性相结合,给予学生亲和力和新鲜感,潜移默化地增进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间的认同感。

2.2.3 丰富活动内容

新生对学校迎新的场景、活动印象深刻。辅导员要利用首因效应,精心策划迎新内容,组织“旅游式”打卡校园景点,使新生了解校园基本布局;围绕“我眼中的大学”,开展征文、演讲比赛,增长学生才干;组织新老学生一起开展“迎新晚会”“宿舍文化节”等活动,给予新生展现才华的平台;邀请一些成功的校友或企事业领导人通过报告、座谈会等形式与新生进行沟通交流,让新生感受到浓郁的校园文化和奋发的大学精神。

2.2.4 善用网络平台

信息化的迅速发展给世界带来了巨大的变革。辅导员要善用网络平台开展入学教育,让新媒体在新生入学教育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在微信、微博、抖音、快手、小红书等学生使用频率较高的网络平台上,使用图文美篇等介绍学校概况、辅导员情况、专业课程等;通过短视频,VR全景等“云游”食堂宿舍图书馆,在潜移默化中进行入学教育,起到寓教于乐的作用[4]。

2.3 细分内容,循序渐进

入学教育的内容深刻,内涵丰富,涉及多方面、多领域、多部门,辅导员要认真研究教育内容及其核心观点,梳理教育逻辑顺序,明确教育目标方向,逐步引导学生适应大学生活,夯实学生成长基础。

2.3.1 理想信念教育,促进学生自我成长

理想信念是一个人的奋斗目标,努力方向,上进动力。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对新生大学阶段的成长成才,今后人生事业的发展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辅导员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基础,将理想信念教育作为大学生入学教育的第一课、必须课、常修课,铸牢学生信仰之基,补足学生精神之钙,引导学生进一步增强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意识,真正让理想信念成为学生心中的灯塔,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

2.3.2 校园生活教育,帮助学生适应环境

从高中进入大学,从农村到城市,从熟悉的环境到陌生的校园,新生入学之初会出现许多不适应的现象。作为辅导员,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真诚为学生服务,切实解决学生在校园生活中的适应性问题。组织学生学习国家资助政策,学校资助制度,帮助困难学生群体适应校园生活;通过“朋辈辅导员”,迅速带领新生认识学校各个区域,特别是衣食住行和快递站点,使学生熟悉生活环境,放心生活;通过宿舍走访、谈心谈话等方式,引导学生尊重个体的不同与差异,学会宽容,互相理解,正确处理大学的人际关系;通过团学活动、志愿活动等,主动与周围人学会交流和沟通,参与校园文化建设,引导学生尽快融入校园生活。

2.3.3 校情校规教育,教导学生自我规范

校情校规是学生了解学校的第一步,是大家共同遵守的基本行为准则与道德规范,对学生在校学习生活具有规范意义和指导作用。辅导员要通过入学教育对学校的办学历史、办学宗旨、办学思想、办学定位等进行宣讲,使学生了解学校的基本情况;组织学生学习相关国家法规,特别是《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等,明确自己的权利与义务,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与法治观念;深入学习学校的“学生学籍管理规定”“学生违规违纪处分办法”“学生宿舍公寓管理细则”等规定,表明学校从严管理、狠抓常规的举措,引导教育学生牢固树立规矩意识,争做合格大学生[5]。

2.3.4 身心安全教育,培养学生健康意识

辅导员应结合新生的身心特点开展入学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健康理念,走出宿舍,走进操场,加强运动,锻炼身体;组织新生参与“入学心理测评”,鼓励学生学会主动适应新的环境和生活,调整心理预期,及时进行心理疏导;抓实安全管理基础,以安全教育为依托,从国家安全、人身安全、交通安全、消防安全、网络安全、用电安全、食品安全等内容进行宣讲引导,全面提升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形成良好的安全氛围,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2.3.5 专业认知教育,激发学生学习动力

专业认知教育是新生入学教育的关键内容,目的是帮助学生尽快了解所学专业的基本情况。辅导员在此项教学内容中,应积极促成专职教师组成导师团队,为学生介绍培养方案、就业方向、专业必备技能证书等,加深学生对专业的认识,明确学习任务;邀请专家学者、行业大咖等为学生介绍行业前沿动态、学术竞赛信息等,引导学生清楚认识到自己所学专业的社会价值,提高学习积极性,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挖掘自身的内在潜能,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2.3.6 职业规划教育,引导学生做好规划

民办高校要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应用型人才。职业规划教育是以引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并落实为主线的综合性教育活动,有利于学生明确个人的职业目标及职业发展方向。辅导员作为学生的人生导师,要引导学生从大学本质、生涯规划内涵等内容中,认识到中学与大学的区别,进行自我定位和自我探索,了解自己的性格、兴趣和能力,做好学业规划及时间的管理;指导学生根据国家需要、行业需求、社会发展、专业特点、自身兴趣等,制订适合的职业生涯规划方案和提升计划,并督促学生逐步落实执行,提高专业素质和专业技能,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就业观,实现全面发展。

3 结语

入学教育是学生适应大学生活、完成角色转变的关键一步。民办高校辅导员要充分利用入学教育这一关键内容,坚持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发挥纽带作用,丰富教育载体,细分教育内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帮助学生解决入学面临的适应性问题,为民办高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奠定坚实的基础。

基金项目:贵州黔南经济学院人文社会科学项目“新时代民办高校辅导员对新生入学适应性教育方法探究”(2023RW020)。

参考文献

[1] 王晓哲.大学新生入学教育新模式探析[J].高教学刊,2018(2):191-193.

[2] 张宝文.新时代高校新生入学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J].科教导刊,2023(17):24-26.

[3] 姜昆,李莉.高校辅导员开展新生入学教育的路径探析[J].高教学刊,2021(1):153-156.

[4] 孙晶.浅析民办高校大一新生的管理[J].民营科技,2009(3):38.

[5] 晁莹.高校新生入学教育现状与对策摭探[J].成才之路,2019(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