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高校新生态文化建设研究

2024-10-23 00:00:00龚萍达娃卓玛陈峰李江荣
科教导刊 2024年25期

摘 要 鉴于当前环境问题日趋严重,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探索可持续发展道路显得尤为重要。在这样的背景下,新生态文化应运而生。作为培养人才和推动知识创新的摇篮,高校在引领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中肩负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使命。新生态文化的兴起,为高校培养具备创新精神的人才、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效路径。文章在阐述新生态的定义及特性的基础上,分析了高校新生态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并提出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高校新生态文化建设的路径。

关键词 新生态文化;生态文化建设;高校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2024.25.001

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Ecological Cultur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hinese-style Modernization

GONG Ping1, Dawa Drolma1, CHEN Feng2, LI Jiangrong3

(1.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 Civil Engineering College, Xizang Agricultural & Animal Husbandry University,

Nyingchi, Xizang 860000;

2. Contemporary Xizang Research Institute, Xizang Autonomous Region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Lhasa, Xizang 850000;

3. Institute of Xizang Plateau Ecology, Xizang Agricultural & Animal Husbandry University, Nyingchi, Xizang 860000)

Abstract Given the increasingly serious environmental problems, it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to re-examine the harmonious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s and nature and explore the path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this context, a new ecological culture has emerged. As a cradle for cultivating talents and promoting knowledge innovation, universities shoulder an inescapable responsibility and mission in leading social development and civilization progress. The rise of new ecological culture provides an effective path for universities to cultivate talents with innovative spirit and promote sustainable social development. On the basis of expounding the defini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new ecolog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necessity of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ecological cultur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puts forward the path of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ecological cultur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the perspective of Chinese path to modernization.

Keywords neo-ecological culture; ecological culture construction; college students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和本质要求之一,同步推进物质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求。生态文化作为一种全新的文化形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一种行为准则,也是一种价值理念。

高校作为培养人才和推动知识创新的重要阵地,肩负着培养具有生态文化素养的新时代人才的历史使命。高校新生态文化的建构不仅是高等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也是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通过新生态文化建设,高校可以引领社会思潮,保障生态文明理念的实施,将建设美丽中国转化为全体人民的自觉行动。因此,探讨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高校新生态文化的建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1 新生态文化的定义及特性

1.1 聚合原生态文化与现代生态文化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向来尊重自然、热爱自然,绵延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孕育着丰富的生态文化。”[1]原生态文化,即人类在与自然互动过程中形成的初始文化,如“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等,强调了对自然的尊重和顺应,蕴藏着丰富的生态智慧。这种文化观念在新生态文化中得以延续,成为其价值观的基础。同时,新生态文化也吸纳了现代生态文化的理念,如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从而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架起了桥梁。马克思主义生态文化的本质属性、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与全球生态治理的实践基础和对人类既有生态文化的批判继承特色,决定了新生态文化具有人民性、整体性、辩证性、共赢性四大基本特征[2]。这种跨时代的文化融合不仅增强了新生态文化的内涵,还为其在现代社会的应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通过整合原生态文化与现代生态文化,新生态文化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纽带,为人类在面对生态环境问题时提供了宝贵的智慧。高校新生态文化,是在现代生态文化背景下,高校内部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下形成的一种具有时代性、开放性、创新性和可持续性的文化形态。它强调高校与社会、自然之间的和谐共生,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以适应快速变化的社会需求。

1.2 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同行同步

新生态文化紧密结合新时代背景,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保持同步。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为新生态文化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强调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关系以及社会制度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环境问题归根到底是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问题。”[3]新生态文化在继承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基础上,结合新时代的发展需求,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其关注生态环境问题背后的社会根源,倡导通过改革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和文化观念,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这种与时俱进的特点使新生态文化在应对生态环境挑战时更具现实意义和指导价值。

1.3 多元协作引领高校新生态文化

马克思指出:“每一历史时期的观念和思想也同样可以极其简单地由这一时期的生活经济条件以及由这些条件决定的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来说明。”[4]从生态理论视角审视高等教育发展现状,生态文化的核心价值是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的根本思想保证。新生态体系是以拓宽现代信息技术应用范围为基本目的,为高等院校教育工作提供专业教学标准服务、数据集合服务以及资源收集服务等的新型生态教育范式。生态文化体系确保了高校新生态文化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始终保持科学性和前瞻性,不断探索新的领域和维度。多元协作是新生态文化的基本条件,党政、学校、农民群体、企业、相关社团等力量建立起良性互动、多元合作的共同体,汇聚各方智慧和资源,不仅能共同应对生态环境问题,还能达成建构新生态文化的效能最大化。将依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态文明教育融入我国高等教育体系,构建利益共享、责任共担的一种多元统筹发力的共同体,发挥社会主义生态文化的导向作用,使我们的国家具有绵绵不绝的精神动力。

1.4 高校新生态文化体系持续构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5]新生态文化在处理人与自然、自然与社会、文化与政治关系中展现了全新的发展规律。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新生态文化强调和谐共生,主张人类应当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并保护自然。它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和生态文明理念,推动人类行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融合。通过这种方式,新生态文化有助于缓和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冲击,维护生态平衡。在自然与社会的关系上,新生态文化关注生态环境问题背后的社会根源。它认为社会制度、经济发展模式和文化观念等因素对生态环境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新生态文化主张改革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和经济发展模式,同时弘扬生态文明理念,推动社会的绿色转型。这有助于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局面。在文化与政治的关系上,新生态文化强调文化在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和社会进步中的重要作用。它认为政治决策应充分考虑生态环境和文化传承的因素,确保政策的可持续性和公正性。同时,新生态文化也鼓励公民积极参与环保行动和文化传承工作,通过政治参与和文化表达来维护自身权益和生态环境。这种跨领域的互动有助于加强民主参与和社区建设,推动社会的整体进步。

2 高校新生态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2.1 生态素养人才的孕育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

高校应加强生态文化教育,培养高素质的生态人才,为生态文明建设贡献力量[6]。随着社会的发展,全球生态问题日益严峻,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新生态文化建设显得尤为关键。高校新生态文化建设旨在培养具备深厚生态素养的人才,这些人才不仅具备解决生态问题的能力,还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坚力量。结合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安排部署,深度解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系统梳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推进生态文明教育融入当地高校教学体系,也是为党的二十大精神走进思政课堂提供着力点,切实推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的具体实践。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应积极承担起培养具备生态素养的高素质人才的责任。通过生态文明教育,使学生掌握生态环保知识,培养生态文明素养,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为解决生态问题提供技术支持和方案。通过生态文明教育的融入,学生能够深入理解和掌握生态环保知识,形成正确的生态价值观,为未来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7]。

2.2 促进高校可持续发展

高校新生态文化建设不仅有助于高校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也是推动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手段。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国民教育体系是生态文明教育继续发展的制度保障,是加快推进我国教育现代化,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基础[8]。专业人才培养是高校可持续发展的首要目标,在专业教育中融入生态文化,以专业技术推进生态文化教育建设,最终形成专业塑造与生态文化的协同发展[9]。通过生态文化教育,高校能够优化学科结构,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更多具有全面素养的优秀人才。推动生态文明社会建设者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成为合格的时代新人。同时,新生态文化还能激发高校的科研创新活力,推动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提升高校的社会服务能力。这种双重促进的作用,使得高校在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更加稳健,也为教育现代化注入了新的活力。

2.3 服务国家生态文明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

高校新生态文化建设对于服务生态文明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至关重要,通过教育和科研转化,实现人才和技术的双向支持,促进共赢发展。生态文明教育是提升国民生态素养的重要方式,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处于基础性地位,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先导性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不懈夯实农业基础,推进乡村全面振兴。”[10]在当今生态文明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时期,高校可以通过加强生态文化教育,培养具备生态素养的高素质人才,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人才保障和技术支持。通过与地方政府和企业的深度合作,高校能够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推动乡村经济社会的发展。这不仅有助于提高高校的社会声誉和影响力,也实现了高校与社会的共赢发展。

3 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高校新生态文化建设路径

3.1 确立生态优先的教育理念,引领高校发展

高校应在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以生态优先理念为指导,全面融入生态文化教育,并与各方合作,共同推动生态文明建设。首先,学校领导层应充分认识生态优先理念的重要性,制订明确的生态优先发展战略,将生态优先理念融入学校发展规划和教育教学管理,将其确立为学校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并据此制定相关政策和文件,明确生态优先的目标和任务,为全校师生提供明确的方向和指引。其次,为了加强全校师生的生态文明意识,高校应加强对生态文化相关内容的整合,确保这些内容能够系统、完整、准确地融入各门课程[11]。通过开展专题讲座、宣传活动等形式,提高师生对生态优先理念的认同感和责任感。此外,高校还应加强与政府、企业、社区等机构的合作,共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形成全校师生共同参与的生态文明建设格局。

3.2 构建绿色生态的校园环境

高校应致力于打造绿色、宜居、和谐的校园环境,并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师生的生态意识,营造浓厚的生态文化氛围,建设绿色生态校园。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生态环境是我们的政治责任。首先,合理规划校园布局,合理利用空间资源,增加绿化面积,建设生态景观,使校园成为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绿色空间。同时,加强校园环保设施建设,推广环保节能技术,降低能耗和污染排放,实现校园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其次,加强校园环境卫生管理,落实垃圾分类、节能减排等制度,培养师生的环保意识和行为习惯。通过参与校园绿色环境建设,让学生近距离感受生态之美、自然之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自然观和资源观,注重物种的多样性,维护生态平衡,选用本地适生植物营造具有地域特色的绿化景观。在校园内设置垃圾分类投放点、雨水收集系统等装置,在提高校园环境生态品质的同时,也为社会做出表率作用。另外,加强校园环境卫生管理,落实旧书交换使用、“光盘行动”等制度,结合专业特色设立生态环保类学生社团,让大学生潜移默化地形成相应的生态理念,培养生态文化素质。利用校园空间开展建设生态农场、开展生态监测等生态实践活动,师生亲身参与生态实践,从而增强师生的生态环保意识和实践能力。

3.3 开设生态文化课程,培养生态文化素养

高校应进一步完善生态文化教育课程体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以提升师生的生态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丰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首先,开设生态文化教育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12],涵盖生态学、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等领域的知识,使师生具备扎实的生态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同时,加强生态文化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的生态文化素养和教学水平,为生态文化教育提供有力保障。此外,高校还应开展生态文化教育研究工作,探索适合本校实际的生态文化教育模式。通过编写教材、开设专题讲座等形式,整合生态系统、野生动植物保护、灾害预防与治理、生态建设等相关科学文化知识和政策法规。

3.4 加强生态科研创新,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高校应充分发挥科研优势,加强生态环保领域的科研创新工作,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不断提升生态环境治理体系的现代化水平[13]。首先,应设立生态环保科研项目,鼓励师生开展生态环保研究,探索新的生态保护技术。加强与政府、企业等机构的合作,加速推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力的科技保障。其次,加强生态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以解决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实际问题。同时,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引进国外先进的生态环保技术和经验,推动高校生态文化建设的国际化发展,促进该领域的学术进步和技术创新。高校在建构生态文化的过程中,应全面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积极组建生物多样性保护等示范实验室,大力开展污染防治工作,持续推进生态文化建设,使生态环境治理体系的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

3.5 开展生态文化实践活动,强化生态教育实践成果

高校应积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生态文化实践活动,将生态文化教育与实践相结合,以提升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实践能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体而言,应将高校生态文化教育融入思政教育的实践路径,包括“融入生态文明理论”和“开展生态文明实践活动”两个方面,这些实践活动应紧密结合生活实践,如环保志愿者活动、垃圾分类、节能减排等,通过实际行动将生态文化理念转化为生活实践。此外,高校还可以利用“全国生态日”“世界地球日”等主题实践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生态环保运动,从而增强其生态环保意识,并提升其实践能力。同时,高校还应加强与社区、企业等机构的合作,如与企业、社区合作开展生态项目、组织生态考察等,让师生走出校园、走进社会,深入了解生态环保的实际问题,提升他们的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另外,还应将生态文化实践活动纳入第二课堂体系,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种生态文化实践活动。在这些实践活动中,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实践创新能力,还要引导他们以实际行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通过这些实践活动的开展,促进全校师生形成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生态习惯,自觉履行生态环境保护的义务,助力高校生态文化体系建构,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

4 结语

新生态文化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文化的核心是一种行为准则,也是一种价值理念。开展高校新生态文化建设可以为高校教育改革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益的探索。高校作为培养人才和推动知识创新的重要阵地,应积极践行新生态文化,将其融入教育实践。通过加强高校参与文化传承工作,新生态文化将进一步推动社会的绿色转型,为人类创造美好生活作出贡献。新生态文化的兴起与深化,不仅标志着高校教育的现代化进程,还是培育创新型人才、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积极践行新生态文化,我们能够将其核心理念转化为全体人民的自觉行动,从而共同致力于建设美丽中国。这一努力不仅对于国内环境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为全球可持续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体现了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国际担当与引领作用。

*通信作者:李江荣

基金项目:西藏自治区教育厅项目“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融入生态学课程教学研究”(XZEDTP240096)。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1-07-02(02).

[2] 于中鑫,李银兵,甘代军.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乡村新生态文化建构研究[J].石BPq6Ploc22jR5GEITltlDw==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38(1):1-8.BPq6Ploc22jR5GEITltlDw==

[3]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

[4] (德)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德)卡尔·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6] 姚晓霞,陈凌.从共建共享到融合开放:培育高校图书馆资源共享的新生态——纪念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体系(CALIS)启动建设20周年[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8(6):44-48.

[7] 陈金超.全球化就业背景下高校国际化教育新生态环境构建研究[J].就业与保障,2020(19):123-124.

[8] 田红霞.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的现状及提升路径研究[D].海口:海南师范大学,2023.

[9] 李秀娟.绿色发展背景下高校生态文化教育建设研究[J].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2017,31(2):53-55.

[10] 岳伟,李琰.生态文明教育亟须立法保障[J].教育科学研究,2021(2):45-49,63.

[11] 顾睿,李俊高.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融入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的路径研究[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9(1):110-114.

[12] 方精云.生态学学科体系的再构建[J].大学与学科,2021,2(4):61-73.

[13] 方精云,朱江玲,吉成均,等.从生态学观点看生态文明建设[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3,28(2):182-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