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加强和改进对新时代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是提升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思想性、实效性和针对性,引领大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追求的必然选择。立足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在思想维度、实践维度和传播维度面临的新情况、新挑战,必须从意识形态、实践范式和网络媒介领域进行有效回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发展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思想内涵,以“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为参照拓展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具体要求,以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话语权和传播力为重点,延展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宣教平台,是提升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思想性、实效性和针对性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 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2024.26.027
The Three Dimensional Construction of Patriotic Education for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New Era
CHEN Shupeng
(Teaching Departmen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Jieyang Polytechnic, Jieyang, Guangdong 522000)
Abstract Strengthening and improving patriotic education for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new era is an inevitable choice to enhance the ideological, timely, and targeted nature of patriotic education for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new era, and to guide them to establish the correct value pursuit. Based on the new situation and challenges faced by patriotic education in the ideological, practical, and communication dimensions of the new era, effective responses must be made from the fields of ideology, practical paradigms, and online media. The Ideological Connotation of Developing Patriotic Education for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New Era Guided by Xi Jinping Thought on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for a New Era, taking the "Two Centenary Goals" as a reference to expand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patriotic education for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new era, with a focus on strengthening the discourse power and dissemination power of patriotic education, and extending the propaganda platform for patriotic education for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new era is a necessary way to enhance the ideological, timely, and targeted nature of patriotic education for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new era.
Keywords the new era; college students; patriotism education
爱国主义是一个具有时代性的范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须不断提升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思想性、实效性和针对性。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发展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思想内涵,以“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为参照,拓展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具体要求,以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话语权和传播力为重点,延展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宣教平台是提升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思想性、实效性和针对性的必由之路。
1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开展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彰显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性质、坚定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立场、厚植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底蕴,是弘扬新时代爱国主义精神,在多元文化思潮冲击下不断增强主流意识形态领导主导权和话语权的关键。
1.1 彰显性质,突出爱国与爱社会主义相统一
坚持和弘扬什么性质的爱国主义精神,开展什么性质的爱国主义教育,是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需要面对的根本性问题。
爱国不是虚无缥缈的空中楼阁,它总是与一定的社会制度、国家实体相联系,具有明确的目标指向。邓小平指出:“有人说不爱社会主义不等于不爱国。难道祖国是抽象的吗?不爱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新中国,爱什么呢?”[1]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只有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相统一,爱国主义才是鲜活的、真实的,这是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精神最重要的体现。今天我们讲爱国主义,这个道理要经常讲、反复讲。”由此可见,爱国主义教育最基本的内容,就是培养个体对国家以及国家所坚持的社会制度的认同和热爱的情感,爱党、爱社会主义制度是我国爱国主义教育题中应有之义。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就是要牢牢掌握这一思想对中国未来发展所作出的根本性规定。“我们必须认识到,这个新时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而不是别的什么新时代。”[2]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必须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爱国主义教育,而不是别的什么爱国主义教育。一方面,要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最大的实际出发来对爱国主义的内容和形式等作出根本性规定,保证爱国主义教育不变质、不跑偏;另一方面,要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价值追求,通过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广大青年学生6f502521cee77c5e8f163abd25d517d35be2b34bba9c19906fc4dd9afa978f8e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坚定理想信念。
1.2 坚定立场,突出爱国与爱人民相统一
站在谁的立场上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要培养大学生形成什么样的立场,是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需要面对的关键性问题。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价值旨归,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作出庄严宣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一旗帜鲜明的论述,把人民作为党的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我们要站稳人民立场、把握人民愿望、尊重人民创造、集中人民智慧,形成为人民所喜爱、所认同、所拥有的理论,使之成为指导人民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3]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只有继续坚定“以人民为中心”的立场,立足人民需要,满足人民需求,才能使国家在新时代取得更辉煌的发展。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就是要牢牢掌握这一思想中所体现的坚定的人民立场。一方面,大学生既是人民的组成部分,也是爱国主义教育的对象,这就要求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过程中,首先应当明确和尊重大学生的实际需求,把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作为凸显爱国主义教育“以人民为中心”立场的基础;另一方面,在教育内容中要深刻体现国家与人民的紧密联系,引导学生学会从人民的立场出发来认识国家,自觉站在人民的立场上,通过具体实践来实现为国家服务的宏伟目标。
1.3 厚植底蕴,突出爱国与爱优秀传统文化相统一
爱国主义教育具有什么样的底蕴,如何看待和运用爱国主义教育的底蕴,是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需要面对的重要性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格外重视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发展历史的地位和作用,他强调:“只有立足波澜壮阔的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才能真正理解中国道路的历史必然、文化内涵与独特优势。”[4]新时代的中国,是从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发展历程中走出来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正是基于这一科学的认识,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发展的历史,在中华民族的文明土壤中孕育出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的历史逻辑表明,中华民族一以贯之的文明发展历史,是不容割裂,也是不能割裂的。这一历史逻辑还表明,热爱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发展的历史,是热爱新时代中国的题中应有之义,因为“对祖国悠久历史、深厚文化的理解和接受,是人们爱国主义情感培育和发展的重要条件”[5]。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就是要牢牢掌握深刻植根于这一思想中的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发展的历史底蕴。一方面,要凸显对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发展历史的认识和尊重,坚决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等不良思潮,以坚定的文化认同提升国家认同;另一方面,要从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发展的历史中汲取养分,以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心中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载体开展深入、持久、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
2 以“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为参照
青年大学生的成才期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程高度重合,他们将成为实现该目标的中坚力量。着眼“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能有效提升大学生对这一奋斗目标的深刻认知、激发大学生投身新时代社会主义事业的精神动力、引导大学生践行正确的爱国行为,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注入青年力量。
2.1 突出对新目标的知识性认知
着眼“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要重视对“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知识性阐述,向大学生准确传递关于国家未来发展的知识,让他们能够形成对国家发展道路的清醒深刻的认识,为激发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奠定知识性基础。
向学生传递跟国家相关的重要知识,是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之一,目的就在于让学生能够形成对国家的准确认识,并基于这种认识来形成、巩固和发挥对国家的认同和热爱的情感。离开对国家相关知识的准确把握,爱国主义教育将缺乏一个稳固的支撑,容易使爱国主义教育走向空泛和抽象。“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是关于国家未来发展的重要战略部署,深刻阐明了我国当前所处的历史方位、我国发展所应采取的积极稳妥的步骤以及所要达到的阶段性目标,这些目标都是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对社会主义先进性和优越性的具体体现。突出对“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知识性阐述,能够使大学生通过这一战略性目标对国家的现状、性质、宗旨、发展前景等形成全方位的认识,避免爱国主义教育陷入脱离国家谈爱国和脱离国家实际发展谈爱国的误区,为大学生爱国主义理性和情感的培养提供了明确的指向。
2.2 突出对“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情感性认同
着眼“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要重视对“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情感性演绎,向大学生剖析蕴含于该目标内部的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感,让他们能够从情感深处认同这一奋斗目标,形成坚定的爱国主义信念。
爱国主义情感是触发个体爱国主义行为的内在动因,大学正处于形成稳定情感的重要时期,在这一阶段重视对爱国主义情感的培养,可以使学生内化更多的爱国主义价值理念,由理性判断升华为坚定的爱国主义信念。缺乏对国家深刻的情感认同,个体的爱国主义行为将是不稳定、不可持续甚至是不理智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饱含着中华儿女对国家发展的殷切期盼。它沉淀了自近代以来中华儿女在国家饱受屈辱,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严峻危机下对民族终将独立、人民终将解放、国家终将富强的坚定信念和无私奉献精神。突出对“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情感性演绎,能够使大学生通过这一战略性目标体验到蕴含其中的中华儿女强烈的爱国情感,并在这一情感的感染下自觉肩负起推动国家的持续性发展的崇高使命,最终通过持续性、稳定性的行为来为国家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2.3 要突出对新目标的理智性践行
着眼“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要重视对“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践性转化,向大学生传授关于实现该目标的实践性策略,引导大学生践行正确的爱国行为。
爱国主义教育不仅要培养个体对国家的认知和情感,更要培养个体用正确的行为模式来体现对国家的热爱。在大学阶段,个体已经具备成熟的行为能力和行为条件,在这期间,应侧重引导学生将对国家的认识和情感转化为外在的行为,用实际行动维护国家利益。“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就为大学生践行正确的爱国行为提供了科学指引。第一,它强调“奋斗”,启示大学生要积极实践,要勇于实践,即使在面对风险和挑战的时候,也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用不懈地奋斗来为青春添彩,为祖国助力;第二,它强调“现代化”,启示大学生要将自身的实践方向与国家的发展相耦合,要积极吸收新知识,结合国家发展需要不断更新已有的知识体系和行为体系,勇作新时代的弄潮儿。突出对“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理智性践行,能够使大学生通过这一战略性目标体验到个体行为与国家发展的紧密联系,自觉运用科学的实践,在促进自身发展的同时也能够为国家的发展增光添彩。
3 以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话语权和传播力为重点
以互联网技术为依托的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数量和速度呈爆炸性增长态势,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在海量信息面前存在被虚化、弱化、边缘化的危险。在信息爆炸、快餐式阅读逐渐成为新时代大学生生活常态的背景下,爱国主义教育要被关注和认可,需要注重话语内容的更新、加强舆论阵地的开拓和净化宣教平台的环境。
3.1 注重话语内容的更新
在“流量为王”的新媒体时代,为了获得广泛关注和点击,各信息传播主体纷纷在语言上下功夫,“震惊体”“甄嬛体”“琼瑶体”等层出不穷并获得受众的热烈反应,传统的“你必须听”的单向传输模式逐渐让位于“得我愿意听”的主体选择模式。面对这一转变,爱国主义教育的话语内容应该与时俱进,主动适应新媒体时代话语特点进行创造性转化。一是使学生“听得懂”。爱国主义教育的思想、观点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抽象性,如果只是照本宣科,学生理解起来费劲,接收这些信息的主动性必然大打折扣。因此,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应避免空洞无物的理论说教,要关注学生实际,找准爱国主义与学生需求的结合点,增强话语内容的吸引力。二是使学生“传得开”。新媒体时代的大学生不仅是信息的接收主体,也是信息传播的主体,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如果能够获得大学生的转发,既表明大学生对该内容的认可,也可以通过转发这一行为使信息的受众面进一步扩大。为此,需要找准学生的兴趣点,用他们喜闻乐见的话语来承载爱国主义教育的思想和观点,以提高学生转发的积极性。
3.2 加强舆论阵地的开拓
新媒体时代,以微博、微信、QQ等为代表的互联网应用和网络社区几乎囊括了大学生生活的全部内容,这些应用开辟了大学生生活的新场域,也成为各种思想观点的集散地。“宣传思想阵地,正确的思想不去占领,错误的思想就会去占领;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的思想不去占领,各种非马克思主义、非无产阶级的思想甚至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就会去占领。”[6]面对这一新场域,爱国主义教育需要及时跟上,才能实现爱国主义教育对大学生生活的全覆盖。一要善于发声,要有效抓住各种重要事件和关键事件节点,发布正面信息和话题,例如在国庆期间发布以展示国家发展成就为主题的帖子,带领学生感受国家发展取得的伟大成就,让学生通过这一方便快捷的方式自觉主动地接受爱国主义教育。二要广泛发声,互联网应用和网络社区分布广、类别多、更新快,大学生为了及时跟上“潮流”,往往多种应用和多个社区都有涉猎。教育者需要深入学生,及时了解他们普遍使用的互联网应用和社区,做到学生网络足迹主要分布在哪,爱国主义就能及时跟进到哪。
3.3 净化宣教平台的环境
新媒体时代“人人皆可发声”的开放性特征,为各种思想观点的传播提供了便捷快速高效的渠道,由此输出的海量信息内容复杂多样,其中既有传播主旋律、弘扬正能量的积极信息,也不乏谣言甚至反动的观点和论调。部分大学生由于思辨能力尚未成熟,容易被这些消极、反动的信息所干扰,动摇对国家的坚定信仰。面对这一难题,需要多方力量通力协作,净化宣教平台的环境。一要依法取缔不良舆论的发声源,对肆意造谣、抹黑党和国家形象、贬低人民英雄、散播社会不良舆论的个人、群体和平台依法给予坚决打击,从源头阻止消极反动信息的输出。二要建立便捷有效的反馈渠道,使得广大受众在遇到违背主流意识形态的言论时能够迅速反馈给有关部门,减少恶意信息的进一步传播。三要提升受众的责任意识,特别是大学生的责任意识,要引导他们正确看待网络平台上传播的各种言论,鼓励他们在遇到网络不良舆论时要主动进行抵制和举报,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舆论氛围。
基金项目:2021年度广东省教育厅普通高校认定类科研项目(青年创新人才项目)“地方红色文化融入高职思政课建设研究——基于揭阳职业技术学院的实证调查”(2021WQNCX248)。
参考文献
[1]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20
[2] 习近平.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投入工作开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8-01-06(01).
[3]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2023-01-10).http://www.news.cn/politics/cpc20/2022-10/25/c_1129079429.htm.
[4] 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J].求知,2023(9):4-7.
[5] 习近平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九次集体学习[EB/OL].(2015-12-30).http://cpc.people.com.cn/n1/2015/1230/c64094-27996756.html.
[6] 学习习主席视察解放军报社时重要讲话精神[EB/OL].(2016-01-01).中国共产党新闻网http://cpc.people.com.cn/n1/2016/0101/c64387-280030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