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形结合思想能够让“数”与“形”之间相互转化,使抽象的知识点变得直观、形象,对学生思维发展、能力提升具有诸多益处。小学阶段是学生夯实基础、开启智慧的重要阶段,教师使用的新方法、新思想对学生的思维发展、综合素质提升都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数和形反映了事物在两个方面的属性,数形结合思想能展现数和形之间一一对应的关系,学生在小学阶段接触数形结合思想,有助于开发思维,提高对数学知识的领悟能力,对将来初中阶段的数学学习具有较大帮助。
一、数形结合思想的核心内涵
数形结合思想是一种通过“数”和“形”之间的对应关系解决实际问题的思想方法,在解决问题时可以让“数”和“形”之间相互转化,使问题的突破口显而易见,从而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数学学科主要的研究对象是现实世界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数”和“形”之间本身就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中,“数”主要指代数式、方程、数量关系式等内容,“形”是指几何图形、统计图表等。
二、数形结合思想对小学数学教学的价值分析
(一)直观解析概念,提高教学效率
在小学阶段,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能力较弱,很难准确记忆数学概念的内容,通过融入数形结合思想,教师可以让抽象的概念以直观、形象的方式呈现出来,用可视化的材料优化教学过程,让学生增强学习欲望,准确理解、记忆数学概念。从认知规律来看,视觉记忆比文字记忆更加深刻,在图形和图像的帮助下,学生可以对专业的数学词汇进行再加工,从另一个角度理解知识点,提高学习效率。例如,在学习负数、分数、比例等内容时,教师就可以结合图形进行讲解,帮助学生存储、消化知识。
(二)引导学生观察,发展逻辑思维
在数形结合思想的帮助下,教师能够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对各类图形或图像进行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数学学科的很多知识都是共通的,数和形可以相互转化,在转化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够得到激发,思考问题的方式也会更加灵活。在低年级阶段,教师可以将数的认识、数的计算和图片结合起来,用实际的物品、图形来表示数,将图形和算式整合起来,引导学生在观察图形的过程中理解数的内涵,在数与形的转化中提高逻辑思维。
(三)解决复杂问题,强化实际应用
数学学习的核心目标在于解决实际问题,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解题不仅能够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还能帮助学生积累经验,让学生了解自身的薄弱点,提高后期学习的针对性。因此,教师需要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让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小学阶段的很多数学应用题都比较复杂,有的题缺少直接解题的条件,需要进行演算和推理,有的题条件复杂,需要进行梳理才能建立联系,教师在教学中可以主动引入数形结合思想,使解题思路更加清晰。例如,在小学高年级,教师可以将数形结合思想融入复杂的应用题中,让学生通过画示意图的方法解读应用题中的信息,引导学生思考。
三、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的策略
数形结合思想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思想,也是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关键思想,能够有效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效率,帮助学生对数学问题进行转化。当前,部分教师尚未充分认识到数形结合思想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无法让学生深入理解知识,存在“数”与“形”分离、数形结合思想融入较少等问题。为此,教师需要深入理解数形结合思想,将数形结合思想融入实践教学中,探索出一系列新的教育策略和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
(一)以形助数,剖析数学概念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概念的教学是最基础的,只有学生掌握数学概念的内涵,学会灵活应用,才能解决数学问题,不断积累学习经验。在数学概念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数形结合思想,通过“以形助数”的方式,对数学概念进行剖析,让学生从“形”的视角解读、记忆数学概念,提高学习效果。例如,在学习“负数”时,不少学生都难以理解负数的概念,教师就可以运用数形结合思想,结合现实生活案例,让学生认识负数。实际上,负数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应用,如在表示气温时,我们用10℃表示零上10℃,用-10℃表示零下10℃;在计算亏损和盈利时,我们用正数表示盈利,用负数表示亏损。为了让学生深入理解负数的概念,教师需要引入数轴,引导学生亲身体验、亲自操作。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站在讲台上,用尺子测量黑板的长度,找到黑板的中心点,过中心点绘制一条水平线,然后邀请两名学生站在讲台的两侧,靠近黑板,保持不动。接下来,其他同学可以测量这两名同学距中心点的长度,以中心点为参照,确定两名同学的位置。在测量后,教师可以提出,用“0”表示黑板的中心,用+1m表示中心点右边1m的位置,用-1m表示中心点左边1m的位置,引导学生绘制数轴,在数轴上标注两名同学的位置,并说一说这样表示的好处。通过数轴,学生可以清晰、直观地理解正数和负数的意义,认识到负数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设备,现场绘制数轴,用数轴表示每位学生到中心点的距离,同样,将中心点的位置设为“0”点,右边为正数,左边为负数,在数轴上标注每位同学的位置,绘制的数轴如图1所示。
通过多媒体技术,学生能够将图像和数字结合起来,通过图形理解数字的意义,通过数字丰富图像的内涵,使“形”与“数”合二为一,共同促进知识的理解。在课堂上,学生可以完成实地测量、实践操作,体会数轴在表示正数、负数时的优势,深刻认识到负数的概念,明确负数是有实际意义的,是和正数相对的,这样才能全面加深对负数的理解,提高数学思维。在教学中,教师需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了解学生的思维模式,理解学生存在的困惑、质疑,然后再运用“以形助数”的方法,帮助学生解除困惑,让知识一目了然。在实践教学中,“以形助数”是对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这种方法能够降低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帮助学生夯实数学基础。
(二)以数解形,把握抽象特征
在小学阶段,学生需要初步认识几何图形,了解几何图形的性质和特征,还需要掌握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算法,具备几何思维。在学习几何图形时,“以数解形”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教学方法,如果只开展几何图形的讲解,不结合“数”,学生将难以细致入微地分析图形、理解图形。因此,教师需要具备“以数解形”的意识,提高学生分析图形的能力。例如,在学习“圆”的相关知识时,学生需探索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了解“圆”中存在的规律,实现探究式学习。这部分知识比较抽象,延伸出的数学问题也比较复杂,很多学生对圆的性质和概念理解不透彻,只能死记硬背,无法用探索的方式学习“圆”的相关知识。在学习“圆的周长”时,学生需要理解圆的周长和圆的直径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是抽象的、不易观察的,此时就要用到“以数解形”的思想。在圆中,周长和直径之间具有什么关系呢?很多教师采用按部就班的教学方法,直接为学生呈现二者的关系,要求学生先记忆后理解,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学生缺乏主动思考,难以形成数学思维,更难以实现举一反三。要想弄清这一问题,教师首先要选择多个圆,将周长、直径展现出来,对数进行研究、对比,这样才能发现其中的规律。在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准备不同大小的圆的模型,带领学生测量圆的周长,用线绕圆一周,测量圆的周长,然后用直尺测量圆的直径,从“数”的角度分析圆的周长和直径之间的关系。
通过实际测量,学生可以发现,所测圆的周长和直径之间存在固定的关系,圆的周长是直径的三倍多,周长与直径的比值约为3.14。为进一步验证这一结论,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绘制其他的圆,用灵活的方法测量圆的周长和直径,看圆的周长和直径的比值是否一直是不变的,用大量的测量和计算验证猜想。当学生完成对比和分析之后,教师就可以引入π的相关内容,让学生认识到,圆的周长和直径的比值为π。此外,教师可以继续提问:“圆的周长和直径的比值为π,当我们知道了圆的直径,可以直接求出周长吗?所用的公式是什么?”通过推理,学生可以得出C=πd。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几何图形的教学是比较复杂的,教师需要引入数形结合的方法,以数解形,通过研究数的关系掌握形的关系,从而发现几何图形的内在规律。
(三)数形结合,解决实际问题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至关重要,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最终要落实到问题解决方面,这样才能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数形结合思想是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思想,该思想能够简化数学问题,提高学生思维的严谨性、灵活性,促进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在教学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运用数形结合思想解决问题,带领学生用“形”推导应用题中的未知条件,用算式表示解答问题的过程,简化问题的解决路径。
应用题1:甲车每小时行驶50 km,乙车每小时行驶75 km,甲车从A地出发,乙车从B地出发,两辆车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相遇后4.5个小时甲车到达B地,那么A、B两地的距离是多少km?
这道数学应用题是典型的行程问题,并且题目当中给出的条件比较复杂,已知两辆车的行驶速度,求两地的距离,解题的核心在于弄清相遇的时间。在解题中,很多学生难以抓住问题的关键点,无法将所有的已知条件整合到一起,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借助线段图(见图2)帮助学生分析题目中的条件,应用数形结合思想,让复杂的数学题更加直观。
在这道题中,教师可以结合线段图分析题意,圆点处是甲乙两车相遇的地方,相遇后,甲车又行驶了4.5个小时,才到达B地,此时教师可以提问:“甲车行驶4.5个小时的路程是多少?”学生可以结合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列出50×4.5=225(km)。接下来,教师可以继续提问:“现在可以求出甲乙两车相遇的时间吗?图中甲行驶了4.5小时的路程,乙需要行驶多少小时?”根据题意及已得出的条件,学生可以很容易地列出算式:225÷75=3(小时),进而求出两地距离为(50+75)×3=375(km)。结合线段图,学生的思路能够更加清晰,最终找到问题的突破口,求出两车相遇所用的时间。
在解答类似的应用题时,很多应用题给出的条件存在迷惑性,学生一时之间难以理清思路,线段图能够帮助教师讲解应用题,辅助学生做题,简化学生的解题路径。
应用题2:儿子、爸爸和爷爷三人的年龄和是107岁,其中爷爷比爸爸大25岁,爸爸比儿子大23岁,三个人分别是多少岁?
该问题属于和差问题,这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常见问题,要求学生在给定条件下求解两个数的和或差。和差问题包含两类,分别是“和问题”和“差问题”,“和问题”是已知两个数的和,求解两个数,“差问题”是已知两个数的差求解两个数。在这道题中,已知条件中有三个人的年龄和,也有年龄差,学生需要灵活运用数学知识和技巧,分析条件,整理式子,最终得出答案。该题虽然不涉及复杂的计算,但很多学生抓不住问题的突破口,认为题目中的条件很难构建联系,解题效率较低。在数形结合思想的引导下,教师可以用线段图引导学生对问题中的条件进行分析,如图3所示。
线段图能够对应用题中的条件进行整理,从线段图中可以直观了解到爸爸和儿子的年龄差、爷爷和爸爸的年龄差,找到相等的部分和多出的部分,只要从107中减去(23+23+25),所得的差正好是儿子年龄的三倍。在解题时,学生首先可以求差,列式107-(23+23+25)=36(岁),然后进行倍除,列式36÷3=12(岁),得出儿子的年龄,最后再求出爸爸的年龄和爷爷的年龄,列式为12+23=35(岁),35+25=60(岁),所以儿子12岁,爸爸35岁,爷爷60岁。在和差问题中,数形结合思想能够将“和”“差”以直观的形态展示出来,帮助学生思考,让学生找到数量之间的关系,提高解题速度。
应用题3:按下面用小棒摆六边形(见图4),摆4个六边形需要( )根小棒,摆10个六边形需要
( )根小棒,摆n个六边形需要( )根小棒。
该题是一道找规律的问题,给出了图形,需要学生摸索其中的规律,并进行总结。在小学阶段,找规律的题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寻找“数”的规律,另一类是寻找“形”的规律,在寻找“形”的规律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数的角度进行思考,分析图形中边、角的个数,或者对周长、面积的规律进行探索,这些都是从数的角度寻找图形规律的方法。在解题时,教师需要构建“形”与“数”的连接,提问学生:“摆1个六边形需要几根小棒?摆2个六边形需要几根小棒?”通过图形,学生可以很轻松地回答出教师提出的问题,同时发现2个正六边形重合的部分,从不同角度摸索规律。
例如,有的学生把“摆1个六边形需要6根小棒,写成算式“5×1+1”,把“摆2个六边形需要11根小棒”写成“5×2+1”,把“摆3个六边形需要16根小棒”写成“5×3+1”,最终得出摆n个六边形需要5n+1根小棒。
还有些学生把“摆1个六边形需要6根小棒,写成算式“1×6-0”,把“摆2个六边形需要11根小棒”写成“2×6-1”,以此类推,得出摆n个六边形需要6n-(n-1)根小棒,即5n+1根小棒。在学生找规律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图形上进行分析,找出列算式的规律,说出自己的思路。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面对比较难的数学题,学生如果只分析题目中的文字,或者只观察题目中给出的图形,将很难抓住解题的重点。通过运用数形结合思想,学生可以画线段图,找出数量关系,还可以从数的角度对图形的规律进行思考,提高解题效率。因此,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应用数形结合思想解答应用题,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思想,用图形理清思路,提高学生的解题速度。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认真思考数形结合思想对学生数学思维的促进作用,在课堂教学中充分运用数形结合思想,通过画图、呈现多媒体教学动画等方法,发挥数形结合思想的价值。数形结合思想是学习数学知识的基础思想,以形助数、以数解形、数形对比等都是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思路,教师需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让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实现转化。在今后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引入更多数学思想,优化教学手段,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
(作者单位: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雁北路小学)
编辑:赵文静
作者简介:祁淼(1986—),女,汉族,甘肃兰州人,本科,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数学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