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倡导大单元整体教学模式,注重知识的整体性、实践性、创新性。“随课微写”是提高学生习作能力的最佳训练方式。它就文取材,与课文一脉相承,让习作与阅读自然衔接,有机结合,相互促进,为单元习作做思维准备和技法准备。随课微写有两个特点:一是“随”,二是“微”。“随”即随课而行,缘文而发;“微”即微型、微格,篇幅短小,见微知著。
在大单元整合的背景下如何将阅读与习作有机结合,找准文本的练点,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我认为“随课微写”是一种很好的尝试方式,它让习作与阅读同构共生,以习作驱动阅读,以习作统摄大单元,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回归生活,抒发情感,能够生动演绎心随笔动文飞扬的精彩场面。本文以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为例,就此问题做一探讨。
一、整体把握,梳理明确习作目标
小学语文教材在编排上非常重视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通过每个单元的语文要素,传授相关的习作知识,并把这些习作知识巧妙地安排在课后小练笔、词句段运用、交流平台等学习板块中。因此,教师在备课时要有整体观念,建构大单元意识,对整个单元的课文、教学内容、教学资源进行“梳理”“重构”“整合”,认真解读单元语文要素,钻研教材,找到教材训练点、写作支撑点、教学着力点,有目的地引导学生随课微写,将每个随课微写的“点”汇聚起来,聚沙成塔,最后整合成“面”,这样由浅入深、化繁为简,降低了习作难度,激发了学生的习作兴趣。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导语是“四时景物皆成趣”,编排了四篇写景课文,选编这四篇文章不仅仅是让学生了解景物之美,感受大自然景物的变化,激发美好的遐想,产生美好的情感体验;更重要的是落实具体的阅读训练要素“初步体会课文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让学生在语言情境中品味,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和文学品鉴能力,形成积极健康的审美情趣。
关于学习“景物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这一阅读训练要素,在一到四年级的教材中并没有明确地提出,但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做出循序渐进的安排(见表1)。
通过梳理,我们发现阅读训练呈螺旋式上升,形成一个自然的训练梯度。从通过朗读、想象感受自然之美,到初步体会景物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再到体会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表达效果,形成一个系统的阅读训练体系,体现出教学知识的层级性、渐进性及整体性特点。
审美创造是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单元的选文语言优美,学生需要在真实的语言情境中细细品味,理解其中的“趣”,感受不同景物的变化,丰富语言积累,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
结合“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任务群的学习内容和单元人文主题,本单元的阅读学习目标可确定为:
1.阅读描写不同景物的文章,体会大自然的独特魅力。结合课文拓展阅读《黄山奇松》《黄果树瀑布》《敦煌莫高窟》《春》等文章。
2.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抓住关键语句、联系上下文等方法体会景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
3.学习通过景物描写表达人物情感的方法。
本单元的习作训练要素是“学习描写景物的变化”。它与单元语文要素同构共生,互相融合。首先,写的内容与阅读要素内容相关。四篇文章都描写了不同景物的动静变化。其次,写法上也有关联。课文基本上是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描写的,《四季之美》按照时间顺序,细致地描写出不同时间、不同景物的动态变化;《鸟的天堂》中详细描写了作者傍晚和早晨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时所看到的不同景象;《月迹》则按照地点转换的顺序描写了不同地点的月亮。学生可以从课文中习得习作方法。
本单元的习作训练点如表2:
每一课随课微写的“习作知识点”最后汇聚成单元习作的“面”:
1.细心观察某种自然现象或某处自然景观,重点观察景物的变化,写下观察所得,并把题目补充完整。
2.按照一定的顺序,有条理地描写景物,写出景物的动态变化,使画面更加鲜活。
3.仿照例句,体会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作用,学习把画面写具体。
4.学习、欣赏、品评同学的习作,从语言运用、写作方法、动静结合等方面进行评价,指出优缺点,并进行修改。
二、紧扣习作目标,创设任务情境
明确习作目标,知道了“教什么”,接下来就要关注“怎么教”。我们可以以习作目标为导向,结合课文内容,创设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采用随课微写的方式,引导学生在阅读教学中挖掘文本内涵,找准训练点,创设任务情境,以任务驱动的方式做到读写结合、仿创结合,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任务一:发挥想象,体会诗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感受诗人的思想感情。
《山居秋暝》这首诗描绘了这样一种意境:山雨初霁,万物一新,初秋的傍晚,幽清明净。清泉淙淙、翠竹成林、月下青松、水中碧莲。书中配的插图展现的也是空山秋天恬静幽美的景象。在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借助插图,发挥想象: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想象诗句描绘的景象,用几句话描绘画面。
生:一场秋雨过后,我坐在松林间的石凳上,呼吸着雨后清新的空气,皎洁的月光透过松林的空隙洒落下来,树影婆娑,在这清幽的月光下,静静地聆听泉水淙淙流过石头时的哗哗声,就如一首美妙的乐曲。忽然听到竹叶的沙沙声,是什么打扰了这自然的安静?渐渐地耳边传来女子的说笑声,原来是洗衣的女子要回家了。水中的莲叶在不停地摆动,已经傍晚时分,还有谁在河中劳作?原来是渔民借着月光摇着小船在河中捕鱼呢。
教学《枫桥夜泊》时,教师可以借助插图,抓住“愁”和“钟声”,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写一写钟声的诉说,抒发诗人孤寂忧愁的心情。
生:夜幕低垂,古寺的钟声悄然响起,它不急不缓,穿透了夜的寂静,也穿透了我的心房。这钟声,是历史的低吟,是岁月的回响。它诉说着过往行人的匆匆脚步,也诉说着诗人张继那难以言喻的羁旅愁思。
“咚——咚——”每一声都敲打着水面,也敲打着我的心湖,激起层层涟漪。它仿佛在说:“世事如梦,人生如寄,何必为了一时的失意而耿耿于怀?”又似在安慰:“世间万般皆苦,唯有此心可安。愿君能放下烦恼,随遇而安。”钟声里,我听到了渔火的微光在黑暗中闪烁,那是希望之光,是温暖之源。它告诉我,即使在最寒冷的夜晚,也总有温暖的力量在默默守候,给予我们前行的勇气。而那枫桥下的流水,似乎也在应和着钟声的节奏,潺潺流淌,带走了岁月的尘埃,也带走了诗人的忧愁。它仿佛在告诉我:“时间是最好的良药,它能抚平一切伤痕,让心灵得以安宁。”随着钟声的起伏,我仿佛置身于一幅流动的水墨画中,远处的山峦、潺潺的流水、古桥、渔火……一切都在钟声的映衬下显得那么和谐、美好。钟声渐渐远去,我也从那美丽的画卷中抽离出来,但那份感动与领悟却久久地留在心间,我仿佛完成了一次心灵的旅行。我明白了,《枫桥夜泊》不仅仅是一首描绘景物的诗,还是一则关于人生、关于情感的深刻寓言。而那钟声,就是最动人的诉说者,引领着我们穿越时空的隧道,感悟那些关于生命、关于时间的永恒话题。
★任务二:赏四季之美,感受自然之趣。
《四季之美》通过描写四季的美景,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教学本课时,教师借助导学单,抓住关键词句填写表格的方法,梳理出作者是从哪几个角度观察景物的变化写出动态之美的。然后仿照课文的写作方法,多角度观察,写一写自己印象最深的某个景致,写出这个景致的与众不同。“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四时景物皆成趣,在孩子们的笔下,所有的景物都是鲜活、美丽的。他们用稚嫩的笔触描绘眼中的美景。
生:我喜欢黄昏时的晚霞。当太阳开始落下,晚霞渐渐升起,它不仅是火烧云层的炽烈红,还渗透了橙色和紫罗兰的温柔。这种梦幻的色彩交织,便成了艺术家在画布上挥洒的画作。微风柔和地拂过,轻柔地抚摸脸庞,带来了晚霞中独特的芬芳,淡淡的花香与大地的气息相融,令人陶醉。树叶在微风中轻盈摇曳,发出沙沙的声响,仿佛与晚霞一同奏响一曲悠扬的交响音乐,这正是“云山日夕佳,清风衬晚霞”。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通过这样的随课微写,不仅为本单元习作打下基础,积累了写作素材,还训练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表达能力。
★任务三:寻找身边的“月”。
《月迹》是贾平凹散文的代表作,文中的月亮象征着一切美好的事物,课文通过山村孩童追寻月迹的行踪,向我们展现了一幅幅中秋夜月的静谧画卷,显示出明月神秘而又慷慨的性格。文章的语言清新优美、含蓄凝练,富有诗的韵味。不论是“原来月亮是长了腿的,爬着那竹帘格儿,先是一个白道儿,再是半圆,渐渐地爬得高了,穿衣镜上的圆便满盈了”,还是“玉玉的、银银的,灯光也没有这般儿亮的”,作者用清新隽永的语言谱写出一首优美的“月光曲”,将对美好事物追逐的感情和谐地融于景物描写中。文中还运用了拟人、想象等手法,充满童真童趣。教学中,结合文章最后奶奶说的话“它是属于我们的,每个人的”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让学生走进生活,寻找身边的月亮,发挥想象,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这个学习任务引导学生由课内学习走向生活,并巧妙整合了本单元“交流平台”与“词句段运用”的学习,运用地点转换的方式,比喻、拟人等手法表现景物的变化,从形状、颜色等方面展开联想,描写景物的动静之美,把景物写具体。
★任务四:生命,无处不是生命。
“一片土,一棵树,一块田……它们使我的眼睛舒畅,使我的呼吸畅快,使我的心灵舒展。我爱这春回大地的景象,我爱一切从土里来的东西,因为我是从土里来的,也要回到地里去。”这是巴金先生看到贵州山间的自然景色时发出的对生命的赞叹。教学《鸟的天堂》时,教师借助课后的阅读链接,与本单元习作“即景”进行整合,引导学生观察一种自然现象或一处自然景观,拍一张照片或一段视频,按照一定的顺序描写景物,写出景物的动态变化,写出对生命的赞美。
生:我喜欢旅途中的山水。太阳高照时,河风顺着光芒飘扬,吹过我的面庞,很凉爽。这里的河很美,青到发绿的水缓缓流淌,骄阳照在河面上,星光荡漾。流泻而出的河水变得晶莹剔透,就像是玻璃一样,水流在岩石上撞了个粉碎,变成无数闪闪发光的珍珠和四处飞溅的泡沫,绕过一块块大岩石形成昙花,只绽放一刹那。河面浮着庞大的影子,那是山丘的倒影。秋季的山丘,五彩斑斓的树叶将其装点得如同一幅绚丽的调色板。赤橙黄绿的叶子相互交织,仿佛自然界的杰作。秋风拂过,山峰犹如披上了华美的锦袍,宛如一位婀娜多姿的女子。真是“有山皆图画,无水不文章”。
我喜欢旅行中的观景台。这里看到的山脉线条流畅,层峦叠嶂;这里看到的公路曲折迂回,弯弯曲曲,如同青山中盘旋的青蛇。这里看到的一切都那么渺小,广阔的大千世界尽收眼底,这让我真切地体会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三、教学评一体化,促进核心素养的发展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指出:“课堂教学评价是过程性评价的主渠道。教师应树立‘教—学—评’一体化的意识,科学选择评价方式,合理使用评价工具,妥善运用评价语言,注重鼓励学生,激发学习积极性。”“教—学—评”一体化的“一”指的是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及教学评价目标的一致性。教学目标的设定、学习目标的执行、评价目标的落实要在内容上保持高度的一致性。“体”指的是评价的动态过程,多元评价形成的有机整体,“化”指的是量化、润化等。每次随课微写,教师应抓好评价与修改环节,俗话说:“文章不厌百回改。”教师需要以终为始,紧扣单元习作目标,设计评价量表,从文章结构、写作方法、思维、情感、人员等多角度、多维度、多元化进行评价,提高学生的赏析能力、修改能力和习作能力。
根据任务三的随课微写内容,评价标准紧扣“学习描写景物的变化”,我设计了如表3所示的评价量表。
评价量表引导学生在品评、鉴赏同学习作的过程中内化描写景物变化的方法,实现从语言内容的分析到表达形式的洞察与实践,真正做到教学评三位一体,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高。
阅读教学为学生提供写作训练的因素有很多,但并不是文章里所有的训练点都要学生随课微写,毕竟“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随课微写的“训练点”要在单元要素体现处、文本内涵提升处、构段谋篇仿照处。只要教师以新课标为标准,认真研读教材,在“大单元整体教学”视域下设计“单元任务群”,创设真实而有意义的学习情境,为学生提供与习作储备相似的话题,激活他们的表达欲望,拓宽他们的写作思路,将评价意识、评价手段、评价能力与教学内容进行有机整合,这样就能演绎出随课微写的精彩。
(作者单位: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拱星墩小学)
编辑:温雪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