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言语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感恩情怀

2024-10-22 00:00杨锋
新课程·上旬 2024年27期

《吃水不忘挖井人》一课生动反映了人民群众对恩人毛主席的无比感激之情。毛主席当年挖井解决吃水难题,村民们至今不忘。这种感激之情代代相传,并矗立石碑永远铭记。这种感恩情怀极具教育意义。针对这篇课文,教师可以设计丰富的师生言语交流活动,通过讨论、表述、朗诵、戏剧化表演等形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感恩图报”的重要性,使感恩的种子在他们心中发芽、生根、开花、结果。这既是语文教学的目的,也是学校道德建设的重要途径。

【教学目标】

1.认识“忘、井”等13个生字,会写“吃、叫、主、江、住”等7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在朗读中表达出对毛主席的崇敬之情。

3.通过师生互动、朗读表演、讨论交流等活动,理解课文内容。

4.引导学生初步体会“饮水思源”的道理。

5.通过学习毛主席的感人事迹,培养学生尊敬、爱护英雄人物的情感。

6.在学习活动中,让学生领悟“饮水思源”的精神内涵,树立感恩情怀。

【教学过程】

一、创造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播放经典革命歌曲《东方红》,展示歌词“他是人民大救星”处的毛主席画像,引出今天要学习的内容与主人公。

师:同学们,会不会唱这首歌曲呢?知道歌词是在歌颂谁吗?

生1:知道,这是在唱我们的伟大领袖毛主席!

师:很好,歌词里面说“他是人民大救星”,你们认为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生2:意思是毛主席为人民做了很多好事,老百姓都很感激他。

师:毛主席为中国人民做了很多事,人民群众都非常爱戴他。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讲的就是毛主席帮助人民群众挖水井的故事,大家有兴趣听这个故事吗?

生(异口同声):有!

(设计意图:这段导入新课的师生对话,通过播放革命经典歌曲《东方红》并展示歌词中“他是人民大救星”毛主席画像,成功吸引了学生的眼球,引起了他们的兴趣和注意力。接下来教师启发学生思考“他是人民大救星”这句歌词的深层含义,最后通过丰富生动的提问互动,引出本节课要学习的课文,即毛主席当年亲自挖水井帮助人民的感人故事。)

HUFtAkZgKBrno6nZKxAHDWYIQR4GImLK7hJlZHW+c5w=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学生带着问题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音,读通顺语句。

(学生独立默读课文2~3分钟)

2.教师提问,学生反馈理解内容

师:同学们刚才已经读完了课文,有谁可以讲一讲课文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举手回答。

生3:(举手)这个故事讲的是毛主席当年为了解决人民的吃水问题,亲自带领大家挖了一口水井,人民为了纪念毛主席的功德,在井边立了一块石碑。

师:是的!这个故事讲的是毛主席为人民群众无私奉献的精神。那么课文中反复出现“挖井人”几个字,你们知道指的是谁吗?

生4:“挖井人”指的是我们最敬爱的毛主席!

生5:对!人民群众永远不会忘记毛主席的恩情,会一直记住“挖井人”就是毛主席。

师:你们初读的效果很好,基本把握了课文的主要内容。

(设计意图:学生的阅读体现了读书的基本要求,识字和通顺是确保理解的基础。而独立阅读也锻炼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反馈理解环节,教师的提问重点突出,引导学生直抵课文核心;学生的回答条理清晰,表明初读达到预期效果。)

三、介绍人物,在语言环境中识字

1.播放毛主席的生平事迹

播放视频后,教师提问:同学们,视频中讲了哪些毛主席的事迹?我们可以从毛主席身上学到什么精神?

生1:毛主席是我们的大英雄,我们要学习毛主席艰苦奋斗、甘于奉献的精神。

教师总结:是的,我们一定要学习毛主席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和吃苦耐劳的优良作风!

2.教师讲述本课的故事,在讲的过程中用多媒体展示“吃、主、住、以、叫、江、没”7个需要会写的生字和“忘、井、村”等13个会认的生字。

教师用视频展示“井”的演变过程。(见图1)

图1

师:(情景复述课文,讲到挖井处)当时村子没有水井,水源很远,大家吃水非常不方便。这时,我们伟大的毛主席做了一件让人民群众永生难忘的事情,猜猜是什么事情?

生2:(举手)我猜是帮助大家挖了水井,解决了吃水问题。

师:答对了!(点击课件显示“井”字)毛主席带领大家挖了一口大水井,方便大家吃水。这个“井”字我们要记住啊!大家想不想知道“井”字的来由呢?

学生争先恐后地回答:想!

师:大家先仔细地观察这个字,中间是一个口,四周就像是用篱笆围着这个口。对不对?

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是。

师:其实,“井”最原始的含义是指从地面挖出一个深洞来取水。就是我们看到的中间的“口”就代表了这个深洞。但是并不是随便在地面挖一个洞就能称其为井,只有比较深,可以取水的洞才是井,所以古人为防止人们不小心掉进井里,就在井的四周围起栏杆。大家现在再观察这个字,是不是很形象啊?

学生纷纷点头:的确很形象。

师:通过这种形象的方式组成的汉字,就叫作象形字。后来,人们发现了一些形状像井的东西,如矿井和油井。在古代,农民的土地也是被分割成一块一块的,就像“井”字一样,于是出现了一种土地制度——井田制。由于“井田制”划分时,有章可循,分布整齐,所以“井”又有条理分明的意思,就是我们常说的井井有条。

生4:原来这么简单的一个字,还有这么多的故事啊!

生5:我们的祖先真聪明!

师:以后大家再见到“井”字可要认识哦!

生6:(举手)老师,我在课文里也看到了“住”字,要求我们会写,它是不是象形字呢?

师:真是一个爱动脑筋的好孩子。那大家观察一下,猜一猜“住”字是不是象形字呢?

生7:我认为是。它的形状像一个房子,左边是单人旁,代表人住在房子里。

生8:我认为不是。我认为它表达得不形象。

师:看来大家对“住”字有争议。大家要竖起耳朵听讲。首先我们观察“住”的结构为左右结构,左边的偏旁单立人,代表人,右边一个“主”,代表了长期停留、驻留的意思。更像我们北方的大院子,古代的院落,有前庭、中庭、后院的区分,就像“主”中间的三横,而且它们都在一个中轴线上。这就形成了我们所理解的用来供人居住的院子,也就是我们看到的这个字“住”。记住了吗?

学生发出赞叹声,一起回答:记住了!

师:那老师再问问大家,它是象形字吗?

学生又犯了疑惑。

师:大家再仔细观察“井”和“住”这两个字,有什么区别?

生:“井”看不出结构,“住”是左右结构。

师:非常好。所以我们发现,有些汉字能很形象地表示出事物的形象,而且只有一个部分组成,所以我们可以认为象形字一般都是独体字,而“住”左边的偏旁单立人是形旁,代表人,右边“主”和本字子音相近,我们称之为声旁,所以“住”是一个形声字。

师:知道了汉字的结构,我们就能更快地掌握它的书写。那大家给这些会写生字分分类吧,哪些是形声字,哪些是独体字呢?

学生分组讨论。

(设计意图:这段识字教学充分利用了多媒体技术与情境化教学的有效结合。教师通过生动的视频,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并在后续的互动中引导学生感悟古人的智慧,达到教学的价值引领。)

四、游戏活动,巩固识字

教师可以设计“生字盲盒”的游戏,班级分组,每组发放一个“生字盲盒”,盲盒里面有多张小纸条,上面分别写着各种生字。教师指定一名学生负责从盲盒中抽取一张小纸条,然后向组员提问这个生字。组员需要说出生字的读音并组词,回答正确则获得小纸条作为分数,回答错误则放回盲盒等待其他组抽取。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需要观察学生对生字的认读与理解效果,现场督促指正。游戏结束后统计各组获得的小纸条数量,评比学习效果。如甲组抽签学生小王从“生字盲盒”中抽取到“吃”字,他向组员提问:“我抽到了‘吃’(图片展示)字,请问它的读音是什么?大家能用它组一个词语吗?”同组小凯举手回答:“‘吃’字读chi,它是左右结构,可以组词:吃饭。”小王确认小凯的回答正确后将“吃”字小纸条作为小凯的得分。如果小凯回答错误,小王就会将小纸条放回盲盒,等待下次其他组抽签。教师在整个过程中观察并记录学生的表现,最后综合评比各组的得分情况。

五、朗读感悟,深度学习

1.“穿越时空”朗读表演

学生化装成当年的人民群众。教师利用多媒体情景还原当时毛主席挖井、人民立碑的场景,学生带着角色身份进入情境,配合背景音乐与朗读,仿佛穿越回那个年代。教师适时把控节奏。朗读结束后,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与体会,教师适时小结,引导学生领悟“饮水思源”的道理。

2.“走进歌曲”朗读交融

教师播放红色经典歌曲《东方红》《大海航行靠舵手》等,学生带着歌曲的旋律与情绪,重读课文,融合情感。自选段落进行乐曲朗读表演。评比交流,共享成果。

六、教学反思

1.本案例在导学环节通过播放歌曲以及展示毛主席画像,成功营造出神秘感,让学生在欢快激动的情绪下展开语文学习,为后续的感恩情怀教育打下良好基础。特别是在师生互动中,加深了体验感,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与热情,让学生在主动的言语、行动中对老一辈无私奉献的精神产生向往与崇敬之情。

2.本案例在识字教学环节中,教师扩展了古代文字的演变过程,让学生深感中国汉字的博大精深,被古人的聪明才智所折服。最后的盲盒仪式加深了学生对汉字的深刻印象。

3.在本案例的朗读与表演环节,教师通过组织学生讨论分享和多角度感悟毛主席大爱精神的学习活动,成功带领学生在丰富的言语交流中深入理解毛主席当年挖水井大爱举动中的无私奉献。学生之间你一言我一语地交流,一方面加深了对课文主题思想的认识,另一方面也升华了他们肃然起敬、感恩图报的内心情感。这种“道德情感融合”的教学,成功达成了在言语活动中培养感恩情怀的目的。最终成功激励学生在行动上打井还恩,向身边人传递大爱,完成从“感受、理解到践行”的三步教学升华,使主题教学落到实处,真正达成培养感恩情怀的目的。这种“主题式渗透教学”值得推崇。

(作者单位: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糜滩镇独石小学)

编辑:赵文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