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材分析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的教学主题是“触摸自然”,《草原》这篇文章是著名作家老舍先生首次到访草原所作。作者依据初入草原的所见、所闻、所感,运用细腻精准的语言,描写了草原的美丽风光与浓郁的民族风情,表达了对草原的热爱,同时,也歌颂了蒙汉同胞之间的深情。
二、教学目标
1.会写“虹、蹄、毯、裳”等9个汉字,会写“渲染、绿毯、羞涩、勾勒”等19个词语。
2.能够有感情地朗读全文,在朗读过程中发挥想象力,感受草原的美景。
3.了解文中在描写景物时融入情感的写作方法,并初步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4.体会文中蒙汉情深、民族团结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民族团结、热爱草原之情。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依据文中描述的内容,发挥想象力,对作者描绘的生动画面进行联想与想象,从而深刻感受草原的美丽风光与浓厚的民族风情。
教学难点:
1.品味文中语言的优美,体会文中作者的表达方式。
2.通过对文本的学习,体会文本中所阐述的蒙汉情深与民族团结思想。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活动一:展示歌曲与图片,激趣导入
1.导入:教师运用多媒体展示美丽的草原图片,播放草原相关歌曲《天堂》,以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带领学生感受草原PPOW9gCS5JksDl6Fz70/y7oJZgateZvgCyvA6BmJHFM=的辽阔与美丽风光。
2.导语:同学们,你们有向往的地方吗?有这样的一个地方,是我最向往的,那里有湛蓝的天空,洁白的云朵,那里一片碧绿,在那个地方,羊儿自由自在地吃草,骏马无忧无虑地奔驰,如果你们到了那里,一定会被那壮观的景色所吸引。你们能够猜测到我说的这个地方是哪里吗?没错,这就是我们祖国辽阔而壮观的大草原。现在,就让我们充分调动五官,认真地感受草原的美丽与辽阔吧!
3.出示课题,组织学生讨论与交流自身所认知的草原。
提示内容:草原的景色特点是什么样的?草原的民族风俗都有哪些?草原人民的生活习性都有哪些?
讨论完毕,教师总结,并以此为切入点导入课文:同学们通过激烈的讨论,对草原的景色与民族风情有了初步的感知。今天,让我们在老舍先生的带领下,共同欣赏辽阔的美丽草原景色,共同感受蒙古族同胞的热情,并体验不一样的民族风情吧!
●活动二:引导整体感知,初识文章内容
1.自由朗读,圈出生词。
要求学生自由朗读文本内容,并将文中涉及的生字词圈出,同时,利用课外工具,查询生字词的读音与释义,并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反复朗读文本内容,直至能够流利地朗读全文。
2.指导词汇,完成积累。
课件出示:生字(毯、腐、蹄)等,词语(绿毯、线条、拘束、热乎乎)等。
(1)学生自由识读。
(2)教师指定学生说出相关字词的发音,并针对学生的错误发音进行校准。
(3)指导学生依据生字的音、形、义,进行相关生字的记忆。
(4)指导学生书写“璃”“裳”“毯”等字。
(5)课件出示多音字词语:同行(xíng)、蒙(měng)古包、好(hào)客、似乎(sì)、勾勒(lè)。
①要求学生以同桌为一组,朗读相关词语,将多音字读准。
②要求学生借助课外工具,寻找多音字的其他读音,并结合相应的读音组词。
③引导学生齐声朗读上述词语。
3.展示与蒙古族文化相关的图片与资料。
课件出示:陈巴尔虎旗的简介、鄂温克族的简介、蒙古包图片、奶豆腐图片,引导学生从中体会蒙古族的特色。
4.整体感知:请同学们通过速读的方式,整体感知文本内容,阅读完毕后,简要阐述文本中描写了哪些内容。(草原风光—喜迎远客—主客联欢)
●活动三:师生共同品读,欣赏草原风光
1.聚焦美景,发挥想象力,感受草原风光。
自主探究:请同学们默读文中第1自然段,在阅读的过程中,要发挥想象力,体会作者所描述的草原景色,并将文中印象深刻的句子进行标注,同时,将自己对草原的印象,通过标注的方式进行呈现。
2.共同品读:第1自然段主要描述草原的美丽景色,同学们阅读完毕后,说说你们对草原的印象与感受。将你们认为最喜欢的句子或者感触颇深的句子读给大家听。教师要求以同桌为一组,每组经过讨论与交流,选取代表朗读相关句子。
3.引导学生深入研究,体会字词、句式的巧妙。
(1)课件出示: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师:这句话中作者连续运用了两次“那么”,具有怎样的作用?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生:连续两次使用“那么”,从文中可以感受到作者见到草原的喜悦与赞叹之情,具有直接抒情的作用。
师:回答得很不错,那么文中的词语“清鲜”是否可以直接替换成“清新”?“明朗”替换成“晴朗”是否合适呢?(同时,引导学生通过词典查询相关词语的意思,并结合文中的内容回答相关问题。)
生:不可以,通过查阅词典,文中的“清鲜”可以更加突出草原空气的洁净,词语“明朗”除了表达天气的晴朗之意外,还引申为开阔之感。
生:文中使用的词语可以更好地与作者初次见到草原的心情相呼应。
师:你们表现得都很棒,那么句中写景的内容有哪些?哪些又是作者抒情的内容呢?
生:写景的内容(那里的天……那么明朗),抒情的内容(使我总想……满心的愉快)。
师:这种写作手法叫什么呢?(板书“情境交融”)大家反复朗读该段话,体会情景交融写作手法的精妙之处。
(2)课件出示:在天底下,一碧千里……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师:句中的“茫茫”与“一碧千里”是什么意思呢?这句“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是否自相矛盾呢?查阅词典,理解两个词语的意思,并结合文中内容回答上述问题。
生:通过词典查询“茫茫”指的是:广阔;空旷。“一碧千里”指的是一片碧绿的颜色。结合文中的内容,“一碧千里”体现的是感官颜色,而“并不茫茫”是因为四面有小丘。
师:回答得非常好,句中的“绿毯”与“白色的大花”分别描写的是什么?段落中有一个字用得十分巧妙,你能找出来吗?
生:我认为“绣”字运用得非常巧妙,更加符合文章描述的场景,而且为文章的场景增添了动态美。
师:“绣”字是段落中的点睛之笔,充分体现了草原与羊群在色彩方面的和谐美,并能够使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感受到草原的生机与动态美。同时,课件展示句子中阐述的景象,并引导学生通过朗读体会文中所描绘的景象以及字词运用得精妙。
(3)课件出示: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师:刚才咱们分析过这样类似的句子,这是什么样的写作手法?
生(齐声回答):是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师:看来你们已经掌握了这种写作手法,试着运用这种写作手法描绘春天。(这样可以使写作与阅读相融合)
学生开始试着模仿文中的句子,运用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仿写句子。仿写完毕后,教师进行评价。
师:我们继续赏析段落的内容,句子中涉及美术常用词汇“渲染”与“勾勒”,谁能运用美术知识概括这两个词语的艺术表现形式?
生:“渲染”是中国画技法,可以运用水墨或者淡色涂抹的方式,将绘画作品的艺术效果增强,能够使描绘的场景更加真实,“勾勒”则用于线条、轮廓的绘画。
师:回答得非常棒。我们通过以上两个词语可以发现,作者将草原比作一幅令人赏心悦目的绘画作品,这样可以更加突出草原的美丽景色。接下来,我们继续探究句中字词的精妙之处吧!我感觉“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描述的意境好美,其中的“翠色欲流”换成“绿色欲流”是否也可以呢?
生:不可以替换,“翠色”代表的颜色为鲜绿、翠绿的颜色,在句子中运用更加凸显草原的生机与生命力。
师:回答得不错,从中可见,字词运用得恰到好处,可以为文章增添亮点。句子结尾处,作者指出的“这种境界”指的是什么样的境界?如果此时的你身在这种境界中,你最想做什么呢?大家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对其中的问题进行讨论与交流。
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与交流,并分享自身的感受。
●活动四:理清脉络,强化认知
1.梳理写作方式。
a84434a89a7aaa6a7eaf5f422b5e1d555a28f82c766840aacd12ee67a9770265师:重新阅读第1自然段,探究文中作者在描写草原时是按照什么样的顺序描写。
生:是按照从上到下的方式,即从天空到草地,并结合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2.理清记叙顺序,文章分段。
师:我们已经对景色描写的内容研读完了,现在我们再次回到文章的整体结构,通过再次朗读文本,分析文章是按照什么样的顺序叙述的。
教师引导:文本中描述了初入草原的情景、接近目的地时的场景、蒙古包外与蒙古包里的场景、草原的告别。
生:是按照地点转移的顺序描写的。
师:是的,作者在描述时,是按照他进入草原后的所见、所闻、所听、所感进行描写的,这样的描写方式可以使文章的层次分明,使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跟随作者的描述深入感受到景色美与情感美。接下来,我们可以按照地点的变化,对文章进行归纳与分段。
学生自主分段完成后,教师进行总结。
3.教师小结:这节课我们从草原的美景出发,共同赏析了老舍先生笔下的草原风情。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能够深刻感受到草原的美丽景象,而且在语言运用方面有了一定的收获。草原上不仅有美景,草原的民族风情更加具有吸引力,下节课让我们共同探索草原的民族风情吧!
第二课时
●活动一:重温过往,导入新课
1.导入草原图片,重温草原美景。
课件出示草原美景的图片,引导学生回顾作者在描写草原风景时,是从哪些方面进行描述的。(天空、草地、羊群、大牛……)
2.教师引导,导入新课。
刚刚我们再次重温草原的美景,但是,草原上不仅有美景,还有热情好客的蒙古族同胞。现在,让我们再次回到草原,倾听老舍先生与蒙古族同胞见面后的情境吧!
●活动二:深入研读,体味风情
1.创设情境,激发想象。
课件出示:“我们访问的是陈巴尔虎旗……隐隐有鞭子的轻响。”看……(看字放大)同时,教师运用课件出示奔腾的骏马的图片。
师:如果是你,此时的你能看到什么呢?(教师要求学生进行小组交流讨论,引发学生的想象)
学生小组交流讨论,教师依据学生的分享,进行合理的指导。
2.师生共读,整体把握。
师:让我们再次朗读文中的第2~5自然段,在阅读的过程中,要发挥想象力,从中体会蒙古族同胞的热情,并体会作者与蒙古族同胞见面后的描写方式。
师:同学们,文中描述了哪些场面?谁能运用简练的语言进行概括呢?(教师要求学生合作交流讨论。)
学生交流讨论,教师引导点拨,确定文中场面为:远迎、相见、款待、离别。
3.扶放结合,深刻感知。
场面一:远迎。
师:同学们,让我们共同阅读文中第2自然段,用笔圈出体现蒙族古同胞热情好客的字词与句式。(自然段中通过反复描写“飞”字,拨转马头、欢呼声等,充分体现了蒙古族同胞的热情好客,以此培养学生分析文本的能力。)
学生圈画完毕进行汇报,教师给予合理的指导。
(1)课件出示: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
师:有感情地朗读段落内容,在朗读的过程中,你能感受到怎样的情景?文中在描述蒙古族同胞疾驰而来时,为什么描写成“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
生:我从中能够感受到远来迎接的人很多,体会到蒙古族同胞的热情好客。
94e0156e35d55813e6874b4e8dc2fce2 生:我能感受到那种受宠若惊的情景,在描写蒙古族同胞疾驰而来时,作者依据衣服穿着特点,运用了比喻手法。
师:你们回答得很好,作者运用比喻的手法,既可以将描述的景象生动化,又能够充分展示蒙古族同胞的热情与兴奋。
(2)课件出示:见到我们,主人们……响成一片。
师:我们继续品读文中远迎的场景,句子中哪些词语能够体现蒙古族同胞的热情?
生:欢呼着、引路、飞驰着、拨转马头等。
(3)引导自读,合作学习。
师:同学们,“远迎”的场面我们学习完了,大家可以以小组合作的方式,阅读文中剩下的三种场面,同时,可以结合“相迎”场面的阅读方式,寻找体现蒙古族同胞热情的句子。阅读完毕后,小组成员可以分享自己的感受。
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自学,相互交流讨论,汇报成果,教师给予合理评价。
场面二:相见。
(1)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探寻句子中体现蒙古族同胞热情好客的词语。(“总是、握住不放”等)
(2)要求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运用角色扮演的方式,再现文中的“相见”情景。
(3)教师随机提问小组成员中扮演“客人”与“主人”的学生:你们之间的谈话能够彼此听得懂吗?握手不放是为什么呢?(引导学生体会蒙古包外,主人与客人相见时,虽然语言不通,但是可以通过握手表达彼此的情感。)
场面三:款待。
(1)学生自主探寻句中体现主人热情好客的词语与句式。(多次敬酒、齐声歌唱等)
(2)课件出示与句中描绘内容相关的图片:蒙古包、奶茶、手抓羊肉、歌舞、摔跤等。(引导学生体会蒙古族同胞的热情)
场面四:离别。
课件出示:“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师:从文中寻找这句话,结合文中内容讨论与交流这句话的含义,思考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小组讨论交流,分享讨论结果,教师给予评价。
●活动三:整合全文,知识拓展
1.整合内容:文中作者以自身的观察视角,先写初见草原风光,后写与蒙古族同胞见面的场景。在写作的过程中,作者除了描写自己的所见所闻,还描写了哪些?(自身的感受)运用了哪种写作手法?(情景交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对草原与对蒙古族同胞的热爱)我们应学以致用,将作者的写作方式运用到今后的写作中。
2.知识拓展:利用所学的阅读鉴赏技能,搜集与文本相关的内容,独自进行鉴赏。
五、教学反思
语文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引导者,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角,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学会自主阅读、自主分析、自主总结,最终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热情,实现课堂教学的优化与提升。
(作者单位:神木市孙家岔九年制学校)
编辑:曾彦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