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利用信息技术辅助诗歌朗读。运用多媒体演示、音频辅助等信息技术手段,提升学生的诗歌朗读技能和情感表达能力。
2.分析诗歌的历史背景与意象。结合信息技术资源,如电子白板、互联网资料搜索等,引导学生了解《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的历史背景。
3.结合信息技术激发爱国情感。通过古诗词与现代信息技术的结合,如网络虚拟现实(VR)场景再现、互动讨论平台等,使学生沉浸式体验诗歌背后的历史文化场景。
【教学重点】
1.朗读课文:引导学生用正确、流畅且富有感情的方式朗读《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使学生通过朗诵来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和深刻的情感内涵。
2.理解历史背景与意象:通过信息技术,如电子地图、历史事件动画演示等,帮助学生理解这一背景及其在诗中的象征意义。
3.体会感情与激发爱国情感:通过古诗词学习,引导学生感受诗人对国家统一、民族复兴的热切期盼和深厚的爱国情感。
【教学难点】
1.理解历史背景与意象:学生对作品历史背景的理解,以及如何将地理概念“河南河北”转化为对诗情的理解。
2.感悟情感:诗歌所表达的复杂情感,如对国家统一的渴望、对和平稳定的向往等,需要学生在心理和情感层面与之产生共鸣。
3.激发感情:体会诗歌背后的爱国情怀,激发学生对祖国的深厚情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古诗
首先,教师通过多媒体设备展示一个谜语:“有这样一位诗人,被尊称为‘诗圣’,他的一生创作了无数诗篇,流传至今的超过一千五百首。他的诗作像一面镜子,真实地反映了唐朝由盛转衰的社会现实,不仅内容丰富,还充满了爱国、爱民的崇高精神,被誉为‘诗史’。他是谁呢?”
在学生思考的同时,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展示杜甫的画像和一些代表性诗作,如《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随后,教师可以请学生分享他们对杜甫的了解,激发学生对杜甫及其作品的兴趣。
当学生猜出谜底为杜甫时,教师可以顺势引出今天的学习主题——《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信息技术补充一些教学资源,如唐朝的历史背景、杜甫的生平简介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人所处的历史环境,从而建立起对杜甫自身情感的认同。
二、播放录音,沉浸式感受情感
教师精心准备了一段《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的朗读音频。这段音频不仅音质清晰,而且朗读者情感饱满,能够很好地传达出诗歌中的情感内涵。在播放之前,教师首先向学生简要介绍这首古诗的创作背景。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杜甫在得知唐朝军队收复失地后所写的一首诗。那时,国家经历了长时间的战乱,百姓饱受苦难。当杜甫得知这一好消息时,他的内心充满了喜悦和激动。这首诗就是他当时心情的真实写照。”
随着教师的讲解,学生仿佛被带入了那个充满硝烟的战争年代。此时,教师轻轻点击鼠标,播放朗读音频。音频中,朗读者以富有感染力的声音,将诗歌中的每一个字、每一个词都念得铿锵有力。学生闭上眼睛静静地聆听,仿佛能够感受到诗人杜甫在得知这一消息时的激动心情。
音频播放结束后,教师微笑着问:“同学们,你们听完这段音频后有什么感受呢?”学生纷纷举手,争相表达自己的感受。有的学生说:“我感觉到了诗人对国家收复失地的喜悦。”有的学生说:“我感受到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厚情感。”还有的学生说:“我觉得这首诗充满了爱国的气息。”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肯定,并引导他们深入思考诗歌中所蕴含的爱国情怀。提问:“你们能从这首诗中感受到哪些爱国元素呢?”学生认真思考,并纷纷举手回答。有的学生提到了诗歌中的“剑外忽传收蓟北”一句,认为这句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收复失地的喜悦之情;有的学生则提到了“漫卷诗书喜欲狂”一句,认为这句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热爱和忠诚。
三、自由朗读,个性化体会情感
在听完录音后,教师鼓励学生自由朗读这首古诗。教师先为学生示范朗读了一遍,并详细讲解了朗读时需要注意的语速、语调、停顿等技巧。学生认真地听着,并纷纷模仿教师的朗读方式。
接着,教师让学生自由朗读这首古诗。教师巡视课堂,关注学生的朗读情况,并给予及时的指导和鼓励。有的学生朗读得声情并茂,仿佛能够感受到诗人杜甫喜悦和激动的心情;有的学生则在朗读中加入了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让诗歌更加生动有趣。
在学生自由朗读的过程中,教师还邀请了几位学生上台朗读,并请其他同学对他们的朗读进行评价。这不仅锻炼了学生的朗读能力,还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四、构建情境,品味诗句
在朗读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诗歌进行深入的鉴赏。首先,教师可以逐句地解释诗歌的意思,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意境。然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诗歌中的意象、修辞等,以及这些手法如何表达诗人的情感和思想。
在鉴赏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情境:
首先,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演示了一段模拟古代战场和家乡的画面,并借助背景音乐和图像,给学生营造出一种穿越时空的感觉,从而让学生感受诗人在战乱中对家乡的深切思念。
教师问道:“这首诗是如何通过生动的画面来表达情感的?”学生投入地观看和聆听,随后纷纷举手回答。
接着,教师引导学生深入剖析诗中的意象,通过互动式电子白板展示“涕泪”“巫峡”“襄阳”“闻”等关键词,并结合古诗文背景让学生思考,探索这些意象所承载的深层含义。学生通过点击意象,可以看到相关的历史信息、图片甚至短视频,从而更加直观地理解诗意。
在随后的教学活动中,教师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语言表达对家的思念,模拟诗人的心态,创作属于自己的“历史背景”。
学生A通过虚拟现实(VR)设备体验了一段模拟诗人生活的场景,他描述道:“当我戴上VR眼镜,仿佛真的置身于那遥远的历史时空,独自一人望着满天星斗,心中时刻盼想着国家的统一与安定。”
学生B则通过平板电脑上的互动应用程序模拟了一次深入战场的经历,她激动地分享:“在这个应用中,我可以选择不同的战场参与方式,每一次选择都伴随着对国家的深深热爱,仿佛真的能感受到诗人的爱国精神,并深入体会了诗人的情感。”
当轮到学生C时,他通过查阅电子图书馆中的资料,了解到古代战乱的原因,导致实际生活的痛苦,再结合自己的想象,描述出一幅坟墓前无法祭奠的悲伤画面,让同学们感同身受。
学生D使用了课堂上的交互式地图软件,探索了不同历史时期的国家版图,进而创作了一幅象征性的历史背景画面,表达了家国情感的复杂性和深远影响。
教师在引导学生口述的过程中,不断地使用提问和反馈,鼓励学生思考和表达:“在这幅VR画面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和“当你在应用程序中选择目的地时,你心中所想的是什么?”
通过整合信息技术到古诗词的鉴赏教学中,教师不仅成功地让学生体会到诗歌中的情感和对国家的热爱,也激发了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得传统的古诗词学习变得更加生动和有趣。
五、情感深化,领悟主旨
教师深入分析如何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以及通过情感教学法,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并感受古诗中的深层主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够巧妙地将信息技术与情境教学相结合,通过创设具象且引人入胜的历史情境,让学生在情感上产生共鸣,进而深刻理解诗句背后的含义。
课堂上,首先,教师可以播放一个关于古代战争的短片,让学生感受战乱时期人们的苦难和对和平的渴望。随后,教师用温暖的声音问道:“孩子们,看到这些画面,你们有什么感受?”
学生纷纷表达自己的看法,有的说感到震撼,有的说感到悲伤。
教师点头,继续说:“是的,战争给人们带来了太多痛苦。那么,当你们听说家乡战乱结束,和平到来时,你们会有怎样的感受呢?”
学生开始兴奋地讨论,有的说会非常高兴,有的说会跳起来欢呼。
接着,教师引导学生回归古诗学习的正题:“那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通过诗人的眼睛去感受那个时代人们的心声。”
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古诗,并带领学生朗读诗句,如“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教师询问学生:“诗中的‘剑外忽传收蓟北’,你们觉得这句话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学生开始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
教师接着展开深入分析,提出“剑外”“蓟北”这些词句,不仅仅代表着地理意义,更是战乱之后和平到来的象征。此时,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一些背景资料,让学生了解诗作背后的历史背景——边境安定,和平的生活马上到来。
最后,教师可以及时引导学生进行创作活动,让他们基于对诗歌的理解,创作一段关于和平与希望的短文或绘制一幅表达和平主题的画作。
在整个教学过程,教师运用了丰富的信息技术资源,创设了生动的情境,使得学生在情感上深化了对诗句的感悟,在思考上领悟了诗歌的主旨。学生不仅学会了文学鉴赏,更在情感、认知上获得了成长,使得教学效果达到了情感与智慧并重的境界。
【教学反思】
首先,我看到信息技术对于教学质量提升的作用,它能够显著、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借助情境的构建,让学生在情境中品味诗句的内容,并及时引导学生展开鉴赏分析,从而深入体会诗歌中所要表达的情感。
其次,在实际教学中也会出现很多的不足之处。我注意到,尽管信息技术能够将诗句的很多意境和画面呈现在学生面前,但是,信息技术的盲目使用会影响学生自身的想象力激发,所以,在实际的教学中,就应当先引导学生大胆地展开想象,能够用自己的语言结合对古诗的理解,对诗句的意境和画面进行描述,然后再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补充。其次,我在课堂上并未对教学时间进行合适的划分,从而使学生的鉴赏学习受到一定的影响。
最后,我还看到了信息技术教学不应仅仅局限于资源的补充和功能的应用,更应该在学生学习和理解的基础上,适当借助信息技术给予学生相应的提示,能够尽可能地使学生实现自主学习,加深学生对古诗的鉴赏学习。
(作者单位:济南市新世界小学)
编辑:温雪莲
作者简介:张朝慧(1976—),女,汉族,中教一级,研究方向: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的融合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