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型思维下小学科学项目化学习的研究

2024-09-29 00:00:00陈华
求知导刊 2024年22期

摘 要:在小学科学教育中,项目化学习因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而备受关注。成长型思维强调学生在面对挑战与失败时应保持积极态度,努力学习与进步。将这两者结合,不仅能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还能培养他们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创新能力。研究显示,成长型思维与项目化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能显著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团队合作意识,为其未来的学习与生活打下坚实基础。

关键词:小学科学教育;项目化学习;成长型思维

作者简介:陈华(1985—),男,江苏省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舟山实验小学。

当今教育领域正经历着深刻的变革,传统的灌输式教学逐渐被注重学生主体地位和能力培养的新型教育理念所取代。随着信息社会的飞速发展,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教育的目标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在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1]。成长型思维作为一种强调积极心态和持续努力的教育理念,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关注。它主张学生在面对挑战时应保持乐观态度,相信能力能够通过努力和坚持得到提升。在小学科学教育中,项目化学习以其注重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特点,逐渐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

一、设立挑战性项目,激发学生主动探究

成长型思维强调学生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应保持积极的态度,认为能力和智力可以通过努力和实践不断提升,这些内涵在科学项目化学习中得到了充分体现[2]。通过设立具有挑战性的项目,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探究过程中面对未知、接受挑战,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和探究欲望,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

例如,在“光是怎么传播的”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提出开放性问题,如“光在不同介质中是如何传播的?”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学生可以分组设计实验方案,利用不同的材料和工具(如激光笔、玻璃板、水槽等)进行实验并观察,记录实验数据,并通过小组讨论分析实验结果。在实验过程中,学生会遇到各种问题和挑战,例如如何控制变量、如何准确记录数据等。教师应引导学生保持成长型思维,鼓励他们在面对困难时积极思考,寻找解决办法,而不是轻易放弃。通过不断尝试和调整实验方案,学生不仅能掌握光的传播规律,还能在实验过程中学会合作、沟通和解决问题的技巧。

教师还可以在项目结束后,组织学生进行成果展示和交流,让每个小组分享他们的实验过程和发现,从而促进学生之间的互相学习和启发。通过设立挑战性项目来促进学生主动探究的教学方法,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还能培养他们在面对困难时的积极心态和坚韧不拔的精神。成长型思维与项目化学习的有机结合,为小学科学教育提供了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引导实践应用,促进知识与实践融合

(一)创设真实情境,体验知识应用价值

真实情境的创设有助于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提升学习的主动性和兴趣[3]。通过亲身参与和动手实践,学生能够更深刻地理解科学原理,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在实践中不断反思和改进,从而形成成长型心态。

例如,在“地球的表面”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日常生活中地表变化的现象,如河流冲刷、山体滑坡和风化作用等。接着,学生可以分组进行实地考察,例如到附近的河流或公园观察和记录地表的各种形态。在实地考察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积极思考,如“为什么河岸会出现‘凹岸侵蚀,凸岸堆积’的现象?”“山体滑坡的原因有哪些?”通过观察和讨论,学生可以初步形成对地表变化原因的认识。随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模拟实验,例如用沙土和水在实验室中模拟河流冲刷河岸的过程,观察沙土被水冲刷后的变化情况。在实验过程中,学生会遇到各种问题和挑战,如模拟的河流冲刷效果不明显等。教师应鼓励学生保持积极的心态,通过尝试不同的方法和调整实验条件,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例如,学生可以尝试改变水流的速度和方向,观察不同条件下沙土的变化情况。通过这种项目化学习,学生不仅掌握了地表变化的科学知识,还在真实情境中体验了知识的实际应用价值。在整个过程中,教师应不断鼓励学生反思和总结自己的实验过程和结果,培养他们坚持不懈的学习态度。项目结束后,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进行成果展示和交流,让每个小组分享他们的研究过程和发现。这不仅有助于学生相互学习和借鉴,还能巩固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学生通过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科学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实现知识与实践的融合。

(二)任务驱动,提升实践能力

任务驱动学习要求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或完成特定任务的过程中,应用所学知识,培养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方法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帮助他们在实践中不断反思和改进,逐步形成成长型思维[4]。

例如,在“水与动物”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设定任务背景:了解水对不同动物生存的必要性,并探讨如何保护水生动物的栖息环境。学生可以分组选择不同的水生动物,如鱼、虾等,进行研究。在任务实施过程中,学生需要查阅资料,了解所选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生存环境。学生可以进行观察实验,如在水族箱中模拟不同水质条件,观察动物的反应和适应情况。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以积极的态度面对实验中的各种问题,提出假设并进行验证。例如,学生可以尝试改变水温、pH值等条件,记录动物的行为变化,从而理解水质对动物生存的重要性。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应引导他们反思实验设计和操作方法,鼓励他们通过小组合作和交流,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例如,当发现某种水质条件下动物的行为存在异常时,学生可以进行分析与讨论,调整实验方案,重新观察和记录,通过不断尝试和改进,掌握科学实验的方法,在实践中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任务驱动的学习模式,学生不仅能拓展知识和技能,在学业水平上得到提升,还能在实践中学会如何在面对困难时保持积极的态度,实现全面发展。

三、采用多元评价,全面评估学生科学素养

小学科学项目化学习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和实践,强调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来全面评估学生的科学素养。传统的单一笔试评价无法全面反映学生的实际能力和综合素质,而成长型思维强调学生在面对挑战和困难时的表现,以及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展现出的合作精神、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成长型思维为导向构建小学科学项目化学习评价体系,能有效反映学生的科学素养发展,为教学提供高质量反馈[5]。

例如,在“用水计量时间”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讨论如何用水流来计量时间,并提出问题:“如何设计一个通过水流来计量时间的装置?”这一问题具有挑战性,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和创造力。学生可以分组进行实验设计和操作,每个小组利用简单的材料(如塑料瓶、管子、刻度尺等)设计并制作一个水钟装置,通过控制水流量来计量时间。在实验过程中,学生需要不断地调整和改进设计方案,记录实验数据,并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在此过程中,教师应进行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的探究过程、实验操作技巧和团队合作情况。教师可以组织各组学生进行成果展示。各组学生需要介绍他们的设计思路、实验过程和结果分析,并对其他组的作品进行评价。自评与互评的方式不仅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和交流,还能帮助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发现问题并及时改进。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在实验中的表现,进行实践操作考核,评估他们的动手能力和科学探究技能。通过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教师能够全面评估学生的综合素养,发现他们科学学习中的优势和不足,从而为他们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指导和支持。

四、构建合作学习环境,促进团队协作与交流

在成长型思维的指导下,小学科学项目化学习强调合作学习环境的构建,通过团队协作与交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项目化学习中,学生通过团队合作互相交流和分享知识,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科学概念,同时培养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合作学习环境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还能增强他们的团队协作意识和社会交往能力。

例如,在“生活中的静电现象”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讨论日常生活中的静电现象,如冬天脱毛衣时产生的电火花、用气球摩擦头发后出现的吸附现象等,并提出问题:“这些静电现象是如何形成的?它们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学生可以利用简单的材料(如气球、毛衣、塑料尺等)进行静电现象的模拟实验,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通过讨论分析静电的形成原理。教师应鼓励学生在团队中分工协作,共同设计实验方案,分析实验结果。比如,一名组员负责摩擦气球和观察吸附现象,另一名组员负责记录实验数据,其他组员负责总结和汇报实验结果。通过分工合作,学生能够在团队中体验到合作的乐趣和重要性,增强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意识。教师可以组织各组学生进行成果展示,介绍本组的实验过程和发现,并对其他组的成果进行评价。

通过构建良好的合作学习环境,学生在科学项目化学习中可以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增强自身在团队中解决问题和应对挑战的能力,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五、鼓励反思与总结,提升自主学习能力

小学科学项目化学习强调反思与总结的重要性,而成长型思维也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反思自己的思想和行为。通过反思与总结,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所学知识,形成自我反馈机制,逐步培养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例如,在“地球的运动”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讨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现象,并提出问题:“地球是如何自转和公转的?这些运动对我们的生活有哪些影响?”学生可以利用地球仪、手电筒等工具模拟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过程,分析地球运动的原理。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不断反思自己的操作和观察结果,提出改进方案。学生发现地球仪的转动不够准确时,可以讨论如何调整转动速度,以获得更准确的实验结果。通过不断反思和改进,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科学原理,增强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总结和交流,回顾整个实验过程,总结成功经验和遇到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教师应鼓励学生在总结时进行深刻反思,探讨如何在未来的学习中避免类似的问题,以提升学习效果。学生可以总结在实验时应注意的细节,比如如何更好地控制变量、如何有效地记录和分析数据。通过反思与总结,学生不仅能够更加全面地掌握科学知识,还能培养批判性思维和自主学习能力。

结语

成长型思维与小学科学项目化学习的结合,为教育改革提供了一条新路径。在这种教育模式下,学生不仅能够掌握科学知识,还能培养探究精神、创新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可以通过设立挑战性项目、引导实践应用、采用多元评价、构建合作学习环境、鼓励反思和总结等策略,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使学生在面对挑战时保持积极的心态和韧性,助力他们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范换.项目化学习视角下小学科学教学策略研究[J].科学大众(智慧教育),2023(3):53-54.

[2]杨菁,柳铭心,张兴利.成长型思维干预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24,38(7):572-577.

[3]王文博,郑岚,陶维东.成长型思维模式的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分析[J].心理学进展,2024,14(2):492-506.

[4]张筱翠.让每个孩子都能释放学习和发展的无限潜能:南京市文靖东路小学“成长型思维”教学改革思考与实践[J].江苏教育,2024(10):78-81.

[5]罗展宏,胡钢军.基于成长型思维的试题命制与分析[J].教学考试,2024(23):6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