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幼儿教育中,教师要创造机会和条件,支持幼儿自发的艺术表现和创造。幼儿园美术创意坊活动,能激活幼儿的创作灵感,提升他们的综合能力。基于此,教师可通过三个方面,设计并实施幼儿园美术创意坊活动,具体包括:指向思维品质,丰富美术坊的活动材料;聚焦自由表达,激活美术坊的活动灵感;基于认知特质,推进美术坊的活动实施。
关键词:美术创意坊活动;幼儿教育;实施策略
作者简介:吕海云(1981—),女,江苏省张家港市新塘幼儿园。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认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同时还提出:“要充分尊重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由此可见,在幼儿教学中,教师要将游戏和创作结合在一起,让幼儿在玩中学,逐步提升幼儿的创造思维能力。美术创意坊活动指的是构筑与美术创作有关的活动区域,投放丰富的材料,让幼儿在自由讨论中激活创作灵感,提升创作能力。教师可以优化美术创意坊活动,引导幼儿参与其中,激发他们的创作欲望,使他们形成创新思维,全面发展综合素养[1]。
一、指向思维品质,丰富美术坊的活动材料
(一)自然材料,涵养审美情趣
《指南》提出,要引导幼儿“充分利用各种自然、废旧材料和常见物品,让幼儿进行画、剪、折、粘等美工活动”。在美术创意坊活动中,引导幼儿使用多种不同的材料,能拓宽他们的视野,提升他们的思维品质。利用自然材料,能让幼儿亲近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美。这样,在美术创作中,他们就有可能创作出具有自然情趣的作品。下面以“春天在哪里”主题活动为例,探讨如何引导幼儿使用多种材料展开创作。
围绕自然材料,教师可以带领幼儿走进花园、公园,观察春日的风光,让他们感受春光之美,并说说春天和冬天有什么不同。有一名幼儿表示:“我感觉春天是五颜六色的,有很多花儿,树也变绿了。冬天的时候,很少有花开放,很多树都光秃秃的。”此后,教师可引导幼儿将树木的枝叶融入拼贴画创作中。有一名幼儿将叶子组合在一起,拼出“孔雀开屏”的样子。此时,教师要先肯定幼儿的创意,然后进行引导:“孔雀的羽毛是什么颜色的呢?能不能添加点什么,让它的色彩更鲜艳呢?”该名幼儿得到启发,选择了各种颜色的花瓣,贴在“孔雀”身上,让其羽毛变得色彩缤纷。教师还可以引导幼儿结合不同季节的特点,寻找有代表性的自然材料,组织幼儿参与美术创作活动。这样能让幼儿留心观察,和自然环境互动,有助于涵养幼儿的审美情趣。
(二)废旧材料,体验生活乐趣
废旧材料指的是矿泉水瓶、废旧报纸、快递盒等失去原有使用价值的物品。教师可以让幼儿利用废旧材料展开美术创作,分析如何利用不同颜色、材质的材料,让自己的作品变得更有生活情趣。
仍以“春天在哪里”创意坊活动为例,教师可以给幼儿展示各种废旧材料,启发他们思考:“刚才,
我们使用自然材料进行了创作。然而,自然材料数量有限,有时很难满足我们的创作需求。请大家看看这些废旧物品,你们能否利用它们来辅助创作呢?”接着,教师可引导幼儿从色彩、材质两方面入手,挑选备用材料。结合颜色,教师可以展示广告纸、塑料布等色彩丰富的物品,并提出问题:“请看看你的画作中还需要什么颜色,在这些材料中是否有类似的颜色?你该如何加工处理,运用这些材料呢?”引导幼儿通过剪切、拼贴等方式,利用废旧材料。结合材质,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引发幼儿思考:“这位小朋友画的是孔雀,如果能表现出羽毛的质感,是不是会更好呢?”在教师的提醒下,幼儿发现了废旧毛衣、绒布等可以利用的材料。幼儿园可以定期组织幼儿开展废旧材料的收集活动,这样,幼儿能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在丢弃物品前,会先想一想可以如何废物利用,激发创造力,体验生活中的创造乐趣。
(三)组合材料,发展想象能力
组合材料指的是教师要引导幼儿将多种不同的材料拼接、组合在一起,展开美术创作。在此过程中,教师要从形状的多样性、色彩的融合性这两个角度入手启发幼儿,并激发他们的想象力。
在幼儿创作主题为“春天在哪里”的画作时,教师可以通过问题引导他们将自己的想象融入美术创作中:“你是否梦到过春天呢?梦中的风景和真实生活有什么不同?你能否将梦中的精彩画面添加到画作中?”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幼儿从形状入手,组合材料,如可以将椭圆形的纸片和圆形的纸片叠加在一起,作为树冠和果实,再配上长条形的纸片,组成一棵苹果树。在色彩的融合方面,教师则可以引导幼儿回忆梦中的世界,将多姿多彩的梦幻空间呈现出来,如可以在画作上粘贴用各种材料剪成的小花,设计一个开满鲜花的屋顶,体现梦幻时空。在多元组合的过程中,幼儿会发现自己可以将想象中的世界转化成艺术作品,从而更积极主动地探究材料的组合方式,激发创作欲望[2]。
二、聚焦自由表达,激活美术坊的活动灵感
(一)设计游戏,生成形象创意
幼儿天生就有一定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故此,在美术创意坊活动中,教师要引导幼儿自由表达,激活他们的创作灵感。设计游戏、引导观察细节、安排写生活动等方式,都能激活幼儿的创作灵感。设计游戏指的是将美术创作和涂鸦游戏、泥塑造型游戏等结合在一起,从而激活幼儿的创造力,让他们不断生成形象创意。
在指导幼儿创作主题为“怪兽”的作品时,教师可以设计游戏活动,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在展示启迪环节,教师可先展示一些常见的小动物的泥塑,如兔子、狐狸等,让幼儿说说它们是什么,然后再将它们身上的一部分取下,贴在其他动物身上,让幼儿明白可以通过挪位的方式设计“怪兽”。在自主创作环节,教师可让幼儿自主捏制泥塑造型,说说自己将什么动物组合在了一起,自己设计的“怪兽”具有怎样的能力。有一名幼儿表示:“我设计的小猴子有大象的鼻子。这样,它爬树的时候可以用鼻子卷着树干,空下来的手就可以摘香蕉了。”在创意提升环节,教师组织幼儿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参与泥塑接龙的游戏,每人负责捏一部分,看看最后会捏出怎样的“怪兽”。同时,要求小组成员围绕该“怪兽”讲述一个小故事。通过有趣的游戏,幼儿能在轻松自由的情境下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也能在同伴的启发下得到灵感,进而创作出更有趣的形象。
(二)观察细节,思考色彩搭配
一些幼儿的观察不够细致。针对这个问题,教师可以组织幼儿观察绘本的细节,看看细节刻画能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在此基础上,引导幼儿观察生活中的细节,并指导他们用不同的色彩描绘细节,优化作品的色彩搭配效果。
在美术创意坊活动中,教师可组织幼儿绘制主题为“我的爸爸妈妈”的美术作品。在幼儿开始创作前,教师要先安排他们阅读绘本作品,观察其中的细节,看看绘本作品是如何通过色彩变化凸显细节、体现人物性格的。如,有一名幼儿发现,绘本用红色的人脸表示妈妈生气的状态。此时,教师可提出问题,引发幼儿思考:“红脸和白脸的色彩差别大不大?画家为什么要这样设计呢?”使幼儿认识到色彩的变化可展现主人公的情绪变化。在此基础上,教师可引导幼儿在自己的作品中添加一些细节,并涂抹上对比效果强烈的色彩,引起观者的注意。如,有一名幼儿为了展现妈妈的爱,在妈妈的头顶添上了红色爱心。红色爱心和黑色头发的搭配,视觉效果强烈,能突出细节。师生之间的交流讨论,不仅能激活幼儿的创作灵感,还能使他们认识到可以通过鲜明的色彩对比展现细节差异,更好地烘托人物形象,提升作品的艺术表现力。
(三)练习写生,建构立体造型
练习写生也是一种能激励幼儿自由表达,激活幼儿创作灵感的好方法。在美术创意坊活动中,教师可以带领幼儿来到户外,让幼儿观察事物,提取它们的形状特点,然后联想拓展,设计出具有创造性的立体造型。
在“我居住的地方”创作活动中,教师可以带领幼儿走进社区,观察周围的一切,看看小区绿化是什么状态,小区中有哪些建筑物。在观察的基础上,教师要通过问题引导幼儿提取事物的形状特点:“请回忆一下你知道的各种形状,比如圆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等,说说眼前的景物可以分割成哪几个基本形状。遇到比较复杂的图形,可以和同伴讨论一下。”对于造型复杂的假山,很多幼儿不知道该如何描述,他们可以和同伴讨论。之后,教师可引导幼儿联想拓展,进行自主设计:“请尝试在写生时画出事物的简单轮廓,然后在上面进行加工。”在探讨的过程中,幼儿发现假山虽然复杂,但是整体形状是梯形的,可以先画出梯形,然后在上面添加各种线条,画出石块堆积的样子。在练习写生的过程中,幼儿可以观察周围的世界,体会事物的动静变化,并将观察到的事物用笔墨记录下来。这样能刺激幼儿的感官系统,让他们得到启迪,画出多姿多彩的作品。
三、基于认知特质,推进美术坊的活动实施
(一)营造氛围,调动情绪情感
幼儿的认知还处于前运算阶段,在此阶段,他们的思维活动具有相对具体性,抽象思维较弱。故此,在推进美术坊活动时,教师要基于幼儿的认知特点,选择一些具体生动的活动,激发幼儿的积极情感。如,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营造创作氛围,或者引导幼儿加入歌舞表演、故事阅读等活动中,调动他们的多元感官,从而激发幼儿的积极情绪,营造良好的氛围。
在“我的生日会”创意活动中,教师可以先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氛围,在课件中节选动画片中和生日有关的画面,让幼儿观察生日会有哪些必不可少的元素,人们的情绪如何,他们会做什么。幼儿发现在生日会上会有生日蛋糕、蜡烛,大家都兴高采烈地唱生日歌。在生日氛围的感染下,幼儿的情绪也变得高涨。之后,教师可组织幼儿参与角色扮演游戏,想象今天是某个小伙伴的生日,大家要想办法为他过生日。在此过程中,幼儿可以融入自己的创意。如,有幼儿提出不仅可以唱歌,还可以一起跳舞。最后,教师可以让幼儿将自己心目中的生日会画出来,注意画出各个人物的情绪,并融入自己的情感。通过参与丰富多彩的活动,幼儿的创作积极性被激发,因此他们能创作出情感更为深厚的作品。
(二)数字支持,释放独特个性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逐步深入人们的生活中。在日常生活中,幼儿有可能接触手机、电脑等数码产品,有的幼儿甚至很擅长利用这些数码产品搜索信息。结合这一点,教师可以设计美术创作数字资料库,让幼儿自主运用其中的数据展开个性化创作。
在幼儿创作“花仙子”主题作品时,教师可先为他们展示如何使用数字创作资料库。例如,教师可以使用语音输入的方式进行检索,输入“桃花”,该资料库便能出现与桃花有关的创作素材。此外,教师还可以给幼儿介绍简单易学的绘图软件,让他们借助软件处理素材,进行剪切、拼接、添加、涂色等各种不同的操作。在幼儿掌握各种软件的使用方法后,教师可安排他们互动讨论,自主创作。幼儿可以自由想象花仙子是怎样的形象,并选择合适的素材进行创作。不同的幼儿想法不同,设计出的花仙子也各不相同。如,有一名幼儿认为花仙子是一个美丽的女孩子,头上戴着花环;有一名幼儿认为花仙子是花的模样,花朵上长着人的五官。教师可以让幼儿交流彼此的作品,看看有什么不同之处。利用数据库,幼儿可以获得多种创作素材,轻松地完成各种个性化的创作,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三)亲子共进,鼓励深度沟通
《指南》认为家庭、幼儿园应共同努力,“为幼儿创设温暖、关爱、平等的家庭和集体生活氛围,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在设计美术创意坊活动时,教师也可以组织亲子共进活动,让家庭成员深度沟通,完成家庭主题的创作。
在“瞧这一家子”主题活动中,教师可以组织各个家庭参与登山、足球、徒步等亲子体育活动,并指导家长学会如何与孩子沟通交流。一是要在活动开始之前和孩子沟通,提醒他们在活动期间要注意观察周围的事物,获取创作素材。二是要在活动中,提醒孩子注意观察,或者引导孩子感受活动的乐趣。如在登山时,当孩子感到疲劳,可以说:“美好的风景就在上面,不想去看一看吗?”
登上山顶时,可以说:“看看吧,这里的风景可真美啊!回忆一下刚刚的登山经历,是不是很值得呢?”三是在活动结束后,和孩子一起讨论创作内容。家长可以故意选择和孩子不同的观点,启发孩子表达自己的想法。如孩子想画登山的过程,家长则可以提出画山顶眺望,并让孩子说出自己选材的理由。此外,亲子美术创意活动也可以和其他亲子活动结合,这样既能丰富活动内容,让幼儿找到更多创作素材,又能增加家长和幼儿的共同话题,实现更好的沟通效果,激发幼儿的创造力。
结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灌输式美术教学方式已经不适应时代的潮流。教师要基于幼儿的身心特点,为幼儿构筑游戏化、生活化的美术创作空间,让他们在美术创意坊活动中寻找创作素材,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这样能促使幼儿在轻松自由的环境中互动交流,提升美术综合水平。
[参考文献]
[1]陆翔芬.发展适宜性生活创意活动的实践[J].早期教育,2022(18):50-51.
[2]蒋文茜.自然材料在幼儿园美术创意活动中的运用[J].新智慧,2023(4):4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