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课堂中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培养的实践研究

2024-09-29 00:00:00韦武胭
求知导刊 2024年22期

摘 要:介绍在初中地理课堂中融入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的教学方法与实践经验。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深入认识全球气候变化等国际性问题,并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与重要性。分析这种教学模式对学生地理素养、全球视野及国际责任担当意识的积极影响。

关键词:初中地理;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一带一路”;全球视野

作者简介:韦武胭(1973—),男,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第十一中学。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在这一背景下,培养具有全球视野、能理解和尊重多元文化、具备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的公民,成为教育界的重要任务。初中地理课程作为培养学生地理素养和全球视野的重要载体,具有独特的教育价值和功能。青少年阶段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形成的关键时期,而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三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他们的思想活跃,好奇心强,对于新事物和新理念具有较高的接受度。因此,在初中地理课堂中加强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的培养,有助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和人文关怀的公民奠定坚实基础。

一、培养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的必要性

在全球化的浪潮下,人类社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共同挑战,包括气候变化、资源短缺以及恐怖主义等全球性议题,它们超越了国界和文化的界限,成为全人类必须共同面对和解决的难题。在此时代背景下,培养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显得尤为重要。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不仅能拓宽人们的全球视野,深化对全球性问题的理解和认识,增强全球责任感和使命感,还能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推动各国在应对全球性挑战时形成合力,共同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1]。

二、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培养与初中地理教育的关联性

在初中地理课程设置中,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的深度融合是对地球科学知识的系统传授,更是培养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的重要途径。这一理念强调人类作为一个整体,在地球这个共有的家园上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紧密关系。

通过地理教学,教师可以系统地向学生展示地球家园的多样性,包括地形地貌的千姿百态、气候类型的丰富多样以及生物种类的繁多复杂。地理教学也注重揭示人类活动对地球环境的影响,使学生认识到人类行为在塑造地球面貌、改变生态环境中的关键作用[2]。这种教学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全球意识,使他们意识到自己的行为不仅关乎个体,更关乎整个人类的命运。

地理教学还注重实践活动的安排。通过实地考察、社会调查等形式,让学生亲身体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现实意义。在实践中,学生能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增加对全球问题的关注,激发参与全球事务的热情。

此外,跨学科整合也是培养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手段。地理学科可以与其他学科如历史、政治等进行有机融合,以跨学科的视角共同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和责任感。通过跨学科整合,学生能更全面地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的内涵和意义,从而更好地践行这一理念。

初中地理课程在培养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系统的知识传授、实践活动的安排以及跨学科整合,可以引导学生认识地球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相互依存性,使他们成为具有全球视野和责任感的现代公民。

三、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融入地理课程的设计理念

(一)以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为核心的课程目标设定

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课程目标设置需要着重强调学生的全球视野,以帮助他们深入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深刻内涵及现实意义。为此,必须引导学生认识到各国间的相互依存关系,以及促进共同发展的重要性。

地理学科作为跨越文化界限的重要学科,更应在跨文化交流方面发挥积极作用。通过系统学习地理知识,学生应能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地理现象和地理问题产生深刻理解和尊重[3]。这有助于学生形成开放包容的心态,进而提升他们在全球化背景下进行有效交流的能力。

课程目标还应突出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当前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背景下,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关注环境保护、资源利用和生态平衡等关键问题,让他们了解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通过地理学习,学生能了解到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科学合理的方式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二)整合多元文化与地理知识体系

多元文化包括世界各地独特的文化习俗、宗教信仰等。整合多元文化的地理教学能极大丰富和扩展地理知识体系,有效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帮助他们建立起全面而多元化的系统认知。

在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对比分析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地理现象。例如,通过分析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气候类型、自然资源和人口分布等地理要素,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这些地理现象如何受到当地文化习俗、宗教信仰的影响[4];还应揭示地理现象对文化发展的深刻推动作用,如特定的地理环境如何塑造了某一地区的独特文化形态。

(三)突出全球性议题在地理教育中的价值

地理教学深入关注全球性环境问题,如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对于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全球视野和责任感至关重要。这些问题不仅关乎地球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更直接关系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生物多样性保护是地理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重要议题。生物多样性的丧失不仅影响到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还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造成威胁。教师应通过引入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相关案例和研究进展,让学生认识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例如,介绍濒危物种的保护、生态廊道的建设等对策,引导学生了解并关注身边的生物多样性问题。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引入最新的科学研究成果,引导学生关注环境问题的根源和解决方案。例如,介绍可持续发展、绿色经济等新型发展模式,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护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教师还应鼓励学生关注并参与环保科技创新,了解最新的环保技术,参与环保项目的研发等,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四、实践探索方法与策略

(一)创设情境化教学环境,引导学生感知全球联系

借助现代科技手段,教师可以构建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让学生在虚拟环境中体验全球旅行。互动地图是一种直观的教学工具,利用先进的地图技术,将全球各地的地理信息和联系以可视化的方式呈现给学生。学生通过观察和讨论,能发现全球各地的相互依存和联系,加深对全球化时代的理解[5]。角色扮演游戏也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方式,教师通过设计以全球合作为主题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扮演不同国家的角色,通过合作完成任务来体验全球合作的重要性。这种游戏形式具有趣味性,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到关于全球合作的知识和理念。

例如,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培养学生的责任担当意识,教师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游戏,引导学生深入认识气候变化对全球的影响,学习关于全球合作的知识和理念,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鼓励学生在应对气候变化的过程中积极探索新的解决方案和途径。教师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扮演不同的国家或国际组织,如中国、美国、欧盟等。每个角色都有其特定的立场和关注点,以便学生能从不同角度理解气候变化问题。随后,教师设定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极端天气频发的问题,要求小组共同制订应对策略。游戏开始时,每个小组代表其所扮演的国家或组织,就气候变化问题发表观点和提出解决方案。学生需要充分了解自己所扮演角色的立场、利益诉求和政策方向,倾听其他角色的意见,并进行互动交流。教师应鼓励学生提出创新性的解决方案,引导他们进行批判性思考,分析不同方案的优缺点和可行性。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反思,让他们总结在角色扮演过程中的体验和收获。

通过角色扮演游戏这一创新的教学方式,教师成功地将责任担当意识的培养融入初中地理课堂中。通过实践探索,引导学生深入认识气候变化对全球的影响,系统学习全球合作的知识和理念,着重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有效拓宽了学生的全球视野,提升了他们的人文素养。

(二)结合时事热点,开展案例分析与讨论活动

时事热点作为教师不容忽视的重要信息源,具有极大的教育价值。通过关注国际政治局势、经济发展趋势等时事热点,教师可以丰富课堂内容,有效引导学生拓宽国际视野,深入理解全球性问题。这种实时性的信息获取有助于学生保持对世界的敏感度和关注度,培养他们的全球意识[6]。传统的教育方式往往局限于教材和课堂,导致学生缺乏对外部世界的了解和认识。而时事热点则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了解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窗口。

在当前全球化的背景下,共建“一带一路”作为中国提出的重大国际合作倡议,对于促进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与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初中地理作为培养学生全球视野和地理素养的重要学科,有必要结合“一带一路”倡议的相关时事热点来开展案例分析与讨论活动,以增强学生的国际意识和实践能力。因此,在学习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国际经济合作”一课时,教师可以搜集并展示具体的“一带一路”建设案例,如中欧班列、雅万高铁等,引导学生从地理、经济、文化等角度进行深入分析。学生需要根据教师提供的案例分析框架,自主完成案例分析报告,再进行小组讨论,就案例中的关键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案例分析与讨论活动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一带一路”倡议的内涵和意义,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和国际视野。同时,这种活动形式也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和团队合作能力。

(三)跨学科整合,拓展学生认知视野和思维方式

历史学科与地理学科的交融揭示了不同历史时期的地缘政治演变和文化交流脉络,从而深化了学生对全球联系与互动的理解。这种跨学科的研究方法,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背后的地理因素,也让学生对地理环境的变迁有了更为丰富和深刻的认识。科学知识与地理知识的结合,为学生打开了探索地球奥秘的新窗口。通过融入地球科学、环境科学等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学生能更加全面地了解地球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

在学习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引入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作为案例。丝绸之路不仅是古代东西方贸易的重要通道,更是古代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通过丝绸之路,中国的丝绸、茶叶等商品传到了西方,同时西方的宗教、艺术等也传入了中国。这种交流促进了经济的繁荣,增进了各国人民之间的友谊和相互理解。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到,这种跨越国界的文化交流和经济互动,实际上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的体现。此外,教师还可以结合具体的文化交流活动,如国际文化节、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等,来进一步阐释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这些活动促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也增强了人们对共同家园的认同感和责任感。

结语

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将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巧妙融入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尝试,丰富了教学内容,极大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参与度。本文采用案例分析的方式,选取具有全球影响力和代表性的地理事件或现象,引导学生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视角进行深入剖析,使其深刻认识到每一个地理现象背后都涉及全人类的共同利益和命运。在教学内容方面,紧密结合地理学科知识,将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融入其中。这样的教学方式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效果,有效培养了学生的地理素养和全球视野,他们不仅能更好地理解和分析地理现象,还能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视角看待全球性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和解决方案。

[参考文献]

[1]魏郡.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重要论述及其时代价值研究[D].泰安:山东农业大学,2023.

[2]李淑云.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的全球气候治理和中国贡献[J].当代世界,2024(2):18-25.

[3]何一帆,翟有龙,罗江姗.初中地理课堂中渗透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培养的路径与策略[J].地理教学,2024(7):38-42.

[4]玉平.初中地理教学中“全球胜任力”的培养研究[D].南宁:南宁师范大学,2022.

[5]王东兴.从“一带一路”想到初中地理教学[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20(17):97.

[6]祝显慧.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融入中小学德育的研究[D].金华:浙江师范大学,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