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基于这一指导思想,探讨了传统节日文化在幼儿园活动中渗透的意义,从溯源寻根、实践体验、文化浸润、成果展映等角度着手,详细论述了传统节日文化在幼儿园活动中渗透的策略,旨在为幼儿园教育的改革与创新提供参考与启示,促进幼儿对传统文化的深入理解与热爱。
关键词:传统节日文化;幼儿园活动;渗透策略
基金项目:甘肃省兰州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规划课题“中国传统节日渗透幼儿园活动的探索与研究”(课题立项号:LZ[2022]GH0512)。
作者简介:谭娟(1980—),女,甘肃省兰州市七里河区龚家湾幼儿园。
一、传统节日文化在幼儿园活动中渗透的意义
(一)传承与弘扬民族文化,夯实幼儿的文化根基
将传统节日文化与幼儿教育活动进行有机融合、有效构建是夯实幼儿文化根基的关键所在。每一个传统节日都有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和庆祝方式,如春节的合家团圆、清明节的祭祖、端午节的赛龙舟和包粽子、中秋节的庆团圆和赏月等[1]。在幼儿园活动中,教师可以根据节日的特点和幼儿的年龄特点,设计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如制作传统手工艺品、讲述节日故事、表演传统节目等,让幼儿在亲身参与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加深幼儿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培养幼儿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二)丰富幼儿园的活动内容,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传统节日文化具有丰富多彩的内容和形式,为幼儿园活动的开展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将传统节日文化渗透到幼儿园活动中,可以丰富幼儿园的活动内容,使活动更加生动有趣、富有教育意义。例如:在元宵节活动中,教师可以组织幼儿制作花灯、参与猜灯谜等传统游戏,让幼儿在欢乐的氛围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在重阳节活动中,教师可以带领幼儿学习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通过为长辈制作礼物、表演节目等方式表达对长辈的敬爱之情。不可忽视的是,教师以游戏活动为载体,多维度、多层面地融入传统节日文化元素,能够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等。
(三)培育幼儿的道德情感,塑造幼儿健全的人格品质
传统节日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道德情感和人文精神,这些元素对于幼儿的成长具有深远的影响。将传统节日文化渗透到幼儿园活动中,可以让幼儿在亲身参与中感受道德情感的力量,培养他们的道德情感和人文素养[2]。例如,在中秋节活动中,教师可以组织赏月、制作月饼等传统活动,让幼儿在参与过程中感受节日氛围。同时,教师还可以借此机会向幼儿讲述中秋节的历史和文化内涵,让他们了解这个传统节日所蕴含的团圆、和谐等美好寓意。这样的活动不仅能够让幼儿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还能够培养他们的家庭观念和感恩之心,塑造幼儿健全的人格。
二、传统节日文化在幼儿园活动中渗透的策略
(一)溯源寻根:深入探索传统节日的起源与发展
幼儿对周围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心,对传统节日也不例外。溯源寻根的教育方法旨在通过引导幼儿深入探索传统节日的起源与发展,培养他们的文化认同感等。在教育实践中,教师应采用生动有趣的方式,如讲述故事、展示图片、播放动画等,呈现传统节日的历史故事、传说以及演变过程。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幼儿通过角色扮演、故事复述等活动,深入体验传统节日文化,加深对传统节日的理解。
以春节为例,教师可以组织以下活动。
活动一:讲述年兽的故事,了解春节的由来。年兽的故事主要讲的是年兽如何在每年除夕出来为非作歹,而人们又如何通过放鞭炮、贴春联等方式赶走年兽,迎接新年的到来。在讲述这个故事时,教师可以借助丰富的语言和生动的表情,让幼儿仿佛置身于故事之中,感受那种紧张而又刺激的氛围。同时,教师还可以根据幼儿的理解能力和兴趣点,适时地提出一些问题,如“为什么人们要放鞭炮和贴春联呢?”“年兽最怕什么?”等,引导他们思考并回答,从而加深他们对春节由来的理解。
活动二:组织“过年”角色扮演游戏,体验春节传统习俗。为了让幼儿更加深入地体验春节的传统习俗,教师可以组织幼儿进行“过年”角色扮演游戏。在游戏中,教师可以让幼儿扮演不同的角色,如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叔叔、阿姨、小朋友等,并给每个幼儿分配相应的任务。例如,爷爷奶奶负责贴春联、包饺子;爸爸妈妈负责准备年夜饭、发红包;叔叔阿姨负责放鞭炮、挂灯笼;小朋友们则负责拜年、收红包等,以此使幼儿能够亲身体验和感受春节的传统习俗和氛围。同时,在角色扮演游戏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引导幼儿思考与春节相关的问题,如“为什么我们要贴春联呢?”“年夜饭为什么要吃鱼呢?”“为什么我们要放鞭炮呢?”等等。通过这些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幼儿思考春节习俗的意义和价值,从而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和文化素养[3]。
(二)实践体验:亲手制作,领悟传统节日的精髓
实践不仅为幼儿提供了一个直观感受传统文化的窗口,还能提升他们的思维能力和丰富他们的情感世界。以传统节日为背景的实践体验,不仅能让幼儿在动手操作中领悟节日的精髓,还能让他们从细微之处窥探传统文化的深邃内涵。为此,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教师可以根据传统节日的特点,立足于幼儿的兴趣爱好,设计相应的手工制作活动,多维度、多层面地引导幼儿关注物品的制作工艺和文化内涵。
以端午节为例,教师可以组织“粽子DIY”的活动。具体而言,教师可以事先准备好糯米、粽叶、各种馅料等材料,并邀请家长或志愿者一同参与,共同为幼儿营造浓厚的节日氛围。在活动开始前,教师可以向幼儿讲述端午节的起源和传说,如屈原投江、人们划龙舟寻找屈原等故事,以此激发幼儿的好奇心,为后续实践活动的开展做好准备。接着,教师可以开始示范粽子的制作过程,详细讲解每一步骤的要点和技巧,如粽叶的折叠、糯米的填充、馅料的放置等[4]。同时,教师还可以向幼儿介绍粽子在形状、馅料等方面的差异,让他们对粽子有更全面的了解。
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尝试不同的制作方法。例如,鼓励部分小组尝试用红枣、豆沙等甜馅料制作粽子,鼓励部分小组尝试用咸蛋黄、猪肉等咸馅料制作粽子。在这样的实践中,幼儿能更深入地了解粽子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值得注意的是,在幼儿制作粽子的过程中,教师应时刻关注他们的动态。当幼儿遇到困难时,教师要及时给予解答;当幼儿做好一个粽子时,教师要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以此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和成就感,让他们更加积极地投入活动中。最后,教师可以组织幼儿互相分享自己的制作过程和感受,品尝其他小组制作的粽子,增进幼儿之间的友谊和互动。
(三)文化浸润:营造传统节日文化氛围,深化教育意义
在幼儿教育领域,文化浸润作为一种隐性教育手段,其重要性日益凸显。不同于显性教育的直接灌输,文化浸润强调发挥环境、活动、氛围等的作用,使幼儿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并理解传统文化,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特别是在传统节日的背景下,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不仅能让幼儿感受到节日的欢乐与喜庆,还能深化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与理解。
以春节为例,作为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春节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教育意义。在幼儿园教育中,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营造春节的文化氛围。(1)环境布置:教师可以利用春节的红色元素,如红色的灯笼、对联、福字等,将教室和幼儿园装点得红红火火、喜气洋洋。此外,教师也可以利用一些传统工艺品,如剪纸、年画等进行装饰,使幼儿园环境更具文化气息。(2)音乐渲染:音乐能够迅速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教师可以播放一些与春节相关的歌曲和乐曲,如《春节序曲》《恭喜发财》等,以此为幼儿带来欢乐,让他们在音乐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5]。
除了环境布置和音乐渲染,教师还可以组织与春节相关的文化活动,让幼儿在参与过程中深入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具体包括两方面。(1)剪窗花活动:在活动开始前,教师可先向幼儿介绍窗花的起源、图案的寓意以及剪纸的基本技巧,再一步步地演示如何剪出一个简单的窗花。接着,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年龄和兴趣,为幼儿设计不同难度的窗花图案,引导他们动手剪窗花。如,对于年龄较小的幼儿,可以设计一些简单的图案,如圆形、三角形等;对于年龄较大的幼儿,则可以设计一些更复杂的图案,如花鸟、人物等。在幼儿剪出窗花后,教师可以让他们将窗花贴在窗户上,感受窗花所营造的节日氛围。(2)画年画活动:在活动开始前,教师可先向幼儿介绍年画的起源、题材内容和绘画风格,然后准备一些年画范本或图片,让幼儿临摹或创作。对于年龄较小的幼儿,教师可以选择一些简单的年画范本,让他们涂色或勾勒简单的线条;对于年龄较大的幼儿,教师则可以选择一些更复杂的年画范本,让他们临摹或自由创作[6]。在幼儿画年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年画的色彩搭配、构图技巧和形象塑造等方面的内容,帮助他们掌握基本的绘画技能。同时,教师也可以鼓励幼儿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创作出具有自己特色的年画作品,最后进行展示,为幼儿园环境的创设增添新的风采。不可忽视的是,环境的浸润能够让幼儿于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接受传统节日文化的熏陶,不断增强文化自信。
(四)成果展映:搭建平台,展示幼儿的学习成果
成果展映是检验幼儿学习成果的重要方式,不仅可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也可以让家长和其他人了解幼儿在幼儿园的学习情况,还可以促进幼儿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增强他们的合作意识,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在教育实践中,教师可以以“春节”主题的系列活动为例,科学搭建展示平台、精心设计展示内容,以呈现幼儿的学习成果。
就搭建展示平台而言,主要包括实体展示区、数字展示平台、互动体验区等。(1)实体展示区:教师可以在幼儿园内设置专门的展示区,用于摆放幼儿亲手制作的春节手工艺品,如剪纸、年画、灯笼等,以此展示幼儿的创意和动手能力,让家长和来访者能够直观地感受到节日的氛围。(2)数字展示平台:教师可以利用幼儿园的网站或社交媒体账号,创建一个专门的“春节活动”页面,以多元化的形式记录幼儿的成长和变化。同时,教师也可以撰写活动总结,分享教育心得[7]。(3)互动体验区:教师可以在实体展示区旁边设置互动体验区,让幼儿和家长能够共同参与春节的传统活动,如写春联、包饺子等,以此提升展示平台的趣味性,同时让幼儿和家长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传统文化的魅力。
就设计展示内容而言,主要涵盖作品展示、照片和视频展示等。(1)作品展示:教师可以设置展示区,将幼儿制作的春节手工艺品分类摆放,如设置剪纸区、年画区、灯笼区等。每个区域都有详细的介绍和说明,让来访者能够了解这些作品的制作过程和背后的文化内涵。(2)照片和视频展示:在数字展示平台上,教师可以上传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照片和视频,这些照片和视频主要记录了幼儿合作与竞争的活动、努力成长的过程。同时,教师还可以配以文字说明,介绍活动的背景、目的、过程和意义等,丰富展示内容的内涵。
三、总结
总而言之,本文探讨了传统节日文化在幼儿园活动中渗透的意义,提出了溯源寻根、实践体验、文化浸润、成果展映等多维度策略,旨在为幼儿园教育的改革与创新提供参考路径。希望这些尝试不仅能促进幼儿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与热爱,也有助于为他们形成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吴会会.幼儿园开展传统节日教育活动的实践研究[J].安徽教育科研,2024(7):62-64.
李振青.浅谈传统节日文化在幼儿园活动中渗透的有效途径[J].读写算,2024(2):104-106.
王艳萍.浅谈传统节日文化在幼儿园活动中渗透的有效途径[J].名师在线,2023(31):82-84.
王心怡.传统民俗节日文化在幼儿园活动中的渗透研究[J].当代家庭教育,2022(8):52-54.
韩纪青.在幼儿园活动中融入中国传统节日[J].知识窗(教师版),2021(10):98-99.
程丽.幼儿园利用民俗节日活动促进幼儿传统文化素养提升的策略[J].求知导刊,2021(33):34-35.
蔡燕秋.幼儿园传统节日活动中的家园共育策略[J].新课程,2020(5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