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跨学科项目化学习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探索和合作,倡导在真实世界情境中应用知识,从而增强学习的实用性和生动性。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跨学科项目化学习的引入具有重要意义,这不仅是一种教育模式的革新,也是对现代教育理论的实践应用,展现了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力量。以九年级上册《醉翁亭记》的跨学科项目教学为例,对跨学科项目化学习在初中语文课程中的应用展开探究,阐述了跨学科项目化学习的理论基础,分析了跨学科项目化学习对初中语文课程的影响,并从明确教学目标、科学规划任务、挖掘文本内涵、优化评价体系四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跨学科项目化学习;初中语文;应用策略
基金项目:福建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课题“基于项目化学习的初中语文跨学科学习任务群实施研究”(课题批准号:FJJKZX22-212)。
作者简介:沈燕(1984—),女,福建省福州延安中学。
跨学科项目化学习是一种符合新课改教学要求的创新性教育方法,旨在打破传统学科间的界限,通过综合多学科知识与技能来解决实际问题。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技术的不断进步,各行各业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初中语文教育亟须进行改革和创新。然而,当前传统初中语文教育面临着教学模式单一、学生主动学习能力不足等实际问题,导致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难以得到有效提升。因此,将跨学科项目化学习融入初中语文课程,不仅有助于突破传统教学的局限,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造力和合作精神,进而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本文以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醉翁亭记》的跨学科项目教学为例,提出了具体的应用策略。
一、跨学科项目化学习的理论基础
跨学科项目化学习是一种教育方法,通过整合多个学科的内容和方法,促使学生在解决现实世界问题或开展复杂项目时进行深入学习。在这种学习模式中,学生需要应用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技能,以创造性和协作的方式完成项目,从而增强自身的综合应用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跨学科项目化学习理论植根于多个教育理论,其中最核心的包括建构主义、合作学习理论和情境学习理论。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个体通过与环境的互动构建而成的,强调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作用和实际经验的重要性,这与跨学科项目化学习中学生主动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过程高度吻合。合作学习理论强调通过小组合作来提升学习效果,认为团队合作能够促进思想的交流和知识的共建,这恰恰是跨学科项目化学习中团队协作解决问题的关键环节。情境学习理论则提出了学习应该发生在具有实际意义的情境中,这种情境使学习内容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增加了学习的动机和效果,这与跨学科项目化学习中将学习活动置于实际情境中的做法不谋而合[1]。
二、跨学科项目化学习对初中语文课程的影响
跨学科项目化学习不仅能够提高语文教学的深度和广度,同时还能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其对初中语文课程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层面。一方面,在跨学科项目中,学生需要运用语文知识来理解和表达复杂的概念,这不仅能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还能锻炼他们的写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例如,在历史与语文的结合项目中,学生需要准确理解历史文本,同时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这能够加深他们对语文的理解和应用[2]。另一方面,学生围绕一个主题展开多角度的批判性思考,结合多门学科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够促进自身高阶思维的发展。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还能学会在不同的学科视角中寻找联系。可以说,跨学科思维方式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至关重要。与此同时,跨学科项目化学习还能加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与传承,比如在涉及历史、地理等学科的跨学科项目中,学生能更深入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世界多元文化,这不仅能加深他们对语文学科的文化内涵的理解,还能拓宽他们的国际视野[3]。此外,学生的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也能在跨学科项目化学习中得到显著的提升。通过语文学科与艺术、音乐等学科的结合,学生能够在欣赏和创作文学作品时融入更多元的审美视角,这对于提高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和表现力至关重要。
三、跨学科项目化学习在初中语文课程中的应用策略
(一)明确教学目标,结合多学科知识确定项目主题
在初中语文课程中实施跨学科项目化学习,教师首要做的是明确教学目标,紧密结合语文与其他学科的知识点设计教学情境。为此,教师需要识别语文材料中潜在的跨学科联系,如历史、地理、政治等元素,并将这些元素融入教学设计,使语文学习不再局限于文字和语法,而是拓展到更广阔的知识领域。接着,教师应创设富有挑战性和吸引力的项目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4]。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要积极运用跨学科的思维方式来分析和解读文本,理解文本背后的深层含义。例如,教师可设计一项任务,让学生探讨某一文学作品中的历史背景,或者分析作品中的地理元素如何影响故事情节,这不仅有助于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掌握多学科核心知识点,而且能够有效提升他们的综合素养和思维能力。
以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醉翁亭记》的跨学科项目教学为例。教师要先明确本课程的教学目标,除了要让学生理解文本内容,还要引导他们探索文本背后的历史、地理和政治背景。为此,教师可以设计一个综合性学习项目,引导学生探讨欧阳修的生平及其政治理想,研究滁州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特点,分析这些因素如何影响《醉翁亭记》的创作和内涵。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将研究欧阳修的生平,尤其是他被贬至滁州的历史背景,这有助于他们分析和理解欧阳修的政治抱负和个人情感是如何体现在文本中的。接着,通过研究滁州的地理特点,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文中所描述的自然风光和景观。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文本中的描写与实际的地理环境相联系,理解作者是如何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来表达他的情感和思想的。通过这样的跨学科学习,学生不仅能深入理解《醉翁亭记》的文学价值,还能从历史、地理的角度开阔视野,形成更为全面的文本理解。
(二)科学规划任务,提炼文本中涉及的跨学科知识
在跨学科项目化学习的实施过程中,教师要科学规划教学任务,确保教学内容不仅符合语文学科的要求,同时也涵盖与其他学科相关的知识点。为此,教师需要精心设计教学活动,使之既能够深入挖掘文本本身的价值,又能够关联到其他学科的知识[5]。教师可将文学作品中的历史背景、地理环境、社会文化等元素纳入教学计划,引导学生从多个学科角度分析和理解文本。同时,教师应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每个小组成员承担不同的研究任务,如文本分析、历史研究、地理探索等,然后将各自的发现和理解汇总,共同构建一个全面、深入的文本解读。这样的教学安排不仅促进了学生在语文学科的深入学习,也激发了学生对其他学科的兴趣和探究,有助于他们形成跨学科的综合思维和学习习惯。通过这种方式,教师可以有效地实现语文教学中的跨学科融合,提升学生多方面的核心素养。
在《醉翁亭记》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细致的任务规划,引导学生挖掘和提炼文本中的跨学科知识。教师可先在语文课程中深入讲解《醉翁亭记》的文学特点和语言风格,同时指导学生探究其背后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接着,教师可以围绕前期确定的教学目标设计一系列与历史、地理等学科相关的探究任务,鼓励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和研究,整合不同学科的视角和知识,进一步丰富对《醉翁亭记》的认识,比如研究欧阳修的历史地位、滁州的地理环境以及这些因素如何影响文本的创作等。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能够加深对文本的理解,还能够从多个学科角度分析和欣赏这篇古文,从而实现对文本的全面解读,激发自身的跨学科思维和学习兴趣。
(三)挖掘文本内涵,多学科教师共同指导探究活动
为进一步强化学习效果,在跨学科项目化学习的实施过程中,语文教师还应深入挖掘文本内涵,并与多学科教师共同指导学生的探究活动。语文教师需要识别和分析文本中的跨学科元素,如历史背景、地理特征、政治含义等,然后规划相应的教学活动。在这个过程中,不同学科的教师应相互协作,共同为学生提供多角度的指导和支持。例如,历史教师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文本中的历史背景和事件,地理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探究文本中提及的地理环境,而政治教师则可以引导学生分析文本中的政治理念和思想。通过这种跨学科的合作,教师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文本,还能激发学生从不同学科视角分析和理解文学作品的兴趣和能力。
以《醉翁亭记》为例,为了深入挖掘文本内涵,教师团队可以采取综合性的教学方法,共同指导不同主题倾向的探究活动。其中,语文教师负责引导学生理解文本的语言艺术和文学价值;历史教师可以介绍欧阳修的时代背景及其政治生涯,帮助学生理解文中隐含的政治思想和历史背景;地理教师则可以解释滁州的地理环境及其对文中景物描写的影响,让学生从地理角度感受文本描绘的自然风光;政治教师可以分析文中所体现的治国理念与现代政治理论的联系,加深学生对文本深层含义的理解。通过这种跨学科的协作和探究,学生不仅能全面理解《醉翁亭记》的文学内涵,还能从多个学科的角度拓宽对文本的认识和理解,从而实现语文学习的深度和广度的有效结合,丰富学习体验。
(四)优化评价体系,鼓励基于体验实现自我评估与成长
1.建立多维评价制度
在初中语文课程中实施跨学科项目化学习,优化评价体系是至关重要的实施步骤,教师需要结合项目实施的具体情况构建多维评价标准。首先,教师应设计一个包含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综合能力评估的评价体系,确保学生在多学科知识和技能上的应用得到合理评价,评价内容应包括学生在项目过程中的表现、项目完成度、创新性及其在项目中所展现的协作与沟通能力等。其次,教师应设定具体的评价标准,如文本分析的深度、跨学科知识的应用准确性、解决问题的创造性方法及团队合作的效率等。最后,评价方法的设置也应多样化,可包括同伴评审、教师评价、自我评价以及项目展示等,以确保能全面而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以《醉翁亭记》的教学项目为例。在跨学科项目化学习的框架下,教师引导学生从历史、地理和政治等学科的视角深入探讨了欧阳修的政治理念及文本中的自然描写如何反映作者的情感。在开展评价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提交一份项目报告,其中应包含学生对《醉翁亭记》文本的综合分析,以及如何将历史背景与地理环境融入文本理解的具体说明。具体来讲,此报告应详细展现学生如何通过跨学科的方法链接文本与欧阳修的生活及政治抱负,以及如何通过团队合作共同构建对《醉翁亭记》的理解。在评价标准中,教师应特别关注学生是否能够有效地结合不同学科的知识解释文本,并评估他们的分析是否透彻、论据是否能充分支撑论点。这种综合性的评价方法,能够真实反映学生的多维能力,同时也提高了他们跨学科学习的深度。
2.强化学生自我反思
为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教师应在多元评价的基础上,鼓励学生主动基于自身的学习体验进行自我评估,从而促进最近发展区的成长。为此,教师可以通过建立一个系统的反思框架,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在项目中的表现,包括如何应用跨学科知识解决问题,如何与队友协作,以及学习策略和解决方案的有效性。具体实施时,教师应为学生提供清晰的指导和工具,例如反思日志、自评问卷以及团队会议的记录表等。学生在项目的各个阶段均须完成这些工具的内容填写,以便他们及时反思学习过程中的关键决策和行为表现。此外,教师也可以安排定期的反思会议,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学习心得,从而加深对项目经验的理解和吸收。
仍以《醉翁亭记》的教学项目为例。在进行跨学科探究后,学生可以通过编写个人反思报告来总结如何将历史和地理知识应用于对文本的理解。在这个反思报告中,学生须详述自己如何独立或在团队中探索欧阳修的生活背景和滁州的地理特征,并分析这些信息是如何增强自身对《醉翁亭记》的理解的。同时,报告应包括在解读过程中遇到的挑战、采用的策略以及最终如何通过团队合作整合不同的学科视角,总结自身反思中的深刻见解和可能存在的盲点,从而实现基于项目体验的自我评估和成长。
结语
综上所述,跨学科项目化学习是一种教育方法,通过结合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技能,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和应用知识。在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当积极采用这一教学方式,倡导在真实的、有意义的环境中进行学习,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小组合作的重要性,并与多门学科教师开展互动教学,进一步促进学生从多学科角度综合思考问题,有效提升学生在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的核心素养,有效提高语文课程的教学成效。
[参考文献]
夏雪梅.跨学科项目化学习:内涵、设计逻辑与实践原型[J].课程.教材.教法,2022,42(10):78-84.
周群,任秋菊.初中语文跨学科学习任务群的设计与实践:以“我身边的植物”项目学习为例[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3(1):14-17.
黄亨容.基于项目化学习的初中语文跨学科学习任务群实施策略[J].福建教育,2023(7):44-47.
温兴标.从“大学科”教师走向“大生命”设计师:大单元视野下的初中语文项目化学习的实践与思考[J].语文教学与研究,2023(3):84-88.
张小燕.基于项目式学习探索初中语文跨学科教学:以《醉翁亭记》为例[J].中学语文,2023(29):109-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