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导向下高中地理教学策略研究

2024-09-29 00:00:00亓丽
求知导刊 2024年21期

摘 要:新课改倡导教育模式从知识传授向能力培养、素质教育转变,强调全面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对于高中地理教学而言,这一转变意味着教师不但要传授学生地理知识,更要注重引导学生探索地理现象背后的原理,培养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对地理环境和社会发展的责任感。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致力于构建开放、互动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主动探索,实现深度学习。同时,教师应融入最新的地理科学研究成果和社会热点问题,使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增强学习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主要探讨核心素养导向下的高中地理教学策略。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地理;教学策略

作者简介:亓丽(1992—),女,山东省济南市莱芜第一中学。

如今社会正经历从工业化向信息化、全球化发展的深刻变革,对个体的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故此,教育不再局限于书本知识的传授,而是着力于学生能力的培养,使其能应对日益复杂多变的社会挑战。然而在目前的高中地理教学中,核心素养的渗透尚显不足。地理教学欠缺实践性和探究性,导致学生难以在真实或模拟的地理环境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依据《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中提出的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等核心素养,教师应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在探究中学习、在实践中提升。

一、情境导学,活化地理教学氛围

约翰·杜威的经验教育理论强调在具体情境中开展知识构建和技能培养,以促进学生深度学习,形成内隐知识。通过模拟真实或贴近真实的情境,学生能更好地理解抽象概念,形成持久记忆,从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高中生正处于从青少年向成年人过渡的关键时期,拥有旺盛的探索欲,同时也面临着学习压力和心理波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已难以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他们需要一个更加活跃、参与感更强的学习氛围。为此,教师需深入分析教学内容,设计与学生生活经验相关联的教学情境,注重整体学习氛围的营造,以全面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交流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能力[1]。

以《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教学为例,本节内容探讨了地球大气层的基本构成及其基于温度变化的垂直分层结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需要掌握大气层各个层次的名称,包括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以及外层等,还需要了解每个层次的温度变化规律、所含气体成分及其对地球生物和环境的影响。这些知识点虽然抽象,但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如天气变化、全球变暖等现象都与大气层的功能密切相关。教师可精心设计以“神秘行星大气探险”为主题的情境教学活动:活动伊始,教师以探险队队长的身份向学生介绍即将进行的“神秘行星大气探险”任务,目标是探索一颗未知行星的大气组成和结构,以此引导学生对地球大气层有更深入的了解。接着,教师分发“探险任务手册”,手册中包含了大气层的基本概念,如大气的组成、大气层的名称及其特点等,并以谜题的形式呈现,如“我是地球大气的最底层,是人类生活的家园,飞机在我上方翱翔,我蕴藏着天气的奥秘。我是谁?”或“在我这里,你会发现温度不再下降反而上升,我守护着地球,阻挡宇宙中的紫外线侵袭。我是谁?”随后,赋予学生“气象侦查员”“环境分析师”“生态保护官”等不同角色,并组织他们开展小组讨论。学生需利用手册中的线索,结合自己的经验知识,共同推测未知行星的大气层结构,如“该行星表面温度极低,其大气层可能由哪些气体构成?”“该行星表面观测到强烈的紫外线反射,其大气层中是否存在某种特殊气体?”等。这种沉浸式的学习体验,让学生在享受探险乐趣的同时,强化自身综合思维等核心素养。

二、问题促学,优化地理教学安排

问题式课堂的核心在于围绕学生所面临的问题构建学习过程。在该课堂上,问题不仅是知识学习的出发点,也是连接学生已知与未知的桥梁。但多维度的问题构建不应杂乱无章,而是要根据一定顺序加以整体优化,力求组成“问题链”。这种链式设计的优点在于能有效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构建起完整的知识体系,同时强化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教师需要深入理解课程内容,明确教学目标,并以此为基础构建问题链的主线,遵循由浅入深的原则合理安排问题,以激发学生形成新的探究方向,锻炼其批判性思维与应用技能,全面塑造其主动学习的意识[2]。

以《地质灾害》教学为例,本节内容主要包括地质灾害的类型(如地震、火山爆发、山体滑坡、泥石流等),以及每种灾害的成因、特征及分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采用以下问题链。首先,教师展示地震发生时桥梁崩塌的视频片段,并提出问题:“请观察并分析视频中的桥梁为什么会在地震中崩塌。”这个问题旨在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使其基于直观的观察提出自己的假设,如地震的破坏力、桥梁材料的承载能力等。接着,基于学生的初步回答,教师提出第二个问题:“地震的力量从何而来?其成因是什么?”这时,教师通过简单演示板块构造模型,让学生直观理解板块运动产生地震的机制。演示结束后,鼓励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将视频中桥梁崩塌的场景与板块运动的知识点联系起来。随后,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如果我们能预知地震,我们能做些什么来减少损失呢?”此问题旨在启发学生思考地震预测和灾害预防措施,如建筑抗震设计。教师可通过案例分析,展示不同抗震技术在实际建筑中的应用,激发学生探究现代科技如何帮助人类应对地震灾害。最后,教师抛出综合性问题:“考虑到地震的不可预测性,我们在生活中应做好哪些准备措施,以在地震发生时保护自己?”要求学生结合之前的学习内容,设计一份简单的“地震应急计划”,囊括家庭和学校的应急措施、安全疏散路径等。由此,学生得以将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结合起来,自主探索解决方案,从而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深化对地质灾害的理解,提升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三、任务助学,优化地理教学成效

教学任务作为落实核心素养培育的重要载体,肩负着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的重任。而观察当前高中地理教学任务的设计,明显可见其在深度和广度上存在不足。如任务往往聚焦于单一的知识点或技能,忽视了地理学科的综合性和跨学科特点,导致学生难以认知地理学科的全貌。一些任务仅仅要求学生复述教科书中的内容,这虽然可以帮助学生在短期内掌握特定的知识点,但长期来看,会导致其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为了优化高中地理教学任务,突出地理教学的育人价值,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多样化、开放性的教学任务,鼓励其从不同维度探究地理现象,真正实现核心素养的全面培育[3]。

以《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教学为例,本节内容包括乡村和城镇在地理空间分布上的特征,影响两者形成和发展的自然及社会经济因素,以及两者空间结构的比较分析。学生不仅需要理解乡村和城镇的基本特征,还需要掌握其在不同地理环境下的相互关系。为此,教师要紧密结合课程内容,设计系统性的教学任务。①地图解读与空间分析。教师提供不同地区的乡村和城镇地图,包括人口分布图、经济活动图和土地利用图等。学生需要通过小组讨论,将观察到的分布特征与乡村和城镇的空间结构知识联系起来,撰写简短的分析报告来说明自己的发现。②社会经济因素调查研究。教师指导学生设计一份关于乡村和城镇社会经济因素(如就业机会、教育资源、交通设施等)的调查问卷。学生需要在本地区内选取若干乡村和城镇作为调查对象,通过实地访问或网络调研的方式,收集数据用于分析两者在社会经济发展方面的差异,以及这些差异对空间结构形成的影响。③空间结构模型制作。基于前两个任务的研究和分析,要求学生使用纸张、塑料泥或电脑软件等,制作一个乡村或城镇的空间结构模型,以反映所选地区的典型空间布局,如居民区、商业区、工业区以及公共设施分布等。④比较分析与提出策略。学生需要基于前三个任务的成果,对乡村和城镇的空间结构进行比较分析,总结两者在空间布局、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差异,并探讨这些差异的成因。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乡村和城镇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如此,借助全面立体的任务框架,学生的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等核心素养都将得到整体强化。

四、微课辅学,变革地理教学应用

微课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依托于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其“微”小的切口、短小精悍的内容形式,在教育领域中逐渐占据了一席之地。它通过短视频或精炼的课件,集中讲解一个知识点或解决一个学习难题,以高度浓缩的信息传递为特点,旨在通过碎片化的时间提高学习效率。在地理学科的学习中,学生往往需要在理解广泛的知识点和把握复杂的地理现象之间找到平衡。微课凭借其精确的知识点讲解和灵活的学习形式,能帮助学生在短时间内聚焦核心概念,解决学习中的“疑难杂症”。教师可利用微课展示地理现象,分析地理问题,解读地理数据,以及探讨地理学科的最新发展,将其融入“课前导入—课中辅助—课后巩固”的闭环教学模式之中,提升核心素养的培育效果[4]。

以《人口迁移》教学为例,本节内容涵盖了人口迁移的类型(如城乡迁移、国内迁移、国际迁移等)、人口迁移的原因(包括经济因素、社会因素、环境因素等),以及对迁入地和原居住地社会经济的影响,需要学生能分析具体迁移案例,理解人口迁移现象背后的复杂因素。针对“经济因素驱动人口迁移”这一教学重点,教师可利用微课辅助教学。微课伊始,通过引人入胜的动画形式呈现一家人因工作变动从乡村搬迁到城市的故事,为学生提供了具体而生动的人口迁移实例。随后,微课以该家庭故事为起点,展开对人口迁移原因的系统讲解。通过图表展示了影响人口迁移的多种因素,包括经济因素(工作机会、收入水平)、社会因素(教育、医疗资源)和环境因素(自然灾害、居住环境)等,每个因素都配以具体数据和全球范围内的迁移案例。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在课前引导学生观看微课中的动画故事,激发学生对人口迁移主题的兴趣。进入课堂后,教师应带领学生分析微课中该家庭迁入城市后的变化——包括生活水平的提高、孩子受教育机会的增加以及原居住地因人口减少带来的一系列变化(如土地荒废、社区老龄化等),深入讨论人口迁移对个人、家庭乃至社会经济的多重影响。课后,要求学生选择一个与微课相关的研究主题,如“城市化进程中的人口迁移”或“人口迁移对农村地区的影响”,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并撰写报告或制作演示材料,展示研究成果。如此,学生能快速掌握人口迁移的基本理论,并通过具体案例探究有效促进核心素养的发展。

五、评价定学,量化地理教学反馈

评价定学即通过系统的评价来引导和确定学生的学习方向,确保评价既能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又能指导学生未来的学习,以促进教学与学习的有效对接。通过及时、具体的反馈,学生能了解自己在地理学科学习中的优势和不足,从而有针对性地调整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正向的反馈可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促使其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为核心素养培育创造良好条件。实际教学中,教师要“量体裁衣”,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多样化的评价体系,纳入学生自评、同伴互评以及教师评价等,关注学生在地理学科学习过程中的“非线性”进展,采用成长性评价,持续跟踪其核心素养的提升轨迹。

以《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教学为例,本节内容包括自然环境提供的各种服务功能,如供给服务(水、食物)、调节服务(气候调节、洪水控制)、支持服务(土壤形成、养分循环)和文化服务(娱乐、精神满足)等,这些服务功能如何影响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服务功能的影响。教师应根据学生对自然环境服务功能的基本理解和应用能力,设计包含多项指标的评价表。这些指标应包括:对自然环境服务功能概念的理解程度、能否识别和举例说明自然环境的不同服务功能、评价自然环境服务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提出保护自然环境和促进其服务功能可持续利用的策略。每项任务完成后,学生先进行自我评价,反思学习过程中的优势和改进空间,随后同伴提供评价反馈,互相学习和借鉴。最后,教师根据评价表的指标,给出具体、有针对性的评语和分数,如“准确地认知并解释了森林生态系统的调节服务功能,但在提出保护措施时缺乏创新,建议探索更多元的保护策略”。此外,教师还可建立学生个人学习档案,持续跟踪每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进步,不仅要关注学生的最终成果,更要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综合素养提升情况以及个人潜力是否得到充分发掘。

结语

在核心素养背景下,教师需不断创新高中地理教学策略,通过情境导学、问题促学、任务助学、微课辅学及评价定学等多元化教学模式,深化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这些策略不仅可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还能为地理教学提供丰富的形式,确保教学活动既高效又有趣,进一步提升地理学科的育人价值。随着教学实践的深入,这些策略将不断优化和发展,为高中地理教学开辟更加广阔的路径。

[参考文献]

杨美容.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地理问题式教学策略[J].天津教育,2023(35):65-67.

王亮.聚焦核心素养理念优化高中地理教学[J].高考,2023(34):84-86.

冯金友.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地理深度学习策略研究[J].教育界,2023(33):11-13.

岳颖.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的策略分析[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3(11):3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