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探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普遍存在的说教式教学现象背后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通过对教学环境、教学资源、教师素质和学生需求等多个方面的分析,认为应试教育压力、教学资源匮乏、教师教学理念落后和学生参与度低是导致说教式教学的主要原因。基于此,提出一系列改进策略,包括采取多元化评价方式、加大教学资源投入、转变教学理念和引入多样化教学方式等。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说教式教学;应试教育;教学资源;教师素质
基金项目:本文系贵港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研究课题“农村高中思政教育状况分析及问题解决策略的研究”(课题编号:2022271B)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李少东(1972—),男,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桂平市麻垌中学。
高中思想政治课是培育学生思想政治素质、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的重要课程。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部分教师仍沿用传统的说教式教学方式,单纯地讲解知识,学生被动地接受。这种教学方式不仅抑制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还可能导致知行脱节,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因此,有必要深入研究高中思想政治课说教式教学的成因,探讨如何改进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果。本研究采用文献分析法、观察法和访谈法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系统梳理相关文献资料、结合课堂观察以及与教师、学生进行深入访谈,全面把握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现状。
一、高中思想政治课说教式教学背后的原因
本研究分析了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环境,包括教育资源、教学设施等硬件条件,以及教师素质、教学理念等软件条件。随后,通过课堂观察和师生访谈,深入了解了说教式教学的具体表现以及学生的反馈。研究发现,高中思想政治课说教式教学背后的原因包括应试教育压力、教学资源匮乏、教师教学理念落后和学生参与度低。
(一)应试教育压力
在当前的教育体系中,学生的学业成绩被视为衡量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而高中思想政治课作为一门重要学科,其成绩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升学和未来的职业发展。因此,部分教师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倾向于采用能迅速提高学生分数的传统说教式教学方式。部分学校对教师的评价主要基于学生的考试成绩,这种评价方式导致教师更加注重知识的灌输和应试技巧的训练[1],而忽视了对学生兴趣、情感和思维能力的培养。
(二)教学资源匮乏
部分地区的高中思想政治教材内容相对单一,缺乏更新和创新。这导致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难以引入新的教学资源和信息,只能依赖于传统的说教式教学方式。同时,一些学校缺乏先进的教学设备,如多媒体设备等。教师无法利用现代技术手段来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限制了教学方式的多样性和灵活性。此外,在一些地区和学校,思想政治课的师资力量相对薄弱。部分教师缺乏专业背景和教学经验,不能熟练掌握和运用新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三)教师教学理念落后
部分教师长期缺乏进修的机会,导致他们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未能与时俱进,难以适应新的教育环境和学生需求。一些教师可能对教学改革持有抵触心理,不愿意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和策略[2]。他们认为传统的说教式教学已经足够应对考试,没有必要进行改变。
(四)学生参与度低
由于教学内容单一、教学方法枯燥等,学生对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兴趣不高。因此,他们在课堂上缺乏参与和互动的动力,这进一步加剧了说教式教学的现象。部分学生在课堂上缺乏主动参与和深入思考的习惯,只是被动地听取教师的讲授。这种低参与度使得教师更加倾向于采用说教式教学来维持课堂秩序和推进教学进度。
二、改进策略
针对以上原因,本研究提出以下改进策略。
(一)减轻应试压力,采取多元化评价方式
教育部门在减轻应试教育压力、推动构建更加科学、合理且多元的评价体系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应试教育的负面影响,如对学生身心健康、创新能力和全面发展的制约,已经引起广泛关注。因此,教育部门应积极采取措施来改革现有的教育评价体系,使其更加符合新时代的教育目标和社会需求。
首先,教育部门应明确评价的根本目的不是简单地对学生进行排名或筛选,而是全面促进学生发展。基于这样的理念,评价体系需涵盖学生的知识掌握、技能发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多个方面[3]。这样,评价就不再单一以考试成绩为核心,而是多元化、全方位的。其次,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中应增设对学生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社会实践能力等方面的考量。这些评价可以通过项目式学习、实践活动、社区服务等形式进行,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展示自己的能力和潜力。这样的评价方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再次,考试形式也需要进行改革。教育部门应鼓励学校和教师采用更加灵活的考试形式,如开卷考试、案例分析、实践操作等,以检验学生是否真正掌握知识和技能。最后,考试内容应更加注重学生实际应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政治理论知识分析当前社会的热点问题,如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社会公平等,并提出解决方案;还可以要求学生就某个时事新闻进行论述,运用所学的政治理论知识对新闻事件进行分析和解读。这样的考试内容能引导学生关注时事动态,有助于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加大教学资源投入,丰富教学手段
学校作为教育的主阵地,其教学资源的丰富程度和教学手段的多样性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学校应高度重视对教学资源的投入,不断丰富教学手段,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升教学质量。
学校应加大对硬件设施的投入,包括增设充足的教室、实验室、图书馆、计算机室等教学设施,确保学生在良好的环境中学习。同时,学校还应不断更新教学设备,积极引入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如智能黑板、多媒体教学设备、VR/AR技术等[4],以提高教学效率和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此外,学校还应注重引进优秀的人才资源。优秀的教师是保障教学质量的关键,学校应通过提高薪资待遇、优化招聘流程等方式,吸引更多优秀的教师加入。同时,学校也应与知名教育机构合作,引进优质的教育软件、网络课程等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加多样化的学习方式。
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对于一些抽象且难以理解的知识点,教师可以通过实验教学、动画演示等方式进行形象化教学[5];对于一些需要实践应用的知识点,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实地考察、项目实践等活动,进行实践教学。
以“经济原理与市场经济”的教学为例,多媒体的运用能提供丰富的素材和多样的互动方式,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概念。教师可以使用动画图表展示需求与供给是如何相互作用的,以及市场均衡价格的形成过程。通过调整图表上的点位来模拟不同情况下的需求或供给变化,观察均衡价格的变化。可以设计模拟市场交易的互动平台,让学生分别扮演买家和卖家,通过调整价格和数量来模拟市场均衡的形成过程。可以通过视频或幻灯片展现不同市场结构下的企业行为和市场表现,如石油市场的垄断、农产品市场的完全竞争等,并使用对比图表展示不同市场结构下的价格、产量、利润等指标,帮助学生直观理解各类市场结构的特点。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航空公司、电影院等行业中的价格歧视实例,引导学生讨论价格歧视的合理性及其对消费者和生产者的影响。可以播放关于政府干预经济的纪录片或新闻报道,如特殊时期政府的经济刺激措施、环境保护政策等,帮助学生理解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角色和作用。可以设计宏观经济政策模拟实验,让学生扮演政府决策者,通过调整利率、税率和财政支出等手段来应对经济衰退或通货膨胀等宏观经济问题。
(三)转变教学理念,尊重学生主体地位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理念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往往导致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这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6]。因此,教师应转变教学理念,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积极的参与者,以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质量。
教师需要认识到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而不是被动的接受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参与、动手实践,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使其成为学习的主人。同时,教师还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设计,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教学支持。
例如,部分学习困难的学生可能对抽象的政治概念感到困惑,教师可以采取更加直观、生动的教学方式来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知识,如借助概念图示或思维导图来帮助学生构建清晰的知识框架,这些图示可以直观地展示概念之间的关系和层次。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政治原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教师可以设计情景模拟活动,让学生扮演不同的社会角色,模拟参与政治过程。比如,模拟议会辩论的场景,让学生分别扮演议员、公众和媒体,体验不同角色的行为方式和影响力。此外,教师还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制作动画视频来解释复杂的政治制度,或播放相关纪录片来增强学生对政治现象的认知。针对部分学生反映政治原理抽象,较难理解的问题,教师可以结合实例分析和案例研究来帮助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剖析具体的政治事件或案例,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理解政治原理的应用及其实际影响。
(四)引入多样化教学方式,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
实施教学改革,引入更加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如翻转课堂、在线教学和混合式教学等[7],以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学习效果。同时,通过组织课外活动、社会实践等方式,积极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课外活动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能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和探索的机会。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政治知识竞赛、模拟联合国大会、社会调查等课外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增强对政治学科的理解和兴趣,并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社会责任感。此外,社会实践作为学生亲身参与社会活动或工作的过程,能帮助学生了解社会,增长见识,锻炼能力。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社区治理、企业实习等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和应用所学政治知识,进而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三、总结
高中思想政治课作为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政治觉悟的重要课程,其教学方法的选择尤为重要。然而,长期以来,传统的说教式教学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占据主导地位,其背后有多重原因。针对这些原因,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改进策略,但这些策略的实施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不断探索和实践。未来,期望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能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性,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和实践能力。同时,也期望教育部门、学校和教师能共同努力,构建一个更加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体系,为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改革和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参考文献]
张欣媚.基于深度学习的高中思想政治课逆向教学设计研究[J].吉林教育,2023(36):9-11.
廖恩德.高中思想政治课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探讨[J].求知导刊,2023(34):98-100.
何飞.思想政治课中学生社会情感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J].中学课程辅导,2023(36):63-65.
赵慧敏,杨影.高中思想政治课培育学生科学精神素养的策略探讨[J].求知导刊,2023(25):53-55.
雍月华.人工智能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运用研究[J].学周刊,2024(2):55-57.
张璇.高考评价体系下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留白对学生高阶思维能力培养策略探析[C]//中国陶行知研究会.2023年第八届生活教育学术论坛论文集.北京:中国陶行知研究会,2023:3.
耿正宏.注重实效,让高中思想政治课“活”起来[J].陕西教育(教学版),2023(12):3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