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融合·创新

2024-09-29 00:00:00李月明
求知导刊 2024年21期

摘 要:劳动教育是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重要课程。然而,由于缺乏与学生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教材资源,导致劳动教育的实施效果不佳。对于农村初中学生而言,他们对家乡的美食文化都有所了解,也比较感兴趣。因此,教师可采取“多视角挖掘,积累校本课程素材;多方向融合,丰富校本课程内容;多举措创新,构建校本课程体系”等策略,聚焦家乡美食文化,开发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活泼的劳动教育校本课程,为教师提升劳动教育效果助力,为学生全面发展劳动核心素养赋能。

关键词:美食文化;农村初中;劳动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策略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西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研学实践教育与劳动教育专项课题“基于家乡美食文化的农村初中劳动教育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课题编号:2022ZJY2159)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李月明(1977—),女,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平南县大安镇第一初级中学。

让学生承担一定的家庭日常清洁、烹饪、家居美化等劳动,进一步培养生活自理能力和习惯,增强家庭责任意识,是《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针对初中学生提出的一项学段要求。然而,农村初中学校由于缺乏系统、科学、完整的烹饪教材,导致烹饪劳动的育人功能不太显著。家乡的美食文化属于烹饪的范畴,教师可基于家乡美食文化,开发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活泼的劳动教育校本课程,以此强化烹饪劳动的育人功能。

一、多视角挖掘,积累校本课程素材

挖掘、积累校本课程的素材,是教师开发校本课程的前提与基础[1]。美食之“形”、美食之“意”和美食之“法”等,都属于美食文化的内涵,教师可以从这三个方面入手,深入挖掘家乡的美食文化,为开发校本课程积累丰富的素材。

(一)挖掘家乡美食之“形”

美食之“形”,是指家乡美食的外观特征,包括造型、颜色、大小等。通过深入挖掘家乡各种美食之“形”,能积累一些形象、直观、生动的素材,增强校本课程的直观性和趣味性,降低学生学习校本课程的难度。

例如,饺子、云吞、粉角、芋头糕、粽子等,都属于广西农村学生所熟知的家乡美食。教师可借助网络搜索或自主拍摄等途径,广泛搜集并深入挖掘展现家乡各种美食之“形”的图片,如展示它们的形状及制作过程的图片等。或者,教师也可以与学校美术教师沟通,邀请他们参与到劳动教育校本课程的开发之中,让他们以儿童画、国画、素描等形式,生动地描绘和展示各种各样的家乡美食。

家乡的各种美食不仅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还具有较高的美学价值。教师充分挖掘并展示家乡特色美食的图片资料,并将其融入劳动教育校本课程之中,能使校本课程变得更加直观、生动、有趣。

(二)挖掘家乡美食之“意”

各种各样的家乡美食,不仅美在“形”,还美在“意”[2]。因此,教师应通过查阅资料、798be384f6ccbcc3d961c2cc6b10b05c个别访谈等途径,搜集、整理一些关于家乡美食之“意”的文本资料,以此积累丰富的校本课程素材。

以“粽子”为例,教师可通过查阅资料,了解粽子的起源。粽子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当时,粽子被称为“角黍”,是用茭白的叶子包裹黍米制成的一种形状宛若牛角的食品,用于祭祀神灵、祖先。这一习俗与端午节的传说密切相关。战国时期爱国诗人屈原投江自尽后,老百姓担心江中的鱼虾会损伤屈原的遗体,于是纷纷制作角黍,并将其投入江中,供鱼虾食用,期望鱼虾在饱餐粽子后,就不会损伤屈原的遗体。在深入挖掘家乡美食之“意”后,教师可运用准确、简洁、生动且富有童趣的语言,以微故事的形式向学生呈现。

通过挖掘家乡美食之“意”,教师能让关于家乡美食的劳动教育校本课程更加有文化、有内涵。依托这样的校本课程,教师能引导学生深入领略家乡美食的文化之美,逐步增强他们对本土文化的自信与认同。

(三)挖掘家乡美食之“法”

家乡美食之“法”是指美食的制作方法,包括食材选择、烹制方法等方面。向学生清晰、直观、细致、详实地展现家乡美食的制作方法,是教师开发劳动教育校本课程的关键所在。

以“云吞”为例,教师可通过网络搜索等方式,了解制作云吞的食材及流程。云吞,又称“馄饨”,是以云吞皮包裹各种剁碎的馅料制成的。鸡蛋和面粉是制作云吞皮的主要原料,将鸡蛋、面粉与水混合后,用擀面杖擀开,制作成边长约8 cm的正方形。猪肉、香菜、青菜、虾仁、鱼碎、蛋黄、香菇等,则是制作云吞馅的主要食材。用制作好的云吞皮包裹各种风味的馅料,即可制成云吞。最后,将制作好的云吞放入沸水中煮几分钟,直到云吞漂浮在水面上,就可以出锅品尝了。

在挖掘家乡美食制作之“法”的基础上,教师可以教材为媒介,辅以相关的图片,向学生形象、直观、清晰地展示各种家乡美食的制作步骤和方法,以此提升学生制作家乡美食的能力。

二、多方向融合,丰富校本课程内容

为了增加校本课程的趣味性,强化校本课程的育人功能,丰富校本课程的内容,教师应采取跨学科横向融合、跨学段纵向融合和跨学校同向融合等策略,融入与家乡美食相关的内容。

(一)跨学科横向融合

色香味俱全的家乡美食,不仅蕴含了烹饪知识,还包含了语文、数学、美术等多学科的知识[3]。因此,在开发基于家乡美食的农村劳动教育校本课程时,教师可采取跨学科横向融合的策略,丰富校本课程的内容。

以“饺子”为例,在开展校本课程教学前,教师要求学生通过互联网或访谈父母长辈等途径,搜集、整理有关饺子的历史故事,并在课堂上进行分享。在包饺子前,教师设计了一项购买食材的实践活动,要求各小组学生用给定数额的人民币购买包饺子所需的食材,包括面粉、猪肉、虾仁、韭菜、香菜、青菜以及油、盐、酱、醋等各种调味品。此外,教师还设计了一项画饺子的活动,要求学生用手中的画笔描绘包饺子的场景,或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创作一本简单介绍包饺子过程的绘本。

在上述案例中,搜集与整理有关饺子的历史故事的实践活动,将劳动教育和语文学科融合在了一起;购买各种食材的实践活动,将劳动教育和数学学科融合在了一起;画包饺子场景和创作包饺子绘本的实践活动,则将劳动教育和美术学科融合在了一起。

(二)跨学段纵向融合

基于家乡美食的劳动教育应遵循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认知规律[4]。教师应根据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设计与开发主题鲜明、环环相扣、一脉相承的劳动教育校本课程。

以“点心”为例,在七年级的劳动教育校本课程中,教师应侧重于引导学生搜集、整理并初步了解点心文化的相关内容,同时教授学生制作点心的基本流程和简易方法。进入八年级后,课程内容难度应有所提升,如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更为复杂的点心制作流程和更具挑战性的点心制作方法。到了九年级,教师应进一步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性地制作点心。

此校本课程的设计,从引导七年级学生学习制作点心的基本流程和简易方法开始,到指导八年级学生学习更为复杂的点心制作流程和更具挑战性的点心制作方法,再到鼓励九年级学生创造性地制作点心,校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密切相关,层层深入,从而实现了跨学段纵向融合。

(三)跨学校同向融合

集思广益、群策群力是开发校本课程的一条有效路径。农村初中学校教师应积极与周边兄弟学校的相关教师建立联系,以跨学校同向融合的方式,优化劳动教育校本课程的教学质量与效果。

例如,教师可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基于互联网平台,创建一个关于开发劳动教育校本课程的交流群,并邀请周边兄弟学校的相关教师加入。在该群中,教师可以共享资源,碰撞观点,交融思想。同时,教师还可以适时组织线下活动,通过面对面的讨论与交流,切实解决劳动教育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如如何以家校融合的形式,培养学生制作家乡美食的能力?如何将基于家乡美食的劳动教育校本课程与课后服务活动有机结合?等等。

相比于“单枪匹马”地开发劳动教育校本课程,“群策群力”的方式更能拓宽教师的视野,助力教师以更为科学、合理、有效的方式解决课程开发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三、多举措创新,构建校本课程体系

校本课程结构模糊、呈现形式抽象、评价方式单一等,是导致校本课程低效的主要因素。为了构建一套结构清晰、呈现直观、评价多元的劳动教育校本课程体系,教师应从章节编排结构、知识呈现形式和课程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多举措创新。

(一)创新章节编排结构

校本课程各个章节的编排结构既是课程的总体框架,也是学生建构知识的基本方向[5]。因此,在设计校本课程的章节编排结构时,教师不仅要理清知识之间的联系,还要遵循科学的认知规律。

例如,教师可采用“总分总”的形式,创新劳动教育校本课程的章节编排结构。在劳动教育校本课程的第一章中,教师可从整体上介绍家乡美食,以此激发学生对探究家乡美食文化的浓厚兴趣。紧接着,教师可分章节逐一介绍饺子、云吞、粉角、芋头糕、粽子等家乡美食。在介绍各种美食时,教师仍需遵循“总分总”的原则。例如,在介绍饺子时,先从整体上介绍饺子的历史起源、相关故事等,随后详细介绍饺子的制作流程,最后设计与饺子相关的实践活动。

教师将“总分总”的章节编排理念巧妙、恰当地融入劳动教育校本课程中,能使劳动教育校本课程的结构更加清晰,有助于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提升他们的学习成效。

(二)创新知识呈现形式

文字是教材呈现知识的主要形式,但并不是唯一形式[6]。在开发劳动教育校本课程时,教师应创新教材的知识呈现形式,通过直观的图片、思维导图等,清晰、有趣地呈现关于家乡美食的劳动教育知识。

例如,在劳动教育校本课程中,教师专门设置了介绍芋头糕的一章内容。章节伊始,教师采用思维导图的方式,从芋头糕的起源、芋头糕的外形、芋头糕的寓意、芋头糕的制作过程、芋头糕的实践活动等方面,呈现了本章节的知识结构。紧接着,教师围绕这些内容,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分小节进行了详细介绍。此外,在每一小节中,教师还增加了一些趣味阅读内容,如在“芋头糕的起源”这一小节中,增加了与芋头糕起源相关的趣味小故事;在“芋头糕的外形”这一小节中,增加了介绍芋头糕外形演变过程的启发性小故事等。

教师在开展劳动教育校本课程教学前,采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呈现本章内容的知识框架,能帮助学生明确学习方向。同时,在各小节中融入直观的图片和有趣味性阅读内容,不仅能增加教材的吸引力,还能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三)创新课程评价方式

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依托有效的教学评价,教师能诊断学情、激励学生,进而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因此,在基于家乡美食开发劳动教育校本课程时,教师还应创新课程的评价方式。

例如,在劳动教育校本课程的每一章节后,教师都应增设评价环节,包括自我评价、同学互评、教师评价和家长评价。在此环节中,教师应围绕章节教学目标,从核心素养的各个维度出发,设定清晰、完整、细致的评价指标,以此让评价主体明确评价方向。在学生完成各章节的学习任务后,教师应组织不同的评价主体,参照教材中的相关评价指标,展开细致入微、有的放矢的终结性评价。此外,除了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实际表现进行终结性评价,教师还应适时组织不同的评价主体,对学生在了解家乡美食、制作家乡美食等各项学习活动中的实际表现进行过程性评价。

通过创新劳动教育校本课程的评价方式,能进一步调动学生理解和掌握家乡美食知识的积极性,让他们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和饱满的热情投入学习中。同时,学生也能从及时、有效的评价中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

总而言之,农村初中劳动教育校本课程的教师应从“形”“意”“法”三个方面入手,深入探索与挖掘家乡美食的丰富内涵。在此基础上,通过实施跨学科、跨学段、跨学校的融合策略,丰富劳动教育校本课程的内容。通过采取创新劳动教育校本课程的章节编排体系、知识呈现形式、评价方式等策略,着力提升农村劳动教育校本课程的实效性,让学生在了解家乡美食文化、学习家乡美食制作方法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热爱劳动的美好品质,并掌握一些基本的烹饪技能,从而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

[参考文献]

张锡奇.新时期初中劳动教育实践路径探究[J].学周刊,2024(3):59-61.

邵仙成.劳动教育融入初中班级管理的实施路径[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3(21):112-114.

梁晓冰.初中劳动教育课程实施现状及对策分析[J].试题与研究,2023(29):42-44.

李琳.基于协同育人理念的初中劳动教育策略[J].甘肃教育,2023(18):34-37.

孙娟.基于全面发展的初中劳动教育新样态研究[J].家长,2023(26):100-102.

谭建树.初中劳动教育中实施家校共育的实践[J].启迪与智慧(上),2023(9):8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