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结合“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在小学高段单元整体教学的实践探究,让学生通过“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的学习,使他们的“审美创造”这一核心素养得到提升。
【关键词】文学阅读;创意表达;高年段;实践探究
“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中属于发展型任务群中的第二个任务群,与语文核心素养中的“审美创造”这一内涵相对应。那么,如何利用统编教材,通过这个任务群的学习,让学生的“审美创造”这一核心素养真正得到提升呢?我们课题组针对“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在小学高段单元整体教学中进行了实践探究。现结合新课标的学习以及我们在教学实践中的探究,浅谈一些看法和点滴做法:
一、借助课标,知晓内涵
通过新课标的学习,我们明白了此任务群必须完成两个方面的学习内容:“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文学阅读”是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完成以下任务:“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通过整体感知、联想想象,感受文学语言和形象的独特魅力,获得个性化的审美体验;了解文学作品的基本特点,欣赏和评价语言文字作品,提高审美品位”。而“创意表达”则是引导学生完成以下任务:“观察、感受自然和社会,表达自己独特的体验和思考,尝试创作文学作品”。在教学时要根据各学段安排的内容,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结合现实生活,创设真实的阅读情境,注重整体感知,围绕学习目标,策划合理的学习任务,再设计有趣可行的学习活动,提高学生的文学阅读和创意表达能力。
在教材中,很多单元选用了名家作品,是进行“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教学的好素材。为了帮助课题组教师清晰地了解小学高段中该学习任务群的审美与创造的教学内容,我们首先组织大家研读新课标,按照“革命文化”“人与自然”“儿童文学”“人与社会”几个主题,将“文学阅读”的内容与“创意表达”的方式,每个人都动手画一个表格或思维导图,将这些内容清晰地罗列出来。然后再将表格或思维导图张贴在备课本上,每当遇到此学习任务群的教学时,大家就拿出来翻看。借助课标的学习,我们知晓了这个学习任务群的内涵,对“文学阅读”“创意表达”的内容和方式了然于胸。
我们根据不同的主题、文学阅读的内容和创意表达的方式,迅速地做出正确的选择,准确地制定合理的学习目标,精准地确定学习的重难点,巧妙地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精心地部置合理的任务,设计多样的实践活动。这样就能够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全面提升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二、解读教材,提炼主题
教师在精准地判断出所教学的文本属于“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之后,就要从此任务群的学习内容、教学提示、课后习题、交流平台等方面来进行考虑,立足单元整体,认真地解读教材,精准地提炼出本单元的学习主题。
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属于典型的“名家名篇”集萃单元,这些名篇分别从不同角度描写了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景物,习作是《—即景》,是学习运用动态描写景物变化的习作。所以,我们可以把本单元的教学归入“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此外,这一组文章的共同点是:在描写四时景物时都采用了动静结合的方法。经过商议,我们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及兴趣,结合本单元的人文主题“四时景物皆成趣”,将学习主题提炼为“自然之美”,这主要是从“万物皆因有趣而美丽”一角度来进行更改的。
三、创设情境,安排任务
“新课标”中提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实施从学生语文生活实际出发,创设丰富多样的学习情境,设计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因此,在进行“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的教学设计时,我们会根据教材内容,贴近学生实际生活,创设学生感兴趣、能参与、乐参与的接地气的学习情境,安排一系列有逻辑关联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带着任务,走进文本,感悟文本,抒发情感。学生在完成任务中进行“文学阅读”和“创意表达”。
在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教学中,基于对本单元文本内容和整体结构的认识,结合这个单元的学习目标“了解文章是怎样点面结合写场面的”,我们创设了这样的学习情境:为了铭记那些为新中国的成立抛头颅、洒热血的英烈们,在国庆节前夕,学校少先队大队部要在六年级开展一次“红色故事我宣讲”的班级主题活动。
根据这个学习情境,设计了三个任务。首先引导学生利用课外活动的时间完成第一个任务:了解课文中涉及的历史背景和英雄人物。可以开展两个活动:“我是小小收集员”“我是寻访小记者”,让学生在课前收集课文中涉及的相关事件及人员的资料。然后用五个课时完成第二个任务:诵读教材中选用的革命故事。在这个任务中,开展了五个活动:“诵读长征故事”“诵读五壮士故事”“诵讲开国大典”“诵讲郝副营长的故事”“诵讲邱少云的故事”。通过读故事,讲故事,进行“文学阅读”,感受革命英雄的豪情壮志,感悟开国大典的隆重庄严。最后用三个课时完成第三个任务:歌颂革命英雄。通过“致英雄演讲”“记录演讲活动”“举办红色书法展览”来指导学生进行创意表达,书写对革命英烈的敬佩赞扬之情。
在三个大任务中设计一个个小活动,通过完成不同任务,通过参与活动,在干“活”中完成“文学阅读”,在干“活”中实现“创意表达”。通过让学生做语文的“事”,做语文的“活”,培养学生的“文学阅读”能力,训练“创意表达”,提升思维能力,树立文化自信,让学生的核心素养得到了全面的培养。
四、关注过程,设计评价
“新课标”提出:“过程性评价贯穿语文学习的全过程”。因此,我们要具有强烈的“教学评”一体化的意识,关注学习过程,有意识地设计并恰当地运用激励性评价语言,我们还可以让评价物化,让评价可行、可见、可触摸。
在教学统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基础阅读课时,如果我们遇到的学生基础较好,就可以在新课伊始,出示事先设计好的评价表,指导学生自主评价和同学间互相评价整节课的学习情况。如果遇到的学生基础薄弱,教师也可以在新课结束时,再呈现事先设计好的评价表(见表1)引导学生来总结自己这节课的收获。
通过这样的评价表,既可以让基础较好的学生明确自己本节课的学习任务,运用表中的学习方法进行自学,也可以让基础薄弱的孩子借用表格检查自己这节课的收获,还能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无论是哪一类学生,通过自评和他评环节,赞扬他人,欣赏自己,不但可以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且也能够通过评价,与同学间建立了良好的人际关系,让学生的身心在友好的氛围中得到健康成长。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依标扣本,立足单元整体教学,提炼出恰当的学习主题,联系现实生活,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安排切实可行的学习任务,设计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在开展实践活动中进行“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让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在不停地“做语文的事情”中得到提升,让“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在小学高年段单元整体教学中真正得到落实。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崔允漷.如何开展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大单元设计[J].北京教育(普教版),2019(02).
(基金项目:本文系海南省教育科学规划2023年度专项课题“学习任务群视域下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实践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为QJY20231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