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评一体化:数学课堂的“新样貌”

2024-09-24 00:00范敏珠
新教育·综合 2024年9期

【摘要】文章就新课标背景下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应用教学评一体化进行积极的探索,旨在引领学生高效探索数学知识,健全教学体系,不断提升数学综合素养,实现全方位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评一体化;课堂教学

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施背景之下,教师应顺应学生的学习需求,精准把握教、学、评等环节的要求,活化学生探索数学知识的方式,真正实现学教一致、教评一致、评学一致。

一、革新教学理念,优化“教师教”

1.巧用大单元教学,建构知识体系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将分散的知识点进行整合,对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进行优化设计,帮助学生梳理知识框架,实现学习过程的最优化。

以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多边形的面积这一单元为例,教学内容包括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组合图形、不规则图形的面积,公式的推导是本单元教学的难点,也是教学的重点,可以采用动手操作的方式来进行探索。在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推动时,考虑到所用转化思想是学习后续内容的主导思想,教师可以将认识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和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探索作为基础探究模块,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多重学习活动的应用,如数、剪、拼、摆等,沟通和长方形的本质联系,顺利地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而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公式是依托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进行探索的,属于转化思想的再利用,所以可以将这部分教学内容作为深化探究模块;组合图形、不规则图形的面积可以列为应用探究模块,重在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

2.引入跨学科教学,实现学科融合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着眼于学生的长远发展,打破单一学科的界限,关注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注重不同学科之间知识和方法的融会贯通,使学生乐于学习、善于学习,从而深化对所学内容的理解,进一步提升整体学习效率。

在教学折线统计图时,教师可以融合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现实情境,例如出示阳阳家去年每个月的水电费,然后让学生说说每个月的水电费增减变化情况,学生必定会耗时很多,如何快速地解决这个问题呢?教师可以根据相关数据,绘制成折线统计图,让学生感受到折线统计图的价值和意义。待学生学习折线统计图的相关知识后,可以为学生引入这样的科学实验:准备一个玻璃瓶,将其灌满水,在瓶口放风信子,每两天观察一次,测量其芽和根的长度。这样的实验必定能引发学生的参与兴趣,主动地投入其中,完成相关数据的收集,再让学生根据相关的数据,绘制成折线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绘制好后,拍摄成图片,上传到指定的平台,最后让学生评比,看谁绘制的直线统计图既规范又美观。通过这样的跨学科教学,既可以唤醒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提升学生实践力、创造力和审美力。

不难发现,在新课标的视角下,数学与其他学科融合,既可以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他们的视野,还可以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培养他们的综合素养,学会知识的迁移与灵活应用,形成系统性知识结构,不断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二、引入多元策略,促进“学生学”

1.设计有效问题,促进自主学习

教师在教学中,应改变以往的做法,应发挥数学问题的引领、导向作用,让学生自主探索数学知识,完成新知的吸纳和建构,进一步提高其自主学习能力。

在教学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质数和合数时,新课伊始,教师可以在屏幕中出示以下6个数:“2、5、8、3、6、9”,然后向学生询问:“你能写出这些数的所有因数吗?”学生信心满满,很快投入其中,待学生写出这些数的因数后,教师再设计具有引导性和针对性的问题,促进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设计的问题有:(1)在这些数中,只有两个因数的数有哪几个?超过两个因数的数有哪几个?(2)如果让你根据因数的个数进行分类,这6个数可以怎样分类?(3)将你想到的分类方法和身边的同学说一说,然后比一比,看谁的分类最合理。在学生解决这些问题后,教师可以为学生引入质数和合数的概念,再让学生辨析1的因数有几个,它是质数吗?它是合数吗?可见,教师针对所教内容,以问题导学,串连学生头脑中已有经验与新知识的联系,逐步逼近知识的本质。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其贯穿于课堂学习活动的始终,对学生能力的提升和思维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从学生的数学学习需求出发,设计具有引导性的问题,帮助学生高效习得数学知识,提升思考力。

2.引入小组合作,形成协作意识

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尚小,知识储备不足,面对较为复杂的数学知识时,依靠个体的力量往往无法突破所学知识的难点,这时教师就可以引入小组合作学习,实现“教师教”到“学生学”的转变。在日常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应针对所学知识的重难点,为学生设计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小组合作任务,让学生群策群力,依靠集体的力量,突破所学知识的难点,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需要注意的是,在组建学习小组时,教师要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便于学生之间知识的互补与相互促进。

在教学数学中的比值时,教师采集了一些树叶放到展台上,让学生进行观察,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学生观察后,认为树叶有大小差异、形状差异,不同的树,树叶的形状一般不同。基于此,教师询问:“还可以怎样比较这些树叶的形状?”学生深入思考后,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有同学提议测量每片树叶的长和宽进行比较;还有同学提议算出树叶长与宽的比值进行比较。教师充分肯定了学生的想法,并将学生分成了多个学习小组,让学生到校园内采集树叶,同一种树叶只采集10片,然后量出每一片树叶的长和宽,然后算出长与宽的比值(如果除不尽,保留一位小数),然后再比一比,看看有什么发现。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既探索出了树叶中的秘密,又可以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提升自我,提升团结合作的能力,最大化课堂教育效益。

三、重构评价体系,实现“有效评”

1.转变评价思路,丰富评价内容

在新课标背景下数学教师应转变评价思路,关注过程性评价,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表现能力等方面进行观察,引导他们把握学习的方向,使评价成为学生自我教育、自我提升的过程,不断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

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相关知识后,教师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主要从学习能力、情感态度、表现能力等方面入手,旨在通过评价让学习成为学生的一种自觉行为。评价的内容有:(1)在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及体积容积时,自己在学习过程中有没有做到认真操作、主动探索和积极思考呢?(2)在探索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时,有没有做到积极尝试、合理推理、主动验证呢?(3)在面对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时,能否应用课堂中所学体积和表面积的知识进行解决?不难发现,这些评价性内容紧扣学生的学习过程,让他们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回顾,规范数学学习行为,形成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2.扩充评价主体,提升教学成效

在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扩充评价主体,为学生提供评价的机会,灵活应用教师评、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学生小组评等方式,增强学生的课堂参与感,丰富知识架构、学习架构,提升整体学习水平。

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时,教师在屏幕中出示了这样的问题:“校园内有一个长方形花园,它的长是28米,宽是20米,这个花园的周长是多少米?”问题出示后,教师没有直接讲解,而是让学生探索,学生想到的算法有:(1)28+20+28+20=96(米);(2)28×2=56(米),20×2=40(米),56+40=96(米);(3)28+20=48(米),48×2=96(米)。面对学生想到的不同算法,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了评价,学生认为方法(1)便于理解,因为长方形有4条边,4条边长度之和便是周长;方法(2)根据长方形对边相等的特征,结合使用乘法运算;方法(3)理解起来有点难度,但很简便。教师肯定了学生的评价后,引导学生进行了比较,实现方法的最优化。

可见,评价主体的有效扩充不仅能帮助学生形成科学、正确的自我定位,还能增进学生彼此间的情感和信任度,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总之,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应按照新课标的教学,积极应用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方式,唤醒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帮助他们习得数学知识,形成数学关键能力,推动高效数学课堂的生成。

【参考文献】

[1]史法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一体化的思考与实践[J].天津教育,2023(27).

[2]罗夏芳.小学数学“教、学、评”一体化教学策略研究[J].新课程导学,202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