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国家通用手语是听障人士交流的第一语言,具备独特的语言特性和文化内涵,其涵盖了手势、表情、身体动作以及空间利用等多个方面,这些元素共同构成了手语表达的基础。国家通用手语的特点在于其直观性和形象性。手语通过手势、动作和表情的组合,能够直接呈现事物的形态、动态和人的情感,从而避免了听觉障碍带来的沟通难题。在聋校语文教学中,国家通用手语的应用涉及多个层面。
【关键词】听障学生;语文教育;通用手语;教学成效;反思改进
聋校语文教学作为特殊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面临着诸多挑战。由于听障学生的特殊性,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往往难以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因此,寻求一种更加适合听障学生的教学方法,提高聋校语文教学课堂的有效性,成为当前特殊教育领域的迫切需求。国家通用手语作为一种听障学生的交流工具,具有直观、形象、生动的特点,能够很好地弥补听障学生在听觉上的缺陷。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特殊教育的重视和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国家通用手语在聋校语文教学中的应用逐渐普及。海南(海口)特殊学校(以下简称“海口特校”)作为海南省内特殊教育的龙头学校,其在聋校语文教学方面的探索和实践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本研究旨在探讨如何运用国家通用手语提高聋校语文教学课堂的有效性,并以海口特校为例进行深入分析。通过对海口特校在语文教学中的实践案例进行梳理和总结,旨在为全省其他特殊学校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共同推动聋校语文教学的发展和创新。同时,本研究也期望能够引起更多学者和教育工作者对聋校语文教学的关注和研究,为听障学生的教育和发展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一、国家通用手语的特点
1.直观性和形象性
国家通用手语作为听障人士交流的第一语言,其最显著的特点之一是直观性和形象性。手语通过手势、动作和表情的组合,能够直接呈现事物的形态、动态和人的情感,从而避免了听觉障碍带来的沟通难题。例如用手语描述兔子时,双手食、中指直立并拢,掌心向外,置于头两侧,模仿兔子的耳朵,向前弯动两次。这样就可以让健听人立刻在脑海中形成清晰的图像。这种直观性和形象性使得手语成为听障人士与外界沟通的重要桥梁。
2.规范性和统一性
国家通用手语具有规范性和统一性,通过标准化的手势和表达方式,使得不同地区的听障人士能够顺畅交流。在聋校语文教学中,国家通用手语的应用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表达课文内容,还能够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社交技能。
3.逻辑性和条理性
国家通用手语还具有逻辑性和条理性。手语并非简单的手势堆砌,而是一套完整的语言系统,拥有自己的语法规则和词汇库。这意味着手语表达具有逻辑性和条理性,能够准确传达复杂的思想和信息。同时,国家通用手语的规范性确保了不同地区、不同背景的听障人士能够顺畅交流,避免了因手势差异而产生的误解。这种系统性和规范性使手语不仅是一种沟通工具,更是一种文化现象。
4.国际性和通用性
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和国际交流的增多,国家通用手语逐渐展现出其国际性和通用性。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听障人士通过共同遵循的国际手语标准,可以跨越语言和文化的障碍进行无障碍交流。这种国际性和通用性不仅促进了听障人士的国际交往与合作,也为世界文化多样性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
二、海口特校案例研究
1.国家通用手语在海口特校语文教学中的实践
国家通用手语已融入海口特校语文课堂教学。国家通用手语不仅仅是一种辅助工具,而是成为语文教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得益于学校对听障学生特殊性的深入理解和对国家通用手语价值的充分认识。在日常教学流程中,手语的运用已融入每一个教学环节,从课前的预习指导到课后的复习反馈,手语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课前预习阶段,教师会利用手语为学生详细解释新课的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知识框架。这不仅能让学生提前对新课内容有所了解,还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课中,教师会用手语细致地解读课文,通过手势、表情和动作的组合,将文字背后的情感和意境生动地呈现在学生面前。这种教学方式不仅有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深入理解,还能培养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情感。
例如以聋校小学三年级下册一堂语文课为例,课文标题为《春雨的色彩》。教师首先利用多媒体播放了一段春天的景象,让学生通过观看画面来感受春天的美好。接着,教师开始用清晰的手语同步解释课文内容,让学生能够通过画面和手语双重渠道接收信息。在理解小鸟们争论春雨到底是什么颜色时,教师让学生分别扮演小燕子、小麻雀和小黄莺,用优美的手势和丰富的表情模仿小鸟争论时的样子,让学生能够直观地理解这一场景。同时,教师还引导学生模仿这些手语动作,让他们在互动中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始终注重手语与口语的同步性,确保学生能够无障碍地接收信息。同时,教师还根据学生的反应和表现,及时调整教学节奏和方式,使整个教学过程更加生动有趣。在这堂课的结束部分,教师还组织了一次小组讨论活动。学生用手语交流着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分享着自己对春雨的认识和想象。这种形式的互动不仅锻炼了学生的手语表达能力,也增强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
课后,教师会用手语与学生进行复习和互动,确保学生能够牢固掌握所学内容。这种及时的反馈和互动不仅能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还能让他们感受到教师的关心和支持。通过手语的运用,海口特校的语文教学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和有效,为听障学生提供了更好的学习体验和成长机会。
2.培养学生手语与书面语的转换能力
在学校里,教师深知对于听障学生来说,手语与书面语之间的转换能力是一项至关重要的技能。这种能力不仅关系到学生在语文学科上的学习成果,更是他们日后融入社会、参与工作的重要基础。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教师们特别注重对学生手语与书面语转换能力的培养。为了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这一技能,教师们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他们不仅教授学生如何使用手语进行表达,更是在课堂上设计了一系列的活动,鼓励学生将手语转化为书面语。这些活动包括写作练习、故事创作、日记记录等,旨在让学生通过不断的实践,逐渐掌握将手势、表情和动作转化为文字的技巧。
例如主题是“我的一天”的习作课,要求学生用手语描述自己的一天,并将其转化为书面语,形成一篇作文。课堂上,教师首先用手语为学生展示了一个简单的日常生活场景,如起床、上学、吃饭等,并引导他们用手语表达这些动作。接着,教师要求学生回忆自己的一天,用手语描述出来。学生积极参与,用手语表达着自己的日常生活,有的描述清晨起床的情景,有的讲述课间与同学游戏的欢乐。在学生用手语表达完毕后,教师开始引导他们将刚才的手语描述转化为书面语,帮助学生理解如何将手语中的手势、表情和动作转化为文字,如何调整语法结构,使得书面语更加流畅和准确。最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开始动手写作,将自己的手语描述转化为书面语。经过一节课的努力,学生都完成了自己的作文。在国家通用手语的辅助下,学生不仅能用手语流畅地描述了自己的一天,还将这些描述成功地转化为了书面语。这不仅锻炼了学生的手语与书面语转换能力,也让他们更加深入地理解了书面语与手语之间的差异和联系。
同时,教师还特别注意引导学生理解书面语与手语之间的差异。他们帮助学生认识到,虽然手语和书面语都是表达思想和情感的工具,但它们在表达方式、语法结构等方面却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因此,在进行转换时,学生需要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确保转换后的书面语能够准确传达原意。通过这样的教学安排,海口特校的学生逐渐提高了手语与书面语之间的转换能力。他们不仅能够用手语流畅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还能够将这些想法迅速转化为书面语,为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种能力的培养,不仅体现了学校对听障学生个体差异的尊重,更是对他们全面发展需求的关注和满足。
此外,学校还成立了中国通用手语推广小组,主要成员是学校启聪部门的语文教师,旨在推广手语文化,促进听障学生之间的交流。推广小组定期组织活动,如手语朗诵、手语故事会等,让学生有机会深入学习和实践手语。通过这些活动,不仅提高了学生们手语水平,激发了学生学习手语的热情和兴趣,还增强了学生的归属感和自信心。
三、海口特校的实践成效
成效一:提高了学生的手语与书面语能力。通过结合多样化教学手段,学生不仅在手语表达上更加流畅,而且他们的书面语能力也得到了显著提升。学生现在能够更准确地用手语描述事物,同时也能够将这些手语表达转化为书面语言,从而提高了他们的整体语文水平。
成效二:促进了学生的社交技能。创设手语交流环境,使学生们在日常交往中更加自信,他们不再因为沟通障碍而感到孤立。手语角和手语社团等平台为学生们提供了与同龄人交流的机会,使他们在交流中学会理解、尊重和包容。
成效三: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通过参与手语比赛和晚会等活动,学生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才能,从而增强了自信心。这种自信不仅体现在手语表达上,还延伸到其他学科和日常生活中。
成效四: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学校的实践不仅关注学生的手语和书面语能力,还注重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实践活动,学生在文学素养、审美情趣、创新能力等方面都得到了全面发展。
海口特校的实践探索为听障学生的语文教育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通过结合多样化教学手段、培养学生手语与书面语的转换能力,以及创设手语交流环境,学校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语文水平,促进了他们的社交技能,并增强了自信心。这些实践成效不仅体现了学校对听障学生个体差异的尊重,也反映了学校对他们全面发展的关注。然而实践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需要反思和改进的地方。例如,需要持续完善教学手段,拓展手语应用范围,加强师资培训,并深化家校合作。这些措施将有助于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总之,海口特校的实践探索为听障学生的语文教育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和借鉴。未来,我们期待学校能够继续深化实践,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为听障学生创造更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发展机会。同时,我们也呼吁更多的教育工作者和社会各界关注听障学生的教育问题,共同为他们的成长和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张桂林.聋校教学中通用手语运用的困境及对策[J].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04).
[2]刘永萍.语用学视角下的国家通用手语推广[J].现代特殊教育, 20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