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教育思想中“教育爱”的内在意蕴、浸润路径与现实启迪

2024-09-24 00:00:00杨画敏肖菊梅
文教资料 2024年7期

摘 要:孔子在教育界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对教育事业满怀仁爱之心。孔子的教育思想及教育价值对当今教育教学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探讨了孔子教育思想中“教育爱”的内在意蕴浸润路径及现实启示。

关键词:孔子;“教育爱”;仁爱

“教育爱”的发展历史悠远绵长,有许多卓越的教育家践行了“教育爱”思想。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时期,研究者对“教育爱”有不同理解。高德胜认为“教育爱作为一种‘类母爱’”,具有理所当然的特性;更是一种道德爱,响应教师的职业召唤。[1]田友谊和韩雪童认为“教育爱”是教师培养学生感受爱、传递爱和创造爱的能力的一种专业情感品性。[2]古今中外,无数圣贤探索“爱”,寻求“爱”,践行“爱”。孔子教育思想中也蕴含着“教育爱”。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开创私人讲学的风气,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对行束脩礼的弟子秉承“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孔子一生培养了众多弟子,在教育弟子时展现出非凡的教育智慧和对弟子无限的“教育爱”。

一、孔子教育思想中“教育爱”的内在意蕴

孔子的仁爱思想是儒家学说的核心内容,孔子用“爱人”来解释“仁”,认为“仁”是对人的善意和关怀。[3]其仁爱思想折射在孔子对弟子的教育上,彰显浓厚的“教育爱”。孔子一生诲人不倦,其教育思想深刻阐释了个人的独特魅力;孔子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对学生尽力履行道德责任和伦理义务;孔子为弟子答疑解惑,针对不同人的特点因材施教。由此可见,孔子的“教育爱”即他对弟子的爱,对教育事业的爱。孔子的“教育爱”具有以下多维价值。

(一)“教育爱”的德育价值:培养知行合一的君子

孔子时刻把德育摆在首位。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4]孔子不但具有渊博的学识,博爱的仁心,更有高尚的人格,崇高的理想,在教育中致力于培养知行合一的君子。

孔子以人为本践行德育思想,培养了一大批可用人才。例如,颜渊德行出众,能时时反省觉知。孔子根据弟子颜回的

具体表现和性情品质进行多角度评判,感叹“其心三月不违仁”。

闵损以德行著称,尤以孝行闻名于世,对虐待自己的后母以德报怨,孔子十分称赞他。孔子所提出的仁、义、礼、智、信和《论语》中所描述的如文质彬彬、和而不同、君子坦荡荡等道德人格仍是中华文化基因里的重要组成部分。孔子教育弟子知行合一,倡导学生做“道德人”,并对此持续实践。

(二)“教育爱”的育人价值:践行因材施教的原则

孔子教育弟子践行因材施教的原则,根据弟子不同的特长开展教育。孔子弟子众多,弟子所擅长的方面各有不同,如颜渊、闵子骞德行出众,宰我、子贡擅长言语,冉有长于政事,子游文学斐然。孔子认为人的先天素质差别很小,环境塑造和人的主动性造就了人的多样性,教育也会因人而异。教育者应关注受教育者的内在需求。孔子在教育弟子时会“听其言,观其行”,通过弟子的言行举止对其进行判断。在教育教学中,教师若想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必须要观察学生,主动发现和了解学生的需求和兴趣。教师只有关注每个学生的天资、兴趣、爱好、才能、需求等,才能挖掘学生的最大潜力。

(三)“教育爱”的教育普及价值:施行“有教无类”的思想

有教无类的实质是教育机会均等和教育普及,人人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孔子提倡的“有教无类”思想要求教育者面对不同背景的受教育者时要平等地对待。孔子的弟子身份各异,既有如孟懿子、南宫敬叔这样的名门贵族,也有颜回、子路这样身份低微的平民。这些弟子来自不同地区,孔子倡导“有教无类”,力图通过教育来缩小差距,实现教育公平。

无论贫富贵贱,孔子对行束脩礼的弟子一视同仁地给予教诲,这体现了孔子诲人不倦的精神和“有教无类”的思想。孔子“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与实践打破了贫富贵贱的等级界限,体现了“教育类”的内涵。不分国界地域、种族差异、贫富贵贱,每个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不分出身和先天资质,把所有人均列为教育对象。正因为孔子“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他才有了“贤人七十,弟子三千”之美誉。

二、孔子教育思想中“教育爱”的浸润路径

“教育爱”是具体的而非抽象的,教师在教育领域如何践行“教育爱”,

去关爱学生、信任学生、教化学生,孔子身体力行地为当今教育教学提供了范例。

(一)将情感融入教育之中,于细微处关爱学生

孔子不但关心弟子的学问,还关心他们的身体健康。孔子提倡教师要有仁爱之心,关心、爱护弟子。如孔子曾亲自去探望生病的弟子,视弟子如子。《学记》中提倡亲师乐友的师生关系,师者要具有亲和力、向心力和感染力。孔子学识渊博,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在对弟子的关怀中表现出“教育爱”。教师若想拉近师生关系,不但要博学,还得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高尚的人格风范。

在教育活动中,孔子关爱弟子,亲近弟子,以仁爱之心对待弟子。亲其师,信其道,孔子与弟子在平等友好的关系中培养出融洽的深厚感情。可以说,孔门融洽的师生关系得益于孔子对诸多弟子一视同仁,诲人不倦,这也体现出师者的人格魅力。

(二)将信任注入学生心田,从多方面欣赏学生

学生如果没有感受到教师的善意与信任,就不会与教师坦诚交流,真正的教育也无从发生。因此,信任是教育存在的必要条件之一。[5]孔子面对弟子的表现,并不妄下定论,而是从多方面进行考察,给予弟子基本的信任。无论是孔子主张的“听其言而观其行”或是“听其言而信其行”,都奠定了信任的基调。孔子对人性充满强烈的信念,他相信人,相信弟子,认为评价人不应只看表象,而应注重人的实质内在。

《论语》中多次出现“信”字,孔子在交往中不凭空臆测,有知人之明,这是一种无条件的信任。信任学生是教育活动成功与否的关键条件,教师不信任学生就不可能有成功的教育。

罗森塔尔效应也表明教师的信任是激活学生成长和发展的重要因素。教师主动创造和学生接触的机会,将信任注入学生心田。

当然,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信任是双方长期主动建构的成果。

(三)将道德内化为修养,由内而外教化学生

孔子提出“文质合一”的道德教育思想,文是道德的规范形式,质是道德的内在品质,培养“文质合一”的人即培养君子。孔子讲究的是形式和内容的和谐统一,文与质配合适宜,既有道德品行、文化修养,又要举止文雅、言行有度。[6]孔子对个人言行举止有严格要求,走路乘车都有讲究;他饱读诗书,精通六艺,是一个大学问家。孔子将内在与外在完美结合,真正做到了“文质合一”。

孔子培养文质彬彬的君子的基本途径是教化。因此,孔子特别重视学文和学诗。《论语》中便有相关学文的记载。颜渊也曾感叹:“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7]孔子从培养学问和教导弟子礼节这两方面入手,循循善诱,培养了众多文质彬彬的君子。

三、孔子教育思想中“教育爱”的现实启示

孔子的“教育爱”思想在教育学生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与意义,挖掘孔子在“教育爱”中的实践途径与方法,可以为当今教育教学提供宝贵的经验和智慧。

(一)培养仁爱之心,提升自身“教育爱”能力

孔子相当重视爱人的价值,提倡为政者爱人民,而教育者爱学生。孔子坚守仁爱,始终保持一颗仁爱之心,公平公正,不偏听偏信。例如,孔子对颜回讲学,通过察言观色发现颜回并不愚笨木讷,反而具有很强的学习能力。

反观当下,在教育教学中有许多“教育爱”的偏差行为。如一些教师只关注学生的成绩和分数,轻视德、体、美等方面的培养,又或者对学生缺乏尊重,实施各种挖苦和变相惩罚,不尊重学生人格,使得校园里惩罚失当的案例层出不穷。

首先,教师应做学生心灵的守护者。教师应有教育敏感性,以学生为中心,带着爱与关怀尊重学生。[8]教师应引导小学生注重良好习惯的培养,引导中学生培养稳定的心理状态。其次,做学生需求的满足者。根据马斯洛提出的需求层次理论,教师要尊重学生的身体和人格,满足学生爱的需求和尊重的需求。在校园中,尊重的错位是最需要教师警惕的问题。教师对学生的体罚是对其身体的不尊重;侮辱打击性言辞是对其人格的不尊重。因此,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学生爱与尊重的需要,做教育的有心人。

(二)加强示范引导,营造良好的学习风气

孔子一生注重德行,弟子颜渊曾感叹道:“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9]“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10]这是孔子对自我完善的自觉追求,他注重修身,努力提升个人涵养、能力和品质。

在当下的教育实践中,教师的道德水平参差不齐,不乏有教师因自身原因对学生造成伤害的情况。例如,有部分教师未顾及学生的感受,采用教训惩戒的方式,对学生造成心灵创伤。因此,必须扼制教育实践中的不正之风,助力教育生态的良好发展。

首先,教师要保持警惕,不断提升自我,树立榜样。教师树立榜样并非简单之事,端庄大方的仪容仪表、言出必行的处事准则、和蔼可亲的态度、关爱学生的实际行动,都需要教师尽心尽力。其次,教师要有正确认知,时刻鞭策自己,言传身教。教师的一言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模仿是人的本能,学生会模仿教师的语言、动作或神态,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学生的影响不言而喻。正如孔子所言:“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11]若要学生发奋图强,努力学习,教师先要以身作则,保持良好的学习习惯;若要学生遵守纪律,教师自己就要遵守规范,做好榜样。

(三)尊重学生思想,重塑理解型师生关系

孔子乐教爱生,与弟子相处氛围十分融洽,理性倾听弟子意见,弟子则在孔子面前畅所欲言。《论语·先进》篇中,生动再现了孔子与弟子一起畅谈理想的情形。在众人谈论志向时,孔子并不对弟子的发言做任何要求,只是让各人畅谈自己的志向,并且鼓励他们各抒己见,以一种开放的态度尊重学生的追求。

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教师和学生被认为是对立的双方,教师是绝对的权威,在处理师生关系时占据主导地位。教师往往利用教师权威管理学生,采用简单粗暴的批评、写检讨、请家长、给处分等方式使学生屈服。理解是师生良好关系存续的基本要素,师生关系在本质上是一种理解关系。实现理解型师生关系需要师生对交往关系中的交往目的、交往内容和交往方式等要素进行重构。

首先,在交往目的方面,教师应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学生为中心。在教学中,教师设计能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问题,与学生互动交流,提升学生的学习参与感。教学活动是师生两个主体之间的互动,并非教师单向灌输。其次,在交往内容方面,教师应了解学生,关注学生的动态。教师应对课堂中发生的冲突灵活应变,泰然处之,防止冲突的加剧,同时尊重学生的想法和见解,因势利导,不可采取强制的做法。再次,在交往方式方面,教师应与学生敞开心扉,平等对话。教师要接受学生的挑战与质疑,消解教师话语霸权行为,激活学生的表达意识。师生双方换位思考,通过趣味活动、竞赛等方式友好互动,深化教师对学生的共情与理解。

四、结语

孔子教育思想中的“教育爱”超越时空,富有永恒的魅力,具有极高的教育价值,为当代教育工作提供启示与借鉴。首先,爱一定要有心,爱的繁体字中包含了心,没有心就没有爱,爱与心的关系密不可分,教师要对学生用心。其次,爱一定要给予,教师要给予学生指导,给予学生希望,同时教学相长,教师也能不断成长。再次,爱一定要有尊重,要有情。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关注学生的情感诉求和价值愿望,进而促进学生自由而全面地发展。

参考文献

[1]高德胜.论爱与教育爱[J].中国教育学刊, 2018(12): 49-55.

[2]田友谊, 韩雪童.人工智能时代教育爱三重特质的异化与复归[J].现代教育管理, 2020(10): 38-44.

[3]洪春生.孔子“仁爱”思想对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启示[J].厦门特区党校学报,2019(3):77-80.

[4][7][9] [10][11]论语·大学·中庸[M].陈晓芬,徐儒宗,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1:75,102,102,181,153.

[5]杨坚,杜时忠.教师专业伦理的严格性及其合理限度——一种信任论思路[J].教育学报,2023(3):52-64.

[6]刘铁芳.学为君子:从《论语》看人文教育的古典意蕴[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22(1):149-162.

[8] 谢桂新.新常态下爱的教育:理论阐释与实施策略[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6):144-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