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师数字素养涵盖了数字化意识、数字技术知识与技能、数字化应用、数字化社会责任感及专业发展等方面的意识与能力。当前我国乡村教师缺乏提升数字素养的意愿、乡村学校缺乏数字化环境支持、乡村地区缺乏政策的支持与引导等现实困境。为提升乡村教师数字素养,本文提出了三条突破路径:提升教师数字素养学习积极性、优化学校数字教育环境以及政府出台相关政策,以此来支持教师数字素养的发展。
关键词:乡村教师;数字素养;教育数字化
随着全球数字化浪潮的深入,教育领域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数字化转型,这种转型不仅体现在教育资源的获取、呈现方式的变革上,更在于重塑教与学的互动模式,推动教育教学的创新和质量提升。2022年,为了加速我国教育领域的数字化转型,教育部正式颁布了《教师数字素养》标准,从这一重要文件中可以明确看出,为了适应数字化教育环境,教师应当具备一定水平的数字素养。[1]该标准为教师指明了提升数字素养的方向,也为推动教育现代化进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然而,根据2022年21世纪教育研究院与阿里智能信息事业群夸克松果公益项目联合发布的《我国乡村学校数字素养教育现状与需求调研报告》显示,我国仅有9%的乡村学校校长和教师非常熟悉“数字素养”概念,半数教师表示有所了解,但了解程度非常有限。推动乡村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在于乡村教师,乡村教育的质量归根结底取决于乡村教师素质。[2]因此,在数字化背景下,本文聚焦乡村教师这一主体,探讨乡村教师数字素养提升的价值所在及其当前存在的现实问题,并据此提出乡村教师数字素养提升的策略。
一、乡村教师数字素养的内涵
《教师数字素养》标准中明确了教师数字素养的内涵框架与构成要素,指出教师数字素养是指教师适当利用数字技术获取、加工、使用、管理和评价数字信息和资源,发现、分析和解决教育教学问题,优化、创新和变革教育教学活动而具有的意识、能力和责任。[3]基于此,许多专家学者对教师数字素养的内涵与标准进行了深度解读,其中吴砥等人从教师数字素养的五个维度进行详细解读,指出数字化意识是教师在教育教学上应该具备运用数字化技术的基本意识,数字技术知识是教师数字化教学的坚实基础,数字化应用体现教师运用数字技术的综合能力,数字社会责任是对教师在数字化时代的品德要求,专业发展是教师紧跟时代的发展,借助数字技术与资源促进个体持续发展的能力。[4]因此,本文将乡村教师数字素养定义为乡村教师应当具备数字化意识、数字技术知识与技能、数字化应用、数字化社会责任感及专业发展等方面的意识与能力,将数字技术运用到教育教学上,以提升教育教学效率与质量。
二、数字化背景下乡村教师数字素养提升的价值意蕴
(一)推动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缩小城乡教育差距
城乡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乡村学校学生难以享受平等的教育资源,这是阻碍乡村教师专业成长和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提升乡村教师数字素养有利于推动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缩小城乡教育差距。首先,乡村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数字化教学资源和平台,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育资源和学习体验。这有助于缩小城乡学生教育资源获取、学习机会等方面的差距,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其次,乡村教师能够充分利用教育数字化工具和平台,突破时间的和空间和限制,促进城乡在师资力量、教学模式、教育理念、学校文化等教育资源上的深层次流动与充分共享[5],实现这些资源在跨区域层面的合理流动与深度融合,进而促进城乡教育资源的均衡与一体化发展。再次,提升乡村教师数字素养是乡村教师队伍一体化建设的重要途径,能够提高乡村教师的专业素养与综合素质,弥补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缺口,从而推动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
(二)促进乡村教师专业发展
乡村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对乡村教育教学的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教育领域不断涌现出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和教学资源。首先,乡村教师通过提升数字素养,能够接触最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技术,从而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掌握先进的教学技能。这些新的知识和技能将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有力支撑。其次,数字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使教师能够充分利用数字工具引入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和教学手段,从而有效提升教学效率和自身专业发展水平。再次,在数字化背景下,知识更新速度快,乡村教师只有具备较高的数字素养,才能更好地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促进个人专业能力的持续发展。最后,数字素养的提升使乡村教师能够利用数字化手段进行教学数据的收集、分析和处理,从而更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效果。这种基于数据的教学研究和反思有助于教师发现教学中的问题和不足,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
(三)弥补城乡学生的“数字鸿沟”
首先,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他们的行为和态度对学生有着深远的影响。当乡村教师展示出对数字技术的学习热情、掌握和应用能力时,学生往往会受到鼓舞,更加积极地投入数字学习。其次,数字技术的引入为教学方式的创新提供了可能性,乡村教师可以通过在线教学、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等多种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这些创新的教学方式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数字化学习需求。再次,乡村教师数字素养的提升有助于推动城乡教育资源的共享和平衡,乡村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分享优质的教学资源,让乡村学生也能享受与城市学生同等的教育机会。最后,随着乡村教师数字素养的不断提升,他们将数字化学习的意识与能力潜移默化地教给一代又一代的乡村学生,学生的数字素养也将得到持续的提升,从而逐步缩小乡村学生与城市学生之间的“数字鸿沟”。
三、数字化背景下乡村教师数字素养提升的现实困境
(一)乡村教师缺乏提升数字素养的意愿
乡村教师对不同专业发展活动的理解和态度,直接关系到他们参与专业成长的积极性。当前,不少乡村教师出现学习动力不足、学习形式表面化等问题,这些都成为制约乡村教师提升数字素养意愿的主要因素。首先,乡村教师工作任务繁重且琐碎,如各种工作检查、会议、比赛、学生管理等,用于教育数字化学习的时间非常有限。其次,部分乡村老教师数字化意识不强,数字化能力也较薄弱,不愿主动学习提升。朱红梅等人通过研究发现,某县乡村教师中年龄在50岁以上的教师占21.5%,大部分都在校中园和不完全小学,不愿主动学习数字化知识,对多媒体设备和数字化系统易产生比较抵触的心理,并且很多乡村教师认为学校学生人数较少,不需要智能阅卷系统。[6]再次,部分乡村教师参加数字化教育培训是由于学校或者上级行政部门的要求,并非出于个人意愿,因此乡村教师学习效率不高,难以提升自身数字素养水平。最后,学校对乡村教师的评价方式比较单一,未能关注乡村教师数字素养的考核与评价,使得乡村教师缺乏提升自身数字素养的积极性。
(二)乡村学校缺乏数字化环境支持
首先,基础设施不完善是制约乡村教育数字化转型的首要难题。大多数乡村学校缺乏必要的信息化教学设备和网络环境,导致乡村教师难以开展高质量的数字化教学活动。其次,乡村教育数字化转型经费投入与实际需求不匹配,具体表现为学校在设备的日常维护和更新上承受了过重的经济负担。大多数乡村学校本身就财政紧张,难以承担高昂的数字化转型成本,因此在设备的维护和更新上显得力不从心。再次,乡村学校在数字化人才培养方面缺乏系统性培训。尽管部分乡村学校尝试通过培训提升乡村教师的数字素养,但由于培训时间短、培训内容缺乏实操性等问题,往往流于形式,难以达到提升乡村教师数字素养的实际效果。
(三)乡村地区缺乏政策的支持与引导
国家政策的支持与引导是提高乡村教师数字素养水平的强有力保障。[7]首先,政府对培养乡村教师数字素养所需要的经费投入不足,使得乡村学校用于培养教师数字素养的专项资金短缺,阻碍乡村教师数字素养的提升。其次,政府缺乏对乡村教师数字素养职前与职后培训的引导与鼓励,且针对教师数字素养的培训形式较为单一。再次,虽然2022年教育部颁布了《教师数字素养》标准,但是目前还没有针对乡村教师数字素养的相关政策文件,缺乏专门的乡村教师数字素养的指标体系以及测评模型,导致乡村学校难以对乡村教师数字素养水平进行全面、合理地测评。
四、数字化背景下乡村教师数字素养提升的突破路径
(一)个体层面:乡村教师提升数字素养学习的积极性
提升乡村教师数字素养学习的积极性是一个重要且迫切的任务,教师数字素养不仅关乎教师个人的职业发展,还直接影响到乡村教育的现代化进程和乡村学生未来的竞争力。[8]首先,乡村教师应当形成自觉的数字化意识与专业的发展意识,主动利用优质学校、教育部门或社会组织提供的培训资源。乡村教师要积极参与数字素养相关的培训课程和研讨会,学会利用网络资源,如在线课程和教学论坛,不断学习和吸收新知识、新技能,丰富自身的知识与技能。其次,乡村教师应当合理规划时间,适当利用数字工具不受时空限制的优势展开数字化学习与研修,促进自身专业发展。再次,乡村教师应设定明确的个人数字素养提升目标,这些目标可以是具体技能的掌握,应用场景的拓展或是教学成效的提升,如学习一款新的教学软件、设计一堂基于数字技术的课程和利用数字化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参与度等。明确的目标能够为乡村教师提供方向,激发其专业发展的动力。最后,乡村教师应将所学数字化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实际教学过程中,通过实践来检验学习效果并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在日常教学中,乡村教师应大胆尝试新技术、新方法,同时保持反思的习惯,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和总结,不断调整和优化教学策略。
(二)学校层面:优化学校数字教育环境
首先,乡村学校要加速数字化基础设施的建x77B4ZqKh5qfVWLmEQdqBho7tTCQJiwer7Uy8zYOP60=设,改善办学条件,建立数字化教育资源平台。通过完善数字化硬件、软件,为乡村教师数字素养的提升提供有力支持。同时,乡村学校要健全数字化管理制度,制订数字化教育管理制度,引导乡村教师树立数字智慧化教学理念。其次,乡村学校要对学校网点建设进行规划调整,确保学校信息网络的通畅。在当地乡镇范围建立教育信息中心,整合乡镇教育技术教师以及信息技术人员来指导学校的信息技术推广应用以及学校设备的更新与维护,从而为乡村教师数字素养提升提供物质基础。再次,乡村学校要定期对乡村教师数字化运用的能力进行测评,及时发现乡村教师在数字化方面存在的不足,积极引进数字化专业教师开展数字素养系统性培训,并对不同水平的乡村教师进行分层培训和指导。最后,乡村学校要合理规划教育经费,将部分经费适当用于学校内部数字技术与设备的购买与维修上,确保学校的数字化设备与平台的正常使用,为乡村教师提升数字素养水平提供基础与保障。
(三)政府层面:出台相关政策,支持乡村教师数字素养的提升
各级政府及教育部门应出台相关政策,通过政策引导,鼓励学校、社会力量深度参与乡村学校教育。特别是在数字化教学、教师培训等方面,政府要发挥在乡村学校数字化建设、教师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等方面的指导作用。首先,政府应增加对乡村教师数字素养提升的财政投入,设立专项基金以支持教师培训、数字教育资源开发等项目的实施,鼓励企业、社会组织等多元主体参与投入,形成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的资金保障机制。其次,政府应构建多层次、多形式的乡村教师数字素养培训体系。一是加强高校师范教育中的数字化教学能力培养,二是组织乡村在职教师参加数字技能培训、在线课程等,提升他们的数字化教学能力和技术应用水平。再次,政府应加快构建乡村教师数字素养指标体系与测评模型,开展以数据驱动的乡村教师数字素养评估。一是要继续推进乡村教师数字素养规模化与常态化测评,二是要不断完善数字素养测评体系,开发基于多模态数据的乡村教师数字素养计量模型,开展动态化、持续化与精准化的乡村教师素养测评。[9]最后,政府应支持开发高质量的数字教育资源,包括数字教材、在线课程、教学平台等,为教师提供丰富多样的教学工具和资源,推动优质数字教育资源的共享与开放,促进教育公平。
五、结语
在我国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乡村教师数字素养有待提高。提升乡村教育质量的关键在于乡村教师,因此提升乡村教师数字素养水平迫在眉睫。针对当前乡村教师数字素养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乡村教师应提升自身数字素养积极性,学校应优化数字教育环境,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支持乡村教师数字素养的提升等突破路径。
我国对乡村教师数字素养的研究还处于刚起步阶段,未来的研究应当进一步聚焦构建乡村教师数字素养指标体系与测评模型等方面,适当借鉴国外合适的教师数字素养测评工具,努力提升乡村教师数字素养。
参考文献
[1][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师工作司,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等.JY/T 0646-2022教师数字素养[S].
[2]方红,张天雅.数字化转型赋能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现实阻力与实践路向——基于“AGIL”模型视角的分析[J].中国电化教育,2024(6):61-69.
[4]吴砥,桂徐君,周驰,等.教师数字素养:内涵、标准与评价[J].电化教育研究,2023(8):108-114,128.
[5]邓亮,邓情情.乡村教师数字素养提升的探索与思考[J].教学与管理,2024(7):26-30.
[6]朱红梅.乡村教师数字素养影响因素与提升策略[J].教学与管理,2024(9):49-55.
[7]张靖,郭炯.农村中小学教师数字素养提升:价值意蕴、现实困境及策略探析[J].电化教育研究,2023(8):122-128.
[8]仝曼曼.小学教师数字素养现状的调查研究——以山东省L市为例[D].聊城:聊城大学,2023.
[9]谢计,李如密.教育数字化赋能乡村教师高质量发展的时代意涵、现实隐忧与推进路径[J].现代教育管理,2024(4):6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