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智慧党建”高质量发展的困境与对策研究

2024-09-24 00:00:00林俊颖
文教资料 2024年7期

摘 要:高校党建是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领域,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如何推动高校“智慧党建”的高质量发展,促进高校党建基层工作提质增效,是当前各高校面临的难题。因此,本文从传统高校党建模式变革的必然性着手,阐述高校“智慧党建”模式存在的必要性及其价值意蕴,对高校“智慧党建”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积极寻找解决策略,为高校“智慧党建”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智慧党建”;高校;高质量发展;伟大工程

2019年1月31日,中共中央发布《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提出:“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时代性,主动适应信息时代新形势和党员队伍新变化,积极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新兴技术,创新党组织活动内容方式,推进‘智慧党建’,使党内政治生活始终充满活力,坚决防止和克服党内政治生活不讲创新、不讲活力、照搬照套的倾向。”[1]高校作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的重要阵地,肩负着立德树人的使命与职责。如何顺应时代潮流构建系统完备、运行规范、安全有效的“智慧党建”体系,促进高校党建工作提质增效,构建我国高校党建工作的新格局,是我国高校共同面临的时代课题。

一、传统高校党建模式存在的缺陷

信息化时代的发展推动高校党建模式开始向数字化、共享化、智能化的方向转变。以往高校党建模式往往需要党员到指定地点接受培训,同时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管理,党组织与党员之间通过通知与会议等方式进行交流,这样的模式已经难以适应时代。因此,顺应时代潮流,与时代同行,推动传统党建模式向“智慧党建”转型,既是新时代贯彻党的建设总要求的必然选择,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传统高校党建模式工作烦琐,效率不高

传统高校党建工作模式往往涉及多个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高校师生奖惩记录、党员信息、组织关系、党费收缴、思想动态、教务管理等信息分散在高校各级部门手中,数据共享困难,高校师生的个人信息往往是纸质材料,有时会因为保存不当,出现资料丢失或取出困难的情况,效率低下。同时,师生在查阅资料时要在不同部门之间辗转,时间与精力消耗较大。此外,各部门之间存在信息差,师生在向部门获取某一项信息时,往往要经过多个部门同时审批,部门之间一旦出现沟通问题,就容易产生“踢皮球”现象,各部门之间互相推卸责任,给党建工作造成极大不便。

(二)传统高校党建模式内容枯燥,效果不好

在传统党建模式下,高校主要采用书本、宣讲、报告等方式对党史知识教育、党的宣传思想和方针路线政策等信息与资源进行传播,传播手段和载体较为单一,缺少互动性,不利于师生形成常态化的党建学习。同时,授课方式的差异以及学生自身接受度的不同,也会降低学生对党建内容学习的积极性。教师授课时受自身行为习惯、授课方式的影响,会形成自身独特的教学模式。学生有时在高校内无法选择与自身情况相匹配的教师,导致学生对教师产生抵触态度,认为教师授课方式缺少吸引力,使学生对党建内容产生抵触情绪,久而久之便会丧失学习党建内容的积极性。

(三)传统高校党建模式形式虚浮,效益不佳

传统高校党建模式主要在线下开展,涉及会场布置和装修。部分高校在会场设置上大搞“形式主义”,将大量校内教室设定为固定会场,花重金聘请装修公司进行设计,而没有从学校的实际出发进行考量,推进“装修党建”。党建活动结束后,会场往往处于空置状态,未能对其充分利用,浪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除了注重“面子工程”外,思想政治学习往往也浮于表面,传统党建模式对于谈话、会议、理论学习有着严格的记录要求,往往必须全程手写、内容全面、干净整洁,部分师生为了完成任务要求,往往把学习重点聚焦于记录,对于内容则很少进行深度学习,形成了“留痕留迹不留心”的敷衍态度。

二、高校“智慧党建”的价值意蕴

“智慧党建”是与传统党建相对应的概念,是现代信息技术的进步“倒逼”传统党建模式变革的产物,是传统党建形式的智能化、信息化、数字化,其运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等现代信息技术打造的全新党建工作平台,具有信息资源共享、数据采集分析、人员组织管理等功能,具有科学化、现代化、共享化、多样化、可视化等特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高校党建工作面临着新机遇、新形势、新挑战,高校党建工作者要因时而变、因势而谋、因需而为,深刻把握“智慧党建”蕴含的价值,把“智慧党建”模式深度应用于高校党建,积极适应新时代高校党建工作的新常态。

(一)有利于高校党建流程的系统化

“智慧党建”对高校内部的党务工作实行统一的数字化管理,实现了对高校党内事务、组织、人员的有效管控。在事务上,数字化平台实现了高校党内事务管理的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提高了管理效率,降低了管理成本。“智慧党建”可以实现信息实时共享、数据实时分析、工作实时监控,加强了高校党务工作者互联互通以及党组织人员的互相监督,为高校党建工作决策提供了更加全面、科学、准确、及时的信息支持与反馈,保证了决策的公平性和透明性。在组织上,对高校党组织和党员信息的采集、存储、分析,保证了组织内部信息的安全,对高校党务工作的安排、执行、总结进行全面规划,实现高校党务工作管理的规范化和流程化。在人员上,对高校党组织人员进行评估和考核,实现评价体系的公正与公开,在党内营造良好的生活作风,发挥好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二)有利于高校党建模式的信息化

顺应信息化时代的发展,“智慧党建”依托互联网将传统党建模式由线下转移至线上,利用区块链技术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信息进行存储验证,防止数据篡改、数据遗失的现象发生,实现了数据的追根溯源以及无纸化工作。通过各种线上平台,“智慧党建”实现了办公、管理、教育的线上操作,使党务工作者将更多的时间精力投入线下工作中去,贴近高校学生的生活,进行调查研究。同时,高校党组织也要协同专业技术的开发者,推动软件的优化升级,更新算法技术,使“智慧党建”向专业化、精细化方向发展。与此同时,“智慧党建”通过“整合并利用数据库、智能分析和大数据收集等方式,及时获取、整合、分析、处理和反馈高校党建工作中的信息数据,以量化的方式体现高校党组织的纪律作风、组织生活、思想建设和政治建设等情况,最终形成系统的、全面的分析报告”[2]。“智慧党建”通过可视化工具如党建大屏、党建机器人、一体机等媒介,将复杂的数据与信息以柱状图、折线图和表格等更加清晰的形式呈现出来,党务工作者对相关数据进行研究有助于更加科学、系统、全面地理解高校党组织动态、党员信息、党务工作信息,对于党建工作中的不足能更有针对性地进行处理,提升高校党建工作成效。

(三)有利于高校党建资源的共享化

高校党建主要面向师生群体。要保证高校正确的办学方向,筑牢高校师生的理想信念,高校党建应不断拓展红色资源的传播渠道,扩大红色资源的“云供给”。“智慧党建”对分散的红色资源信息进行整合,并在相关平台发布党建文章、视频、动态,实现信息互动与数据共享,可实现对党内优质资源的最大化利用,扩大资源影响力。“智慧党建”通过“可视化平台+线下体验”,组织高校师生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主题党日”、民主生活会,组织参观红色教育基地等活动,实现线上线下教育的同频共振。

(四)有利于高校党建形式的人本化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3]高校师生数量庞大,在年龄、学历、性别、兴趣上都有所不同,面对受众群体的差异,如何把党建工作有效融入高校群体,增强高校师生参与党建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自觉性,是我国高校党建面临的难题。不少高校师生认为党建内容过于枯燥乏味、缺少新鲜感、形式单一、缺少互动性。“智慧党建”通过“流媒体+融媒体”相结合的形式,实现了党建内容的分类投放、点播播放及线上实时互动,师生可以根据自身时间安排以及兴趣等个性化需求选择合适的内容进行学习,学习完成后可在视频评论区与学习者进行互动交流、分享学习经验、答疑解惑。同时,“智慧党建”新增了如“答题闯关”、“每日一答”、知识竞赛等板块,实现了思想性、知识性和趣味性的融合,让师生在寓教于乐的学习过程中端正工作态度、学习态度和政治立场,坚定共产主义信仰。

三、当前高校“智慧党建”面临的困境

“高校基层党组织作为学校党的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全校办学治校顶层设计的具体实施者、上级工作部署的推进落实者,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中担任主力军的角色。”[4]“智慧党建”虽然在推动传统党建模式的变革和提高党建工作效率上取得了成绩,但仍面临着专业型党建人才资源不足、专项资金投入不够、舆情监管不力等问题,高校应及时关注并积极采取相应措施。

(一)缺少“又红又专”的专业型党建人才

智慧党建对党建工作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其不仅要具备基本的理论素养、熟悉党务工作流程,而且要懂得计算机网络技术、熟知新媒体的运用。[5]我国大部分高校被传统党建思维束缚,在对“智慧党建”模式的理解和运用上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在人才上,缺少对现代化、信息化、知识化相结合的人才培养,党建工作人员要么只懂技术,不懂党建,要么只懂党建,不懂技术。

(二)缺乏高校“智慧党建”专项资金投入

资金支持是“智慧党建”建设的保障,高校党建智慧化建设整体呈增长趋势,但普遍缺乏专项资金投入,已初步建成的平台系统资金主要来源为政府投入、基层党组织自筹等形式,导致建设水平不高、党务信息安全无法保障、平台后期维护和升级不能有效保障等问题出现。[6]“智慧党建”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软件开发、运营维护、平台管理等多个部门的协同合作以及基础设施建设和专业人才培养,对于资金的持续投入需求较大。

(三)高校“智慧党建”舆情管控仍有缺口

社会的开放以及互联网的发展为舆论自由创造了nPzYyLuoKdZDdISjX6rp2Ge4H2PzxvwUruhT0z8BdbY=条件,人们在网络平台上可以互相交流观点、了解前沿信息、学习专业知识。但舆论自由也是一把双刃剑。近年来,危害国家安全信息不断侵入、网络暴力事件频发、违反社会公德的现象屡禁不止,高校师生在缺乏外部监管与自身分辨能力的情况下,容易受到言论冲击与影响,在网上发布不实消息和负面观点,造成社会的不良风气。因此,当前“智慧党建”对于网络舆情的监控应进一步加强。

四、高校“智慧党建”质量提升对策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7]高校“智慧党建”的高质量发展需要党务工作人员在思想、行动、观念上进行自我革命,以系统思维谋划“智慧党建”的发展前景,推动“智慧党建”在人才素养上有所提高、在基础设施上有所完善、在思想引领上有所强化。

(一)加快人才培养,提高人才素质

办好中国的事,关键在党,关键在人。高校应加大对专业人才的培养,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的思想,打造一支素质高、能力强、作风正的人才队伍,加强对其信息技术和思想政治素养的协同培养,保证其既讲政治、懂党建,又懂网络、讲创新,从而为高校党建的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同时,高校应积极培养学生党员群体中的积极分子,发挥好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高校“智慧党建”发展提供充足人才储备。

(二)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基础设施

“智慧党建”高效运行应配备相应的软硬件设施。高校在注重“智慧党建”软件功能的开发、运行和维护时,也应高度重视软硬件设施建设工作。高校应加强校园无线网络设施建设以及网络故障的紧急维护处理,保证校园网络高速稳定;应加大对硬件以及软件的资金投入,让“智慧党建”能够实现良性发展,否则“智慧党建”系统将难以发挥效能。

(三)加强舆情监管,强化思想引领

习近平总书记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强调:“我们要本着对社会负责、对人民负责的态度,依法加强网络空间治理,加强网络内容建设,做强网上正面宣传,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人类优秀文明成果滋养人心、滋养社会,做到正能量充沛、主旋律高昂,为广大网民特别是青少年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8]舆情管控是“智慧党建”的一项重要功能,要提高“智慧党建”的舆情监测水平,对不实与不良信息进行分辨与屏蔽,及时纠正错误舆情,加强主流网络阵地建设,营造开放、良性、正向的网络环境。

五、结语

在科技迅速发展的时代,传统党建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党建工作数字化已成为时代发展的大趋势。搭建“智慧党建”工作数据平台,实现党务信息管理、党史宣传教育、党员数据资料存储归档等多位一体的党建系统,既提高了高校党建的工作效率和质量,也给高校和党务工作者带来了新的挑战,这就要求高校和党务工作者必须在实践中积极破解“智慧党建”发展过程中的难题,以奋发有为的姿态不断推动“智慧党建”向前发展,促进高校“智慧党建”的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2019年1月31日)[N].人民日报,2019-02-28.

[2]蒋姗娜.大数据时代高校智慧党建体系构建研究[J].高校后勤研究,2023(7):52-54.

[3]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 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

[4]金能明.高质量发展引领高校思政工作[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22(10):14-16.

[5]白春乐,袁武振.互联网时代高校智慧党建面临的困境及其出路[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2(4):42-44.

[6]于燕枝,余久华.高校“智慧党建”的遵循原则和创新路径[J].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4):88-92.

[7]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7年10月18日)[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62.

[8]习近平.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2016年4月19日)[N].人民日报,2016-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