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传承与高校思政育人“同频共振”路径探赜

2024-09-24 00:00:00李琳杜刚
文教资料 2024年7期

摘 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史悠久,成果辉煌灿烂,在世代相传中绵延不绝,展现出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积淀。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高校思政教育铸魂育人理念具有协同性。基于“非遗”的独特性、民族性和创新性阐述,高校从思政育人角度出发,以“非遗”为素材,借助“非遗”的精华部分,让青年学子走进“非遗”、了解“非遗”,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探寻“非遗”传承与思政教育的融合之路,这有助于推进“非遗”传承与高校思政育人“同频共振”,让“非遗”在传承与创新中绽放光芒。

关键词:非遗传承;思政育人;同频共振

在漫漫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留下了浩如烟海的文化遗产,为中华文明提供了重要的精神支柱。2023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1]。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延续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我国历来高度重视“非遗”保护工作,近些年来“非遗”传承队伍日益壮大,“非遗”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同时也在不断探索促使“非遗”保护工作发挥更大效能的方法和路径。保护“非遗”之于高校思政教育的意义之一在于“以文化人”。高校思政教育与“非遗”传承具有高度的契合性,新时代背景下,以“非遗”传承融入高校思政教育,挖掘内涵,丰富高校思政教育资源,以文载道、以文化人,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依托,传承、发展、创新“非遗”文化,培养更多具有家国情怀、文化自觉与文化担当的时代新人。

一、本质:“非遗”的文化属性

“非遗”的文化属性深植于其本质,不仅是民族文化的精神实质与核心价值的体现,也是民族智慧的结晶和情感的纽带,承载着民族的历史脉络和文化基因。随着时间的推移,“非遗”不断融入创新元素,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和稳定性。此外,“非遗”作为一种活态文化,其传承和发展面临着多重挑战,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和支持,以保持其在新时代的活力和连续性。

(一)从创造或形成的源头看,“非遗”是本源性文化

那些被个人、群体或社区共同认定为“非遗”的文化形态,它们并非凭空而来,而是源于人类的智慧与创造。从根本上讲,这些文化形态属于文化领域的一部分,拥有独特的文化特性。简言之,“非遗”是人类创造的精神财富,是文化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非遗”是个人或群体原创性的文化创新结果。这种创新往往源于人类适应和改造自然环境产生的特殊需求。比如,生活在山地的群体发展了适应山地环境的生活方式与文化传统;生活在海边的居民则形成了与海洋生活紧密相连的文化特色;草原上的族群发展了独特的草原游牧文化。在这些文化中,一些独特且重要的元素被归类为“非遗”,并得到了一定的专门且有效的保护。正如中国人常说的“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这一表达的本质一样,人类必须适应环境的特点并发展相应的生存方式,进而在这一过程中创造丰富多彩的文化。在文化的广袤领域中,“非遗”以其“民族”“非物质”“遗产”的标志属性独树一帜,其文化印记深深地印刻在民族精神中。这些属性不仅定义了“非遗”的本质,还凸显了其在文化传承和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二)从时间与传承过程看,“非遗”检验文化价值

“非遗”经历了时间的洗礼与发展的考验,它们不仅在时间的沉淀中持续积累、不断完善,接受了广大群众的检验,更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融入了不同时期的创新元素和丰富内涵,从而赋予自身强大的稳定性并焕发出新的活力。“非遗”是从人民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提炼出来的民族智慧结晶,代表了民族文化的精神实质与核心价值。“非遗”蕴含着本民族独特的世界观、价值观、思维方式和审美情趣,这些珍贵的文化财富在传承过程中不仅记录了民族历史的发展脉络,更展示了民族的智慧和创造力。同时“非遗”中蕴藏着民族的文化基因,是民族智慧的结晶和民族情感的纽带。保留了最有代表性的民族特色,是民族灵魂的精髓,是民族的生命动力和精神依托,反映着该民族的文化身份和地方特色。“非遗”如同大地上的河流,流淌不息,为大地增添了精神与生命力,使其更加富有特色和魅力。

(三)从传承特性与传承群体看,“非遗”是活态性文化

“活态性”[2]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区别于物质文化遗产的关键特性之一。“非遗”的传承性是指它作为一种活态的文化,能够世代相传,保证其生命力和历史连贯性。这种传承不仅是保护传统技艺与知识,更在于推动“非遗”自身在新的社会环境和文化语境中实现创新性发展,使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维持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桥梁。随着现代社会发展和多元文化的冲击,“非遗”的传承面临着诸多挑战,许多“非遗”项目因缺乏传承人或资金支持濒临失传,同时现代文化的冲击也导致年轻人对“非遗”的兴趣逐渐减弱。为了确保这类文化形态能够长期且常态化地得到传承与发展,不仅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要高度重视代表性“非遗”传承人的作用,更要关注一般性传承人和传承参与者的力量。受众群体的积极参与,不仅是对“非遗”的认同和支持,更能够为文化传承注入更多活力,推动其在现代社会中的传播和发展。

二、“非遗”传承与高校思政育人“同频共振”的可行性

(一)“非遗”“以文化人”与高校思政育人功能相契合

“非遗”的传承与高校思政育人之间存在着天然的关联性。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3]而我国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为了推进“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高校思政教育发挥着关键作用。近年来,我国高校在思政育人各项工作中做出了积极的创新与尝试,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其中,将“非遗”融入思政育人便是一项重要的工作。“非遗”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蕴含着丰富的价值观和道德观,高校思政教育需要将这些价值观传递给学生,使其通过学习和体会“非遗”的内涵,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等相关课程的开展为例,尽管思政课程偏重于理论,但其中涉及的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等理论可以融入对“非遗”起源与发展的阐释之中,以此帮助大学生理解文化传承遭遇困境的原因。此外,“非遗”的思想精神和文化魅力可以帮助大学生以新的视角认识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以此加深对本民族文化的理解与热爱。这充分体现思政教育的育人主旨。因此,“非遗”“以文化人”与高校思政育人之间存在高度契合性。

(二)“非遗”传承丰富、充实、拓展高校思政教育

“非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它代表了民族精神和文化底蕴。然而,现代社会不同意识形态的文化传统与外在历史条件相互交织,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缺乏传承主体及传承空间的困境。高校作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时代新人的重要阵地,承担着重要任务。将“非遗”传承与高校思政教育相结合,不仅为“非遗”的传承提供了有力的载体,也为教学主体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与空间。通过将“非遗”传承与高校思政教育融合,高校可以充分利用“非遗”资源,扩大“非遗”传承主体、丰富教育内容。这既可以拓展思政教育深度,又能增强学生的文化涵养和文化自信。[4]这对于推动“非遗”适应现代化社会发展需求,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三)高校思政教育发展以“非遗”为素材

高校思政教育育人目标充分体现了“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重要性。“非遗”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与民族记忆,充分展现了人民生产生活实践的创造性。透过“非遗”,我们可以看到传承人“心心在一艺”[5],执着专注、勤学苦练展现手工技艺的极致境界,看到传承人一丝不苟、在精益求精中追求“非遗”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这些“非遗”传承人集中体现了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精神。如今,我国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承过程中面临着生存危机。新形势下,高校思政教育应引领新时代青年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应积极将“非遗”作为素材,正确认识蕴含在“非遗”中的民族精神,发挥“非遗”在对大学生道德培养、文化认知以及技艺传授等方面的功能和作用。高校思政课引入“非遗”文化,将进一步提升大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增强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形成积极向上的价值信念,一定程度上也能促进我国“非遗”的保护与传承,同时让思政育人的内容和体系更加丰富,更具层次性。

三、“非遗”传承与高校思政育人“同频共振”的必要性

(一)提升文化理解力与文化素养

“非遗”作为人类自然活动和社会活动的历史遗存,从各个层面揭示了当下社会历史发展面貌,能够体现人民的思想道德和科学发展水平,其价值和作用是永恒的。“非遗”本身在与人类的相互关系中帮助人了解过去,用生活化、艺术化的方式记录群体的活动轨迹。“非遗”是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资源,是历史的真实见证,也是一笔宝贵的、不可复制的文化财富。将“非遗”融入高校思政教育,可以帮助学生获得更多的文化知识与实践知识,提升文化素养。例如,让大学生接触扎染,扎染技艺在扎、缝、缚、缀、夹等多种形式组合后进行染色,形成晕化的图案色彩和丰富的褶皱肌理,随意性的花纹增添了意外的惊喜;同时就地取材的植物染法体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这反映了人民群众的审美观念和艺术情趣,表达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大学生可以在了解、接触“非遗”文化的过程中感受艺术魅力,同时领略“非遗”传承中蕴含的工匠精神,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升文化意识和文化素质。

(二)提高实践与创新思维

我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了丰富的“非遗”,是中华民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非遗”直观地反映了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节点,体现着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的价值,是社会生产实践发展水平不可或缺的物证。“非遗”作为一种独特的教育资源,可以为高校思政教育提供丰富的教学素材和实践机会,丰富教学内容和手段。在高校开展“非遗”教育教学活动,有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展知识的深度和广度。“非遗”也是一部劳动人民生产实践史,其囊括的丰富内容为大学生学习实践提供了素材,同时也为高校思政教育理论的创新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和实现路径。

(三)增强民族认同感

大学生在推动我国建设发展的过程中扮演着不可忽视的重要角色,其文化素养对国家的长远发展产生着深远影响。其一,教师应引导大学生在实践中深刻感受我国深厚的历史底蕴,加深当代大学生对“非遗”文化的认知,帮助大学生感受其中强大的文化力量,进一步提升大学生对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兴趣,增强民族自信心,使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得以延续,其二,教师应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深度挖掘,将文化认同升华到政治认同,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增强民族凝聚力。在“文化自信”的现实背景下,“非遗”融入高校思政教育有助于增强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使大学生在思想发展上找到明确的方向。

四、“非遗”传承与高校思政育人“同频共振”的路径

一个“非遗”就是一段时代的光影,能够折射出悠久的文明史、跌宕的传承史。“非遗”是高校思政教育的良好文化资源,将“非遗”传承与高校思政育人相结合,有助于“非遗”在当下的活态传承,绽放日益迷人的文化光彩。

(一)推进“非遗”进入课堂,打造文化传承阵地

高校在增强学生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感、责任感,以及培养和提升学生文化创新意识与能力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为了达到这些教育目标,高校应当科学设置课程、转变教学理念、变革教学方法,将“非遗”教育合理融入教学,探索“非遗”传承与现代教育体系建设深度融合的新模式。第一,在课程设置上,高校可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公选课程。以音乐、建筑、绘画等领域的文化遗产为内容扩展,尽可能满足不同专业的学生需求。第二,在教学理念上,高校应当强调学生学习“非遗”的主体性与实践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第三,“非遗”教育不仅在于知识的传授,更在于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体验和感悟。组织“非遗”实践活动,如参观“非遗”博物馆、参与“非遗”技艺的学习等。

(二)推动“非遗”融入校园,塑造良好育人环境

高校应充分发挥“非遗”文化的柔性浸润作用,将其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形成以手工技艺文化、艺术文化、师德文化等为特色的校园文化。第一,高校可邀请“非遗”继承人与相关工作人员进校园,进行手工技艺展演。继承人的参与能为学生提供最直观、最真实的学习体验,通过现场展示、讲解和互动,学生能够近距离地感受非遗技艺的魅力,加深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第二,开展特色活动展现华夏风采、弘扬“非遗”文化。高校可选择宫灯、宫扇、中国结、脸谱、景泰蓝掐丝等具有代表性的“非遗”产品进行展示,使学生在接触与学习“非遗”的过程中培育家国情怀和文化自觉。第三,开展人文艺术讲座,弘扬“非遗”文化。高校可开展“古书画修复装裱技艺”“大气磅礴中国彩陶”“昆曲闺门旦表演赏析”以及“碑帖的魅力”等人文艺术讲座,塑造良好的文化氛围以及趣味性强的互动环境,潜移默化地加深学生对“非遗”、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与认同。

(三)推进“非遗”数字场域,掌握文化传承密码

借助人工智能技术等新技术,能够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数字化和场景化,增强受众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沉浸感、互动参与度。[6]高校以数字化“赋能”“非遗”,引领“非遗”传承向专业化、纵深化方向发展,促进“非遗”的延续传承与创新发展。第一,数字科研项目驱动。高校可鼓励教师与学生对国家“非遗”项目的数字校园传承等课题进行立项研究,如“非遗”资源的数字化记录、“非遗”记忆的科学解析等。第二,跨学科融合创新。高校可促进人文、社科、理工、艺术等多学科交叉融合,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现代科技手段进行数据分析,为“非遗”的创新发展提供思路和技术支持,赋予“非遗”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化的表达形式,展现“非遗”新的生命力。第三,搭建“虚实互融”教学平台。高校可借助虚拟仿真教学平台,开设“非遗”课程学习公开短课,开辟线上人工智能学习区域和智能化交互式答疑系统。在教学手段中将新技术“原境重构”展示与现场演练相结合,让学生充分体验和感受“非遗”魅力。

五、结语

中华民族创造了博大精深、丰富多彩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植根于中华大地的“非遗”是溶于中华民族血液的文化印记。“非遗”蕴含着一个民族的价值观及其独特的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充分展现了人民生产生活实践的创造性与主观能动性,展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当代青年应立足守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脉,在新时代谱写“非遗”传承的新篇章。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 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条件[N].人民日报,2023-10-09.

[2]林琰,李惠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机制与活化路径[J].南京社会科学,2023(3):151-160.

[3]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22年10月16日)[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34.

[4]熊沂,骆婉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3(24):48-50.

[5](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4:276.

[6]杨娟.人工智能时代的中华文化传播力研究[J].人民论坛,2023(2):107-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