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旗渠精神涵育新时代好青年的内在机理

2024-09-24 00:00:00杨晓平
文教资料 2024年7期

摘 要:作为民族集体记忆的宝贵结晶,红旗渠精神诞生于无数有志青年担当使命、实现梦想的奋斗历程。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以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为核心的红旗渠精神将接续高扬引路旗帜,激励新时代青年人成长奋进,涵育更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这具体表现为:自力更生的红旗渠精神激励青年人追梦圆梦,艰苦创业的红旗渠精神引领青年人挺膺担当,团结协作的红旗渠精神助力青年人苦中奋进,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指引青年人以民为先。

关键词:红旗渠精神;新时代好青年;自力更生;团结协作

20世纪60年代,为改变河南省林县(今林州市)长期受困于水的发展劣势,以杨贵书记为代表的县委班子决心建渠引水,几经考证选取“引漳入林”的建设方案,怀揣着为民引水、造福一方的强大信念,一代代林县儿女开启了“战太行、富太行”的伟大事业。自力更生、苦战十年,林县人民终于摆脱了“水贵如油”的生存困境,建造了“人工天河”红旗渠,孕育出了红旗渠精神,为中国共产党精神史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要用红旗渠精神教育人民特别是广大青少年,社会主义是拼出来、干出来、拿命换来的,不仅过去如此,新时代也是如此。”[1]面对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艰巨任务,红旗渠精神蕴含着培育新时代好青年的丰富精神资源,充分挖掘其中丰富的育人资源必须厘清其中的逻辑脉络,丰富青年人的精神世界,引导其成长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2]的新时代好青年。

一、自力更生的红旗渠精神激励青年人追梦圆梦

红旗渠的建设过程就是林县人民依靠自身力量、解决缺水贫困难题、实现自力更生的过程。自力更生的时代内涵厚植青年人实现理想的动力土壤,为青年发展提供动力。我们应当充分挖掘红旗渠精神内涵中自力更生的时代价值,发挥其作为重要精神资源的价值导向作用。

(一)自力更生植根于中华民族自立自强的奋斗历史

自力更生激励无数中华儿女直面困难、奋发图强,创造出累累硕果。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自力更生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奋斗基点。”[3]以盘古开天、夸父逐日、女娲补天、神农氏尝百草等为主要代表的远古神话,展现了中华民族先民因地制宜、自立自强的历史图景,暗含了中华民族通过艰苦奋斗、自力更生以克服生活磨难、升华精神世界的价值追求。受一定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的限制,中华民族进入农业社会以来,不断经受着灾难考验。例如,《中国灾荒史记》中记载自1949年至1989年,旱涝灾害不曾停歇,“干旱和雨涝是影响我国农业生产的最主要的两大气象灾害”[4],即便如此,中华民族依靠自力更生、自强不息的精神品质,从一次次灾难中崛起,创造了辉煌文明,彰显出中华民族的勤劳与智慧。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始终坚持自力更生,依靠自身顽强力量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巨大考验。比如,建党初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于困境中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探索“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林县人民在红旗渠的修建过程中更是发扬自力更生的优良传统,战胜困难,克服险关,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的工程难关,创造出红旗渠的伟大奇迹。在那个各种物资都相当紧缺的年代,基本的生产生活都难以完全保障,修建一个庞大复杂、前所未有的水利工程对当时的人来说可谓难上加难。但是,英勇的林县人民并没有仅仅依靠国家力量,而是充分发挥自身的力量与智慧,凭着自力更生的决心与力量,依靠一锤一钎和无数勤劳肯干的双手,用鲜血和生命铸就全长1500公里的“人工天河”。可以说,自力更生精神是红旗渠精神的立足点,贯穿红旗渠的修建全过程。

(二)自力更生的红旗渠精神展现出梦想成真的鲜亮底色

毛泽东在延安干部会议上提出:“我们的方针要放在什么基点上?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叫做自力更生。”[5]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和匮乏的社会资源,林县人民坚持“以自力更生为主、国家扶持为辅”的建渠方针,与大自然抗争,成功修建出被周恩来总理誉为“新中国两大奇迹”的红旗渠。红旗渠的建成不仅改变了林县人民长期缺水的状态以及地区干旱的面貌,是物质文明建设的奇迹,更重要的是它孕育了伟大的红旗渠精神。在因地制宜方针的指导下,林县人民凭借顽强的拼搏精神完成了“战太行、出太行、富太行、美太行”的四部壮丽诗篇。习近平总书记将自力更生作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原则,指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应当“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6]。自力更生的红旗渠精神有助于人们在伟大梦想的实现征程上始终脚踏实地、保持战略定力、怀揣坚定意志。无论挑战多么巨大,无论艰险多么难克服,中华儿女都会一次次谱写出如红旗渠般的伟大赞歌,将自力更生的精神融入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中。

(三)自力更生的红旗渠精神引领新时代青年人追梦圆梦

以红旗渠精神锤炼青年人,应当充分发挥自力更生精神对青年人追梦圆梦的精神支撑与思想动力作用,实现新时代青年人在伟大征程中扬帆远航。首先,新时代青年人应当在逆境之中不软弱,即青年人应该具备独立且坚强的人格,树立正确崇高的理想信念,抵御前进路上的风险挑战。部分青年大学生“受算法推荐模式、个性心理特征、多元社会思潮等影响,在思想观念、道德自律和价值取向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偏差”[7]。对此,家庭、学校和社会各方应积极运用各种媒介,培养青年独立坚强的人格,满足社会发展的要求。理想信念是精神之钙,对处在人生重要节点的青年人来说,在新时代坚定理想信念尤其重要。其次,新时代青年人应当在困难面前不屈服,保持不畏艰险和积极昂扬的精神状态。新时代青年人应当自觉担当、顽强学习,能吃苦、敢吃苦,增强实干本领。因此,学校等教育部门应加强对青年人的教育与激励,使青年人能够形成向上拼搏的精神情感,发挥自身的青春力量,面对新时代的新使命。再次,新时代青年人应当在危乱面前不慌张,用自己的才智与策略化解可能发生的各种问题。青年人应充分汲取自力更生精神内涵,使其成为涵养青年成长成才的精神养料。最后,新时代青年人应该积极参与各种社会实践,养成独立的思想意识与精神信念。只有不断提高青年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才能促进他们辩证看待危机与机遇,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对于正处于学习阶段的青年人来说,应当自主学习,完成自身的使命;保持学习的习惯,开阔视野、增长见识;不断以日积月累的知识储备,跟上时代步伐,接受环境的检验,完成自我实现、自我发展和自我成长。尊重与发挥青年人的自力更生精神,他们才能勇于直面各种艰难险阻,用行动和实践交出人民满意的时代答卷。

二、艰苦创业的红旗渠精神引领青年人挺膺担当

艰苦创业是人类历史上取得任何成就不可或缺的精神品格。“任何美好理想,都离不开艰苦奋斗。”[8]作为红旗渠精神的要义,艰苦创业精神激励着30万林县儿女缺衣少食战太行、一锤一钎创奇迹。艰苦创业精神是全体中华儿女历经千年风雨、追求共同理想所必须选择的道路依循,更是激励新时代青年承担时代使命、担负民族重任的不竭精神动力。

(一)艰苦创业蕴藏着中国共产党百年成就的成功密码

艰苦创业是以艰苦奋斗为优良传统的革命精神的生动体现,在实践中表现为敢想敢干、乐于担当的高尚情怀,不惧艰苦、勇于牺牲的无畏气概,善始善终、善作善成的非凡智慧。红旗渠修建初期正值国家困难时期,以杨贵为核心的林县县委发扬历史主动精神,树立重新安排林县河山、将荒山变成大寨田的为民之心,决心修建红旗渠、引进漳河水、浇灌林县人,带领30万林县人民凿山开洞、跨谷架桥,数年奋战终圆梦。面对风化严重、滚石不断的悬崖峭壁,以任羊成为代表的青年突击队飞天除险,充分发扬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为红旗渠工程的顺利推进破除障碍。众多修渠人用生命熔铸而成的红旗渠精神成了时代坐标、历史高峰。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没有老一辈人拼命地干,没有他们付出的鲜血乃至生命,就没有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要永远铭记他们。”[9]红旗渠精神的伟大之处不仅在于克服了自然之苦、群众之困,更在于其在修渠中彰显的非凡智慧。在十年九旱、沟壑分割的自然环境下,林县人民大胆设想,确定了引漳入林的解困之策;在困难重重、牺牲常伴的修建过程中,林县人民敢想敢干,实现了引水入林的大目标。以艰苦创业为核心的红旗渠精神激励了一代又一代林县儿女成长为担当使命、吃苦耐劳、奋发有为的时代新人,接续“战太行E+3MLj7qw5vkCIyR6bdfFw==”的精神伟力。

(二)艰苦创业的红旗渠精神内含实现理想的道路依循

艰苦创业是红旗渠精神的内在气质,更是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坚韧不屈、几经风雨而愈发繁荣的精神密码。在追求实现理想的奋斗进程中,艰苦创业不仅在主观上蕴藏着丰厚的精神动力,而且在客观上发挥着强大的指导作用。林县人民削平1 250个山头,修建了12 408个建筑物,最终完成了全长1 500公里的红旗渠,引漳入林工程顺利竣工。伟大实践孕育伟大精神,伟大精神引领伟大事业。在修渠过程中,艰苦创业精神激励着人民群众在风餐露宿中为实现“有水用”的理想而奋力向前,不畏难、不放弃,轮班干活、日夜苦干,野菜充饥、糠粮饱腹,正是凭着这样强大的决心和毅力,林县人民战胜了无数困难。面对技术落后、工具不足、设备落后的客观问题,林县人民在艰苦创业精神的指导下争天斗地、拼搏努力,充分发扬“不等、不靠、不要”的精神,没有工具自己造、没有炸药自己制、没有石灰自己烧,不断创新方法、扩大生产、减少耗费,最终实现了“条条渠道绕山转,座座水库映蓝天”的引水入林之梦。红旗渠工程是梦想变为现实的生动案例,其核心在于为民富民,与新时代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的奋斗目标具有一致性,艰苦创业的红旗渠精神是中国梦变为现实的道路依循。实现中国梦,必须大力弘扬艰苦创业精神,将其与时代精神结合,使全体社会成员保持敢担当、不畏难、肯奋斗、勇牺牲的精神状态,让红旗渠精神转化为贴近时代特征的物质力量,为中国梦成为现实注入生机和活力。

(三)艰苦创业的红旗渠精神激励新时代青年人担当使命

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新时代号召青年人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一百年前,一群新青年高举马克思主义思想火炬,在风雨如晦的中国苦苦探寻民族复兴的前途。一百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旗帜下,一代代中国青年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事业,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10]这段话深刻诠释了青年人在实现民族复兴伟业中的突出作用,反映出青年人敢于担当、不惧艰苦、善作善成的精神品格。新时代弘扬艰苦创业精神,并不是主张让青年人回到吃粗粮、穿破衣的时代,而是激励其保持担使命、有耐心、求进取的精神状态,继承先辈们所凝聚的干事创业的精气神,真正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新时代好青年。首先,红旗渠精神激励青年人坚持主动求变、敢于担当的精神气魄。“全党必须坚定信心、锐意进取,主动识变应变求变,主动防范化解风险,不断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11]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青年人必须紧跟党的奋斗方针,在主动求变、担当使命中展现青春风采,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青春活力。其次,红旗渠精神激励青年人具备不惧艰苦、勇于牺牲的无畏气概。弘扬艰苦创业的红旗渠精神,有助于推动青年人用更加积极的态度看待挫折,锻造面对苦难撑得住、关键时刻顶得住和风险考验扛得住的奋斗品格,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持久的精神力量。再次,红旗渠精神激励青年人保持善始善终、善作善成的超凡气质。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勉励青年人要成长为“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12]的新时代好青年,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弘扬艰苦创业精神,激发青年人在风险挑战中发挥历史主动精神,在坚守为民初心和担当为国使命的奋斗历程中实现人生价值。

三、团结协作的红旗渠精神助力青年人苦中奋进

“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国内各民族的团结,这是我们的事业必定要胜利的基本保证。”[13]团结协作的红旗渠精神是支撑林县人民干事创业、引漳入林的持久动力,也是人民创造历史伟业、实现民族复兴梦想的力量源泉,更是推动新时代青年人踔厉奋发的精神伟力。

(一)团结协作构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价值

团结协作是红旗渠精神的内在精髓,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实践表征。红旗渠的成功修建是团结协作精神在人民创造历史伟业过程中的生动体现。20世纪60年代,面临恶劣的自然环境和艰苦的历史条件,林县县委坚持建渠工程,协调各方,铸成了引漳入林的战线。首先,干部队伍团结协作,达成了为民引水、实干富民的统一理想,为团结群众、争取支持提供了稳定的领导核心。其次,干群关系和谐一致、上下齐心。干部队伍以人民根本利益为出发点,真正做到了想民所想、急民所急,“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14],为红旗渠建设提供了坚固的群众基础。再次,各行各业团结一心、分工协作。各行各业在粮食、人员、技术、设备等各方面提供了现实支撑,为红旗渠工程的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物质保障。最后,县内县外有效沟通、国家省委大力支持。在三年经济困难时期,国家依然拨出资金帮助建设,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林县人民的资金困难问题,为红旗渠工程的建设提供了强大的外部支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懂团结是真聪明,会团结是真本领。团结出凝聚力,出战斗力,出新的生产力。”[15]林县人民在艰难困苦中团结一致、无私奉献,坚持全县一盘棋、共圆一个梦的必胜信念,熔铸了团结协作的精神丰碑,为实现理想提供了永不枯竭的动力源泉。

(二)团结协作的红旗渠精神昭示了实现理想的力量源泉

团结协作是红旗渠精神的永恒底色,正如江泽民所肯定的,红旗渠精神“不仅是林州的、河南的精神财富,也是我们整个国家、民族的精神财富”[16]。20世纪60年代,团结协作精神在应然、实然和实践三重维度凝聚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历史伟力。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时代,青年人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将团结协作的红旗渠精神与中国精神相结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在团结协作中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在应然层面上,红旗渠作为跨地区、跨村落、跨农户的大型水利工程,需要深入的内部合作、有力的外部支撑以及县内外的有效协作;在实然层面上,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已经初步形成,集体主义价值观被广为认同;在实践过程中,林县县委带领人民真正实现了协调各方、团结一致的工作目标。三个层面的优势在建设红旗渠的奋斗历程中合而为一,熔铸形成了团结协作精神,为改变林县面貌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力量支撑。“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17]面对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更需要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在联系群众、团结群众的工作实践中高扬红旗渠精神旗帜,形成全国人民奋发有为、攻坚克难的历史合力。

(三)团结协作的红旗渠精神助力新时代青年人苦中奋进

青年人是祖国的希望、民族的未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年轻一代要继承和发扬吃苦耐劳、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摒弃骄娇二气,像我们的父辈一样把青春热血镌刻在历史的丰碑上”[18]。新时代弘扬团结协作的红旗渠精神,能够推进青年人树立共同的价值旨归、建构共通的大局意识、构筑共融的精神家园。团结协作的红旗渠精神为培育青年人能吃苦的时代品格确立了集体主义的价值旨归,为实现青年人在困难面前矢志奋斗提供了巨大的精神动力。“只有团结奋斗,才能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只有团结奋斗,才能形成同心同向的磅礴力量。”[19]青年人要在祖国建设的伟大实践中继承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精神,其背后的动力支撑来源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人类共同繁荣的目标指向;为民造福、为国担当的信念勾画了青年人砥砺奋进的价值蓝图。团结协作的红旗渠精神为涵育青年人能吃苦的时代担当建构了民族复兴的历史大局,为青年人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坚守初心使命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定力。“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也就是一两代人的事,我们正逢其时、不可辜负,要作出我们这一代的贡献。”[20]新时代弘扬团结协作精神,激励青年人在形势复杂的时代背景下发挥能吃苦的主动精神,以增强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力量为出发点,自信自强、团结奋斗。团结协作的红旗渠精神构筑了人类大同的精神家园,为青年人在世界舞台上为人类谋幸福提供了精神支撑。正如周恩来在外事谈话中所指出的,红旗渠精神对于整个人类谋求幸福的大同事业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第三世界国家的朋友来访,要给他们多看看红旗渠是如何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建设起来的”[21]。在新时代,中国承担着越来越多的国际事务,充分发挥了新时代中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自觉和历史主动,中国青年更应该在为振兴中华而艰苦奋斗的历程中厚植家园情怀,展现新时代好青年的世界视野。

四、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指引青年人以民为先

无私奉献是崇高的精神品质,红旗渠精神就包含着无私奉献的价值立场。青年人作为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汲取先辈的智慧结晶与蓬勃信念,在珍惜无数革命先烈创造的幸福生活的同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一)无私奉献凝聚着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力量

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是对中华民族基因特质的历史赓续,其内蕴的人民立场是新时代实现民族复兴和国家富强的力量源泉。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奉行“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社会理想,无数仁人志士投身于“为万世开太平”的伟大追求之中,为多数人谋福利、牺牲小我、成就大我的无私奉献精神已经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作为“我们民族一切文化、思想、道德的最优秀传统的继承者”[22],中国共产党人始终牢记为民族谋复兴和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使命。无数党员前仆后继、无私奉献,投身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和发展的奋斗伟业之中,铸就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谱系。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这么大一个国家,责任非常重、工作非常艰巨。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我愿意做到一个‘无我’的状态,为中国的发展奉献自己。”[23]红旗渠的成功修建,正是林县儿女对“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无私奉献精神的深刻诠释。无论是党员干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立场,还是广大群众舍己为人、勇于牺牲的境界,都真正做到了以民为先、为民服务,凝聚起完成艰巨任务、实现伟大目标的强大力量。

(二)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坚守了理想实现的价值立场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今天,红旗渠精神是历史留给青年的生动现实教材和宝贵精神财富。在红旗渠的建设过程中,林县人民为了工程建设,不计较自己的利益得失,哪怕牺牲生命,也会全身心投入其中。林县县委也始终牢牢坚守党的生命线,即群众路线,始终坚持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最终在人民群众的支持下,万众一心、排除万难,带领人民群众实现梦想。带领一个拥有14亿多人口的大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样的使命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一方面,中国梦归根到底是全体中国人民的梦,其最终实现离不开中华儿女无私奉献、团结协作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的价值引领,离不开一代代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而奉献的中国人民;另一方面,“不论过去、现在和将来,我们都要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把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24]。中国共产党只有真正在实践中做到贯彻践行党的根本工作路线——群众路线,与人民同悲欢、共命运,才能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充分发挥群众力量。大力弘扬红旗渠精神,可以汲取其中无私奉献的精神动力,凝聚起无穷的能量,指引中华儿女在两个大局纵横交错的国际局势和国内形势面前,奋勇拼搏、攻坚克难。

(三)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感召新时代青年人矢志奋斗

作为伟大民族精神历史再现的红旗渠精神,团结协作、无私奉献、集体至上的精神力量激励青年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伟大事业。无私奉献、我将无我的伟大精神给予新时代青年人立足现实的根本价值立场和展望未来的坚实价值基础,成为青年人培育过程中所应追求的价值指向。首先,新时代青年人应当树立家国情怀,筑牢价值信念。在新自由主义和功利主义等西方思潮的侵袭下,青年人应将自身命运与国家未来联系起来,将自身志向与国家发展结合起来,发扬新时代“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国家情怀。勇于担当、勇于奋进,扛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大旗,为实现全民族全社会的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其次,新时代青年人,尤其是青年党员应当履行人民至上的庄严承诺,忧人民之所忧。青年人亟须深刻领悟党的群众立场,明确人民群众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所发挥的共同的“本”“源”作用。站在群众史观和唯物史观的理论观点上,贯彻群众路线,时刻关注党和人民的需求,站稳站好群众立场。再次,新时代青年人应当继续保持优良的精神品格,做到相互帮助、无私奉献。在当下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思潮的侵袭下,作为独立个体的青年人极易作出不顾他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自利行为。对于正处于塑造思想品德素质、人生观价值观关键时期的青年人来说,应当走出自己的一方天地,积极了解国情、社情、民情,在实践中探寻无私奉献对于自身成长乃至社会发展的珍贵价值。“青年时代,选择吃苦也就选择了收获,选择奉献也就选择了高尚”[25],只有将奉献与自己的理想相联系,青年人才能真正在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中得到成长和蜕变,勇攀高峰、继往开来,助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在2024年青年节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寄语青年人要“奋力书写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26]。红旗渠精神不仅是全体党员坚定理想信念、不断砥砺奋进的精神动力,更是广大青年人担当时代使命、实现人生价值的思想指引。青年人践行以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和无私奉献为主要内容的红旗渠精神,有助于为民族复兴和国家富强培育更多新时代好青年。

参考文献

[1][9][18][20]习近平在陕西延安和河南安阳考察时强调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而不懈奋斗[N].人民日报,2022-10-29.

[2][26]习近平寄语新时代青年强调 奋力书写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N].人民日报,2024-05-04.

[3][25]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122,54.

[4]孟昭华.中国灾荒史记[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9:880.

[5]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132.

[6][11][12]习近平.

08d8e3bc496c202adb54c97d6f4764ab2790f883e37549e4128d6b5846aa00d8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22年10月16日)[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27,28,71.

[7]郝文斌,张添茗.微博空间青年大学生价值观引导研究——基于5万余名青年大学生的抽样调查[J].思想教育研究,2024(2):124-130.

[8]王海霞.红旗渠精神融入时代新人培育的逻辑理路[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2(24):32-35.

[10]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21年7月1日)[N].人民日报,2021-07-02.

[13]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04.

[14][24]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2013年12月26日)[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17,17.

[15]习近平.打好“团结牌”[N].浙江日报,2003-11-11.

[16]王其善,等.人工天河红旗渠:红旗渠纪念馆[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1.

[17]党的二十大文件汇编[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22:53.

[19]李庚香.以红旗渠精神照亮新时代新征程[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3):1-5,152.

[21]杨贵.红旗渠建设回忆[J].当代中国史研究,1995(3):33-36.

[2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一九二一——一九四九):第20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318.

[23]习近平主席访问欧洲微镜头 “欢迎你到中国去”[N].人民日报,2019-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