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的王霸之辩

2024-09-24 00:00:00张静
文教资料 2024年7期

摘 要:孟子提出了“王霸之辩”,并主张“尊王贱霸”。孟子的王道学说不仅体现在他所倡导的仁政、民本的思想上,而且直接体现在孟子对王道政治的坚定信念上,还体现在孟子对霸道政治言辞激烈的抨击上。本文立足《孟子》文本,追溯孟子是如何展开“王霸之辩”、如何表达“尊王贱霸”的观点的。

关键词:孟子;王霸之辩;尊王贱霸;历史意义

孟子被后世尊称为“亚圣”,是继孔子之后儒家思想的重要代表人物。孟子继承孔子的德政思想,提出了著名的“王霸之辩”。王道和霸道代表了两种不同政治路向,孟子是首位将王道和霸道加以区分使用,并对其进行深入思考和激烈辩论的思想家。孟子的王霸主张是“尊王贱霸”,即尊崇王道,贬抑霸道。孟子的王道学说不仅体现在他所倡导的仁政、民本的思想上,而且体现在孟子对王道政治的坚定信念上,还体现在孟子对霸道政治言辞激烈的抨击上。

一、孟子王霸之辩的基本观点

(一)王道与霸道

王道和霸道

构成了儒家治国之道的两种不同的政治路向。“王”和“霸”这组概念贯穿了中国政治思想史,是古代思想家思考治国之道所需的重要概念。在历史上,最先把王道与霸道作为对立的治国理念的思想家是孟子。从孟子开始,王与霸的概念有了褒贬之分。“王”指以德服人,行仁政的王道;“霸”指以力服人,假借仁义行征伐的霸道。王道即王之道,也就是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平治天下之道;霸道指各诸侯对内富国强兵,对外合纵连横。[1]

(二)王霸之辩的基本观点

孟子王霸之辩的基本观点出自《公孙丑上》:“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国;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汤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2]以力假仁可成就霸业,却不能使民众心服;以德行仁不一定有大国,但民心归服,终将王天下。[3]王道是依靠德行争得民心,使民众心悦诚服;霸道却是倚仗实力、假借仁义,使用武力征服民众,故不能使民众真正信服。以力服人只会使百姓慑于淫威而被迫屈服,而以德服人则可以如春风化雨般滋养民生,教化民心,使百姓心悦诚服。在这里,孟子提出了王道与霸道的根本区别,即王道是“以德行仁者”,而霸道是“以力假仁者”[4]。

在讨论王道与霸道的区别时,孟子还深刻反思了夏商周三代和春秋五霸的史实,提出“五霸者,三王之罪人也”[5]。三王以德为本,所行为王道;五霸以力为本,所行为霸道。霸道是对王道的背离。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孟子才说五霸是三王的罪人。他对尧、舜、禹、汤、文、武、周公的丰功伟绩给予了极高评价,而对齐桓公、晋文公的霸业嗤之以鼻。

对此,董仲舒说:“仲尼之门,五尺童子羞称五霸,为其先诈力而后仁义也。”[6]在此孟子明确表达了“尊王贱霸”的政治立场。

二、孟子的王霸主张:尊王贱霸

(一)孟子对王道政治的推崇

1. 仁者无敌——孟子对王道政治的坚定信念

孟子对王道政治充满信心,坚定地秉持“仁者无敌”的思想原则。孟子劝梁惠王坚定地施行王道:“今王发政施仁,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耕者皆欲耕于王之野,商贾皆欲藏于王之市,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愬于王。其若是,孰能御之?”[7]孟子认为,诸侯国君一旦行王道,施仁政,天下的士农商旅都会来投奔他,甚至对自己国君不满的人也来投奔他,这种局面谁也抵挡不住。孟子把这种王道政治称为“人和”或者“得道者多助”。

孟子列举商汤伐葛伯、武王伐纣的史实为证。“‘汤始征,自葛载’,十一征而无敌于天下。东面而征,西夷怨;南面而征,北狄怨,曰‘奚为后我?’民之望之,若大旱之望雨也。”[8]汤为百姓报仇,与葛伯作战,出征十一次而无敌于天下,百姓像大旱时盼望雨水一样盼望汤的到来。“武王之伐殷也,革车三百两,虎贲三千人。王曰:‘无畏! 宁尔也,非敌百姓也。’若崩厥角稽首。”[9]周武王伐殷也受到百姓的欢迎,百姓额头触地叩首的声音像山崩地裂一般。孟子通过这些史实得出结论:“仁人无敌于天下。”[10]由此可见,孟子对施行王道的信念十分坚定,因此他不遗余力地宣扬王道。

2. 施行王道的现实迫切性

孟子认为,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统治者穷兵黩武,百姓苦不堪言,如果哪位国君能够率先施行王道,必然赢得天下人心,正如商汤伐葛伯、武王伐纣一样取得胜利,统一天下。

孟子对“望之不似人君”的梁襄王说:“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杀人者也,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诚如是也,民归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11]当时诸侯国国君不施行王道又嗜好杀人,因此天下百姓都翘首企盼,希望出现一位能施行王道的仁君,如此,则民心归服。由此可见,施行王道有其现实迫切性。

孟子认为,当时施行王道的时机已经成熟。“且王者之不作,未有疏于此时者也;民之憔悴于虐政,未有甚于此时者也。饥者易为食,渴者易为饮。孔子曰:‘德之流行,速于置邮而传命。’当今之时,万乘之国行仁政,民之悦之,犹解倒悬也。故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惟此时为然。”[12]孟子认为,越是在王道不彰、虐政当道之时,越容易行王道,因为饥者甘食,渴者甘饮。如果万乘之国施行仁政,民众的喜悦则如倒挂之人被解救一样,只有此时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 孟子游说各国诸侯施行王道

孟子认为,当时施行王道的现实条件已经具备。当时魏齐争霸,双方都想征服对方。而孟子在齐、梁滞留最久,对齐、梁之君施行王道抱有极大的期望。在《公孙丑上》篇中,孟子这样描述齐国情况:“今时则易然也。夏后、殷、周之盛,地未有过千里者也,而齐有其地矣;鸡鸣狗吠相闻,而达乎四境,而齐有其民矣。地不改辟矣,民不改聚矣;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13]虽然孟子讲过王不待大,汤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14],但这是说不管基础如何薄弱,只要施行仁政,终

究可以为王天下。孟子并不否认平治天下必须有一定的物质基础,其中主要包括广博的土地和众多的人口,否则王道政治取得成功是比较艰难的。孟子在总结周文王未能亲手完成灭殷这段历史时,曾明确讲过周国原本土地人口基础薄弱,所以周国的崛起经历了十分艰难的时期。但是孟子所处的齐国已具备施行王道的物质基础:土地超过了千里,国境之内鸡鸣狗吠相闻,人口稠密。适逢“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杀人者”[15]的现实背景,此时在齐国推行王道必然事半功倍。因此孟子恳切劝说齐王放弃霸道,改行王道,希望齐王能在良好的物质基础上迅速统一天下,结束纷争的局面。

因为“王不待大”,所以孟子对小诸侯国也积极宣扬王道。滕国是介于齐楚之间的小国,对于侍奉齐国还是侍奉楚国举棋不定,因此滕文公询问孟子。孟子认为:“今滕,绝长补短,将五十里也,犹可以为善国。”[16]与其卑躬屈膝地利用外交手段谋求生存,不如对内行仁政,若能如此,后世子孙必定有人能称王天下。可见,即使是像滕国这样的小国,孟子也劝他们施行王道,劝勉滕国国君努力行善,不要因国力弱小就放弃王道。

(二)孟子对霸道政治的贬抑

孟子贬抑霸道,态度强烈、措辞严厉。如孟子讥讽梁惠王是“率兽食人”;批判邹穆公是“上慢残下”;斥责那些善战的诸侯国国君和将领,认为应该让其“服上刑”;还把那些谈论富国强兵之徒称作“民贼”。孟子对霸道政治的贬抑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 霸道是对王道正义性的倒退

孟子之所以倡导王道,是因为王道符合天道人心,是正义之道。而孟子之所以贬抑霸道,是因为霸道背离天道人心,并非正义之道。因此霸道是对王道的正义性倒退。《告子下》记载:“今之诸侯,五霸之罪人也;今之大夫,今之诸侯之罪人也。”[17]孟子认为春秋五霸破坏了三王定下的秩序,战国诸侯又破坏了春秋五霸订立的葵丘之盟,而战国大夫为了一己之私,僭越诸侯的事情也时有发生。从三王到春秋五霸到战国诸侯再到战国大夫,道德一路滑坡,政治秩序逐渐失序。孟子认为春秋无义战,战国诸侯为了满足一己私欲而发动的兼并战争丝毫没有正义性可言。

2. 霸道的治理效果不如王道

孟子认为,统治者“以力假仁”可以称霸天下,但治理成本太高,且收效甚微。因为民众是被迫归顺,不是心服,得到机会就会反抗。例如“齐人伐燕”的历史教训,齐国占领了燕国,招致天下诸侯反对,最后又不得不放弃。如果齐国施行王道,民众会心悦诚服地拥戴齐王,商、汤、文王能以百里之地取得天下就是最好的例证。因此从治理效果来看,以力服人的霸道不如以德服人的王道。

3. 从成败结果来看,霸道如同缘木求鱼

孟子认为依靠霸道去平定天下,如缘木而求鱼,必会带来灾祸。《梁惠王上》记载孟子与齐宣王的一次谈话,齐宣王谈到了自己的“大欲”,孟子说:“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已。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18]齐宣王希望开拓疆土,使秦楚臣服,君临中土,扶有海内,威震八方。孟子批评齐宣王的做法会招致严重灾祸,引起天下诸侯的反对。可惜齐宣王并不听劝,攻打燕国后没有行仁政,救燕民于水深火热之中,反而“杀其父兄,系累其子弟,毁其宗庙,迁其重器……动天下之兵”[19],引来了天下诸侯的围攻。此外,邹穆公也不施行仁政,自己仓廪富足,府库充实,百姓却弃尸荒野,逃难四方,这样做实在是残虐下民;结果在和鲁国发生冲突时,邹国的官吏死了三十三人,邹国百姓却没人帮忙。孟子引用曾子的话:“戒之戒之! 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20]邹国百姓得到报复他的机会,并没有帮忙。

齐宣王不行仁政而动天下之兵,邹穆公上慢残下失掉民心,都证实了孟子说的行霸道甚于缘木求鱼,后必有灾。

4. 孟子反对霸道之下的武力兼并战争

孟子对那些为各诸侯国国君开疆拓土、wRex60bOyH4Uin88ldScZh1mUo3xRQp2ebBgebGliuY=富国强兵、武力征战之徒展开了强烈谴责。“君不行仁政而富之,皆弃于孔子者也,况于为之强战? 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此所谓率土地而食人肉,罪不容于死。”[21]孟子认为,国君不施行仁政而使他富有尚且是孔子所摒弃的,更何况为他们强力争战。为了争夺土地、城池而杀人,就是所谓的土地吃人,其罪虽死犹不足惜。孟子坚决反对统治者通过武力战争、草菅人命进而称霸诸侯的霸道之举,因为“徒取诸彼以与此,然且仁者不为,况于杀人以求之乎?”[22]

基于这一点,孟子提出“故善战者服上刑,连诸侯者次之,辟草莱、任土地者次之”[23]。即对好战者如孙膑、吴起之徒应处以最重的刑罚;联结诸侯的人次一等,如苏秦、张仪之类的纵横家;开垦荒地,分土授民使之劳苦耕种的人再次一等,如李悝、商鞅之徒。孟子认为,所谓的“良臣”其实是古代的“民贼”,“民贼”们争相为国君开辟土地、充盈府库、联合诸侯。针对这种现状,孟子毫不留情地指出那些善于布阵作战的人是大罪之人。他说:“君不乡道,不志于仁,而求为之强战,是辅桀也。由今之道,无变今之俗,虽与之天下,不能一朝居也。”[24]可见国君不行仁义大道,即使得到了天下也不能安居,最终必然走向身死国灭的绝境。

三、孟子王霸之辩的历史意义

(一)为中国历代政治治理提供终极价值标准

孟子坚持王道的政治理想,这在当时虽然不被各诸侯国采纳,但孟子严辩王道与霸道,推崇王道、贬抑霸道的政治立场仍有其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孟子的王道政治理想为后世树立了一面正义的旗帜。孟子的王道政治也因此成为人们批判暴政的思想武器。

后世很多人认为孟子的王道政治过于理想化,甚至被司马迁评为“迂远而阔于事情”[25];然而,秦朝施行霸道导致亡国的教训又证明,单凭霸道难以安定天下。所以在孟子之后,关于用王道还是用霸道治国,成为中国政治思想史上长期争论不休的话题,争论的实质是儒家德治与法家法治这两种政治观点的对立。总的来说,孟子的王道思想为中国古代政治治理提供了终极价值标准,“为政以德”“以德服人”始终是中国古代政治家追求的价值理想,为现实政治的权谋诡计划定了道德底线,设立了最高的道德目标。

(二)在历代王朝兴替中得到印证

在战国诸侯争霸时期,虽然孟子的王道主张无人采纳,但孟子在抨击霸道政治的弊端时所讲的道理却被在秦朝灭亡的残酷现实中得到印证。《告子下》载:“由今之道,无变今之俗,虽与之天下,不能一朝居也。”[26]焦循《孟子正义》引陈氏语:“与之天下,不能一朝居,何也?其国虽富强,而民心先已失,孟子之言,至于秦而验矣。”[27]秦始皇虽然依靠霸道横扫六国,用武力统一天下,结束了战乱纷争,但由于暴政仅存在短短十五年,这个残酷的事实

验证了孟子的判断。

中国自古就有“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的说法。打江山用霸道,守江山则必须用王道,否则不能长久。据《史记》记载,汉初陆贾和高祖刘邦对这个问题有过讨论。陆贾在刘邦面前大谈儒家经典遭到高祖责骂,陆贾答道:“居马上得之,宁可马上治之乎?且汤武逆取而以顺守之,文武并用,长久之术也。”[28]陆贾看到了“得之”与“治之”、“逆取”与“顺守”的区别,这说明他的历史眼光非常敏锐,看到了王道政治的重要价值。这番谈话对刘邦产生巨大影响,改变了他的治国理念。刘邦命陆贾总结秦朝灭亡的教训,于是《新语》十二篇问世,书中提出儒法结合的政治观点。汉景帝时期,贾谊也建议汉王朝“改正朔,易服色,法制度,定官名,兴礼乐”[29],要求以儒家礼乐制度改革当时的政治制度,这些都说明了王道的重要性。

以唐朝贞观之治为例,经过魏晋南北朝的动乱,隋朝一统天下却又短命而亡,唐朝开国君主李渊和李世民为了巩固政权,以史为镜,总结经验教训。历史记载李渊“颇好儒臣”,李世民更是“锐意经术”[30],宣称“朕今所好者,惟在尧、舜之道,周、孔之教”[31]。早在即位之前,李世民就在秦王府设置十学士留心儒学,即位后便诏求前代通儒之士加以厚待。他所得经验教训中最重要的就是君民关系:“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32]“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33]这

说明唐太宗采取了孟子的王道主张,正是因为奉行孟子的王道主张,唐太宗才能以史为鉴,自我克制,从谏如流,励精图治,才会出现令人称道的“贞观之治”[34]。

四、结语

孟子的王霸之辩对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具有深远的影响。孟子提出王霸之辩后,王道和霸道作为治国理论成为中国政治思想史上长期争论的问题。王道总是作为治国的最高理想而备受推崇,而霸道思想虽然在实际政治实践中影响巨大,但始终受到贬抑。从历史现实看,历代统治者往往都采用外儒内法、王霸并用的治国策略。尽管孟子的王道主张没能完全实现,但它一直以一种无形的道义和精神力量制约着现实政治发展的方向,使历代王朝的政治统治不至于向恶的方向无限发展。

参考文献

[1]代力阳.试论孟子的王道思想[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08(2):14-17,22.

[2][5][6][7][8][9][10][11][12][13][15][16][17][18][19][20][21][22][23][24][26](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1:218-219,321,193,196,250,342,342,192,212-213,212,192,235,321,196,207,208,264,323,264,323,323.

[3]黎千驹.孟子的仁政思想研究[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1):19-30.

[4]李景林.论儒家的王道精神——以孔孟为中心[J].道德与文明,2012(4):21-29.

[14]杨伯峻.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60:74.

[25][28][29](汉)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2006:455,576,507.

[27](清)焦循.孟子正义[M].北京:中华书局,1987:920.

[30][34]杨泽波.西方学术背景下的孟子王道主义——对有关孟子王道主义一种通行理解的批评[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4):1-7,120.

[31][32][33](唐)吴兢.贞观政要[M].“学而书馆”编辑组,注译.北京:中华友谊出版社,2021:176,1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