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人际交往;爱的语言;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5"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24)32-0087-03
【作者简介】王峰,浙江省嘉兴市交通学校(浙江嘉兴,314200)教师,二级教师。
一、教育背景
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由于交往而产生的一种心理关系。心理学中的“刺猬效应”指人与人交往时只有懂得保持边界感,才能为关系发展留下空间,逐渐增进感情。高一学生处于从初中到高中的过渡时期,面临人际关系的重新构建与发展。班主任有必要关注他们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的协调性、融洽性、和谐性,帮助他们提升人际交往能力。
本节班会主要依据美国心理学家查普曼提出的“爱的五种语言”,通过活动引导学生思考并提出适合自身的交友途径和方法,学会处理好人际关系,提升归属感和幸福感。
二、教育目标
认知目标:让学生了解同伴交往中的困惑具有普遍性,每个人在同伴关系中表达友情的方式不同。
情感目标:让学生学会尊重他人的人际边界,守护自我的人际边界。
行为目标:让学生形成舒适的人际边界,从而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三、活动准备
教师方面:准备PPT课件、A4 纸、彩笔、背景音乐。
学生方面:自由分组。
四、实施过程
(一)暖身游戏——兜风的“汽车们”
PPT出示游戏规则:请同学们在A4纸上画出自己喜爱的汽车品牌及车型,把自己想象成汽车,把教室想象成宽敞的道路,然后在道路上自由自在地兜风,去认识新的“汽车”。听到指令,如左前车门(左手)、右后车门(右脚)、车大灯(头)、尾灯(屁股)、后视镜(肩膀)后,用相对应的身体部位相互碰触、打招呼,可以两人或多人,但不能落单。落单的“汽车”需要上讲台和同学们打招呼。
学生游戏。
教师:同学们玩这个游戏时有什么感受?
学生1:很开心。
学生2:有点尴尬。
学生3:可以认识新朋友。
教师:在刚才的游戏中,大部分同学觉得开心、自由,也有一些同学觉得尴尬、不自在,为什么呢?这和我们今天要探讨的话题有关。
【设计意图】通过游戏,增进学生之间的互动,降低心理防御。
(二)课题分离——发现人际边界
教师:生活中,我们在人际交往中会面临一些困扰,甚至冲突。这是由于人际边界不清导致的。在刚才的游戏中,哪些肢体动作让你感觉不舒服、不安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哪些事情让你感觉舒服、安全?这里的“他人”可以是陌生人,也可以是同学、朋友、家人和老师。
学生:旁边同学碰到我的肩膀让我感觉不安全。另外,同桌未经同意就拿我的课外书让我觉得不舒服。
教师:你当时是怎么应对的?对方又是怎么做的?
学生:我当时把课外书要回来了,不想借给他。他好像生气了。此后,我们的交流越来越少。
教师:如果换成其他人,如你的朋友或家人,你还会感觉到不舒服吗?
学生:如果是我的好朋友,我觉得无所谓。
PPT出示相关理论背景:心理学家阿德勒认为,人的一切烦恼的根源在于人际关系,而人际关系中的矛盾来自人际边界模糊不清。对此,他提出了一个分清人际边界的方法——课题分离。课题分离理论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课题。大家要区分自己的与他人的,做到只为自己的课题负责,不干涉他人。课题分离方法可以帮助大家探索人际边界,促进人际关系和谐。
教师:我们在人际边界被侵犯时会产生不舒服的感觉。遇到同样的事情,如果对象是 A,你能接受,如果对象是B,你不能接受,也就是说,人际边界具有弹性。对于同样的事情,你能接受,而他不能接受,换句话说,每个人的人际边界有差别。
【设计意图】通过活动,引导学生将抽象的人际边界和实际生活事件相关联,将概念具象化;通过“阿德勒的课题分离”,引导学生树立人际边界意识。
(三)案例引导——感知爱的语言
PPT出示A同学的来信内容:我感觉有些孤独,有时候不知道怎么向朋友表达我的心意,让友谊更进一步?
教师: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想想办法,在刚刚画的汽车上写出建议或做法,并涂上颜色,让它变成一辆“友谊汽车”,送给A同学。
PPT出示美国心理学家查普曼的著作《爱的五种语言》中的相关内容:亲密关系中表达和接收爱意时,可以有肯定的语言、精心的时刻、精心的礼物、服务的行动和身体的接触五种语言。
学生分享“友谊汽车”,教师在黑板上按五种语言的类别进行记录。
教师:老师对同学们提出的建立和增进友谊的方法进行了归纳结合,分别对应查普曼的爱的五种语言。
教师让学生找出爱的语言的分类依据,启发学生理解对应的爱的语言,如下页表1。
【设计意图】通过具体案例情景,引导学生讨论友谊的美好体验,并且具象化友谊表达方式,明白可以运用这些表达方式进行人际交往。
(四)总结升华——善用爱的语言
教师:同学们已经认识到每个人都有人际交往边界。老师这里有一份“爱的主要语言”测试题。大家只要在交互平板上进行选择,就能知道适合自己的表达友谊的方式。
教师发送交互平板测试题,共30种表达友谊的方式,如我喜欢听朋友对我说,你真聪明;朋友送给我的即使是小礼物,对我来说都很重要;我喜欢朋友坐在我旁边;当朋友帮我排队借书时,我很感激等,并且每种表达方式为肯定的语言、精心的时刻、精心的礼物、服务的行动和身体的接触五种语言类别中的一种。
学生在平板上选择10种与自己匹配的表达方式,提交后显示测试结果。教师选2名学生的测试结果展示,见表2。
[爱的五种语言 学生A 学生B 肯定的语言 2 2 精心的时刻 1 2 精心的礼物 3 3 服务的行动 1 3 身体的接触 3 0 ][表2 测试结果]
教师:A同学的爱的语言主要是精心的时刻和身体的接触。说明这两种表达友谊方式最能让他感受到爱。但是,B同学爱的语言中有个特别之处——无任何身体接触,这说明什么?
学生:B同学不能接受的友谊表达方式是身体接触,他可能会觉得尴尬。
教师:每个人是不是都有爱的主要语言?有什么特点?
学生:是的,每个人都有爱的主要语言,且各不相同。
教师:我们在交往中有时感受不到对方的好,并不代表对方真的不好,或者没有付出,只是我们爱的语言不同,都有人际边界。
【设计意图】通过交互测试,让学生分清人际边界,更加准确地评估学生爱的语言差异,并体会自己主要爱的语言带来的愉悦感。
五、活动延伸
1.结合课中体会与收获,以“尊重边界,和而不同”为主题,出一期黑板报。
2.利用照片、视频等形式,记录下父母爱的主要表达方式,下次班会分享。
六、活动反思
本次班会通过一封学生来信引入,让学生以帮助来信学生的方式回忆自己的暖心友谊,让学生打开心扉,减少防御。同时,以阿德勒的课题分离理论和查普曼的“爱的五种语言”为依据,帮助学生学会觉察人际边界,运用爱的交际语言。
此外,课堂气氛轻松活跃,学生参与热情高,愿意分享自己爱的主要语言。但在制造“友谊汽车”环节中,为控制时间,今后可以提醒学生,将帮助来信同学的建议分散给小组内的每个同学,让学生产生团队合作感,更容易理解人和人相处时的爱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