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生活,有你有我

2024-09-13 00:00:00庄美芳
江苏教育·班主任 2024年8期
关键词:低碳生活

【关键词】低碳生活;跨界理念;全景育人

【中图分类号】G625"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24)32-0069-03

【作者简介】庄美芳,江苏省如皋市东陈镇东陈小学(江苏如皋,226500)教师,高级教师。

一、教育背景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强调:“要深入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等理念,为世界提供了行之有效的中国方案。

近些年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关于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文件,如《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等,明确提出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为生态文明教育提供了明确的政策指导。这些政策文件不仅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也为教育领域内的低碳生活教学提供了重要的指导。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问题的日益严重,低碳生活理念逐渐深入人心。作为未来社会的主人,小学生应该从小培养低碳环保意识,初步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养成低碳生活习惯。因此,本节班会旨在通过拓展学生的思维,让他们知道地球变暖的原因及危害,了解低碳生活的重要性,掌握低碳生活的基本方法,从而在日常生活中践行低碳理念,过更加绿色低碳的生活,做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的倡导者、实践者。

二、教育目标

认知方面:引导学生了解地球变暖的危害及原因,树立危机意识和环保意识。

情感方面:激发学生对低碳生活的兴趣和热情,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行为方面:引导学生尝试改变日常生活中不恰当的生活方式,减少碳排放,过绿色低碳的生活。

三、活动准备

教师方面:搜集低碳生活相关的视频、图片材料,制作PPT等。

学生方面:了解家中每月用电情况,收集身边的碳排放资料。

四、实施过程

(一)地球在“发烧”

出示如皋市近五年来立夏当天的气温数据图。

教师提问: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交流。

播放视频《改变世界的六度》。

教师:对此,你想说什么?

学生回答。

教师出示数据,引导学生了解全球气候变暖。

【设计意图】通过播放关于地球变暖的视频,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通过图片和事实数据,层层递进,旨在让学生直观发现全球气温在上升,为后续环节作铺垫。

(二)问题探究:全球变暖带来影响

说一说发烧时的感受。

猜想一下:地球“发烧”会是什么感觉?

学生联系日常生活和课前搜集的资料,分组交流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和伤害。

学生1: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冰川融化,许多可爱的极地动物失去了赖以生存的栖息环境,也许以后只能出现在书本插图里了。

学生2:全球变暖会导致部分地区干旱加剧、生物种类多样性减少、农作物减产等。

学生3:播放蝗虫成灾的视频(蝗虫所到之处,庄稼被啃食一空)。

学生4: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会带来沿海陆地面积缩小等问题,一些动物会因海平面上升淹没家园,物种灭绝。

学生5:全球变暖导致极端天气增加。

教师小结: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给人类的生存和生态环境带来重大危害。

【设计意图】借助图片、新闻、视频,将这些灾难展现在同学们眼前,让学生了解全球变暖的危害。

(三)探寻“元凶”:深入思考全球变暖的原因

播放视频《温室气体的自述》。

教师提问:你对温室气体有什么新的认识?

学生回答。

教师提问:人们的哪些活动会制造大量温室气体呢?

学生交流:工厂生产,拖拉机、摩托车、汽车等交通工具产生的尾气,森林被过度砍伐导致减少了对二氧化碳的吸收……

教师:温室气体的排放又称为碳排放,如电饭锅煮饭用到电也会产生碳排放。每个家庭都离不开电。家居用电二氧化碳排放量(公斤)=耗电度数×0.785。请每个同学计算一下自己家中用电产生的碳排放量;再算一算,全班同学家庭用电产生的碳排放量又是多少;估算一下全校学生每月的碳排放量。事实上,很多碳排放容易被忽略,很多物品在生产的各个环节都会产生碳排放。

播放视频《不同衣服的前世今生》。

教师:虽然生产一件衣服、一个塑料瓶的碳排放量不大,但是累积起来,就是一个巨大的数目。想一想,生活中有哪些容易被我们忽视的碳排放?

学生分组讨论。

【设计意图】通过观看视频、动手计算等方式,让学生知道生活中碳排放无处不在,引导学生认识到减少碳排放已成为我们每个人应尽的责任。

(四)落实行动:小改变大影响

教师:面对以上的情况,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具体应该怎么做呢?

环保科技组介绍优化家庭能源管理方法,如随手关水龙头、练习本双面用、正反打印、练习本写满用完、抽水马桶放装水瓶子、生活用水浇花装置……他们在黑板上用数据和图表生动地阐述了这些小改变带来的大影响。

绿色出行组分享了共享单车、电动汽车以及公共交通的优势,指出这些低碳出行方式不仅能减少尾气排放,还能提升城市的空气质量。

健康饮食组则带来了关于植物性饮食的探讨,他们指出减少肉类消费可以显著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并提倡大家尝试更多的素食。他们还用图画的形式分享了一些美味且营养均衡的素食食谱,让大家看到低碳生活并不意味着牺牲美食。

社区参与组用手抄报展示了他们发起的垃圾分类和回收项目,强调每个人都是地球资源的守护者,正确分类废弃物可以大大减少垃圾处理过程中的碳足迹。

艺术与设计组展示了他们的低碳生活创意作品,如可回收材料制作的艺术品和环保家居设计,他们希望唤起更多人对低碳生活的关注和热爱。

教师:除了通过绿色低碳的生活来给地球降温外,我们还可以通过植树造林的方式吸收排放的碳。

学生1:我们可以在小区种树。

学生2:我们小组种了多肉植物、绿萝等,这些植物可以美化环境,净化空气。

学生3:我们在楼下种了艾草、薄荷、郁金香、番茄等。

教师:种植不仅能进行碳补偿,还能怡情养性,增加生活情趣。习近平总书记每年植树节都会和少先队员一起植树,进行碳补偿。我们不但自己要低碳生活,还要带动家庭成员或朋友一起过低碳生活,给地球降温,从而保护生态、保护土地,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

【设计意图】让学生学习低碳生活的理念,引导他们体验实际行动带来的成就感,激发学生对环保的热爱和责任感,也坚定他们将所学知识付诸实践的决心。

五、活动延伸

设计低碳生活计划表并打卡分享,一周后进行评比。

举行校园低碳生活主题周活动,包括低碳知识竞赛、低碳生活创意大赛等。

六、活动反思

本节班会以问题为导向,运用跨学科理念,帮助学生树立环保意识的同时,增强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班会的大部分时间交给了学生,借助视频、图片、故事等,助力学生自主探究地球“发烧”的原因、危害,了解生活中的碳排放等;在算一算、找一找等真实情境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究兴趣和环保意识;通过校园、家庭、社会实践活动的设计,让他们充分分享内心的想法和实践经验,确保每个学生都能理解和实践低碳生活。后续,我会定期举行交流活动,让学生有机会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从而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

猜你喜欢
低碳生活
杭州大学生校园低碳生活意识和行为现状调查分析
中国市场(2017年5期)2017-03-15 11:22:06
“低碳生活”与新能源
未来英才(2016年19期)2017-01-04 13:48:06
提升侗族传统农业碳汇积累的创新模式研究
当今我国业余自行车运动热的社会学探究
武术研究(2016年10期)2016-12-15 20:44:23
浅谈校园文化与低碳生活养成教育
求知导刊(2016年3期)2016-04-21 12:14:11
北京市民低碳生活质量调研
低碳环保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数学教学中渗透“低碳生活”教育的行动研究
我国城市居民低碳生活的现状及问题探析
社区居民互动参与典型低碳生活行为现状调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