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观察力,夯实学生记叙文写作基础

2024-09-04 00:00:00季林林
语文世界(教师版) 2024年9期
关键词:人物描写观察力记叙文

在记叙文写作中,无论是写人,还是叙事,都需要学生具备敏锐的观察力。观察力是什么?最直观的解释就是别人没看到的,你看到了;别人看到的,你看得更加精细;别人看了大致的整体,你能看到局部、细节。事实上,观察力的培养,对于写好记叙文至关重要。

一、围绕环境描写,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在记叙文中,环境描写具有点明时间、渲染氛围、映射情感的重要作用。观察力的培养,有助于学生发现身边的美,表达不一样的美。

(一)处处留心,观察身边的环境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多侧重于学生去写所见所闻,但学生却缺乏对周围生活环境的观察,导致学生在写记叙文时,写不好环境。对于身边的环境,学生需要用心去观察,留意周围的事物、景象,通过眼睛去捕捉“习以为常”的瞬间,并融入自己的思考、联想和想象,进而获得环境描写的素材。比如,描写金色的麦田,学生可以运用拟人修辞手法,将麦子比作“士兵”:一片片麦田,一棵棵麦子,犹如列队挺立的士兵,站在广阔的大地上,在秋风的吹拂下,一起飘荡,麦穗间的沙沙声,像士兵的低语,又像对大地的祝福。看到蓝天时,学生可以联想连在一起的朵朵白云;看到村庄时,学生可以想象袅袅的炊烟;对于风,学生可以增加形容词,将其表述为呼啸的北风;对于小雨,学生可以将其表述为淅淅沥沥的小雨。

(二)随时品读,在阅读中学会鉴赏

在阅读中,教师要引领学生关注与环境描写相关的精彩片段,通过多读、多思、多记,品味环境描写的妙处。比如,统编教材九年级上册《孤独之旅》一课,作者描写了“鸭群”“芦苇荡”“暴风雨”等景物,学生可以将景物描写与人物经历相联系,深入理解文本内容。此外,学习文本中的景物描写,学生要善于变静态为动态,通过扩写、改写,感受环境描写的动态美。比如,对呼啸而过的北风,学生可以将其扩写为:一阵风袭来,犹如一匹脱缰的马,疾驰而过。关于某一记忆或体验,学生可以将其转换为一种味道,在时间的沉淀下,味道被赋予独特的情义。比如,你的背影,在十月的夜晚,有一种中药味,让我想起本不会想起的那位老人……

二、围绕人物描写,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在记叙文中,写人记事是主体。对人的描写,主要包括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在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让人物描写更逼真、细致,通过人物描写突出人物的性格、品质,更好地塑造人物形象。

(一)多角度观察人,抓住人物描写的特征

学生想要描写一个人,必须先去观察这个人。在观察时,学生要认真、细致地从多个视角,抓住人物的特征进行观察,这样才能写出有新意的人物形象。比如,在描写一个人时,学生可以观察此人的外貌,眼睛大或小,头发多或少,五官有何特点,目光是深邃的还是平和的。在性格描写方面,学生要抓住人物的某一特征,比如,有的人,很爱说话,性格外向;有的人,很少说话,性格沉稳;有的人,爱开玩笑,幽默风趣。比如,教学统编教材八年级上册《藤野先生》一课,针对藤野先生的外貌描写,教师可以抓住“黑瘦”“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很多书”“缓慢而有顿挫的声调”等关键词,让学生从中体会藤野先生热爱学生、理解学生的人格魅力。

(二)借助文本阅读,梳理人物细节描写的方法

描写人物,学生要善于抓住细节,刻画人物形象。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教师要指导学生从平时的阅读中,掌握人物细节描写的不同方法,学习和借鉴这些细节描写方法,写出精彩的记叙文。比如,统编教材八年级上册《背影》一课,文中有很多地方都用到了细节描写,特别是父亲爬月台买橘子的细节描写,准确生动地体现了父亲对儿子的爱。由此可见,学生平时的观察越深入、越细致,写出的内容就越生动。在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开展细节描写活动,让学生从细节描写中锤炼文字,锻炼语言表达能力。

三、拓宽素材积累途径,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学生写作文,需要积累丰富的素材。在观察力培养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积累素材的意识,指导学生积累有深度、有个性、有创意的素材。

(一)从生活中观察,积累素材

作文源于生活,生活为作文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素材。不过,面对不同的素材,学生要具备鉴别、筛选的能力。为了将人或事写好,学生需要长期去观察,认真描写,积累与人或事相关的素材。比如,学生描写某一个熟悉的人,平时就应该认真观察这个人,积累与该人相关的素材,包括这个人的语言风格、行为特点,外貌特征等,学生在描写时,会选择特定的形容词、句段,来刻画这个人的特点。比如,描写自己的同桌,有的学生写道:“他的脸庞很大,很圆,面对面看他的下巴,好像有双层;眉毛很有特色,粗又浓密,在左眉的下面,还有一颗痣,格外醒目。一双大眼睛,黑里透着白,亮汪汪的,好像在讲着有趣的故事。他的鼻子有点宽,但却高耸着,看着很有福气的样子。”学生对同桌进行描写,注重运用合适的语言表达手法,能够写出人物的特征,表达出真实的情感。

(二)从阅读中筛选,积累素材

为了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素材,教师要引导学生开展课内外阅读活动,指导学生掌握筛选素材的方法。一方面,从教材阅读中积累经典片段。比如,统编教材八年级上册《白杨礼赞》一课,作者从干、枝、叶、皮等方面描写白杨树,刻画白杨树的特点,学生阅读课文,可以积累经典片段,从中提炼白杨树努力向上、不折不挠的精神。另一方面,从课外阅读中筛选素材。教师要定期向学生推荐优秀的课外读物,指导学生从中筛选细节描写的片段。通过鉴赏和抄录这些细节描写,学生可以积累有用的写作素材。初中生的写作基础较弱,教师在平时要多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事物,鼓励他们将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事物或场景,以文字的方式叙述出来,再对之进行修改、完善,锻炼写作能力。

总之,观察力是学生写出优秀记叙文的重要条件。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去观察周围的环境,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认真去描写文中的人物,让文章不空泛,切实提升记叙文写作质量。

作者简介:江苏省南通市开发区竹行中学语文教师。

猜你喜欢
人物描写观察力记叙文
记叙文阅读专练
叙事也要人物描写
如何通过线描画提高幼儿观察力和表现力
少儿美术(2021年5期)2021-04-26 13:46:36
观察力、手眼协调能力
如何写好记叙文
向《少年闰土》学习人物描写
小学生人物描写素材
小读者(2019年20期)2020-01-04 02:14:06
观察力、手眼协调能力
让记叙文赢在构思
记叙文写作重在“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