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下民办高职院校教师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创新研究

2024-08-23 00:00:00陈娟
经济师 2024年8期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民办高职院校大数据时代

摘 要:大数据时代已经成为新时代背景下民办高职院校发展的提供新功能。如何结合数字化思维、技术、手段,建立和完善适合民办高职院校发展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是当前民办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重要课题。文章站在大数据时代下,对民办高职院校当前关于人力资源管理大数据时代方面的相关问题展开描述,对人力资源管理大数据时代问题的成因进行分析,提出了针对性较强的路径建议。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 民办高职院校 教师 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创新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24)08-267-02

引言

伴随经济社会的持续进步,人力资源管理大数据时代下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创新问题显得愈发重要,教师成为民办高职院校未来发展的重要因素,民办高职院校未来想要在市场上保持较高的竞争力,就必须将人力资源管理大数据时代问题把控好、处理好。伴随民办高职院校内外部竞争环境的有序转变,对于民办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大数据时代问题也提出了更多要求,人力资源成为未来民办高职院校持续经营、长远发展所不可或缺的前提条件。如何在市场竞争十分激烈的现状面前将人力资源管理大数据时代问题解决好,成为考验民办高职院校管理水平和能力的必要手段。

一、大数据时代下人力资源管理的内涵

大数据时代下的人力资源管理是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来实现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过程。随着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大数据时代已经逐渐渗透到各个行业中去,尤其是在招标领域中更是如此。民办高职院校作为一种特殊的企业类型,其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需要与招标业务紧密相连,因此在大数据时代下人力资源管理的工作方式和方法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目前,我国正处在信息化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民办高职院校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发展优势,必须重视信息技术在人力资源信息管理中的应用,大力促进人力资源信息管理系统的有效构建。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进步,民办高职院校在市场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这就导致民办高职院校所面临的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民办高职院校必须要及时地根据市场变化来调整自身发展方向和发展战略,必须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传统人力资源管理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民办高职院校对教师的要求了,所以就必须要建立科学合理、先进高效的人力资源信息管理系统,使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真正地做到与时俱进。

二、大数据时代下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选用的随便性

教师选用是民办高职院校注入新鲜血液、吸收新型教师的必要渠道,因此,所选用的教师品质决定着民办高职院校未来的发展品质及方向,更决定着未来这些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水平。然而在实践中,民办高职院校对于教师的选用基本存在一定的随便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缺少用人计划。现有民办高职院校在对外发布招聘规则时,往往不经过事前计划,没有科学系统性的方案。当招聘教师计划完成后,通常会产生教师超员的情况,这一情况主要是由于未曾制定系统化、规范化的招聘计划所导致的。二是,招聘来源过于单一化。民办高职院校一般在具有招聘需求时,通常会选择外部招聘或社会招聘,从而忽略掉内部的教师晋升或调动,通过内部进行人力资源的补充往往会比外部招聘所耗费的成本要低。忽视这一情况,导致民办高职院校招聘成本持续增长。三是,选用流程的一次性。当前民办高职院校在招录教师过程中,一般只考虑两个环节:笔试环节和面试环节,如果有任一环节未通过,可能就会被淘汰,这种情况并不合理。

(二)教师培训学习力度不大

教师的培训学习也属于民办高职院校对教师的一种福利或激励政策,同时培训学习也能成为提升民办高职院校教师整体素养的一种途径。一般情况下,民办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大数据时代过程中对教师的学习培训主要包含两方面任务,即,入职培训学习和教师继续教育。通过这两方面的培训既可以保持民办高职院校教师队伍的先进性,又可以保障教师持续提升专业水平和技能。然而,在当代民办高职院校的人力资源管理大数据时代中,对教师的培训学习力度远远不够,甚至直接忽视掉教师的培训学习工作,造成这一情况的主要原因便是民办高职院校认为教师的学习培训工作是一个耗费人力、物力、财力的无用过程,培训效率不高、效果不大,总是认为只有教师认真工作、努力上进才能为民办高职院校创造效益、增加利润。

(三)教师工资福利存在观念误区

工资福利,一种是精神上的激励,另一种是物质上的激励。因此,教师的工资福利问题一直都是人力资源管理大数据时代的中心问题。然而在工资福利的管理问题方面,许多民办高职院校都存在着观念误区,例如调薪问题,部分民办高职院校领导宁愿转移所需产业也不愿为教师调整薪资待遇。伴随经济增速稳步提升,许多高科技产业促进了消费水平提高,因此,民办高职院校必须不断调整教师薪资,才能吸引教师、留住教师。即便如此,部分民办高职院校仍旧认为调整薪资不如更换产业区域,将产业区域转移至消费水平较弱的地域,可以避免调薪所带来的人力成本较高的问题。实际上,这是一种逃避教师与社会竞争的不利策略,尽管短期具有一定的好处,但并非是人力资源管理大数据时代中最佳的解决办法。在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工作,由于其带有天然的产业集群优势,会激励教师不断成长,形成你追我赶的良好工作氛围,同时也有利民办高职院校未来发展,保持关键竞争力。

三、大数据时代下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创新的路径

(一)优化民办高职院校管理办法

在目前民办高职院校的经营管理过程当中,关于人力资源管理大数据时代办法的建设依旧存在较多问题。一方面,在人力资源管理大数据时代规则中仍旧存在着许多缺陷或漏洞,使得民办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大数据时代在日常工作中难以开展,严重影响人力资源的合理性管理;另一方面,人力资源管理大数据时代办法中的相关规定存在着许多定义模糊之处,部分办法规定考虑得不够充分彻底,在审核过程中疏于查漏,使具体规定在实际执行过程中理解难度较大,同一规定在不同使用环境下会产生不同的理解,最终造成管理漏洞。民办高职院校中的相关管理教师应当重视起这一问题,从多方面下手,创新民办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大数据时代办法,积极组织民办高职院校各部门教师参与制定优化民办高职院校管理办法。

(二)改变人力资源管理大数据时代架构

人力资源的管理架构影响着人力资源管理大数据时代效率,民办高职院校管理教师应当清晰地认识到,改变人力资源管理大数据时代架构对提高人力资源管理大数据时代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首先,应当全面了解民办高职院校内部的组织架构;其次,应当组织一批具有丰富管理经验的教师对当前民办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大数据时代架构进行分析与探讨,针对相关问题提出具有建设性的意见;最后,在改变架构过程中,可以尝试引入一些先进的科技手段,结合技术力量,对改变架构问题进行统计与分析。

(三)创新教师培养模式

数字化时代背景下,民办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创新是非常必要的,必须从传统的教师培养模式转变为创新的教师培养模式,要对教师进行全面、综合的培养。一方面,要加强对培训内容的创新。传统人力资源管理只注重对教师技能的培养,但是在大数据时代下,提供了丰富多样的信息资源和信息工具,民办高职院校可以利用这些资源和工具来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培训计划和内容。比如:在大数据时代下可以利用数字化平台来开展培训活动,建立线上培训系统。另一方面,加强对培训成果的检验和评估。在培训结束后,要及时组织各种考试或者考核,从而检验教师的学习效果以及个人能力是否得到提升。这样不仅能够帮助教师检验自己学习效果以及能力提升程度,还可以帮助民办高职院校掌握优秀教师的信息资料等。通过对民办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创新工作的开展,可以提高教师参与积极性以及参与度,在不断增强民办高职院校活力、激发教师创造力以及提升团队凝聚力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四)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效率

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效率是当前民办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面临的重要问题,而数字化为民办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效率的提升提供了有效的手段。在大数据时代下,民办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教师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来提升自身的工作效率,优化管理模式,使人力资源管理效率得到有效提升。首先,要加强对“互联网+”技术的重视程度,要认识到“互联网+”技术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的应用优势,并对其进行合理的运用。例如,可以将其应用于人力资源信息系统以及招聘系统等方面。其次,要将“互联网+”技术应用于绩效考核工作中,通过建立绩效考核数据库来提高绩效考核工作的效率,并以此为基础来完善绩效考核机制;最后,要利用“互联网+”技术建立教师信息系统,从而实现教师信息以及档案等内容的共享。在进行绩效考核时也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来实现绩效考核工作效率的提升。

(五)优化人力资源配置

在大数据时代下,民办高职院校需要对人力资源配置进行合理规划,从而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首先,通过对教师进行分类管理,针对不同岗位、不同级别的教师制定相应的考核机制和激励制度。其次,通过对岗位进行分析和研究,明确教师的职责范围和岗位要求,并制定相应的岗位说明书。在编制岗位说明书时要从实际出发,根据教师所具有的专业技能、经验以及个人性格等方面来确定岗位要求和职责范围,然后根据该岗位对教师综合素质的要求来设定相应的任职资格条件。在设定岗位说明书时要对岗位职责、任职资格条件、工作任务以及绩效考核等方面进行明确规定,只有这样才能为人力资源配置工作提供具体的操作指南。最后,通过对“互联网+”技术和信息技术进行有效应用,构建起完善、科学、合理且高效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在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要积极运用“互联网+”技术对人力资源进行有效管理。要充分利用数字化技术建立起人力资源数据库系统和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平台;要对教师招聘、培训、考核等环节进行优化和升级;要积极运用信息技术为教师提供更为便捷和高效的服务。

四、结语

综上而言,大数据时代下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依旧任重而道远,这就需要民办高职院校的管理教师与时俱进,及时调整与转变人力资源管理大数据时代理念,最大化地为民办高职院校创造经济效益。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对各个行业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所以,民办高职院校要结合自身人力资源管理现状进行分析,总结出现的问题以及不足,并制定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同时还要加强对大数据时代下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策略的研究和分析,以此来满足民办高职院校发展过程中对人力资源管理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黄德金.大数据时代下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创新研究——评《高校教师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创新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22,42(09):231.

[2] 李锦尊.大数据时代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创新的策略探讨[J].中国集体经济,2022(13):128-131.

[3] 谢旭斌.大数据时代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创新研究[J].中国中小企业,2022(04):172-174.

[4] 苏琦.大数据时代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创新方向探究[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21,29(S2):26-28.

(作者单位:四川托普信息技术职业学院 四川成都 611743)

[作者简介:陈娟(1984—),女,汉族,四川射洪人,在读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管理大类。]

(责编:赵毅)

猜你喜欢
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民办高职院校大数据时代
民办高职院校音乐欣赏课的教学实践研究
民办高职院校教师对职后培训激励制度分析
商情(2016年42期)2016-12-23 15:09:40
“互联网+”时代民办高职院校立德树人教育的探析
亚太教育(2016年33期)2016-12-19 04:35:07
建立健全民办高职院校师德师风长效机制
亚太教育(2016年31期)2016-12-12 22:14:40
浅谈高校生企业就业后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信息技术对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影响
大数据时代下图书馆的服务创新与发展
科技视界(2016年21期)2016-10-17 19:30:45
大数据时代高校学生知识管理
科技视界(2016年21期)2016-10-17 18:42:37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今传媒(2016年9期)2016-10-15 22:06:04
信息技术对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影响
商(2016年8期)2016-04-08 17:28: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