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人口国家之一,就业、失业问题一直备受关注。2024年“就业难”问题依然非常突出,就业总量压力依然较大。失业率是一个关键的经济指标,反映了国家的就业状况。文章从我国失业率的现状、产生失业的原因和影响以及采取的应对措施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失业率现状 产生原因 应对措施
中图分类号:F1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24)08-044-02
一、失业的概况
(一)失业的定义
失业率是指符合“失业条件”的劳动力比例。在经济领域,愿意和有能力在特定年龄组工作但尚未找到工作的人被视为失业者。失业者是指那些没有工作,在不久的将来正在寻找工作并可以立即工作的人。这些人有工作的能力和意愿,属于失业人口。
(二)失业的类型
根据失业产生的原因,可以把失业分为五种类型:一是摩擦性失业,主要是指劳动力市场中,功能上的缺陷造成了临时性失业,比如新劳动力找不到工作,工人转换了工作岗位时,暂时出现了工作的中断等;二是季节性的失业,指某些行业造成生产条件或者产品受气候条件或购买习惯的影响,对劳动力需求产生了季节性变化从而导致的失业;三是技术性的失业,指因为使用了新机器设备和材料,采用新生产技术和新生产管理方式,出现了局部的劳动力过剩而失业;四是结构性的失业,指因为经济和产业结构的变化以及生产的形式和规模变化,导致劳动力结构进行相应的调整而失业;五是周期性失业,因经济的周期性萎缩而产生的失业。
二、我国的失业问题
(一)失业率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劳动力市场也面临着许多挑战和问题。失业率在过去几十年里经历了变化。根据官方数据,我国城镇的失业率从2020年到2023年这几年基本保持相对稳定,大致在5%左右。然而,这一数字可能低估了实际的失业情况,因为它通常只考虑了城镇就业状况,而不包括农村地区和非正式就业。农村劳动力迁徙和农村转型问题也使失业问题趋于复杂化。
1.产业结构调整带来就业压力。随着产业结构的适应,一些传统产业面临转型提升,新兴产业不断涌现。在这一过程中,就业结构也发生了变化。一方面,一些工人面临劳动力流动和重返社会等问题;另一方面,还必须利用新的就业机会。这对政府和商界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2.劳动力市场供给不足。劳动力市场目前存在供需不平衡的问题。一方面,许多公司报告说,存在招聘难问题,缺乏合作者;另一方面,许多求职者发现很难找到工作。这种矛盾现象反映了我国劳动力市场的不稳定。据报道,有些单位招聘基本学历要求为硕士研究生以上,除此之外,对第一学历有比较明确的限制,必须是985大学或者211大学毕业,当然这种情况很片面,但也反映一种非常现实的学历歧视现象,高学历人才也面临就业压力。
3.就业机会不均衡。由于历史原因、教育水平等因素,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就业机会往往存在差异。例如,一些职业或职位的需求更高,而另一些则相对较低。就业机会的差异使得一些人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
4.社会保障制度不够完善与合理。社会保障制度是保障劳动者权益的重要措施之一。然而,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仍然存在不足。例如,社会保障覆盖不足和社会保障福利差的问题需要解决。这些问题不仅关系到工人的生活质量,也关系到企业的竞争力。
5.劳动管理制度不完善。我国就业服务体系还存在着就业信息渠道不畅通、职业培训不足等不完善的问题。所有这些都限制了求职者的就业,因此需要改善招聘服务系统,以更好地帮助和支持求职者。
(二)我国失业问题的原因
我国的失业问题是因为我国人口基数大的特殊国情及长期突出的工作矛盾而决定的。我国劳动力要求完全就业的长期需求与我国的劳动力素质水平过高和水平不足之间的矛盾,导致了我国劳动力总供求的矛盾与就业结构性的矛盾并存。这也意味着城市就业压力增加的同时,农村剩余劳动力加速向城市地区转移,导致新的就业或失业。
三、我国失业问题的影响
(一)经济影响
高失业率意味着只有少部分人能够找到工作,多数个人和家庭收入下降、消费者消费能力下降,对整体经济发展产生不良影响。失业率的增加将导致社会援助支出增加,给公共财政带来压力。
(二)社会影响
高失业率很容易导致社会不稳定。失业者可能面临贫困、社会孤立和心理压力,导致犯罪率上升和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加。
四、缓解我国失业问题的对策
我国一直在采取各种政策来应对失业问题。党中央、国务院将全民就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把稳定就业提高到战略高度通盘考虑,各方面加力推进,为就业形势稳定提供了有力保障。在我国经济运行不确定的因素持续增多的情况下,国家实现了就业持续稳定增长、失业率回落。
(一)就业促进政策
我国经济持续向好,有力地支撑了就业,从而降低了失业率。我国GDP的增长是拉动就业增长的关键所在,经济发展导致就业问题得到部分缓解。我国在扩大就业机会鼓励企业创造更多工作岗位上也积极采取各种措施。比如鼓励小微企业的发展,提供财政支持和税收优惠。
(二)教育和职业培训
稳定就业的服务和职业培训的增效提速提高了工作效率,增加了就业率。健全多层次职业技能提升体系,加大培训补贴资金直补企业力度,组织实施新就业形态的技能提升和就业促进项目的开展以及就业服务活动的高频行动,使得市场就业岗位的类型更加丰富。我国通过鼓励人们接受教育和职业培训的方式来提高他们的就业机会。这包括提供补贴和奖励来鼓励技能培训和职业发展。
(三)农村就业支持
我国积极采取措施鼓励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就业市场,以改善农村地区的就业机会。这包括农村劳动力迁徙政策和农村企业发展计划。
(四)失业保险和社会保障
我国建立的失业(下转第46页)(上接第44页)保险体系给予失业人员一定期限内的经济支持。此外,社会保障制度也在不断完善,以减轻失业风险。
(五)政策协调
加速释放政策红利为增长就业注入了强劲动力。进一步完善帮扶制度,深入开展企业用工保障服务专项行动,调整优化稳定就业的政策,继续实施稳岗返还的政策。形成了稳岗扩就业的系统性、全链条的政策支持的体系。
失业率的现状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采取了多种政策措施来应对这一问题,努力改善就业状况,鼓励创新和经济增长,以促进更多的就业机会。与此同时,国家也在加强逐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以减轻失业人员的负担。由此可见,未来能够进一步降低失业率,确保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平衡兼顾。
参考文献:
[1] 胡鞍钢.中国就业形势分析[J].经济研究参考,2002(59)
[2] 郭飞.我国失业的五大特征与对策[J].经济学动态,2003(11)
[3] 曾玲.中国失业现状分析及就业对策[J].大众科技,2020(06)
[4] 刘振涛.就业预期、失业预期对宏观经济的影响与对策[J].对外经贸,2017(12):91-93.
[5] 刘萍,刁永祚.新经济对劳动力就业的影响探究[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9(02):156-160.
[6] 周洲.当前就业失业管理统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报告[J].劳动保障世界,2019(26):69.
(作者单位:新疆财经大学 新疆乌鲁木齐 830000,辽宁对外经贸学院 辽宁大连 116000)
(责编:吕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