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心健康是一个人全面发展、实现人生幸福的基础。重视学生健康教育,注重心理问题的预防、疏导和化解,始终守护好每一个学生的心理健康,是人民群众关切、全社会关注的重大课题。2024年,十堰市郧阳区青曲镇中心小学强化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阳光、健康、快乐成长。
实施队伍建设行动。校长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第一责任人,配备1名心理健康工作副校长,组建以思政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班主任为主的学校心理健康工作专班,形成校长直接抓、分管校长具体抓、工作专班深入抓、所有教师全员抓的工作格局。
开展“五育”润心行动。利用学校邻近名扬中外的“郧县人”遗址的优势,组织学生到“郧县人”遗址探寻100万年前郧县人生活的足迹。深化“双减”落实,学校组建篮球队、足球队、合唱团、兴趣小组等,让人人生活在社团中,每天组织开展体育、绘画、音乐、书法、小制作等活动,每周开展“运动大课间、才艺大展示、师生大阅读”活动,每学期举行运动会、篮球比赛、乒乓球比赛、艺术节等,让学生动起来、唱起来、笑起来。常态化开展“同学共读书、师生共读书、亲子共读书”活动,每年评选书香校园、书香班级、书香家庭,大力营造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氛围。组织各班用好劳动实践基地,实行“班田制”,让学生体会劳动乐趣。以班级为单位,每学期组织开展做饭、洗衣、叠被等生活技能比赛,让学生积极参加劳动,体会父母不易,感恩父母付出。
开展知心交心行动。常态化开展“双走进”活动,让师生共同成长。探索建立一生一名知心教师帮扶机制,让老师走进学生心中,以班级为单位,通过调查问卷、交心谈心等方式,了解每位学生最喜欢的老师、最喜欢的同学,把最喜欢的老师聘为学生的“知心教师”,跟进心理疏导、学业辅导、情感关怀、安全监护等,把最喜欢的同学聘为学生的“知心朋友”,建立互帮互学共同进步小组,开展情感互诉、困难互帮、学习互助,有异常情况及时报告老师或家长。
开展关爱暖心行动。对单亲、留守、学困、体弱、有心理疾患的学生,建立“爱心爸爸妈妈”帮扶制度,“点对点”跟进情感关怀。建立学生日常关爱机制,定期组织学生给父母打一次亲情电话、给亲朋好友写一封书信、分享一次内心感言、过一次集体生日、开展一次同学互助交流、举办一次团队活动、开展一次励志教育与感恩教育等,把对困境学生的关心、关爱抓在经常、融入日常,让学生时刻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在暖意的包裹下健康成长。
健全防范预警机制。每学期开展一次学生心理健康筛查,综合筛查结果和“我想对你说”系列活动结果,逐一建立心理健康档案,逐一分析研判,及时识别心理风险,对症状较轻的,第一时间进行干预、疏导、关爱、帮扶;对有严重心理危机的,由医疗机构出具鉴定书,学校协助家长及时送医诊治;返校时,需查验医疗机构开具的健康证明。健全“学校—年级—班级—朋辈”四级预警网络,依托学校党支部、年级组、班主任、任课教师、学生互帮互学共同进步小组,密切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与学习状况,对学生出现的异常情况,由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及时与家长沟通,共同加强心理疏导。
学校成立了学生阳光成长中心,健全心理辅导值班、预约、面谈、转介、追踪和反馈等制度,满足学生和家长咨询与求助需求;深化家长学校建设,与专业机构加强合作,通过线上培训与线下培训相结合的方式,让广大家长掌握科学的心理健康教育、家庭教育和育人知识,以平等、尊重、理解、欣赏的方式与孩子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