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生态之美 体验生命成长

2024-08-19 00:00:00屈燕婷黄新
湖北教育·综合资讯 2024年7期
关键词:酵素美育公民

【编者按】2023年12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全面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的通知》,湖北省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全面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要求,将美育纳入各级各类学校育人全过程,着力构建面向人人的学校美育工作体系,在全面浸润中推进美育工作高质量发展。各地各校积极探索创新深化学校美育浸润行动的有效途径,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宜昌市夷陵区东湖初级中学秉承“与生态同行 为生命添彩”的办学理念,致力于建设生态教育示范校,立足区域“生态小公民”教育,努力探索“生态美育”路径,创意开发“绿地认养”“变‘废’为艺”“酵素制作”等系列“生态美育”课程,实施生态评价,引领学生感受生态之美,体验生命成长。

“绿地认养”赏自然生态美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生态环境保护要从娃娃抓起”的重要指示精神,自2017年开始,学校就着力实施“五大举措、八大行动”,共建“生态文明校园”。2020年,学校获评“湖北省文明校园”,成为夷陵区第一个“国家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

学校临闹市而独静,踞山岭而寻幽,11600平方米绿地、2000余株植物装扮美丽校园。学校把校园绿化地分为20个区域,在七、八年级20个班级中开展“与绿植共成长”活动:每个班认养一块绿地,每名学生认养一株植物,并用废旧纸盒等为认领的植物绘制独一无二的标志牌,每周二进行集中护理。学生养护绿植成长,绿植见证学生成长,学生与绿植共成长。

学校近5000平方米的空地被开辟成“生态小公民种植园”,成为学生的劳动实践基地。学校将种植园分成16个独立种植单元,采用“草本和木本结合,观赏与教学结合”的种植模式,实行“分班管理、全员参与、成果共享”的管理方式,精心设计开发以花卉和蔬菜种植为主的劳动教育课程,让学生动手建设美丽校园。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在田间挥洒汗水,翻土、播种、除草、施肥……枝繁叶茂的植物承载了他们美好的愿望与理想,他们体验植物的生长历程,享受绿地认养和绿植种养过程中带来的乐趣,从绿植成长中看到勃勃生机,感受自然的美好。

为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绿植种养技巧,学校以“生态环保教育站”为基地,开办“践行生态环保,呵护美丽家园”生态大讲堂,生态环保志愿者纷纷走进讲堂,宣传植物养护的知识,生物教师结合植物花卉种植课程给学生进行讲解、指导。“感受美,才能欣赏美、创造美。”结合《油菜怎么种?》这一课,教师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来到田间地头,近距离观赏油菜花,感受油菜花之美,并学习如何种植油菜苗,了解油菜的生长过程和农耕知识。随着季节的更替,春光下的校园里,一簇簇金黄的油菜花仿若涌动的金浪,学生尽情体验油菜花开的美与乐。

“变‘废’为艺”创校园艺术美

“生态美育”通过艺术教育的方式传达保护生态环境的理念。为达到这一目标,学校从“校园垃圾”入手,在“变‘废’为艺”上进行了一系列探索。

学校开展“环保手工制作”活动,按照“学校顶层设计、教师板块创意、师生手工制作”的思路,招募环保志愿者,组建环保手工社团,结合寒暑假社会实践活动,将废弃麻绳、旧纸盒、奶粉罐、洗衣液瓶、空水瓶、水管、枯树枝、树叶等物品,创意加工制作成近千件环保作品,装扮美化校园。2018年起,学校已形成“简单爱、碳元素、故乡美、清如许、民族风、踏歌行”六大系列作品,一部分装饰在学校楼道,一部分展示在“生态小公民展示厅”,每学年进行更新。学生积极探索,发挥想象,在丰富的生态实践中,渐渐地“爱起来”“动起来”“活起来”,既培养了劳动技能,提升了生态文明素养,又培养了认识美、爱好美和创造美的能力。2019年5月,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主任顾秀莲出席湖北省关工委系统“生态小公民”教育经验交流会,现场考察、点赞学校的“生态小公民”教育。

学校开展“酵素制作行动”,学生自己动手,将食堂废弃的蔬菜梆子、水果皮等切成小块装进瓶子,按照一定的比例加入水、红糖,充分搅拌以使红糖溶解,最后密封盖口,贴上标签写上日期,经过3个月发酵,制作成环保实用的酵素。洗手液和厨房的洗涤用品全部是学校自制的环保酵素。将看似没用的厨余垃圾变成环保酵素这种“万能洗涤剂”,大大减少了厨余垃圾的产生,将厨余垃圾变废为宝,在清洁美化校园的同时,也让学生深刻体会到“劳动让生活更美好,劳动让未来更幸福”。学生还将学到的酵素制作方法带回家以及社区进行宣传并动手实践,让生态教育的触角延伸更广,“孩子带动家庭,家庭辐射社区”,进而带动全社会参与到生态环保中来。

“生态评价”见学生成长美

为了更好地将生态教育与美育相结合,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结合“生态”文化,学校深度思考,2020年出台《东湖初中“香樟树”生态评价细则》,实施以“叶—花—果”为呈现形式的班级管理“香樟树”生态评价,每日考评,每周小结,每月授牌,学期表彰。

评价中将“会说话、会走路、讲卫生、会学习、会健身”等养成教育量化考核,每天,管理值日人员综合年级值日、食堂值日、学生值日的得分情况,将结果记录在生态评价公示栏中。在展示栏,对每天年级得分的前三名各发放一片香樟叶,累积五片香樟叶兑换成一朵香樟花,累积三朵香樟花兑换成一个香樟果,学校每月根据班级“叶、花、果”的数量,分年级评选出三个“最美班级”并授予流动奖牌;每学年根据获得月度“最美班级”的次数,分年级评出三个“最美班级”。

各班结合班级具体情况制订细则,实施学生“香樟树”生态评价,评价过程和结果都展示于教室后墙。每学年,各班根据学生个人“叶、花、果”的数目,评选班级“最美东中学生”,推选“最佳生态小公民”和“最佳学习小工匠”。建设“绿色长廊”“金色长廊”分别展示“生态小工匠”“学习小工匠”典型事迹,评选年度“最美东中人”,传递榜样力量,让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无形的感染中得到浸润与升华,让生态评价促进学生发展,引领学生身心成长。

自2018年以来,800多名学生在省、市、区各级生态环保作品比赛中获奖,学校评选出近500名“最美生态小公民”“最佳生态小工匠”,涌现出刘沅鹭、吴晓乐、严文浩、杨思语等一大批生态环保典型。学校环保教育站第一任站长、学生刘沅鹭先后获得“夷陵区十佳生态小公民”“宜昌楷模”“湖北省新时代好少年”“全国最美中学生”“全国优秀共青团员”等荣誉称号,2019年3月应中央电视台邀请,亮相央视少儿频道学雷锋纪念日特别节目《大手牵小手——我是小小志愿者》,并接受央视著名主持人鞠萍的采访。他不仅成为学校生态文明教育的一张亮丽名片,更成为宜昌市“生态小公民”教育的代言人。

如今的东湖初中,“环保小达人”“环保小明星”“环保小工匠”越来越多,校园目之所及,干净整洁,生机勃勃;学生护绿爱绿,阳光向上,个性成长。2023年1月,学校创新案例《以“生态小公民”教育打造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亮丽之窗”》荣获省文明办一等奖。2023年12月,湖北省教科院对湖北省基础教育优秀教学改革实验项目开展结项评审,学校《培育适应新时代的“生态小公民”实践研究》获得优秀等次。

“生态美育”的探索需久久为功,学校将继续开发“生态”课程,丰富“生态”实践,凝练美育特色,打造美育品牌,让学生在不断提升生态文明素养的同时,能够更好地发现美、理解美、创造美,让“生态美育”赋能学生成长,推进学校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酵素美育公民
论公民美育
厉害了!农作物“喝”上环保酵素
今日农业(2021年16期)2021-11-26 06:05:34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酵素真的是减肥神药吗?
柠檬酵素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美育学刊(2018年3期)2018-05-16 11:22:11
美育最忌急功近利
风采童装(2017年12期)2017-04-27 02:21:42
自制酵素 能否保健
大众医学(2016年6期)2016-11-03 17:50:31
美育教师
隐私保护也是公民一种“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