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艮是我国明代杰出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王艮在长期的讲学中,注重启发、点拨,形成了“百姓日用之学”的风格,这是王艮思想的闪光点,具有鲜明的人民性,同时体现了王艮教育思想的启蒙性、进步性。统编教材从学生的发展出发,从他们的语文综合素养提升出发,借助学习任务群构建,采用启发、点拨等形式,助推学生在最近区域发展。这与王艮的教育思想是一脉相承的。具体到写作教学中,教师要认真研读新课标的精神,准确把握统编教材的编撰意图,积极借鉴“王艮教育思想”,在培养学生的写作习惯,提升学生写作水平的同时,为他们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王艮认为,快乐学习是人们学习的最高境界。王艮在《乐学歌》中这样写道,“人心本自乐,自将私欲缚”。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学生内在动力对写作的影响。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教师需要唤醒、激活学生的快乐本能,让学生以积极、乐观的心态投身写作之中。对此,教师要积极搭建平台,创设情境,唤醒、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让他们的写作经验、生活经验与写作主题、目标、内容、要求等对接,同时也让写作主题、目标、内容、要求等切入他们写作水平发展的最近发展区,让他们在写作的过程中努力“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
在写作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导学单,用导学单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调动他们的写作积极性,发掘学生的创造性。具体来说,教师可以借助导学单,引导学生写作,锻炼他们的写作能力。以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济南的冬天》这篇课文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济南的冬天有怎样的特点?课文中是怎样通过景物描写来呈现这一特点的?你能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这些景物吗?这样的一种基于教材课文解读的随文写作训练,不仅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文本内容,掌握文本的思想主题;而且还能充分发挥教材的例子作用,教师指导学生从“临摹”到创作,有效降低了学生的写作难度,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让他们产生表达的需要、表达的兴趣。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趁热打铁”,让学生依托自我的文本解读经验来助推随文写作,在推促课堂教学走向精彩的同时,也能强化学生的语用训练,提升学生的表达技巧。在教学中,教师依托教材文本这样的一根拐杖,不仅能有效地引导学生揣摩、体会作者写了什么,而且能让学生认识到作者是如何写的,作者写作的秘诀是什么。基于文本解读的随文写作,有助于学生通过多元对话,了解作者的写作经历,习得写作的方法。
王艮认为,“百姓日用即为道”,从关注统治阶级转向关注下层平民,体现了王艮的“平民情怀”。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教师也要培养学生的“平民情怀”,让他们把写作目光从作文范文转移到日常生活之中,把所谓的“阳春白雪”内容转移到“下里巴人”,引导他们关注生活中的日常事,引导他们写百姓事、写身边事。只有这样,学生的写作才能真正成为一种日常生活的写作,成为一种“接地气”“通民心”的写作。这样的写作,具有淳朴、天然的特点,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
基于这样的一种平民的、接地气的写作情怀,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写随笔,写日记、班级周记,写自我心得、感悟等,形式多样,重点是要引导学生多写、常写,写身边的事情,写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比如,教学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的写作板块《热爱生活,热爱写作》,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日常生活,用笔记录日常生活中的事情。在教学中,笔者就曾鼓励学生深入生活,用自己的眼睛观察事物,用自己的大脑鉴别真伪,丰富学生的生活阅历,让他们从中获得生活素材。具体来说,笔者组织学生开展“测试自己的观察力”的活动,让学生从日常生活中捕捉到不一样的风景。这样的活动,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之情,还可以锻炼他们的判断力,用创新的视角去审视生活。通过观察,学生走进生活,更加亲近生活中的平常的、平凡的人和事。这样的活动,其实就是让学生亲近平民的过程。比如,有的学生学会了商人的叫卖技巧,有的学生学会了如何送外卖,有的学生看到了快递小哥的忙碌,有的学生发现了自己的爸爸妈妈回家后做的第一件事,有的学生发现了校园最安静的角落,等等。虽然都是生活中不起眼的日常小事,却能让学生的习作充满生活气息。通过深入生活的实际观察,学生获得了对生活的感受,积累了丰富的写作素材。
王艮认为,“即事是学,即事是道”。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情都是学问,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情都有道理。一个人要想获得真学实才,要想获得知识、真理等,就必须勇敢地投身到实践中。在教学中,教师要坚持教学做合一的思想,让学生的写作与生活联系在一起,优化写作路径,丰富学生的写作经验。
秉承王艮的“即事是学”的教育思想,教师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将实践与写作等结合起来。为此,教师要树立“大写作观”,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道”、检验“道”,并且依据“道”进行写作。在写作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只唯实”的品格,引导他们关注生活,在实践中探索写作路径。比如,教学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写人要抓住特点”这一部分内容时,笔者不仅引导学生深入解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再塑生命的人》等课文中的人物描写,如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细节描写,等等,同时还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投身写作实践之中。比如,让学生“仿照”教材中的例子,借鉴写作技巧,写一写身边的父母、老师、同学……这样的写作实践活动,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
王艮沿袭了孔子的“敬身为大”以及孟子的“守身为大”的思想,强调“尊身立本”。在王艮看来,“身是天地万物的根本,也是家国安定的根基”“唯有尊身,方能爱人、爱家、爱国”。在初中写作教学中,教师要强化构建生本课堂,不仅要提升学生的写作素养,同时还要引导他们养成保身、爱身、敬身、守身等理念,还要着眼于学生的身体发展、生命发展。
王艮围绕“敬身为大”提出了一系列的要求,如“不恶人”“敬人”“爱人”“不慢人”等。在初中写作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的写作实践为载体,将全面发展教育融入其中,尤其是与人为善这种人本思想融入写作教学之中。这样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写作认知,而且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对于学生来说,“作文即做人”“作文先做人”。写作教学的对象是学生,而学生是一个知行合一的个体。学生明事理,懂做人,才会把写作目光转移到日常生活之中,才会用笔记录生活中的故事。只有这样,教师才能真正挖掘学生的写作潜能,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在写作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启发学生怎样看、怎样想,更要启发学生怎样做、怎么写。比如,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写作主题是“学习游记”。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去观察、体验自然风光,同时更要带领学生去体验民俗风情,将自己的情感体验融入游记之中。具体来说,教师要引导学生用心体验,投身生活中的体验性学习。在教学中,教师不能设定太多的条条框框,而应解放学生的手、解放学生的嘴、解放学生的眼,让学生敢于、善于、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情感。学生将自己的认知、情感等全部融入自然风光中,才能获得深刻的感受,丰富的体验,才能为写作水平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
王艮的教育思想是传统文化、传统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们的教育教学具有指导性的意义。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可以融入王艮的教育思想,开发写作课程资源、素材,优化学生的写作方法,赋予学生充分的写作时空,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本文系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第十四期重点资助课题“基于王艮教育思想的乡村写作教学实践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21JY14-ZA28]
作者简介:江苏省泰州市大泗学校语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