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学校坚持创建和美校园文化,以和润德育为抓手,在和润生命中美泽人生,在励行尚美中和慧博远,在和衷共济中成人之美,在和而不同中美美与共,在艺精德美中和美润生,提升班主任德育工作成效。深入剖析班主任德育工作低效的主要问题,提出班主任应具备深厚的德育素养,助力学生拓宽学习视野,树立正确的思想认识,多元主体协同提升德育水平,塑造和润德育环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和润德育;班主任;提升策略
学校以和美为核心理念,以和润生命,美泽人生为办学理念,以和慧博远,励行尚美为校训,以和衷共济,成人之美为作风,以和而不同,美美与共为校风,以和爱润生,艺精德美为教风,以和乐共进,求真向美为学风,初步构建了内涵丰富、底蕴深厚的和美校园文化,为班主任推进以和润德育为主旨的班级德育工作夯实文化根基。其中,“和”指和悦、和勉、和爱、和睦、和顺、和谐之意。荀子曰“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和”在这里指学校按照办学的规律,在协调运转中呈现出的最佳状态。“润”指浸润、润泽,即浸润生活,润泽生命。因而,和润德育即按照学生成长、教学教育的客观规律,以厚重大气、内涵丰富的思想道德氛围滋养学生的心灵和头脑,使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促进他们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一、和润德育助力班主任德育工作的价值意蕴
学校以“和美”校园文化为背景,构建“和润”德育育人体系,尊重学生主体性,以“润”的方式涵养学生德行、健全学生人格、净化学生心灵,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和美校园文化背景下,班主任开展和润德育实践活动,主要坚持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大育人方向,以养成好习惯,成就大未来的行为养成教育为核心,致力于通过文化熏陶、活动涵养、课程浸润、家校共育的德育实践活动,稳步提升班级德育质效。
(一)在和润生命中美泽人生
和慧博远,意为按照规律培养学生,使其智慧变得深远而广大,美泽人生指让学生的生活、学习等和谐美满,润泽他们的人生。班主任可以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互帮互助关系,平等亲切的师生关系,引导他们按照科学方法与正确理念,从家庭、学校、社会中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这些事情能让学生感受到校内对他们的切实尊重、有力保护和正确引导。同时班主任应在班级管理中塑造充满正能量的班风,引导学生从小树立正确的三观,浸润在积极健康的成长环境中,润泽他们的生活、学习和思想,成为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二)在励行尚美中和慧博远
校训集中体现的是学校的办学宗旨以及历史传承,是对学校文化追求与精神风貌的具体表达。励行意为励志前行,尚美指对情操之美、道德之美、心灵之美、艺术之美的追求和崇尚。和慧博远,意为按照规律培养学生,使其智慧变得深远而广大。班主任在班级德育工作中,应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引导强化学生对情操美、知识美、劳动美、道德美、行为美、艺术美、心灵美的崇尚与热爱,使他们的知情意行高度统一,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班主任可以与全体学生共同制定有利于落实这些内容的班规,涵养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与思想道德修养,增强身体素质,使他们成为有智慧、有理想、善践行的人。
(三)在和衷共济中成人之美
学校坚持“和衷共济,成人之美”的工作作风,在优化办学环境的同时推动教学科研水平再上新台阶,促进教师队伍建设的高质量发展,显著提升了教学成绩和教育水准。各科教师都是班级管理的重要成员,他们可以在学科课堂教学中严肃课堂纪律、改进教学方法、推动学生相互帮助、培育学生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开展课堂思政教育、举办一定的实践技能比赛,与班主任共同做好班级德育工作。这些工作有利于培育学生树立正确的态度、情感、价值观,让学生既掌握了理论知识,又可以强化对相关内容的情感认同,强化他们正确的道德意志,以规范化行为展现新时代小学生的精彩风貌。
(四)在和而不同中美美与共
近年来,学校持续通过丰富的文化活动熏陶、类型多元的精神文化内容涵养、各类课程的浸润、家校共育实践等,锻造了“和而不同,美美与共”的校风。广大学生都有自己的特长、兴趣爱好、性格特征等。不少学生参加了小提琴、魔方、机器人、编程、架子鼓、钢琴、篮球、足球等培训活动。每天延时服务期间,学校会组织不同类型的学生进行训练表演,为他们提供一定的活动空间和设施设备。课间休闲时间也是学生在校期间最快乐的时光之一,他们可以充分展示自我风采、释放自我能量,在开发包容、和而不同的环境中塑造了积极向上、美美与共的文化精神活动。它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阳光心态和学习热情,使他们热爱生活、珍爱生命,满足自我实现的价值追求,感受独特的心流体验。
(五)在艺精德美中和美润生
学校大力重塑“和爱润生,艺精德美”的教风,让广大教师充分意识到教育是关于爱的双向奔赴。为此学校高度重视提升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塑造教学能力突出、道德高尚的教师队伍,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提供必不可少的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广大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充分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年龄特点,在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活动和课外实践中浸润学生的生活,润泽他们幼小的心灵,凸显“和爱润生,艺精德美”的教风。这也可以推动更多学生学习、模仿教师优雅规范的言谈举止,树立和践行崇德向善的理念。
二、和润德育助力班主任德育工作低效的问题分析
笔者结合多年来担任班主任工作的经验,与领导、其他班主任、家长的交流,根据班级德育的实际情况,总结了班级德育工作低效的主要问题,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一)未能以深厚的德育素养厚爱学生
不少班主任耗费大量精力提升业务水平与教学能力,过于关注视学生的分数、成绩与自己的绩效考核结果。相比之下,他们对德育工作的认识比较片面,未能系统地开展班级德育工作,没有结合道德与法治等课程的知识涵养学生的法治意识和思想道德素养。他们的德育工作一般采取灌输式讲述,缺乏能吸引学生的新意。
(二)学习视野偏狭导致学生学习动力弱化
部分学生习惯于死记硬背,不注重理解和分析,难以有效提升自身的学习成绩;部分学生认为学校管得严,只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成绩和升学率;部分学生眼高手低,简简单单的小事都做不好,却只想着做难事大事。殊不知,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三)行为偏差背后的错误认识
部分学生受到信息化负面作用的影响,出现的叛逆现象已造成了程度不同的不良社会影响。极少数学生模仿网络影视作品中的不良行为,出现校园霸凌等问题。有的学生长期面临学习障碍,会逐步丧失学习兴趣,或痴迷于电子游戏,或玩物丧志,逃课逃学、迟到早退屡见不鲜。这些都显著违背了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与校纪班规,背离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也导致他们既缺乏充足的知识又丧失了对崇高道德的追求,遑论成为“四有”新人了。
(四)多元主体未能形成较强的德育育人合力
当前,部分学校的德育育人主体没有充分结合本地、本校的实际情况,班主任的德育工作简单化套路化,无法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任课教师通常没有高度关注班级德育工作,只是在学科核心素养教学中稍微提及一两句德育内容,但并未将这些内容当作重点。学生作为班级活动的主体,自然在班级德育建设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小学生活泼好动的年龄特点,在较大程度上制约着他们的德育水平提升。即便在同一个班级中,来自不同家庭的孩子的德育认知存在较大差异。因而,不少班级的德育建设中虽然存在较多的德育主体,但无法形成较强的德育育人合力。
三、以和润德育提升班主任德育工作质效的策略
(一)教师应具备深厚的德育素养
班主任作为班级的指导者、教育者和组织者,是对学生进行管理教育的骨干力量。因而,班主任也是实施班级德育的重要力量。他们应通过理论学习、政策学习等逐步丰富德育素养,将上级政策、教育制度和学生的年龄特点、身心发展现状相结合。他们既应关注教学能力的提升,使学生的分数、成绩始终保持在较高水平,又应意识到德育工作的重要价值,对学生开展恰如其分的德育,将德育内容和学生的日常生活结合起来,做到就事论事,而不能“恨屋及乌”地变成对学生的指责和批判。这样才能凸显“和爱润生,艺精德美”的风格,将德育当作教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主题的奔赴;推动更多学生学习、模仿教师优雅规范的言谈举止,树立和践行崇德向善的理念。
学校组织的心理健康活动月期间,学生在旷阔的操场上进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心理“韵”动会。师生共同开展了精彩纷呈的团训活动,又受到了心理体力的双重挑战。在此背景下,全体教师充分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与全班学生共同努力,使他们充分发挥自身潜能和优势,以坚定信心协同克服一系列困难,顺利完成了任务并赢得了好名次。学生们强化了团结协作意识和集体责任感,能以更强的心理素质面对成长道路上的沟沟坎坎。
(二)助力学生拓宽学习视野
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科学方法以引导学拓宽学习视野,首先把学好各门功课当作一件大事做好做细做实,从记住和灵活运用最基本的知识和技能开始。教师应引导学生将准确记忆、正确理解与科学运用相结合,使学生提升学习成绩。让广大学生充分认识到学校的严格管理,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成绩和升学率,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坚定的意志和拼搏奋进的品质,进而提升他们的思想政治修养。班主任邀请家长组成了“职业导师团”,他们通过自己的职业经历,让学生感受求学、工作的精彩历程与困惑烦恼,带动、引领孩子们讨论学习状况与未来的“求职”。学生从家长们的充分交流和坦荡分享中清晰了今后的职业理想,激发了他们百折不挠、奋勇向前的求知决心与坚定信心。
学生在学校的统一安排下,利用双休日走进一系列工作单位进行职业体验,让他们的职业梦想启航;本着自主自愿参加的理念,学生在家长职业导师团的引导下体验多种职业的酸甜苦辣咸。学生从中拓宽了自己的求知视野,了解部分职业的工作内容,明晰学习和训练的努力方向,和社会建立起更多的职业联系,强化了他们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这些活动让学生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从做好点点滴滴的小事开始,丰富和充实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以职业化精神润泽他们的人生,将来才能扛起历史和国家赋予他们的重担和责任。
(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认识
班主任应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逐步强化学生的信息素养,让学生理性看待网络影视作品中的行为并自觉远离其中的错误思想和行为,消除网游成瘾的潜在习惯;引导学生杜绝污言秽语,端正思想认识,杜绝校园霸凌等。同时班主任应与任课教师共同化解学生的各种学习障碍,使他们维持较强的学习兴趣,要求学生不得迟到早退、逃课逃学。教师应严格要求、关心爱护他们,让学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坚持不懈地做好事,从不乱扔垃圾,不说污言秽语做起。
学生观看了《我很想你》《风中的小米田》《少年周恩来》等优秀教育电影,深刻感受爱国崇学、真诚坦率、责任担当等美好品德,体会主人公的思想道德修养境界,强化乐观积极、拼搏进取的认知,摒弃错误认知与行为偏差。班主任通过召开线下线上家长会等,邀请家长限定学生的玩游戏时长,引导孩子观看充满正能量的影视作品,让学生定期提交观后感。这也有利于提升他们的思想道德修养,涵养他们的法治意识,端正行为规范,使他们自觉地追求、践行情操美、知识美、劳动美、道德美、行为美、艺术美、心灵美。
(四)多元主体协同提升德育水平
班主任应邀请任课教师、德育活动组织机构、家长、班干部等多元主体参与进来,协同提升德育水平。学校应结合本地本校的实际情况,引导班主任队伍创新德育工作的形式和手段,为德育注入充满时代特点的新内容,走进学生丰富而敏感的内心世界。任课教师应将自己作为班级管理的重要一员,结合课程思政、课外实践等,强化学生的思政素养。家长可以发挥自身特长,向学生展示自己的专业素养和道德修养,并向教师提供学生的优良德育表现,引导学生始终维持较高水平的德育行为。家长也应及时与教师沟通学生的思想道德变化,便于多方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学校、教师、任课教师应通过实际行为,真诚地对孩子们既严格要求又关心爱护。
班主任实施班级德育工作中应结合和美校园文化,充分认识到以和润德育为抓手提升德育实效的重要价值。与此同时,相关方应深入分析导致班主任德育工作低效的主要问题,推动班主任丰富德育素养,帮助学生扩大成长视野,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多元主体协同采取有效措施以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以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与身心健康特征的方式促使他们逐步成长为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参考文献:
[1]法蕊贞.班主任工作中德育工作创新方式初探[J].文学教育(上),2017(12):168.
[2]林素琼.携手共育和谐花——班主任德育工作浅析[J].内蒙古教育,2013(20):22.
(责任编辑:姜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