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品行

2024-07-21 00:00:00张静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2024年6期

道德与法治是初中阶段一门重要的德育课程,在一定程度上深刻地影响着学生成长。笔者在本文针对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如何培养学生良好品行进行探讨。

一、提高对法治教育的认识

在既往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存在着重道德轻法治的现象,法治教育在初中占比较低。事实上,在初中阶段,学生已经开始形成独立的认知和个性化思想,所以,我们应当加强对学生的法治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法治观念等。积极提高法治认识,将其融入具体的教学中,进而提高学生的法治思想。例如,在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的教学中,教师要重视法治教育的渗透和讲解,通过引入《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拓宽学生知识面。

二、强化网络德育教育

在“互联网+”时代,教师可以有意识地打破现实与虚拟的界限,利用网络平台,开展线上教育。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网络素材的运用。如今,网络上的素材鱼龙混杂,良莠不齐。对于初中阶段学生而言,很难对其真假进行判断,也因此会轻易相信、被影响。因此,教师不妨大胆将网络热点引入课堂,通过组织学生讨论,辨别其真假。网络在给教师教学带来便捷的同时,因其开放性也给教师带来了许多困扰。所以,教师应当充分挖掘网络教育资源,建设在线授课、讨论的平台,以此服务于课堂教学,使学生感受到来自网络的力量和学习的便捷,同时也在网络环境下有所判断、有所思考。

三、重视在教学过程中融入品行培养

在道德与法治课堂进行学生品行培养,应当注重对教材内容的深度挖掘。立足教材,是教师开展教学的基础所在。在课程体系内,七年级主要包含了高尚的道德素质培养和行为规范教育;八年级以法治教育为主,要求学生不能触及法律的底线;九年级重视学生理想信念的塑造,培养学生具有更高的理想追求。在教学中,教师应当遵循这一主线,为每个学期、每个单元的教学设定任务,使课程依据教学需要而逐渐展开,形成统一的教育体系。另外,围绕教材,在每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应关注到对其中的知识点和任务的渗透,调整教学思路,增加内容选择。例如,在教学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十课《绽放生命之花》时,教师可以将《真心英雄》《壮志在我胸》等歌曲引入新课,吸引学生注意力,烘托课堂气氛。在教学中,教师还可以选择一些优秀运动员的故事作为案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四、在教学评价中培养学生道德品行

在教学中,评价环节是师生交流的重要环节。在道德与法治教育中,尤其是在道德品行的相关培养中,要关注到每位学生的感受,既要保证评价标准的统一,评价内容的客观、公正,也要保证因材施教、因势利导。在课堂设计中,应当尽可能注重鼓励评价,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找到学生的兴趣点、关注点,引导学生主动去思考和考虑。另外,在实践中,道德与法治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多种评价形式。

初中阶段的学生处于各方面素养提升的关键时期,对于很多事物开始有了自己的思考,但朦胧模糊,缺乏必要的判断。在教学中,教师要发挥道德与法治学科的作用,围绕教育与生活,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个人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