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大思政课”的“引进来”与“走出去”

2024-07-21 00:00:00李智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2024年6期

当今世界,全球化潮流正在深刻地影响着各个领域。高中思想政治学科为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社会责任感和国家意识的重要学科,需要在全球化时代更加积极主动地应对这一挑战和机遇。近年来,我国高中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大思政课”的理念,强调将国际视野与本土实践相结合,实现“引进来”与“走出去”相辅相成。本文通过对高中思想政治课堂的实地考察,探讨“大思政课”在引入国际文化资源的同时,如何推动本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与发展。

一、“引进来”的实践

1.国际文化资源的引入。

“大思政课”强调引入国际文化资源,旨在拓展学生视野,提升他们对全球事务的理解能力。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引入国际经典文献是一种重要的方式。通过学习国际上具有重要影响的哲学、政治学著作,学生可以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例如,可以引入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社会主义思想的国际渊源。通过研究不同国家的政治制度、国际组织的运作方式,学生能够理解国际社会的复杂性和多元性。这有助于开阔他们的国际视野,更好地适应全球化的社会环境。通过分析国际上的政治、经济事件,学生可以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更深刻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

2.外籍专家的教学实践。

为提高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效率,有些学校开始在思政教学中引入外籍专家进行授课。外籍专家通常会结合自身在国际事务中的实际经验,向学生介绍相关领域的国际案例。学生可以将国际案例中的思政理念与思政课程相结合,比较二者的异同,从而领略我国思政发展的独特魅力。此外,实际案例与经验分享不仅能够使抽象的理论知识更具实际应用性,也能激发学生对国际事务的浓厚兴趣,能够更深刻地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将语言、文化、思政充分融合,构建了一个新型思政课堂,从而形成更为开放、包容的国际化思维,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发展了大思政理念。

二、“走出去”的实践

“大思政课”倡导通过思政教育输出本土文化元素,旨在提高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为了深化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大思政课”强调国学教育的重要性,通过引入儒家、道家、佛家等经典著作,能使学生深入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这有助于培养学生对国家历史和传统文化的自信心,提高他们的文化认同感。为使思政教育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大思政课”引入了当代文化符号。通过解析这些当代文化符号,学生可以更深刻地理解当代中国社会的发展和文化创新。“大思政课”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承与弘扬。通过深入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如志愿服务、社区建设等。通过参与这些实践活动,学生能够走出课堂,深入社会,亲身感受社会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参与政策咨询和提案活动,让他们了解国家政策,为社会发展献计献策。这种参与形式有助于学生更好地了解国家大政方针,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独立思考和提出建议的能力。通过对“走出去”战略的实践考察,我们可以看到其在促使学生参与社会服务、培养实际操作能力方面的积极作用。

总而言之,“大思政课”的“引进来”与“走出去”战略为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实践路径,对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社会责任感的新一代公民具有重要意义。希望在不断的实践中,思政课程能够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为学生成长和社会进步贡献更大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