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资源在艺术类高校思政教育中的实践探索

2024-07-14 03:53:44张蕾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6期
关键词:艺术类高校红色文化资源思政教育

张蕾

摘 要:红色文化资源是指具有革命传统、革命历史、红色精神等元素的文化遗产和资源,是中国革命历史的珍贵遗产,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和教育意义。在艺术类高校思政教育中运用红色文化资源,可以将艺术文化与红色资源进行融合,有助于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和认识红色文化资源的价值和意义,从而更好地理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地位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本文以内蒙古艺术学院原创民族舞剧《草原英雄小姐妹》为例,深入分析红色文化资源在思政教育中的实践样本,通过艺术表现与红色资源的融合,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推动艺术类高校的思政教育与红色文化资源的有机结合,形成具有特色的思政教育模式,运用艺术表现这一形式推动思政教育的切实发展。

关键词:红色文化资源;艺术类高校;思政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24)06-0063-05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用好红色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1]“保护好、运用好红色资源,加强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发扬优良传统、赓续红色血脉。”[2]2022年7月,教育部等十部门印发《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提出各地各校要充分挖掘地方红色文化,融入各学段各门思政课[3],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的重要论述,大力弘扬红色文化,从中汲取昂扬奋进、团结拼搏的精神动力,对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对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具有重要意义。

红色资源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与其他社会现象如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等发生作用[4]。在这种作用下产生了新的价值主体,因此,教育者不仅要传授知识和技能,更要引导受教育者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激发其对未来的追求和探索欲望。在艺术类高校思政教育中实践红色文化资源,有助于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和认识红色文化资源的价值和意义。本文通过对红色文化资源在艺术类高校思政教育中的实践探索进行深入研究,为艺术类高校思政教育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为红色文化资源的传承和发展提供新的路径。

1 红色文化资源的内涵与特征

红色文化资源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文化、革命精神和革命传统的物质载体,具有独特的内涵和特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红色是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鲜亮的底色,在我国960多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大地上红色资源星罗棋布,在我们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百年奋斗的伟大历程中红色血脉代代相传。”[2]红色文化是在革命战争年代,由中国共产党人、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并极具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5]。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具有革命性和先进性,它既传承革命传统,又积极引领时代潮流,促进受教育者不断更新自身的思想观念,规范他们的行为方式。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追求民族独立、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实践中所形成的一种文化[6]。红色文化是在特定历史年代下产生的具有相同精神内涵的文化形式,以口述史或者文物的形式得以代代相传,其精神价值远远大于物体本身的价值。就像历史传承一样,如果没有文字记载,没有相应的考古发掘,有很多具有历史价值的东西就不会被人们发现。红色文化资源亦是如此,我们不仅仅应该将红色文化的普及当成思政课的一部分,更应该当成历史传承的必修课。

1.1 红色文化资源的历史渊源与传承

红色文化是伴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而形成的。它体现着党的性质宗旨,承载着党的初心使命,马克思主义是红色文化的思想灵魂。红色文化,无论是其所包含的红色思想文化、红色精神文化还是红色物质文化、红色制度文化,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表达,是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指导下结出的文化硕果,是具有社会主义属性的文化形态。马克思主义作为红色文化的思想灵魂,为红色文化赋予了深厚的政治立场。马克思主义强调阶级斗争和社会主义革命,这一思想为红色文化确立了反对剥削、压迫的立场,坚持为人民谋幸福的宗旨。

红色文化资源的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战争年代,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力量在长期斗争中创造了许多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革命文化和革命传统。这些革命文化和革命传统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力量,在长期斗争中取得胜利的重要精神力量。在当代,我们运用红色文化资源进行思政教育,旨在用真实的实证研究方法让学生对革命历史进行深入的了解,通过课程设置、实践活动、艺术创作等方式将红色文化资源进行现代化的传承,用现代审美结合现代数字化科技进行记录,将红色文化资源进行档案化管理,进而更有效地发挥弘扬红色精神、传承红色基因的作用,构成内容方面的关键问题[7]。将红色资源档案进行整合,以创新艺术形式表现出来,则是艺术类院校对于红色资源传承的实践展示。这种实践是将红色文化进行艺术化的加工,便于学生更好地接受。同时,也是为了让红色文化发挥其自身的教育意义。红色文化之所以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文化形式,其产生、发展一定是融合了特定历史特征的,学生在学习红色文化资源的同时,要对其产生的历史文化进行了解,这就达到了红色文化资源的多效联动性。

1.2 红色文化资源在艺术类高校思政教育中的实践价值

红色文化资源对于弘扬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培育爱国主义精神有重要意义。通过学习和实践红色文化资源,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思想和理论,深入了解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各个历史时期的伟大事业和成就,从而增强学生对红色文化资源的认同感和归属感。通过挖掘红色文化丰富的育人资源,用好各种体验式的实践场域和针对性的现实案例,使红色文化内嵌于实践教学内容并成为有机融合的整体,打造立体化“大思政课”建设整体布局,提升学生在实践教学中的获得感,从而实现“红色文化—田野考察—立德树人”的良性循环[8]。

如果思政课仅仅是思政课,在网络信息如此发达的时代,学生们难免会感受到乏味。这也给思政教师提出了新的问题,如何将红色资源用学生们更易于接受的形式展现。在艺术高校中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就是融入艺术形式,通过歌曲、舞蹈和美术作品的展现,让学生主动探求其背后的红色资源。红色文化资源是最好的教科书,通过将红色文化资源与美育相结合,可以让学生直面精神世界[9]。在艺术创作的过程中,通过学习和实践红色文化资源,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思想和理论,深入了解中国革命各个历史时期的伟大事业和成就,从而丰富学生的艺术创作灵感,创作出更加有深度、有内涵的艺术作品。当然,以上这些都是教育者的理论教育目的,如何让红色资源的教育价值落地,是教育者真正应该思考的问题。思政教育是高校教育中的必修课与通识课。但是,正是由于思政教育的普遍性,导致学生对思政教育的态度远不如专业课感兴趣。而作为艺术类高校而言,将思政教育中的红色资源和专业课相结合的方式可以很好地改变这一现状。让学生在专业课学习的同时了解红色文化资源,让思政课的教育不仅仅停留在理论课堂上,这样的实践课程不仅仅是艺术类高校的专属,也应该被广泛运用在综合类高校中,以提高思政教育的趣味性和多元性。

2 红色文化资源在艺术类高校思政教育中的实践策略

文化繁荣的前提是坚定文化自信,就是要坚定对本国文化的自信和自豪,自觉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当代中国文化繁荣发展。坚定文化自信要先确立文化主体性,就是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就来自我们的文化主体性。这一主体性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中国大地上建立起来的。”[1]文化自信建设的理念倡导在继承中创新,在传统中发展,通过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不断完善和丰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内涵和形式。这种文化自信的理念建设体现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继承,同时也体现了对马克思主义原理的坚持和运用。通过结合马克思主义原理和中国传统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得以在理论和实践上立足和深化,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供坚实的基础和指导。

红色文化见证了党领导人民在中国大地上百余年的奋斗史,是中国革命历史的珍贵遗产。这些红色文化资源承载着革命先烈的牺牲奉献、革命斗争的艰辛历程,记录着党领导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光辉历程。其中包含的每一个理论成果、每一个伟大精神、每一个历史瞬间、每一个民族记忆,都是坚定文化自信、确立文化主体性的坚固基石。充分发挥红色文化资源在艺术类高校思政教育中的指导作用,大力传承红色基因、谱写红色文化新篇,才能更好地让中华民族精神大厦巍然耸立,让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获得源源不断的动力。

2.1 红色文化资源在艺术类高校思政教育中的指导作用

红色文化资源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道德品质。这些革命精神和道德品质一直指引着我们前行。而对于思政教育,将红色精神传承下去,培养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勤俭节约的品质是高校教育中一切专业教育的基石。对于艺术类高校而言,可以通过红色文化的艺术表现形式,如音乐、舞蹈、戏剧、电影、绘画等,来展示红色文化的丰富内涵和深刻意义,从而增强艺术类高校思政教育的实效性和吸引力。对于现代大学生而言,网络时代使得他们摆脱了信息匮乏而进入信息泛滥时代,海量的信息冲击着他们。判断信息与筛选信息成了学生所要习得的重要内容。红色资源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对学生进行正向引导。网络载体作为公众平台,人们可以相互学习、沟通情感,在这个过程中获取思想、情感与行为上的认识、认知与认同[10]。因此,红色文化资源的指导作用可以是多元的,不仅仅是通过线下的艺术形式进行熏陶,也可以通过网络载体进行引导。思政课教师要熟练掌握学校使用的各类新媒体平台,通过各种平台传播正确的价值观[11]。通过这些切实可行的实践措施,真正发挥红色文化资源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指导作用。作为教育者,应该有效地利用网络资源对学生进行引导,可以引入线上课程,将线上课程与红色资源和艺术表现相融合,利用大数据进行推送,还可以结合App课程实践。例如“学习强国”中“看党史—红色故事”板块,就将红色资源以纪录片的形式做成了一个个小故事,让人们用更便捷的方式了解红色历史。艺术类院校也可以在校园网站上建立单独的模块,展示红色资源与艺术形式相结合的内容。以此促进红色资源文化以新媒体的形式融入学生们的生活。

2.2 挖掘红色文化资源在艺术类高校思政教育中的教育内涵

红色文化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涵盖了团结协作、勇于拼搏、百折不挠、艰苦奋斗等优秀的红色精神品质[12]。这些精神品质为高校思政教育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教师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引导学生正确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和信仰,培养对国家和民族的热爱与责任感。事实上,当代青年的文化自信正在逐渐建立,国漫崛起、汉服流行都能侧面展现出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认可。因此,将红色资源中一个个鲜活的故事、一件件真实的物品以及一首首鼓舞人心的红色歌曲进行艺术化加工,是塑造高校学生精神世界的有力助推器。在艺术类院校中进行红色文化资源的普及,既可以增强学生的专业素养以及培养一定的学术研究能力,更能让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更加深刻的理解,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更强烈的认同感。

2.3 案例分析

针对艺术类高校思政教育中的实践探索,本文以内蒙古艺术学院师生展演的《草原英雄小姐妹》作为案例,以期为我国艺术类高校思政教育提供有益借鉴。《草原英雄小姐妹》是根据龙梅和玉荣这对小姐妹在暴风雪中保护国家财产的故事改编的原创舞剧,通过舞蹈的形式展现出完整的故事脉络,借助舞台课堂和多重空间穿越转换以及并置的独到表现手法,再现了小姐妹的英雄壮举[13],从而表达出作品震撼人心的红色精神。这样一部舞剧作品通过蒙古舞的表演形式,创造性地演绎红色经典故事,生动地展现出不同时代背景下的人物形象和情感交流,激发观众对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的共鸣与思考。舞剧所展现的民族与时代精神让观众产生文化认同,在新时代倡导责任担当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当代社会的价值观教育提供一种生动而有力的思政教育形式。

导演赵明和编剧赵林平耗时3年的创作,全体演职人员的辛勤付出,才有了如今的《草原英雄小姐妹》,荣获了“荷花奖”“文华大奖”等多项荣誉。《草原英雄小姐妹》运用舞蹈语言展现出特定历史时期的红色精神。而这一实践活动的思政教育对于表演者而言,无论是参加表演的老师还是学生,都要对龙梅、玉荣所处的时代、人物性格、心理变化等进行深入的分析。任何艺术表现形式的本质都是情感的体现,没有深入彻底地了解历史,体味人物特点是不可能表现出具有视觉震撼力的艺术成果的。对于观众而言,在感受蒙古舞艺术美的同时,也从整个舞剧的展演脉络中感受到了彼时的责任与担当。这种创作理念使得作品既具有历史的真实性和文化底蕴,又融入了现代审美和情感共鸣,使得观众在欣赏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历史人物的生动性和情感共鸣。通过这样的舞剧作品,观众可以在欣赏艺术的同时,深刻领会到民族精神和价值观念的传承与弘扬。这部作品的成功不仅在于其艺术表现力和舞台效果,更在于其对历史文化的尊重和对当代社会精神追求的体现,为中国舞台艺术的发展和民族文化的传承做出了积极的贡献。舞剧以课堂为历史和现在时空联结的枢纽[14]。以倒叙的方式回到过去,使观众跟追随舞者的引导感受草原生活的欢快,然后感情逐层递进,进入暴风雪来临的恐惧,舞者演绎出小姐妹面对暴风雪的无助,更凸显出她们保护羊群的坚定信心。将纵向时空的设置与横向剧情的发展串联起来,让观众观看的情绪也层层递进。舞剧巧妙地将过去与现在结合起来,突出了红色精神的传承。而传承民族精神便是红色文化资源在艺术类高校思政教育实践探索的落脚点。《草原英雄小姐妹》每一次展演都座无虚席,这就是艺术的感染力。通过艺术的感染力将红色文化资源进行传播,将红色精神进行传承正是红色文化资源实践的意义所在。

当然,在艺术类高校中,红色文化资源的实践还有多种方法,如针对美术类的学生,可以组织学生参观革命遗址,并在此地进行实地创作,创作出具有红色文化特色的艺术作品。这种教学方法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还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红色文化资源的历史和文化背景;针对影视表演的学生,可以组织学生观看红色主题的影视作品,并对其进行分析,讨论其主题、情节、人物等方面,从而加深学生对红色文化资源的理解。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红色文化资源的数字化展示已经成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对于设计专业以及新媒体专业的学生,通过数字化展示红色文化资源,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红色文化资源的历史和文化价值。进而设计相关的文创产品,为他们提供合适的产学研销售渠道。在设计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对红色文化资源进行纵向的深度挖掘,运用数字化的手段将历史文化精神进行具象的设计,从而加深学生对红色文化资源的理解。

3 结语

红色资源是红色文化的载体,红色基因是红色文化世代传承的密码。每一位革命英雄的无私奉献,每一种革命精神的灿烂传承以及每一件革命文物的代代相传,都让红色基因库不断丰富扩容。我们应该深入研究红色文化中蕴含的丰富思想和精神资源,建好红色基因库,打造线上线下红色文化展示宣讲平台;并且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创新传播方式,通过举办红色文化展览、制作红色影视作品、开发红色新媒体产品等多种形式,大力讲好中国故事,通过艺术的表现形式,让红色文化更加生动、鲜活地呈现在人们面前。通过引入红色文化资源,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地位和作用,增强学生的政治认同感和归属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和外延,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文化创新力。教育者要做的是激发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更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让学生对于思政课教育进行改观,思政教育不是单单的理论讲解,让思政课具有趣味性和艺术性是教育者思政实践教育的目标,最终形成思政教育与当代学生的双向奔赴。将红色文化资源进行艺术实践就是思政教育审美引导的一种方式。以多元化的形式引导学生提高审美能力,进而培养具有文化自信的新时代青年。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8.

〔2〕习近平.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努力创造无愧于历史和人民的新业绩[J/OL].求是,2021, 64(19):4-9.

〔3〕中国政府网.教育部等十部门关于印发《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的通知[EB/OL].(2022-07-25)[2024-02-18].https://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2-08/24/content _5706623.htm.

〔4〕李霞.红色资源与思想政治教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

〔5〕张珊.思想政治教育红色文化资源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21.

〔6〕徐晓楠.红色文化涵养共产党人初心使命:逻辑理路与优化路径[J].学术探索,2023,21(04):48-54.

〔7〕聂勇浩,易慧慧,包惠敏.红色研学视角下的红色档案资源开发利用策略[J].档案学研究,2024,38(02):91-98.

〔8〕马闯.红色文化融入“大思政课”的逻辑机理、价值意蕴及实现路径[J].现代教育科学,2024,41(02):68-73.

〔9〕蔡江,孟悦.武汉红色文化资源助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探索[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4,21(04):5-28.

〔10〕周越男.大数据时代红色文化资源与党史教育融合路径研究[J].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2024,43(03):43-46.

〔11〕王露巍.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政课“三体三化”的改革创新路径[J].传播与版权,2024,12(08):105-107.

〔12〕张彪.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意蕴与实践路径研究[J].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39(06):17-19+82.

〔13〕李艺通.民族舞剧《草原英雄小姐妹》创作构思与演出实践[J].戏剧之家,2024,34(01):30-32.

〔14〕刘欠欠.民族文化中的精神光芒——评民族舞剧《草原英雄小姐妹》[J].今古文创,2023,4(30):79-81.

猜你喜欢
艺术类高校红色文化资源思政教育
红色文化资源转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资源的路径探讨
科教导刊(2016年31期)2017-02-27 18:13:05
红色文化资源在高校民族精神教育中的实施策略
文教资料(2016年31期)2017-02-23 11:38:18
艺术类高校《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
东方教育(2016年8期)2017-01-17 19:57:38
打造团队促建设坚持创新彰显专业特色
资治文摘(2016年7期)2016-11-23 01:03:59
新媒体在理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论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
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探讨
贵州红色文化资源保护现状及法律保护对策
考试周刊(2016年47期)2016-06-29 22:24:21
艺术类高校音乐专业学生学习动机调查研究
戏剧之家(2016年10期)2016-06-18 13:1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