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最终目的是训练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在作文教学中,有的学生用各种方式表达自己不喜欢上作文课。这部分学生之所以害怕上作文课,就是因为他们缺乏写作素材,写作时只能绞尽脑汁拼凑、虚构,写出来的作文缺乏真情实感。久而久之,学生也就出现了不喜欢上作文课的心理。
体验式作文教学倡导体验教育理念,推行体验式作文教学,以体验活动为载体,为学生搭建一个实践锻炼、总结提炼、分享交流的作文平台,是当前作文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新课标提到的教学资源,不仅包括课内的教学资源,而且包括自然风光、历史遗迹、地方民俗、国内外新闻等课外教学资源,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些资源,以课堂体验、生活感悟和社会实践三个方面为载体,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达到预期教学效果。
小说教学重在引导学生把握人物的形象特征,学会人物刻画的技巧,领悟作品的魅力。初三的学生初步形成了人生观和世界观,教师在课堂上讲的善恶美丑,他们具有一定的分辨能力,能从中找到自己身上的不足并加以改正,这对学生的思想建设起到了非常好的促进作用。但是,学生很难把握小说人物的心理活动,以至于在续写的作文中很难通过人物描写的方法把人物写活。只有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让学生处于小说人物所处的环境当中,学生才能更好地把握住人物的性格特征。
比如,《我的叔叔于勒》有两道课后作业:1.续写:当衣衫褴褛的于勒敲响菲利普家门……2.改写:如果菲利普夫妇在船上遇到的是富翁于勒……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完成作业,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把这篇文章改编成舞台剧,针对人物台词和表演细节进行深入的改编和大胆的创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首先,教师把学生分成三个小组,分别改编“赞于勒”“忆于勒”“遇于勒”三个情节,可以适当地加入语言和动作描写,以便更好地了解人物性格以及情节的发展;接着,教师走到学生当中,了解他们的改编工作进度,并对“赞于勒”“忆于勒”这两个小组给予更多的帮助,指导他们揣摩人物的语言,特别是菲利普夫妇的语言;最后,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排练,展现改编剧本的学习成果。学生利用课后的时间进行排练,整个过程充满乐趣。教师借用学校的多媒体教室,组织学生进行表演;邀请其他班级的学生前来观看并对表演者进行评价。在改编和表演的过程中,学生把自己当成小说中的人物,了解人物的心路历程,对人物性格形成的原因有了更深一步的认知。在此基础上,学生很好地完成了课后作业。比如,有的学生生动地描写了菲利普夫妇遇到衣衫褴褛的于勒那种近乎疯狂与绝望的心情;有的学生写出了菲利普夫妇看见富翁于勒时欣喜若狂的样子;有的学生借鉴《范进中举》的写法,写了精神失常的菲利普。通过表演,学生的情感丰富了,笔下的人物变得鲜活起来。
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他们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人生、自然和社会有自己独特的感受和思考,形成一定的情感积累,开展有个性和创意的表达训练,让他们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生活和事物的不同看法。
比如,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是新闻单元,新闻是学生了解世界的窗口。每天会发生各种各样的新闻,学生通过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等渠道,可以了解新闻内容,把握不同新闻体裁的特点。本单元还有三个任务,教师选取任务三“新闻写作”作为本单元的作文,具体安排是这样的:1.必做任务,每个学生根据近期学校、家庭、社会发生的事,写若干则消息;2.拓展任务,评选出最有价值的新闻,制作手抄报。教师把学生分成四个学习小组,每组选一个学生当组长。在教学第一课《消息二则》之后,教师要求学生把接下来的两周发生在身边的有趣的事或影响到民生的事,用笔记下来,不能少于5件事。两周之后,学生对新闻的特点有了一定的了解,教师要求学生从自己写的新闻中选出两则交给组长。学生的新闻内容非常丰富,比如,“我校开展课后服务活动”“我校开展迎中秋庆国庆的书画、征文比赛” “我班举行‘我爱你——中国’爱国主题班会”“村民林某某种出一个重约2公斤的红薯”“我校初二(4)班某某同学拾金不昧”“我班开展中秋美食品尝活动”“横穿我村的道路近日通车”“我校成功举办第14届学生运动会”,他们把最近发生在学校和村里的事都写了出来。这些事情就发生在学生身边,学生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记录也比较真实和详细。每个小组根据各个成员提供的新闻,选取影响力较大的新闻,组长进行修改并编辑成手抄报。在此过程中,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合作能力都得到了锻炼,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社会是实践体验的大舞台,也是作文教学的大课堂。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放下书本,走出教室,寻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学生如果缺乏社会实践,就很难写出对社会生活有独到发现和深刻理解的好作文。
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是以爱国为主题的单元,家国情怀是人类共有的一种朴素情感,它意味着人们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热爱家乡的土地人民,愿意为保家卫国奉献自己的一切。本单元的综合性学习有一个学习任务——“爱国英雄故事会”,要求每个学生找一个英雄人物,在网上搜索他们的爱国感人事迹,自己适当加工后,在故事会上分享,把故事讲得生动、感人。在这个过程中,有的学生提出自己很难把握英雄人物的感情,虽然自己也是爱国的人,但是还是不能把自己当作故事中的人物,无法融入自己真挚的感情,身边的人很难被感动,而且大家找的英雄都差不多,为此感到苦恼。
为了让“爱国英雄故事会”顺利进行,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参观烈士陵园,了解革命先烈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革命先烈的事迹深深地感动了学生,大部分学生神情凝重,有的学生还暗暗地流泪了。通过参观烈士陵园,学生了解的英雄人物变多了,在故事会上把故事讲得非常感人。
随着课程改革不断深入,教师需要跟着课程改革的步伐,探究更适合学生学习需求的体验式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的作文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简介:山东省青岛市城阳第十三中学语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