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跨学科学习已成为当代教育领域的重要议题。高中语文作为一门综合性强的学科,其跨学科学习的探索与实践显得尤为关键。那么,在核心素养理念下,我们应该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有效整合跨学科资源,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呢?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学科核心概念被提升至中心地位,这种理念构成了跨学科教学的重要基石。因此,当教师组织语文与其他学科的跨学科学习活动时,教学内容的挑选、教学重点和难点的确定都应围绕学科核心概念展开。教师应最大限度地挖掘教材中各个单元的核心主题。在制定教学计划时,教师结合这些主题与课程目标,可以创设一系列有效的学习情境,将学生带入一个充满活力的学习氛围中,提升跨学科教学效果。
例如,在教学《祝福》时,学生对于文中描绘的传统“祝福”习俗、过去的“童养媳”婚姻安排、民间的“捐门槛”风俗、虚构的地点“鲁镇”、重大事件如“辛亥革命”以及象征性的“四条绳索”概念等方面了解不足。缺少对这些背景知识的深入了解,学生就难以理解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也就无法充分领会《祝福》的内涵。为了帮助学生理解鲁迅表达的思想和那个时代的历史背景,掌握必要的历史和文化知识,教师需要设计学习任务,指导学生搜集、整理、研究相关资料,全面参与跨学科学习活动。
[学习任务一]搜集信息。(1)浙江地区“祝福”的民俗传统。(2)封建时期“童养媳”这种婚姻习俗。(3)“捐门槛”这类迷信活动。(4)绍兴作为一个城市,在中国近现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中扮演了何种角色。(5)在辛亥革命期间,浙江省经历的政治体制转型、经济活动的进步、文化领域的变迁。(6)在中国封建社会,女性的社会地位。
[学习任务二]文本深读。(1)汇总搜集的资料,概括《祝福》呈现的整体社会状况。(2)有人说“祥林嫂之死,每个都是凶手,又似乎无人是凶手”,你怎么评价这种看法?
以上案例中,在教师设计的情境性学习任务群引导下,学生能够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探索和建构知识,深入探究《祝福》中的社会习俗、历史事件和人物关系,从而更全面地理解文本内容。
在高中语文跨学科教学中,多元视角的引导至关重要。在文本解读环节,教师需鼓励学生打破学科界限,从多元、跨学科的视角审视文本。
例如,在教学《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时,教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其科学内涵至关重要。这篇文章详细描绘了科学发展的历史轨迹,突出了哥白尼的“日心说”与托勒密的“地心说”之间的对立,以及中国古代天文学中“浑天说”与“盖天说”的不同。这些争论展现了人类对宇宙认知的逐步深化过程。尽管中国古代的“天圆地方”观念在表面上看似与托勒密的“地心说”无直接联系,但是两者在本质上都是基于观测和想象来构建对世界的理解。这表明无论这些古老的科学观念与现代科学有多么不同,它们在方法论上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对宇宙的认识都是通过思考和推断得出的。为了全面理解这一点,学生仅仅从文字表面进行解读是不够的,还需要结合科学的演变进行深入分析。同时,教师也应该意识到,科学史的呈现方式多种多样,可以按主题或时间顺序来编排。在《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中,文章主要是围绕主题进行描述的,因此时间线索相对来说较为隐蔽。在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通过多种渠道去查阅这类知识,在解读文本时找到时间线索,增强对科学进展全局的理解与认知。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科学的发展史以及宇宙的演变过程。
以上案例中,教师采用的多元视角教学方法体现了跨学科文本解读的重要性。这种教学策略不仅要求学生理解天文学的历史争论和科学概念,还鼓励他们将这些知识与历史、哲学和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的内容联系起来。通过这样的跨学科学习,学生能够获得更全面的知识结构,增强批判性思维能力,更好地理解复杂的知识。
语文教学的跨学科性质要求我们超越传统文学解读的边界,将文学、哲学、历史、科学等多领域知识融入教学过程,丰富语文学习内容,引导学生构建立体化的知识体系,提升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
例如,《烛之武退秦师》这篇文章的内涵丰富,学生要全面把握和深入探索这篇文章,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古代汉语基础知识,还需要借助历史、地理、军事以及逻辑学等学科的知识。缺乏对春秋时期历史背景的了解,学生就难以透彻理解郑国在秦晋两大强国夹击下的危机感,从而无法深刻感受文中描述的紧张氛围。缺乏地理知识和地图解读能力,学生可能无法正确领会“越国以鄙远”或“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这类表述中包含的空间战略思想,进而影响他们对烛之武洞察力的理解。军事知识的缺失则可能导致学生无法认识和欣赏烛之武选择夜袭策略的军事智慧。此外,不熟悉逻辑学的话,学生也难以把握烛之武说服秦穆公的逻辑推理过程。教师将历史、地理、军事和逻辑学的相关知识融入《烛之武退秦师》的教学中,有助于学生深入地阅读、鉴赏文本,取得跨学科教学的实际效果。
以上案例中,教师采用学科知识融合的策略,不仅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更为他们创造了一种在实践中理解真实情境的机会,使他们能够在多元化的学习环境中深入体验知识的魅力。
综上所述,在语文教学中,教师采用“任务驱动、多元视角、学科融合”等策略,引导学生跨学科学习,不仅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还能提升他们的语文综合素养。
作者简介:江苏省曲塘高级中学语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