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传统文化在学习任务群中熠熠发光

2024-07-13 00:00:00林姣玉
语文世界(教师版) 2024年7期
关键词:古诗探究传统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了构建学习任务群的教学要求。在具体教学中,教师要准确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仔细研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结合统编教材相应的文本,引导学生在学习任务群活动实践中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语文综合素养。

一、进行分层设计,助推学生在最近区域发展

受性别、性格、智力以及家庭等方面影响,学生的学习理解能力以及接受能力存在一定的差异。构建学习任务群实践活动的目的是让所有学生都参与其中,都能从中习得技能,实现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丰富,教师在构建传统文化方面的学习任务群的时候,要考虑到学生的学情,分层设计学习任务,既要有基础型任务,面向学习困难的学生;也要有挑战型任务,激发优秀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所有学生都能从传统文化中获得成长的力量。

针对陆游的《示儿》这首诗,在设计学习任务群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分层设计学习任务:第一层次,面向学习困难的学生,属于基础型学习任务,要求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能够结合注释了解古诗的大概意思。第二层次,面向学习一般的学生,属于提升型学习任务,要求学生能够背诵该诗,寻找这一首诗中表达矛盾的地方。第三层次,面向学习优秀的学生,属于挑战型学习任务,要求学生结合陆游生平,说说他最大的“悲”是什么。

基础型学习任务面向所有学生,通过训练,能够让学生读懂教材,习得方法。提升型学习任务,要求学生与古诗及诗人进行对话,结合语言表达探索逻辑矛盾,思考这种矛盾冲突表达的妙处,培养逻辑思维以及言语表达能力。挑战型学习任务,要求学生能够通过课前预习整合资源,从中梳理陆游的各个阶段的诗作,继而通过诗人的人生轨迹了解诗人的志向,体验诗人浓浓的爱国之情。

在具体教学中,教师结合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知识储备设计学习任务群,不仅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探究兴趣,而且还能让所有学生都能有所发展,都能达到最近发展区域。

二、改变教师角色,营造生本课堂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状态。在具体教学中,教师要改变传统教学理念,从讲台上走下来,主动与学生互动。

在学习任务活动探究中,教师的角色已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由传统的主导者,变成了现在的引导者、同行者、参与者、观察者。在学生无法参与任务探究、遇到瓶颈无法探究下去、探究方向南辕北辙等情况下,教师才可以给予援助,对学生进行点拨。统编教材中有很多传统文化方面的经典作品,这些作品中隐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观,需要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体验进行感悟。

针对《鸟鸣涧》这首古诗,在学生初步了解诗意之后,教师可以设计学习任务群,要求学生寻找诗眼,找出与诗眼相对应的内容。在探究任务的过程中,学生之间出现了争议。有人说诗眼是“静”,也有人说诗眼是“闲”,谁也无法说服谁。此时,教师没有直接说出答案,而是进行了点拨,引导他们分析这两个字分别是从什么角度进行描写的。经过教师的点拨,学生恍然大悟,“静”字突出了山林的安静,属于环境描写;“闲”字重在突出诗人当时的心情。这是一首山水田园诗,重点是描写环境,真正的题眼是“静”字。有的学生还通过“静”字找出了以动衬静的描写手法,罗列出王维的其他诗句,比如“清泉石上流”,还有“空山不见人”,以此佐证自己的判断。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仅仅只是一个旁观者,通过适度点拨,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助力学生完成学习目标,让学生从中收获成功的喜悦。

三、引入多元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教师要积极搭建平台,创设情境,构建多元学习任务群,通过多元评价策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引导课堂教学的方向。

由于学生的基础、能力等有所不同,教师应该从学习态度、情感,还有学生之间的互动等方面进行多元评价。具体来说,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价:一是针对表现方面的评价,聚焦学生的任务探究方式、学习态度进行评价;二是集体评价,即给每个学习小组设定一个总体学习目标,然后围绕该目标进行整体评价;三是期望评价,主要是面向所有学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仍以教学《鸟鸣涧》这首古诗为例,教师可以让学生搜索王维的田园诗,给他们提出明确的要求,提出搜集的数量。此外,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诗歌朗诵会、阅读感悟会,营造学习氛围,激发学生持续探究的兴趣。

除了评价内容,在评价主体和评价方式上,教师也要与时俱进,进行创新。比如,在评价主体上,除了传统的教师评价,还可以引入学生自我评价、同桌评价、小组评价,还可以通过微信群、朋友圈、微信公众平台等各种社交平台进行评价,目的是肯定学生的努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另外,在评价方式上,除了传统的语言评价,还可以进行肢体语言评价、表情评价,形式多样,激发他们持续探究的兴趣。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坚持文化自信,认真研读文本内容,结合学生实际与课堂需要,有针对性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学习任务群活动实践之中,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作者简介:山东省青岛人民路第二小学语文教师。

猜你喜欢
古诗探究传统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中老年保健(2021年3期)2021-08-22 06:52:22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中等数学(2021年11期)2021-02-12 05:11:46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拟古诗”之我见
中华诗词(2019年7期)2019-11-25 01:43:02
品读古诗
金桥(2018年2期)2018-12-06 09:30:42
品读古诗
金桥(2018年3期)2018-12-06 09:05:56
老传统当传承
传媒评论(2018年8期)2018-11-10 05:22:12
品读古诗
金桥(2018年1期)2018-09-28 02:24:50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快乐语文(2018年13期)2018-06-11 01:1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