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的教学目标具有整体性,单篇课文的学习目标与重难点又有其特殊性。在课堂教学前,教师要准确地把握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在此基础上对单篇课文的课堂教学过程进行独立设计。
单元整体意识下的课堂教学设计与实施,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与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教师怎样才能在单元的整体意识下开展单篇课文的教学呢?笔者以统编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七、第八单元为例进行探讨。
本册教材第七、第八单元,在知识性教学目标方面,分别向学生提出了学习要求——体会静态、动态描写的表达效果,感受文本语言的特点;在具体的学习目标方面,要求学生搜集资料给大家介绍一个地方,在欣赏漫画作品以后写出自己的想法。
通过研读教材,笔者发现第七单元的三篇课文《威尼斯的小艇》《牧场之国》《金字塔》均为介绍世界某地的特色风景,让学生通过阅读对这些地方产生一定的印象,掌握描写风景的方法。三篇课文描写的内容在地点上相隔千山万水,但在要求学生掌握的描写方法方面有共同点。第八单元的课文分别为《杨氏之子》《手指》《童年的发现》,都体现了语言风趣的特点,这也是教师课堂教学与学生课堂学习的知识性目标。
比如,教学《威尼斯的小艇》一课,教师分别通过两课时的课堂教学,引导学生找出课文中有关静态描写与动态描写的字词句,让学生通过阅读感受威尼斯小艇的造型美、船夫高超的驾驶技术。学生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犹如身临其境一般,置身威尼斯小城中。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学生理解了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方面的知识,为后续向大家介绍一个好地方打下了基础。在《杨氏之子》一课的教学中,教师首先让学生自主阅读文本,了解文本叙述的故事,探究文本语言幽默风趣的具体表现。学生理解了孔雀与孔夫子之间没有直接联系,类似于杨梅与杨氏之子之间亦没有直接联系,便能够感受到杨氏之子的热情好客与幽默风趣。
学生在学习本单元的第一篇精读课文以后,不仅了解了该篇课文的具体内容,而且掌握了课文中的描写方法。在此基础上,学生运用已掌握的方法去分析本单元的其他文章,找出文章中的精彩句段,很好地锻炼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从课程的单元角度看,每个单元都有共同的教学目标与学习任务。从单篇课文的角度来看,每篇课文都有具体的学习任务。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在达到单元整体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再让学生完成单篇课文的学习任务。
比如,在《牧场之国》一课的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找到文中关于牧场的静态描写与动态描写,从文中找出作者若干次写到“这就是真正的荷兰”的原因。通过仔细研读文本,学生发现作者分别介绍了荷兰是牧场之国、白天的牧场和草原的景象、夜晚来临时候牧场的样子,找出了文本中的精彩描写,比如,“这就是真正的荷兰。碧绿色的低地镶嵌在一条条运河之间,成群的骏马,匹匹膘肥体壮。除了深深的野草遮掩着的运河,没有什么能够阻挡它们飞驰到远方。辽阔无垠的原野似乎归它们所有,它们是这个自由王国的主人和公爵。”“在绿色的草原上,白色的绵羊悠然自得。黑色的猪群不停地呼噜着,像是对什么表示赞许。成千上万的小鸡,成群结队的长毛山羊,在见不到一个人影的绿草地上,安闲地欣赏着这属于它们自己的王国。这就是真正的荷兰。”学生通过精彩词句的学习和朗读,真切地感受到了牧场之国荷兰的风景真的是优美如画。
第八单元《手指》一课,作者介绍了一只手五根各不相同的手指,具体围绕五根手指的不同性格、姿态等特点展开描写。作者运用了多种不同的表达方法,写出了姿态各异、个性明显不同的五根手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了解到本篇课文是介绍各个手指的不同功能后,进而发现文章各个段落的结构:首先介绍五根手指各有所长,各有所短;然后具体描写五根手指不同的位置、姿态、性格和作用;最后再把五根手指集中起来攥成拳头,综合每根手指的力量,体现了手指没有强弱的分别。学生分析文本的每个段落,了解到作者写作上的特点——先总写所有的描写对象,然后具体描写每一个写作对象,最后再概括描写所有的描写对象。在此过程中,学生还发现作者采用了拟人的写作方法,文章语言很有特点,不仅风趣幽默,还容易读懂。学生掌握了作者的写作手法后,就能够用同样的写作方式为大家介绍一幅漫画作品,锻炼写作能力。
语文课程教学应该担负起提高学生思想文化修养的任务,促进学生的精神成长,体现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语文课程不仅是一门显性的工具性课程,也是一门隐性的能够融进学生内心的人文性课程。在教学中,教师要深度挖掘文本的内涵,引领学生通过各种不同的学习方式,感受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思想情感。
比如,第七单元的《金字塔》一课,作者分别描写了有关金字塔的概况、地理位置,以胡夫的金字塔为例,采用列数字、作比较等表达方式,赞扬了古埃及人民的智慧。第八单元《童年的发现》一课,讲的是作者童年时的一个发现,反映了儿童求知若渴的特点和惊人的想象力。文章先概述了作者童年时的一个发现,然后具体叙述了这个发现的经过,最后写这个发现在几年后教师讲课时得到证实。文章的重点是写作者童年时发现胚胎发育规律的过程。从文章字面叙述的故事来看,作者表达的是童年的学习经历,并从经历中悟出一个道理:世上重大的发明和发现,有时候可能会经历一些风险。通过这样的学习过程,学生将作者在文中表达的中心思想内化为自身的内在品格与精神气质。
综上所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要认识到课程单元结构系列的特点,又要认识到单元内各篇课文的具体特点,要统筹兼顾教学设计与教学过程,让学生既能够全面达成单元学习目标,又能够理解单篇课文的主旨,真正体现语文课程的育人特点。
作者简介:山东省滨州市阳信县第一实验学校语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