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四策,鉴出散文的精彩

2024-07-13 00:00:00刘振华
语文世界(教师版) 2024年7期
关键词:百草园散文人文

散文,从形式来看,一般不讲究韵律;从内容来看,主要是抒发作者的真实情感;主要包括杂文、随笔、游记等。在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中,散文占据了较多篇幅。在具体教学中,教师要紧扣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结合作者的写作背景、人文话题、艺术特征等进行鉴赏,助推学生从更深层次理解文本内容,把握文本情感,全面提升语文综合素养。

一、紧扣人文情感,进行话题拓展

文学源于生活。散文也是文学的一种,是作者的所见所闻及内心情感的流露。相对而言,统编语文教材中选编的散文,大多带有积极的情感因素,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情怀,彰显了人文理念。这种人文理念也恰恰是当前初中学生不具备的,毕竟他们处于青春期,容易冲动,缺乏理性思考和人文关怀。在具体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善于从人文视角引导学生进行话题延伸拓展,唤醒他们的生活体验,培育他们的人文情怀。

比如,《秋天的怀念》这篇课文蕴含的人文理念就是一个“孝”字,而这恰恰也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在具体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紧扣“孝”这个话题,引导学生与大家分享家庭故事,交流自己与父母相处的细节;教师还可以进行话题拓展,从“孝”这一情感延伸到友情、亲情、乡情,通过相互交流分享,让学生意识到亲情的可贵,学会珍惜亲情、友情。具体来说,在新课的导入阶段,教师不必急于组织学生阅读文本,而是先引出“孝”这一话题。教师可以用多媒体呈现课前通过家长群征集的学生在生活中的某些具体行为的照片、视频,然后组织学生进行交流,探讨这些行为是否妥当;接着,教师提出问题:“忠孝,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传统美德。从目前来看,不少学生在家长的呵护、溺爱之下,只享受被爱的快乐,忘记了父母的付出,认为父母的付出是理所应当的,随意向父母发泄自己的情绪……”在问题的引导下,学生阅读文本的体验更加真实、细腻。

二、创设鉴赏情境,助推研读细读

相比其他文本,散文的语言准确,描写形象,内容易懂,情感却隐藏较深。学生能够理解文本内容,却难以把握文本的情感。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对文本中的重点语句、精彩细节进行推敲,走进文本,走进作者的内心。在具体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鉴赏情境,引导学生有意识、有目的地研读文本中的重点语句、关键细节,结合散文的表现形式进行品析鉴赏,准确把握文本的情感。

比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课文,主要描写了鲁迅先生的童年生活。在具体教学中,教师要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细读文本。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呈现“百草园与三味书屋”的相关视频,然后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相关的段落,分组讨论:百草园中主要有哪些景物?它们有哪些特征?接下来,教师让学生阅读三味书屋的部分章节并思考:作者主要描写了哪些事情?其中有趣的事情有哪些?与百草园相比,作者对三味书屋的情感怎样?通过对比阅读,学生自然而然地发现百草园充满了趣味,而三味书屋却枯燥无趣。这样的对比,不仅突出了作者对百草园生活的怀念,还从中点出了文本主题,即封建教育对儿童身心的禁锢。

上述案例中,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行对比阅读,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文本阅读能力,助力他们理解文本内容,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三、深化文本解析,丰富情感体验

散文表达的情感隐藏较深,需要学生深入研读,才能在更深层次与作者进行对话,体会作者隐藏在文本中的情感。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文字是情感的载体。散文表达的情感,或者需要刻画的人物、描绘的景物等,都是通过文字来体现的。在散文教学中,教师需要创造条件,搭建平台,引导学生细读文本,在品析揣摩中深化情感体验,提高鉴赏水平。

比如,教学《信客》这篇散文,教师需要创造条件,紧扣文本中的人物,创建人物档案,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梳理文本内容,而且还能唤醒他们的生活体验,让文本中的人物更加鲜活。如有必要,教师可以让学生按照一定的格式建立相关人物的档案,然后围绕文本中的人物再次阅读文本,重点品读相关人物的语句,从字里行间探寻文本中的人物身上的优秀品质,分析相关语句表达的情感。

四、引导情感交流,陶冶人文情怀

新课标强调引导学生与文本、作者乃至编者进行多元对话。对于语文阅读教学来说,其实也是一种多元对话的过程,即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由于散文是作者内心情感的真实表达,在散文教学中,教师更需要创设情境,搭建平台,引导学生与文本、作者进行情感交流,陶冶他们的人文情怀,发展他们的文学素养。

比如,教学《藤野先生》这篇课文,教师可以创设情境,借助轻柔的音乐进行范读,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其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文本中主要写了哪些内容?藤野先生身上有哪些典型性格特征,课文中是怎么表达的?鲁迅先生对藤野先生的情感怎样?最后,教师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文本,分组交流阅读体会。相对而言,散文大多数是融情于景,借景(物)抒情,情感才是作者表达的重点。学生要真正掌握文本的情感,最为根本的还是要走进文本,通过朗读品析文本的情感。

总而言之,在初中散文鉴赏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搭建平台,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充分了解散文的结构,与作者进行交流,体验文本中的情感,提高语文综合素养。

作者简介:陕西省西安市第十一中学语文教师。

猜你喜欢
百草园散文人文
人文
北京纪事(2024年1期)2024-01-03 03:16:55
一座山,一杯茶(散文)
红豆(2022年9期)2022-11-04 03:13:20
学校里的“百草园”
小主人报(2022年3期)2022-03-11 08:26:44
散文两篇
西江月(2021年2期)2021-11-24 01:16:12
散文两章
西江月(2021年2期)2021-11-24 01:16:08
纸上的故土难离——雍措散文论
阿来研究(2020年1期)2020-10-28 08:10:56
人文绍兴
中国三峡(2017年3期)2017-06-09 08:14:59
人文社科
全国新书目(2016年5期)2016-06-08 08:54:10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
以景写情——探索《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情感
语文知识(2015年12期)2015-02-28 22: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