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大单元教学的路径探寻

2024-07-13 00:00:00谢巧明
语文世界(教师版) 2024年7期
关键词:整本书乡土高中语文

当下,大单元教学已经成为高中语文教学改革的主方向。大单元教学具有统摄性、整合性的特点。大单元教学从传统的“一课”“一篇”走向了“单元”。这是对传统课时、单篇等的碎片化教学的一种超越。在高中语文大单元教学中,教材“单元”是最为基本的组织,是教学的一个“细胞”。但是,语文大单元教学中的“单元”不仅指“教材单元”,更是指“教学单元”。相比较于教材单元,教学单元更广泛,更动态,更具有生成性、综合性、实践性。

一、提炼主题,创建语文课程大单元

如上所述,实施高中语文大单元教学,有两种组织形态:其一是按照语文教材的编排逻辑来展开,即所谓的教材单元;其二是按照学生的心理逻辑来展开,即所谓的教学单元。教师要了解学生的语文学习具体学情,提炼出相关的主题,引导学生创建、创构语文课程大单元。显然,高中语文大单元教学超越了教材本位,始终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为本位。在高中语文大单元教学中,教师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学生学什么。

提炼主题,了解学生的具体学情,设计课程大单元,要以能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自能学习为主。传统的语文课时教学、单篇教学,存在着灌输现象。实施语文大单元教学,要求教师找到学生的语文学习最近发展区。比如,教学高中语文《乡土中国》的整本书阅读,笔者从《乡土中国》整本书的主要内容中提炼出了这样的主题“乡土中国的特色”,将《乡土中国》这一本书中的相关内容,如“乡土”“差序格局”“礼治”“长老统治”等一些小概念整合起来。在此基础上,笔者引入了《呐喊》《白鹿原》《窦娥冤》等书籍,引导学生开展大单元主题阅读活动。相比较于教材中的《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这样的一种大单元主题阅读,内容更丰富了。通过大单元主题阅读,学生不仅能认识、理解《呐喊》《白鹿原》《窦娥冤》的内容,同时还能让这些文本相互映证、说明,助推学生对文本的透彻认知和深度理解。不仅如此,学生还能从《乡土中国》中引用相关的概念来概括这些文本的内容,用相关的理论来阐释这些文本的内容以及写作主旨。比如,窦娥蒙冤不仅仅是因为“政治黑暗”,同时还在于《乡土中国》一书中阐述的“家丑不外扬”的“无讼”传统;比如,孔乙己被歧视不仅仅是因为他贫寒书生的另类身份,同时更是因为《乡土中国》阐述的“农耕社会”背景。

主题是学生语文大单元学习的“眼睛”,也是学生语文大单元学习的原点和归宿。教师从高中语文大单元主题出发,确定大单元整体教学目标、教学要求、教学评价,可以深化学生的语文大单元学习,让学生的语文学习不断进阶。

二、发掘资源,实施语文课程大单元

在语文大单元教学中,教师要基于大单元主题、目标,去发掘课程资源、素材,使之为学生的语文大单元学习服务。学生的语文大单元学习资源、素材是学生语文大单元学习的重要载体、媒介。学生的语文大单元学习的质量、品质,从某种意义上说,依赖于学生的语文大单元学习资源、素材。在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相关的大单元整体学习任务,然后根据大单元整体教学的任务来发掘相关的课程资源、素材。有了丰富的课程资源、素材,学生的语文大单元学习就有了依据、依靠,学生的大单元语文学习就会如同呼吸一样自然。

比如,教学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三单元,这一单元是一个小说单元,而且是节选性质的长篇小说单元。在教学这一单元的时候,笔者不是立足于教材,让学生简单地阅读“节选”“篇章”等,而是引导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与此同时,笔者立足单元主题“奇异的漫游”,设计大单元学习任务:[任务一]探究小说的主要内容;[任务二]探究小说的主要写作手法;[任务三]探究小说的语言风格、叙事手法、写作特点。通过这样的任务,引导学生的语文大单元学习,促进学生的语文整本书阅读。在教学中,笔者立足大单元主题,引导学生结合小说的背景以及其中的历史文化,感受、体验、领略千姿百态的社会生活。在整本书阅读的过程中,学生能目睹各式各样的人物故事,探寻人物丰富多彩的心灵世界,了解人物形象,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在教学中,教师还可以重点引导学生从《大卫·科波菲尔》《复活》《老人与海》《百年孤独》中,选择一个人物形象进行深度研究。在教学中,教师要将整本书以及相关的评论作为一种课程资源、素材呈现出来,便于学生互动、交流、分享。

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一边阅读一边思考,一边思考一边理解,让学生掌握大单元学习的脉络。如果提炼主题是引导学生“学什么”,那么发掘资源实质上就是引导学生“怎样学”。丰富学生的语文大单元学习资源,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发展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三、优化评价,丰富语文课程大单元

评价是语文大单元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改善教师的“教”。在高中语文大单元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调节和促进功能,彰显评价的育人价值。优化评价,就是要让评价多元化,包括评价主体的多元、评价内容的多元、评价形式的多元、评价标准的多元。评价能提升学生的语文大单元学习质量、优化语文大单元学习品质、完善语文大单元学习样态。对于学生的语文大单元学习来说,评价不是为了证明、甄别和选拔,而是为了促进和发展。

评价是语文大单元教学活动的关键环节,也是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调动学生语文学习积极性的重要手段、方法、策略。教师要秉持发展、增值的评价理念,努力让评价科学化、动态化、有序化、多元化。在高中语文学科大单元教学中,教师要将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结合起来,将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比如,以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册第一单元为例,这一单元是对“青春”的歌唱。这一单元主要由七篇文章构成,即《沁园春·长沙》《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红烛》《峨日朵雪峰之侧》《致云雀》《百合花》《哦,香雪》。在教学中,笔者着眼于单元教学的重难点内容,比如,课文的“语言”“形象”“情感”,不仅从“抒发情怀”“感悟人生”“思考未来”等方面来引导学生学习,而且从主题、意象、情感表达、表达技巧等方面引导学生研讨,以不同的方式来诠释“美好的青春”“青春的美好”。通过整合单元教学内容,笔者基于“教学评”一致性视角,对学生的语文大单元学习给予整体性评价,进而通过整体性评价引导学生解读文本中的青春的担当、青春的奋斗、青春的追求、青春的自由,让学生感受青春的价值、责任。整体性的评价,能充分彰显语文大单元教学的独特价值。

高中语文大单元教学始终秉持以生为本的理念,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立德树人”的育人功能,彰显语文学科“立德树人”的育人价值。在高中语文大单元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激活学生的语文学习潜能,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发展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作者简介: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高级中学语文教师。

猜你喜欢
整本书乡土高中语文
亲近乡土
科教新报(2024年23期)2024-06-16 07:17:01
《论语》整本书阅读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有效方法
甘肃教育(2021年12期)2021-11-02 06:30:12
低年级整本书阅读的推进与测评
甘肃教育(2021年10期)2021-11-02 06:13:56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甘肃教育(2020年4期)2020-09-11 07:42:24
乡土中国
“粗放式”整本书阅读实施概要
芬芳乡土行
读《乡土中国》后感
人间(2015年21期)2015-03-11 15:2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