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晨欣
摘要:流行演唱专业作为国内外多所音乐艺术院校重点专业,致力于培养能适应产业发展、综合能力突出的学生。了解高校流行唱法学生对学习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掌握学生职业技能社会化和市场化的进步逻辑。本文基于扎根理论,通过对12位来自国内外不同音乐院校的学生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并借助质性分析软件Nvivo12.0对访谈资料进行逐级编码,提炼相关概念、范畴并建立类属关系。研究显示,高校流行唱法学生存在审美需求等内在动力机制,技术推动等外部驱动因素。
关键词:扎根理论;高校学生;流行演唱;学习资源;学习需求
一、前言
在国内流行音乐市场青年领军歌手中,各大音乐艺术院校流行演唱专业出身的歌手,收获了大量粉丝群体,呈现出基本功扎实、风格鲜明、台风稳定、富有创作能力、综合能力强等特点(见表1)。
高校流行演唱专业的教学魅力得到放大,流行演唱专业作为声乐表演分支专业,强调声音与表演合二为一、听觉与视觉双重享受的重要性,单纯依靠课堂教学不能够满足学生专业技能职业化和社会化。
流行演唱专业作为个体灵活性较大的专业,学生对于自身需要获取何种资源以及如何获取资源,有更深刻的经历与感受。因此,高校流行演唱专业学生在课内外的学习资源开发与利用成为值得探讨与研究的问题,作者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采用扎根理论半结构式访谈,挖掘学生技能不断社会化的成长因素,探明其综合实力养成的形成机制,为学习流行演唱专业的广大学生提供参考和借鉴的路径。
二、研究方法与数据
(1)研究方法
扎根理论( Grounded Theory)是1967年由格拉泽和施特劳斯提出的质性分析理论,此理论是一种自下而上建构理论的质性研究方法,从获得的原始资料出发通过一些列编码来提取概念、构建理论,以解决某现象或问题。本文利用扎根理论为高校流行演唱学生学习资源开发与利用提供新的研究视角,通过深度访谈收集原始资料,使用Nvivo12.0软件对其进行逐级编码,提炼相关概念、范畴,建立类属关系。
(2)数据来源
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半结构式访谈,共采访了12位来自国内外不同艺术类高校流行演唱专业的学生。12名访谈者中,男性有6人,女性有6人,年龄在18-25岁之间,均为流行演唱专业(见表2)。
三、模型构建
(1)开放式编码
开放式编码对采访原始语句进行对比、归纳、整理,将原始资料用概念和范畴来表示。从12份访谈材料中随机选择了8份材料进行开放式编码,对其相同或相似的概念进行整合,摒弃出现次数少于3次的无效概念,最终提炼出20个初始范畴(见表3)。
(2)主轴式编码
主轴式编码在开放式编码的基础上,通过对初始概念和范畴的深入分析,发现和建立联系,展现原本散落在资料内部的联系,最终形成4个主范畴(见表4)。
(3)选择式编码
选择式编码在主轴式编码的基础上,对之前所形成的4个主范畴进行整合与提炼,找出核心范畴,构建模型,展现其中深层的逻辑关系(见图1)。
模型构建阐释:
1.个体心理与自我实现
自我实现受个体心理影响,个体所具备的心理现象包括认知、情绪情感与动机、能力与人格。学生通过丰富生活经历、情感经历、精神世界和结交朋友来扩大自我认知范围和眼界,捕捉系列经历体验所产生的情绪与情感。
2.审美需求与自我实现
自我实现受审美需求影响,流行演唱专业对美感、潮流、时尚有较大敏感性,学生通过改善日常造型、重视身材管理、追逐市场流行的演唱风格,比如韩团妆、网红妆、R&B潮流等,尽可能地符合当下市场审美,高校流行唱法学生的审美需求在对自我的规划中有意识地改变和提升。
3.高校流行唱法学生学习资源开发与利用对个体心理和审美需求
高校流行唱法学生学习资源开发利用与个体心理、审美需求是循环往复、相互作用的过程。个体心理和审美需求的提升,加快自我实现,随着结果从量变的积累转变为质变的上升,个体的心理和审美进一步走向成熟,这是一个滚雪球式的进程。
(4)饱和度检验
按照理论饱和的准则,最终确定12份、共近36000字的访谈资料。随机选择其中8份资料进行编码和模型构建,剩余4份用于饱和度检验,同样进行编码,发现没有出现新的概念和范畴,符合原有的逻辑关系,无需再进一步扩大分析范围,理论基本达到饱和。
四、理论建构与应用
(1)技能社会化
社会化(socialization)是心理学术语,指个体在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掌握知识、技能、语言、价值观等社会行为方式和人格特征,适应社会并积极作用于社会,创造新文化的过程。社会化是具有时代特征的词,心理学对于社会化的阐释基于社会快速发展和人类不断进步的需要。
技能社会化是本文新提出的概念,优胜劣汰的就业环境迫使人才不断提升个体生存技能来适应就业市场不断抬高的门槛,将学生阶段所学到的技能向社会化阶段迈进。技能社会化是学生群体融入现实社会的起点,是由学生身份向职业人士的转变,是自我实现和进而推动社会发展的基础。
(2)自我包装
“自我包装”属于心理学的范畴,指个体运用心理学原理和方法将自己的特长、优点及价值观等包装成能够吸引他人、在竞争中脱颖而出的正面形象。换句话说,就是如何更好地推销自己。
作者想从市场营销角度阐释“自我包装”概念,当代人的自我包装出现在社交、职场等场合,个体通过定位塑造、品牌包装、推广策略等自我包装,检验个体在市场环境中的价值。从当代传媒的视角来看,高校流行唱法学生有意将自我身份虚拟化、多重化,学生同时扮演经纪人和艺人的角色,将自己等同于即将进入市场流通的艺人进行初步包装,以便被市场选中进行再度包装而奠定基础和创造机会。
五、内在动力机制
高校流行唱法学生学习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内在动力机制,以同心圆形式呈现,以自我实现为核心,个体心理与审美需求以重要性程度不同发挥作用(见图2)。
(1)附加层:挖掘自我独特的审美体验
在以自我实现为核心的内在动力机制运行上,学生展现出审美需求方面的附加因素。审美需求产生原因有以下几点:①流行音乐市场对才貌双全的音乐人的需求。比起只有才华缺少颜值的歌手,有颜有才的歌手更容易凭借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良好的外表形象获得流量与粉丝;②互联网快速发展,实现审美交流与共享。抖音作为国内最庞大的社交娱乐APP,占有52%的年轻受众,年轻群体每人至少关注一个美妆、颜值等领域的网红博主,个人的审美受外界信息流的影响在潜移默化中改变;③艺人在外在包装上陷入“内卷”,加剧竞争。艺人或者即将出道的素人主动或被动地改善外在形象,渴望通过超越他人的形象包装为自己争取更多荧幕机会。
(2)拓展层:心灵捕手寻找内在的自我
“我喜欢旅游(受访者1-16)”高校流行唱法学生通过在特定时间和空间,改变日常生活习惯和作息,比如旅行、度假、登山或者做一些偶然的、疯狂的、特别的事,体验不同的生活经历。“我想谈场恋爱(受访者2-9)”高校流行唱法学生对于情绪情感的体验更加敏感,比如在恋爱中收获爱情的甜蜜与苦涩,在亲情关系中感受原生家庭的温馨与矛盾等。在处理情感关系的过程中,捕捉事件背后的情绪,为艺术创作提供释放、宣泄的养分。“电影、电视剧……感受不同的艺术(受访者2-10)”学生巧妙借助新时代文艺资源,将艺术创作思路、元素、思想融会贯通,为己所用。演唱者对不同主题作品的诠释与表达,生活某个时刻感同身受过的经历在表达歌曲情感时会产生共鸣。“我身边的朋友有很大一部分也是流唱专业的(受访者3-17)”流唱专业不能完全依赖课堂教学所得,更不建议学生盲目封闭地获取外界资源。相同专业学生之间的互相交流有利于交换学习技巧、定期调整进步策略。
(3)核心层:综合动力因素自我实现
高校流行唱法学生在自我实现方面的实践性做法包括练歌等。在与技能社会化程度更直接关联的专业技能进步上,做出实际的行动要求,再综合审美需求、个体心理等动力因素达到自我实现的结果。
六、外部驱动因素
(1)现实环境:高新科技迭代
互联网经济蓬勃发展给音响产业带来了发展机遇。无线耳机、传声器、功放音响等专业音响产品成为学习资源利用必不可少的载体。音响设备具有更新速度快、成本高、品牌多等特点,导致学生在短时间内多次更换设备以满足优质的音响效果和追逐科技潮流的心理。高新技术快速发展,学生相对应提升了自我对音乐创作环境的要求,认为高级的、有质感的音乐氛围更有利于音乐创作。
(2)关键要素:教育质量提升
流行演唱教育作为敲门砖,教师作为引路人,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关键性的作用。高校对于流行演唱专业学科建设的重视、流行演唱教育人才付出心血、教育衍生产品层出不穷等帮助提升教育质量。教育质量的提升为学生提供了更宽广的渠道、更自由的选择、更专业的资源。
(3)外部机遇:行业竞争激烈
近年来,音乐综艺成了很多流行演唱学习者一夜出名的“捷径”。国内音综通过线上线下多重渠道展开艺人招募,为素人走红创造了机会,但同时存在着名额稀少、竞争激烈的现状。“我给很多综艺节目投递过自己的资料和演唱视频……(受访者4-11)”高校流行唱法学生本身拥有专业技能优势,如何让专业优势结合自身各方条件得到发挥和放大,成为更值得思考的问题。
七、不足与反思
(1)缺乏人文底蕴向下扎根
高校流行唱法学生缺乏对文学、艺术、哲学等深层次人文素养的理解和扎根。音乐作为人类八大艺术之一,其发展历史、与人类社会的联系等,关乎演唱者在几度创作中对于演唱作品微观的领悟和表达。仅仅停留在浅层的经历和感受是远远不够的,内在知识的积累与人本身认知境界的提高对演唱内容的表达更具有直击人内心的力量。
国内不乏顶尖院校毕业的非科班出身的流行演唱歌手,比如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毕业的“音乐诗人”李健凭借才气收获了大批忠实歌迷。而科班出身的学生普遍存在人文知识基础薄弱的现象,导致艺术创作水平受限,当代高校流行唱法学生应有计划有目标地吸收知识,拓展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向上生长,向下扎根。
(2)过度追随潮流淡化个性
高校流行唱法学生在学习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过程中,逐渐呈现出过度追随潮流、原本个性淡化的特点,陷入了潮流怪圈,丧失对自我个性的发掘与判断,将自身正负面的个性一并隐藏,正面个性得不到凸显,个体的真实感与立体感因此淡化。导致演唱者对演唱作品的表达趋向千篇一律、缺乏真实感。高校流行唱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要盲目认为市场一定是对的,应专注于发掘自身的个性与优势,放大自我的特长与亮点,应当树立自己有能力建立潮流、自己就是潮流的信心。
(3)寻找情绪音色回归本真
声乐教育过程中会强调寻找本真声音、情绪声音的重要性。当下高校流行唱法学生存在过度模仿流量歌星的演唱音色、过度捏造自我不真实的音色、忽略个体不同情绪状态下呈现的不同质感的音色等现象。
学生应注重对自我真实音色的发掘,捕捉自己在心悸、轻松、声带疲劳、睡眠不足等不同状态下音色的细微变化,并接受自我在任何状态下的不同特点和质感的音色,根据音色调整对演唱曲目的选择,从而锻炼演唱者在各种环境、空间和状态下保持较为稳定的演唱状态的能力。
八、总结
在理论方面,本研究主要从高校流行唱法学生学习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来源和动机,采用扎根理论的方式,提炼访谈中出现的各个要素,指出各要素联系与作用的路径,最终得出可供进一步参考的理论模型。本研究还初次提出了关乎心理学、市场营销学的新概念,挑战从新视角展现高校流行唱法学生技能社会化的过程。
在实践方面,本研究对于流行演唱专业学生群体而言具有实践意义,站在更平等的视角,对其余流行演唱专业学生学习资源的利用与方法逻辑提供借鉴与应用。在流行演唱教育层面,教师群体亦可以站在学生日常学习和思考的角度,调整丰富教学体系,引领学生综合发展。
(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 音乐与录音艺术学院)
参考文献:
[1]黄海鹏,孙淑彩.高校网红群体现象的生成机制研究——基于扎根理论的分析[J].中国青年研究,2022(07):81-87+63.
[2]李慧萍.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模式的构建与创新[J].教育与职业,2015(26):43-44.
[3]Jacob.自我包装的心理学:如何巧妙地推销自己[OL].人际心理-易读心理网https://www.yiadc.com/i/29869.html.2023.
[4]陈向明.扎根理论的思路和方法[J].教育研究与实验,1999(04):58-63+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