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民族八省区旅游发展与区域韧性耦合协调关系研究

2024-07-11 03:22何佳萌李啸虎康梓蝶董美玲
新疆财经大学学报 2024年2期
关键词:耦合协调度旅游发展民族地区

何佳萌 李啸虎 康梓蝶 董美玲

摘要:文章以2010—2020年我国民族八省区经济、社会、生态、旅游的相关指标数据建立旅游发展与区域韧性综合评价体系,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了民族八省区旅游发展与区域韧性的耦合协调关系,并利用障碍度模型探索了影响其耦合协调发展的障碍因子。研究结果表明:(1)民族八省区旅游发展水平逐年上升,各省区旅游发展综合值大致相近,且均在2019年达到峰值;(2)民族八省区的经济韧性、社会韧性、生态韧性逐年上升,且社会韧性增长速度高于经济韧性和生态韧性;(3)民族八省区旅游发展与经济韧性、社会韧性、生态韧性的耦合协调度整体呈上升趋势,经济韧性和社会韧性是旅游与区域韧性耦合协调发展的主要障碍。基于此,我国民族八省区应积极发展第三产业、优化和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社会经济、努力提高就业率,积极推动绿色产业和绿色经济发展、加强环保建设,依托自身地质资源和环境优势努力发展旅游产业、打造完整的旅游产业链。

关键词:民族地区;旅游发展;区域韧性;耦合协调度

中图分类号:F127.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9840(2024)02-0061-11

DOI:10.16713/j.cnki.65-1269/c.2024.02.007

The Coupling Coordination Relationship Between Tourism Development

and Regional Resilience in Ethnic Minority Areas in China

HE Jiameng, LI Xiaohu,KANG Zidie,DONG Meiling

(Xinjia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Urumqi 830012, China)

Abstract:The paper establishes a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system for tourism development and regional resilience based on relevant indicator data of the economy, society, ecology, and tourism in the eight ethnic minority provinces and regions of China from 2010 to 2020. The coupling coordination degree model is used to analyze the coupling coordination relationship between tourism development and regional resilience in the eight ethnic minority provinces and regions, and the obstacle degree model is used to explore the obstacle factors that affect their coupling coordination development. The study finds that (1) the level of tourism development in the eight ethnic minority provinces and regions has been increasing year by year, and the comprehensive value of tourism development in each province is roughly similar, and all reached their peak in 2019; (2) the economic resilience, social resilience, and ecological resilience of the eight ethnic minority provinces and regions have been increasing year by year, and the growth rate of social resilience is higher than that of economic resilience and ecological resilience; (3) the overall coordination degree between tourism development in the eight ethnic provinces and regions and economic resilience, social resilience, and ecological resilience is on the rise. Economic resilience and social resilience are the main obstacles to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tourism and regional resilience. Based on this, it is of great necessity for these eight ethnic minority provinces and regions in China to actively develop the tertiary industry, optimize and adjust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vigorously develop the social economy, strive to increase employment rates, actively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green industries and green economy, strengthe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nstruction, and rely on their own geological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al advantages to develop the tourism industry and build a complete tourism industry chain.

Key words: ethnic minority areas; tourism development; regional resilience; coupling coordination degree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旅游成为人们主要的生活方式之一。近年来,旅游逐渐成为全球经济发展最为强劲的产业之一,其在社会、经济、生态等方面的价值和影响日益凸显[1]。2022年国务院印发《“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强调了旅游产业的重要性,并分析了“十四五”期间我国旅游业面临的主要机遇和挑战[2]。我国民族八省区1是少数民族主要居住地,其天然的旅游资源优势使得旅游产业成为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3]。一方面,民族地区以其自身所处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拥有独具风格的自然景观[4];另一方面,各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过程中创造并传承了独特的民风民俗,形成了各地区特有的民族文化,为当地旅游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然而,当前国际形势复杂多变,我国民族八省区的旅游产业在面临世界公共卫生事件和国际冲突时所表现出的敏感性和脆弱性日益显现,这需要各省区具有一定的韧性来抵御各类突发事件带来的风险,为当地旅游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5]。基于此,研究我国民族八省区旅游发展状况及其与区域韧性之间的耦合协调关系,对民族八省区旅游产业和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韧性”一词源于拉丁语,其本义为“恢复到原始状态”。韧性这一概念最早被应用于生态学领域,用来描述生态系统的稳定状态[6]。随着各学科对韧性研究需求的不断增加,韧性这一概念开始被应用到地理学、经济学、工程科学等多个学科领域[7-9]。城市作为人口集聚、社会交往、经济政治活动的重要场所,成为韧性的主要解释场景[10]。由于不同学科的侧重点不同,其对韧性的理解和定义也有不同,从而形成了不同的城市韧性概念[11]。但总体而言,城市韧性主要是指通过城市这个高度复杂的耦合系统来应对各种自然和人为灾害,从而展现和提高城市系统当前和未来时期的适应、恢复和学习能力,包括城市的经济、社会、生态等诸多方面。目前,城市韧性概念和理论的应用范围主要集中于气候变化[12]、城市规划[13]、城市灾害预防和灾害管控[14]、城市可持续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15]、智慧城市建设[16-17]等领域和场景。对于城市韧性理论的研究,目前主要聚焦于城市韧性理论框架构建[18-19]、城市韧性综合评价[20]、城市韧性影响因素研究、城市韧性模拟[21]等方面。随着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城市韧性概念被应用于区域范围[22]。区域韧性重点强调危机突发时做出回应、危机发生后迅速恢复,以及使区域进入新的平衡状态的能力,这成为以城市为代表的区域关心和思考的重要问题[23]。国外对区域韧性的研究涵盖了经济、社会、基础设施、环境、交通、安全等多个领域,包括制度影响[24]、多维属性[25]、区域可持续性[26]等内容。国内对区域韧性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区域经济韧性方面。

近年来,旅游发展与区域韧性开始显现出较为强烈的耦合关系[27]。一方面,区域韧性影响着旅游行业的发展水平、规模和效益。区域韧性所囊括的经济、社会、生态等对旅游产业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高韧性区域具有较为完善的产业结构和扎实的经济基础,形成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人文底蕴,为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外部环境支撑[28]。另一方面,旅游高质量发展能够给地区带来较高的经济收入,进而促进地区经济发展,能够提供就业机会,进而缓解城市人口失业问题,还能够促进生态环境建设,进而丰富生态文明和文化内涵[29]。但现阶段鲜有关于旅游发展与区域韧性耦合协调关系的研究,更缺乏针对以旅游为支柱产业的民族八省区的相关研究。基于此,本文使用我国民族八省区2010—2020年间旅游发展与区域韧性相关指标数据,衡量民族八省区旅游发展与区域韧性水平,并使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二者之间的耦合协调关系,使用障碍度模型探索影响两个系统耦合协调发展的障碍因子,以期为推动民族八省区旅游产业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参考。

二、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

(一)研究区概况

民族八省区主要位于我国西南、西北及西部边疆地区,土地总面积约为567万平方千米,约占全国土地面积的60%1,幅员辽阔,地广人稀,自然资源丰富。近年来民族八省区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得到快速发展,根据国家统计局官网数据,2021年民族八省区GDP达到1.79万亿元,较2020的1.04万亿元增加了72%。2022年民族八省区GDP为1.27万亿元,其中第三产业增加值为0.60万亿元,而旅游业共计创造了0.19万亿元的国内收入,约占民族八省区GDP的15%、第三产业增加值的32%,八省区共接待国内游客45009.16万人次。截至2022年末,贵州省有5A级旅游景区9个、4A级旅游景区143个,青海省有5A级旅游景区4个、星级宾馆275家。由此可见,旅游业已成为民族八省区的重要支柱产业,是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提高经济收入的主要产业。

(二)数据来源

本文以2010—2020年我国民族八省区的经济、社会、生态、旅游数据为样本。数据主要来源于2010—2020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八省区统计年鉴、八省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经网统计数据库以及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等,个别缺失数据通过插值法补全。

三、研究设计

(一)指标体系构建

区域韧性是集合了经济、社会、生态等区域内多种相互耦合的系统,以共同抵御地区面临的潜在危害,提升对危害扰动的防御力。本文选取区域韧性所涵盖的经济、社会、生态三方面指标,计算经济、社会、生态的韧性评价值,综合考量民族八省区的区域韧性。基于区域韧性指标体系的系统性和层次性,结合我国民族八省区的统计数据,在走访部分专家、高校教师以及借鉴近年来关于韧性的研究成果[30-31]的基础上,选取经济韧性、社会韧性、生态韧性3个维度[32]共29个指标构建区域韧性指标体系,对我国民族八省区的区域韧性进行评估和分析。

经济韧性主要指某个国家或地区在内部和外部的不确定环境下,面对经济干扰和危机能够快速做出反应和调整、有效应对风险冲击的能力。经济韧性是经济发展水平的体现,也是评价经济抗风险能力的重要指标[33]。区域经济发展通常包括经济量增加、经济结构优化、经济质量提高[34],区域经济韧性可以通过地区生产总值、产业结构、消费水平、外贸交易等指标来衡量和评估。基于此,本文选取民族八省区GDP,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财政收入占地区GDP的比重,GDP增长速度等指标来衡量区域经济韧性。社会韧性主要指社会系统在面对外界干扰或不确定性等多种社会风险时,仍然能够有效维持自身社会结构的总体平衡和持续发展的能力[35]。区域的社会结构包括人口、住房、教育、医疗、交通、科技等多个方面,本文选取人口增长率、人均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人均拥有医生人数、人均拥有公共图书馆藏量等指标来衡量区域社会韧性。生态韧性主要指对生态环境的适应能力,反映了在面临自然灾害时所表现出的生态系统承载能力和恢复能力。本文选取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生活垃圾清运量、道路清扫保洁面积等指标来衡量区域生态韧性。

区域韧性系统指标体系具体如表1所示。

旅游发展是指针对旅游业的规划、管理、开发、推广和营销等活动,通过提供旅游产品和服务,促进旅游活动持续增长和旅游业长远发展。旅游发展作为一个综合性概念,涉及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旅游旅行方式和交通方式的创新、旅游资源的开发、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旅游市场的营销策略等诸多方面。旅游发展的目标是通过合理规划和管理,实现旅游活动助力目的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参考程慧[36]的做法,采用能体现当地旅游发展水平的旅行社数量、A级旅游景区数量、入境游客人次、国内游客人次、国际旅游收入、国内旅游收入,作为衡量民族八省区旅游发展状况的指标,具体如表2所示。

(二)研究方法

1.熵值法。熵值法是一种客观赋权法,根据各项指标观测值所提供的信息多少来确定指标的权重,能够反映各指标的重要程度,使赋权更加客观,提高各指标权重的可信度。本文采用熵值法来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具体计算步骤如下。首先,对数据进行非负化和无量纲处理。正向指标的计算公式为:[X'ij=Xij-min(X1j,…Xnj)max(X1j,…Xnj)-min(X1j,…Xnj)],负向指标的计算公式为:[X'ij=max(X1j,…Xnj)-Xijmax(X1j,…Xnj)-min(X1j,…Xnj)]。上式中,[Xij]为第i年第j个指标数值,[X'ij]为[Xij]无量纲化处理后的值,n表示年份。其次,计算第i年第j个指标所占的比重[Pij]、第j个指标熵值[ej]、差异性系数[αj]和各指标权重[ωj]。[Pij=X'iji=1nX'ij],[ej=-i=1nP'ij?lnPijlnn],[αj=1-ej],[ωj=αjj=1mαj]。其中,m表示指标个数。最后,计算区域韧性综合评价得分R,[R=j=1mωj?X'ij]。

2.耦合协调度模型。耦合协调度模型是用于衡量两个及两个以上系统在自身及外界因素作用下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程度。本文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来研究民族八省区旅游发展与区域韧性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耦合协调度模型表达式为:[T=αU1+βU2],[C=U1×U2U1+U222],[D=C×T]。其中:[T]为两个系统之间的综合协调指数;[C]为两个系统之间的耦合度;[D]为两个系统之间的耦合协调度;[U1]、[U2]分别为两个系统的综合评价值;[α]和[β]分别为旅游发展系统和区域韧性系统的权重值,表示两个系统综合评价值的重要程度,在文中分别取0.4和0.61。

3.障碍度模型。本文采用障碍度模型来分析和衡量影响旅游发展与区域韧性耦合协调度的障碍因子及其阻碍程度。障碍度模型表达式为:[Oij=dijωjj=1ndijωj×100%]。其中:[Oij]为第i年第j个指标对该年旅游发展与区域韧性协调发展的阻碍程度,[dij]为第i年第j个指标的偏离程度,[ωj]为第j个指标的权重。

四、实证分析

(一)民族八省区旅游发展状况分析

通过熵值法计算出2010—2020年我国民族八省区旅游发展综合值,具体如表3所示。可知民族八省区旅游发展综合值均值大致相近且均不超过0.5。内蒙古自治区旅游发展综合值均值最高,为0.4801;青海省旅游发展综合值均值最低,为0.3450。从时间来看,2010年各省区旅游发展综合值最低,在之后的年份中,各省区的旅游发展综合值大体上逐年上升,仅一些省区在个别年份出现了略微下降,随后均在2019年达到最大值。2020年受新冠疫情冲击,各省区旅游发展综合值大幅下降。

(二)民族八省区区域韧性时空演化分析

1.2020年民族八省区区域韧性总体发展情况。表4为2010—2020年民族八省区区域韧性。通过区域韧性测算结果可知,2020年民族八省区区域韧性综合值整体较高,这表明近年来民族八省区在经济、社会、生态方面均获得了较好的发展,区域韧性综合值都超过了0.5,其中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区域韧性最高,其值为0.7831。2020年民族八省区区域韧性综合值均值为0.7134,其中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藏自治区、贵州省的区域韧性综合值均超过均值,其余省区的区域韧性综合值虽低于均值,但各省区之间的差距并不大。从维度层来看,2020年民族八省区经济、社会、生态韧性普遍偏低。经济韧性均值为0.2264,仅有西藏自治区、贵州省的经济韧性超过均值。社会韧性均值为0.2935,高于经济韧性,其中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的社会韧性超过了均值。生态韧性均值为0.1935,低于经济韧性,其中内蒙古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青海省的生态韧性超过了均值。

2.民族八省区区域韧性时间序列演化分析。2010—2020年间民族八省区区域韧性整体呈逐渐上升趋势,各省区2020年较2010年的区域韧性增长率均超过100%。其中,内蒙古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藏自治区、青海省的区域韧性在个别年份有所下降,此后持续上升。根据区域韧性增速可将民族八省区分为中速增长型区域(区域韧性增速位于100%~150%之间)、较高速增长型区域(区域韧性增速位于150%~200%之间)、高速增长型区域(区域韧性增速超过200%)3类。据此,内蒙古自治区为中速增长型区域,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贵州省、云南省为较高速增长型区域,西藏自治区、青海省为高速增长型区域,其中青海省区域韧性增速最高,达到230%。这表明近年来民族八省区不断发展和完善区域建设。从维度层来看,2010—2020年间民族八省区的经济韧性、社会韧性、生态韧性都有所提高,且社会韧性增速远高于经济韧性和生态韧性,这得益于近年来各省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的不断加大。社会韧性方面,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云南省的增速都超过300%。经济韧性方面,宁夏回族自治区、贵州省、青海省的增速都超过100%。生态韧性方面,青海省的增速超过200%,内蒙古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增速超过100%。

3.民族八省区区域韧性空间分布演变分析。为进一步比较民族八省区区域韧性的空间分布演变差异,本文选取2010年、2015年、2020年3个年份的韧性数据,利用自然断点法按照经济、社会、生态、区域韧性的高低将民族八省区划分为低韧性区域、中韧性区域、高韧性区域(限于篇幅,结果未列示),可知2010—2020年间民族八省区的韧性具有明显的空间非均衡性。

2015年,民族八省区区域韧性总体较2010年有所提高,其中: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为低韧性区域,青海省、云南省、贵州省、广西壮族自治区为中韧性区域,西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为高韧性区域。社会韧性方面:宁夏回族自治区、青海省、贵州省为低韧性区域,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云南省为中韧性区域,广西壮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为高韧性区域。生态韧性方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为低韧性区域,云南省、贵州省、广西壮族自治区、青海省为中韧性区域,内蒙古自治区、西藏自治区为高韧性区域。经济韧性与区域韧性的分布特征相似,可知2015年各省区的区域韧性主要由经济韧性决定。

2020年,民族八省区区域韧性方面:内蒙古自治区、青海省、云南省为低韧性区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藏自治区、贵州省、广西壮族自治区为中韧性区域,宁夏回族自治区为高韧性区域。经济韧性方面:青海省为低韧性区域,内蒙古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云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为中韧性区域,西藏自治区、贵州省为高韧性区域。社会韧性方面:内蒙古自治区为低韧性区域,云南省、贵州省、青海省为中韧性区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为高韧性区域。生态韧性方面:西藏自治区为低韧性区域,内蒙古自治区、云南省、贵州省、广西壮族自治区为中韧性区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为高韧性区域。

(三)民族八省区旅游发展与经济韧性、社会韧性、生态韧性耦合协调度分析

根据现有研究[37]将旅游发展与区域韧性耦合协调程度按照不同的取值范围划分为10个等级,分别为极度失调(0≤D<0.1)、严重失调(0.1≤D<0.2)、中度失调(0.2≤D<0.3)、轻度失调(0.3≤D<0.4)、濒临失调(0.4≤D<0.5)、勉强协调(0.5≤D<0.6)、初级协调(0.6≤D<0.7)、中级协调(0.7≤D<0.8)、良好协调(0.8≤D<0.9)、优质协调(0.9≤D<1.0)。2010—2020年民族八省区旅游发展与经济韧性耦合协调度如表5所示。

由表5可知,2010年民族八省区旅游发展与经济韧性耦合协调度值处于0.1984~0.3470之间,其中:宁夏回族自治区耦合协调度值最小,为0.1984,耦合协调度等级为严重失调;青海省、云南省、贵州省均为中度失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均为轻度失调且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耦合协调度值最大,为0.3470。2019年民族八省区旅游发展与经济韧性的耦合协调度值均达到最大,处于0.5886~0.6749之间,其中: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青海省为勉强协调且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耦合协调度值最小,为0.5886;西藏自治区、贵州省、广西壮族自治区、云南省为初级协调且西藏自治区耦合协调度值最大,为0.6749。2010年—2019年间,民族八省区经济发展水平和质量得到较大提升,为旅游产业发展奠定了较为坚实的经济基础,旅游业得到快速发展。同时,旅游业的发展为当地经济发展拓宽了渠道,进一步促进了经济发展水平提高,二者的耦合协调度大幅提升。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响,民族八省区旅游发展与经济韧性的耦合协调度降幅较大。

表6为2010—2020年民族八省区旅游发展与社会韧性耦合协调度。由表6可知,2010—2020年间民族八省区旅游发展与社会韧性耦合协调度整体呈上升态势。2010年,宁夏回族自治区、云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旅游发展与社会韧性耦合协调度等级为严重失调,且宁夏回族自治区耦合协调度值最小,为0.1403;青海省、贵州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为中度失调;内蒙古自治区为轻度失调且其耦合协调度值最大,为0.3100。2019年民族八省区旅游发展与社会韧性耦合协调度达到峰值,其中西藏自治区达到中级协调,其余7个省区为初级协调。自2010年以来,民族八省区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地区产业结构有所优化,第三产业不断发展,旅游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越来越紧密,二者的耦合协调度逐步升高。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响,民族八省区旅游发展与社会韧性耦合协调度有所下降。

表7为2010—2020年民族八省区旅游发展与生态韧性耦合协调度。由表7可知,2010年民族八省区旅游发展与生态韧性耦合协调度和旅游发展与经济韧性耦合协调度相近,且普遍高于旅游发展与社会韧性耦合协调度。其中,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旅游发展与生态韧性耦合协调度等级为轻度失调,其余省区均为中度失调。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民族八省区经济开始向精细化发展转变,城市治理能力逐步提升,加大了对绿色发展和绿色经济的投入力度。2019年民族八省区旅游发展与生态韧性耦合协调度快速提升,青海省达到初级协调,其余省区均为勉强协调。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响,民族八省区旅游发展与生态韧性耦合协调度有所下降。

综上,民族八省区旅游发展与经济韧性、社会韧性、生态韧性的耦合协调度总体呈上升趋势,这表明民族八省区旅游发展与当地的经济发展、社会状况、生态环境的关联越来越紧密。

(四)民族八省区旅游与区域韧性耦合协调发展的障碍因子分析

本文采用障碍度模型进一步分析民族八省区旅游与区域韧性耦合协调发展的障碍因子及障碍度,结果如表8所示。

由表8可知,整体来看,2010—2020年间民族八省区经济韧性障碍度高于生态韧性障碍度,社会韧性障碍度基本高于生态韧性障碍度。这表明经济韧性和社会韧性是旅游与区域韧性耦合协调发展的主要障碍因子。2010年社会韧性的障碍度值最大,说明当年民族八省区社会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其成为旅游与区域韧性耦合协调发展的主要障碍。2020年经济韧性障碍度值最大,生态韧性次之,说明当年经济因素和生态环境因素是民族八省区旅游与区域韧性耦合协调发展的主要障碍。进一步分析旅游发展系统和区域韧性系统指标层的各项指标可知,对旅游与区域韧性耦合协调发展影响排名前五的指标及其障碍度分别为:旅行社个数(21.46%)、国内游客人次(21.37%)、第三产业占比(5.25%)、城镇失业率(5.40%)、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26%)。这表明民族八省区旅游与区域韧性耦合协调发展受到当地旅游产业发展状况、三次产业结构、城镇失业人数、当地绿化情况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五、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本文从经济、社会、生态3个维度构建我国民族八省区区域韧性指标体系,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了2010—2020年间我国民族八省区旅游发展与区域韧性耦合协调关系,并采用障碍度模型探索了影响民族八省区旅游与区域韧性耦合协调发展的障碍因子,主要结论如下:一是2010—2020年间我国民族八省区旅游产业整体得到快速发展,各省区的旅游发展综合值逐年上升并在2019年达到最大值,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响有所下降。二是我国民族八省区区域韧性呈上升趋势,其经济韧性、社会韧性、生态韧性也呈上升趋势,其中经济韧性和社会韧性的增长幅度较大。三是我国民族八省区旅游发展与区域韧性耦合协调度呈逐年上升趋势并在2019年达到峰值,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响有所下降。四是经济韧性和社会韧性是我国民族八省区旅游与区域韧性耦合协调发展的主要障碍,从指标层来看,阻碍旅游与区域韧性耦合协调发展的具体障碍因子主要为当地旅游产业发展状况、三次产业结构、城镇失业人数、当地绿化情况等。

(二)建议

根据上述研究结论,提出如下建议:一是旅游建设方面。增加旅游资源的多样性,丰富、拓宽旅游资源和渠道;加大对A级景区的投资和建设力度,进一步完善酒店及民宿的设施条件;发展旅游新业态,促进产业多样化,满足游客的个性化需求;完善对旅游景区的环境建设和制度管理,促进区域生态文明建设。二是经济建设方面。调整地区产业结构,促进第一、二、三产业协同发展,避免旅游成为主要经济来源的薄弱产业结构;合理分配当地居民收入,保障居民生活消费水平,使居民有资金、有时间、有能力进行旅游消费活动;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为旅游产业提供经济支持。三是社会建设方面。加强道路交通建设,形成便利的全域旅游道路交通体系,解决地广人稀导致长线旅游费时费力的问题;加强区域供电、供水、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保障景区供水供电;加快文教卫生、社会福利、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发展,为旅游业发展提供坚实的社会基础。四是生态建设方面。合理开发地区旅游资源,禁止损害原生性自然景观和旅游资源的行为,保证生态环境和自然景观的可持续发展;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大力宣传环境保护政策,加强民族文化保护意识;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加大环保工作投入,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生态环境保障。

需要注意的是,鉴于韧性理论的复杂性,区域韧性的指标体系仍需进一步探索和扩充。此外,本文研究的仅是民族八省区各区域内部的韧性指标,并未考虑区域之间的互惠互利,未来可进一步加强研究,探索民族八省区之间的联系合作对其区域韧性与旅游发展的影响。

参考文献:

[1]韦福巍,周鸿,黄荣娟.区域城市旅游产业、社会经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发展研究:以广西14个地级市为例[J].                 广西社会科学,2015(3):24-28.

[2]胡北明,王之婧,胡灵珊.“十四五”时期中国旅游产业发展:地区差异、热点演变及高质量路径:基于31省份规划

文本解读[J].生态经济,2023(2):126-133.

[3]杨懿,李柏文,班璇,等.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城镇发展研究[J].生态经济,2010(2):105-108.

[4]撒海花,徐世英.“十三五”时期我国民族八省区经济发展进程分析[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                    (1):71-78.

[5]史小珍.国际政治冲突的新问题:生态环境问题探析[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02(4):8-10.

[6]HOLLING C S.Resilience and stability of ecological systems[J].Annual review of ecology and systematics,1973(4):1-23.

[7]黄骞,上官甦,史洪芳,等.空间信息技术在韧性交通中的应用思考[J].公路,2018(5):222-227.

[8]曾冰,张艳.区域经济韧性概念内涵及其研究进展评述[J].经济问题探索,2018(1):176-182.

[9]黄浪,吴超,杨冕,等.韧性理论在安全科学领域中的应用[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7(3):1-6.

[10]李志刚,胡洲伟.城市韧性研究:理论、经验与借鉴[J].中国名城,2021(11):1-12.

[11]CAMPANELLA T J.Urban resilience and the recovery of New Orleans[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planning association,                  2006(2):141-146.

[12]RIBEIRO P J G,GON?ALVES L A.Urban resilience:a conceptual framework[J].Sustainable cities and society,2019(50):                  101625.

[13]MASNAVI M R,GHARAI F,HAJIBANDEH M.Exploring urban resilience thinking for its application in urban planning:                  a review of literature[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9(1):567-582.

[14]MEGAHED N A,GHONEIM E M.Antivirus-built environment:lessons learned from COVID-19 pandemic[J].Sustainable                  cities and society,2020(61):102350.

[15]LI L,UYTTENHOV P,VAN E V.Planning green infrastructure to mitigate urban surface water flooding risk-a methodology                  to identify priority areas applied in the city of ghent[J].Landscape and urban panning,2020(194):103703.

[16]ARAFAH Y,WINARSO H,SUROSO D S A.Towards smart and resilient city:a conceptual model[J].IOP conference                    series:earth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2018(1):012045.

[17]YANG S,CHONG Z.Smart city projects against COVID-19:quantitative evidence from China[J].Sustainable cities                       and society,2021(70):102897.

[18]NELSON D R,ADGER W N,BROWN K.Adaptation to environmental change:contributions of a resilience framework[J].                  Annual review of environment & resources,2007(32):395-419.

[19]DATOLA G,BOTTERO M,DE ANGELIS E,et al.Operationalising resilience:a methodological framework for assessing                  urban resilience through system dynamics model[J].Ecological modelling,2022(465):109851.

[20]白立敏,修春亮,冯兴华,等.中国城市韧性综合评估及其时空分异特征[J].世界地理研究,2019(6):77-87.

[21]孙久文,陈超君,孙铮.黄河流域城市经济韧性研究和影响因素分析:基于不同城市类型的视角[J].经济地理,                   2022(5):1-10.

[22]刘培学,朱知沛,曾湛荆,等.后疫情时代下的旅游区域韧性研究展望[J].现代城市研究,2021(5):19-26.

[23]彭翀,袁敏航,顾朝林,等.区域弹性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进展[J].城市规划学刊,2015(1):84-92.

[24]DAVIES S.Regional resilience in the 2008—2010 downturn:comparative evidence from European countries[J].Cambridge                  journal of regions,economy and society,2011(3):369-382.

[25]PENDALL R,FOSTER K,COWELL M.Resilience and regions:building understanding of the metaphor[J].Cambridge                   journal of regions,economy and society,2010(1):71-84.

[26]CHRISTOPHERSON S,MICHIE J,TYLER P.Regional resilience: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perspectives[J].Cambridge                  journal of regions,economy and society,2010(1):3-10.

[27]邹建琴,明庆忠,韦俊峰,等.社会—生态耦合视角下城市旅游系统韧性时空演化及其影响因素[J].资源开发                      与市场,2023(3):368-376.

[28]陈冬勤,卢新卫.咸阳市生态环境与城市化交互耦合规律的实证研究[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8(5):1244-1247.

[29]李萍,陈田,王新歌,等.我国城市社区旅游研究综述[J].城市发展研究,2016(10):85-90.

[30]王松茂,牛金兰.山东半岛城市群城市生态韧性的动态演化及障碍因子分析[J].经济地理,2022(8):51-61.

[31]张悦倩,刘全龙,李新春.长三角城市群城市韧性与新型城镇化的耦合协调研究[J].城市问题,2022(5):17-27.

[32]黄梦涵,张卫国.中国四类资源型城市韧性水平比较与发展策略[J].经济地理,2023(1):34-43.

[33]苏杭.经济韧性问题研究进展[J].经济学动态,2015(8):144-151.

[34]陈利,朱喜钢,孙洁.韧性城市的基本理念、作用机制及规划愿景[J].现代城市研究,2017(9):18-24.

[35]王思斌.社会韧性与经济韧性的关系及建构[J].探索与争鸣,2016(3):4-8+2.

[36]程慧,游珊.长三角城市群城市韧性与旅游发展的协调关系[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2):59-69.

[37]王昊冉,周金城.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协调关系及其影响因素[J].科技和产业,                   2023(24):245-254.

【责任编辑:毕春晖】

猜你喜欢
耦合协调度旅游发展民族地区
中国“三化”协调发展的区域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新疆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度研究
全域旅游视角下朝阳市旅游发展探索
新常态思维下黔东南村寨旅游改革发展的SWOT
区域旅游业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时间序列分析
基于SWOT分析的黄公望景区发展研究
民族地区城镇规划现状浅析
旅游产业助推民族地区城镇化发展的策略研究
如何提高民族地区“一类模式”小学汉语文教学质量
美术毕业作品展对民族地区高校就业率提升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