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雨课堂”的ESP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及实施效果评价

2024-07-11 07:23曹巧欣
新疆财经大学学报 2024年2期
关键词:学术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雨课堂

曹巧欣

摘要:在信息技术蓬勃发展的背景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应用为ESP教学带来了新的契机。文章以新疆财经大学123名学生的ESP需求分析为基础,构建并实施了基于“雨课堂”的ESP混合式教学模式,通过问卷调查、实践教学、水平测试、深度访谈等方式收集实验数据,对混合式教学模式实施效果进行评价。实验结果显示,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验班成绩远高于对照班,实验对象对该教学模式高度认可,认为该模式激发了ESP学习兴趣,缓解了课程学习焦虑,提高了与专业相关的语言运用能力。

关键词:ESP;混合式教学模式;“雨课堂”;学术英语

中图分类号:H319.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9840(2024)02-0022-07

DOI:10.16713/j.cnki.65-1269/c.2024.02.003

An Empirical Study on Application and Effectiveness of ESP

Blended Teaching Mode Based on "Rain Classroom"

—Taking "Academic English" Offered by

Xinjia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as an Example

CAO Qiaoxin

(Xinjia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Urumqi 830012,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he application of blended teaching mode has paved the way for the unprecedented progress of ESP teaching. Based on ESP needs analysis of 123 sophomores from Xinjia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Rain Classroom"-based blended teaching mode has been built and applied in ESP teaching, and its effectiveness is assessed via diversified evaluation methods, questionnaire survey and interview.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final scores of experimental class are much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class. Meanwhile, the study subjects with higher acceptance about the teaching mode believe that the new mode not only relieves their previous anxiety over ESP but also inspires their learning interest and improves language proficiency related to their majors.

Key words: ESP; blended teaching mode; "Rain Classroom"; Academic English

2018年9月17日,教育部召开加强高校公共外语教学改革工作会议,要求公共外语教学致力于培养既懂专业又懂专业领域外语的“国际化复合型人才”1, 让语言真正成为一种工具,为学生更好地从事专业学习和今后的工作奠定基础。当前我国大学英语教学面临诸多现实问题,如学生阅读速度慢,用英语交流、检索、获取专业前沿信息的能力较为欠缺,这些仅通过通用英语(EGP)教学是很难解决的。为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开展满足国家人才培养需求、符合学生专业学习要求、提高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专门用途英语(ESP)教学势在必行。当前ESP教学由于课时和资源有限、授课模式及评价方式单一等问题,难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而将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相融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锻炼了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实践能力[1]。本研究以新疆财经大学开设的ESP课程为例,在分析123名学生ESP学习需求的基础上,构建、实施基于“雨课堂”的ESP混合式教学模式,通过形成性评价、期末考试成绩分析、问卷调查、深度访谈等方式对其实施效果进行评价,以期为ESP教学改革实践提供参考。

一、文献回顾

(一)混合式教学

混合式教学于20世纪80年代末进入人们的视野,以其显著的优势对教育领域产生了重大影响。混合式教学能够优化教学资源,将一部分教学内容通过网上授课的方式完成,从而获得更多时间进行课堂教学,赋予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更大的灵活性,实现有效互动、促进教学相长。何克抗[2]认为,混合式教学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将传统的课堂教学结构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相结合”,体现了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20版)》倡导高校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实施混合式教学模式,鼓励大学英语教师充分利用网络教学平台,为学生提供课堂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结合的线上线下自主学习路径,使学生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3]。自此,我国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2014年起,关于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的研究开始增多。胡杰辉[4]基于自建慕课开展的校本大学英语翻转课堂的教学实践,获得了学生的高度认可。赵延燕[5]分析了当前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社会和学校支持、具体实施、课程设置、评价体系等方面对基于微课、慕课的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提出了相应的完善策略。 曹野[6]基于实证研究,以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为例构建基于“雨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发现该教学模式能够显著提高学生的成绩。吕晓敏[7]基于MOOC(慕课),设计了包含“MOOC资源建设—课前导入—课堂面授—学习评价”4个环节的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并通过问卷调查、大学英语四级水平测试和访谈获取实验数据,证实该模式提升了大学英语教学成效。王亚沁[8]依托POA理论,将线上驱动与线下促成两个教学环节有机融入大学英语教学,构建、实施了包含“课前准备阶段—教学实施阶段—课后评价阶段”的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并通过测试、问卷调查和访谈收集数据,发现该模式对大学英语教学效果的提升具有促进作用。以上研究从理论到实践构建了基于微课、慕课、“雨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证实了其良好的教学效果,但大都是针对通用英语(EGP)教学模式的研究,对专门用途英语(ESP)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仍然不足。

(二) 专门用途英语教学

专门用途英语(ESP)也被称作特殊用途英语或特殊目的英语,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ESP以培养和提高学生所学专业的英语运用能力为目标,在提高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满足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专业知识学习和学术交流的需求。我国ESP教学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学者们对ESP的研究多集中于大学英语发展主流方向、ESP与基础英语教学的关系[9], 以及ESP的性质、在高校中的定位、教学原则[10]等方面。随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在微课、慕课等优质数字化资源的助力下,ESP教学得以蓬勃发展,但如何将优质资源与线下课堂深度融合,凸显“以学生为本、以语言能力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从而提升教学效果,是ESP教学改革中亟须解决的问题。笔者在中国知网进行文献检索,将发表时间设为2016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将检索主题设为“ESP”并含“混合式教学”,排除不相关文献,共得到42篇论文。其中有5篇发表在核心期刊,作者及主要内容分别如下:朱文利[11]以新文科建设为背景,结合音乐院校特点,从学科建设规划、推进课程建设、优化不同专业ESP课程设置、创新ESP教学模式和打造线上线下混合的ESP教学平台等方面对四川音乐学院ESP教学进行了改革探索;曹佩升[12]以公安院校的ESP教学现状为基础,以“U校园智慧教学平台”为依托,对“公安专业英语”课程进行了基于翻转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并对其有效性进行综合评价;梁丁强[13]以扬州大学“新闻英语”SPOC课程为例,设计、实施了基于校本特色的“1+2+X”的ESP混合式教学模式,将课堂面授、课堂自主学习、课外自主学习进行高效融合,并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对其效果进行评价分析;孟婧[14]认为“互联网+”给ESP教学带来了无限机遇,在此背景下提出了包含构建网络课程体系、丰富教学内容及教学模式、优化评价方式、打造移动教学平台等方面的ESP教学改革路径;姜凯译[15]基于CBI教学理念,以“包装工程专业英语”课程为对象进行ESP课程目标设定,制定混合式教学策略,设计并实施包含线上线下、课上课下的“四维混合立体沉浸式”教学模式。以上文献分别从理论或实践角度构建了ESP混合式教学模式,并肯定了该模式对ESP教学的积极作用,但包含模式构建、实施以及效果评价的研究寥寥无几。本文在分析ESP教学现状的基础上,构建、实施基于“雨课堂”的ESP混合式教学模式并对其实施效果进行评价,以期为ESP教学改革与实践提供借鉴。

二、ESP教学现状与新教学模式构建

(一)ESP教学现状

基于近年来国内ESP相关文献的研究,本研究对新疆财经大学2018级、2019级学生的ESP目标需求和学习需求进行了分析,通过ESP课程开始前和课程结束后的调查和访谈,发现新疆财经大学ESP教学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未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需求。课程难度较大且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学生通用英语能力欠缺,无法在每周有限的学时内迅速适应并吸收ESP教学内容,因而易出现畏难情绪,学习自主性不足,这不利于培养其语言实践运用能力。二是未体现ESP专业性、工具性的特征。ESP教学资源匮乏,教学内容仅以教材为主,无法满足学生对真实语料和专业发展的需求,不利于实现跨学科融合;ESP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有限,发掘、整合资源的能力不足,教学情境创设水平欠佳,未能很好地将语言难度与专业深度相结合,不利于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能力、思辨能力和英语交际能力。三是评价方式不够合理、全面。考核方式以终结性评价为主,未能如实反映学生的语言综合应用能力,无法提高学生在该课程中的学习积极性、能动性以及小组协作能力。

(二)ESP教学与混合式教学的共性

区别于传统的EGP教学,ESP需要依托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基于ESP教学与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共性可以发现,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能使ESP教学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首先,二者都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人本主义教育理念。ESP教学以学生的语言学习动机和需求为中心,使学生在真实语境中丰富专业知识、提升语言能力。混合式教学将面对面教学的交互优势与线上学习的灵活性相结合:对于学生在线上自学中反馈的问题,教师可在线上进行解答;学生在线下课堂中参与小组讨论、发表个人观点,能感受到学习的成就感,充分激发其学习兴趣。其次,二者都与建构主义所强调的认知过程的个性化差异、自主学习能力的构建不谋而合。ESP课程的系统性、挑战性意味着其更能满足学生不同的专业学习需求,教师基于个性化的学习需求选择并丰富教学资源,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混合式教学将课内学习延伸至课外,将教师转变为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协助者,学生可以在数字世界中获得更多的选择权和自主权,从而提高学习效率。最后,二者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ESP教学符合大学英语回归 “工具化、专业化”属性的需求,能够提高学生所学专业的英语运用能力、专业学术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形成批判性思维;混合式教学的课前自学、课中讨论、课后巩固,能够激励学生发挥其主动性和创造性,进行深度学习、探究、合作,构建个性化知识体系。

(三)基于“雨课堂”的ESP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构建

基于教师和学生对“雨课堂”的认识及运用程度、ESP教学现状、ESP教学与混合式教学的共性,本文构建基于“雨课堂”的ESP混合式教学模式,具体如图1所示。由图1可知,ESP混合式教学模式包含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两条主线。课前,教师进行ESP资源建设、制作相关预习课件并通过“雨课堂”进行推送,学生在手机端或电脑端自主完成预习任务和课前测试,完成知识输入;课中,教师结合学生的预习效果数据精心设计线下课堂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探究讨论、完成小组活动与评价,并通过实时线上测试把握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课后,教师通过“雨课堂”发布复习内容和拓展任务,学生完成个人、小组任务,进行知识巩固与拓展,教师通过任务完成数据掌握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巩固情况。学期末,教师通过“雨课堂”数据、线下课堂参与度、期末考试成绩、问卷调查、学生及教师访谈等进行数据分析和教学反思,完成对该教学模式的效果评价并进行改进。ESP教学依托基于“雨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形成了“课前自主—课中混合—课后巩固”的教学闭环,实现了线上线下教学的深度融合。

三、基于“雨课堂”的ESP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施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实践教学、水平测试、访谈等方式收集数据,通过定性与定量结合的方法客观评价基于“雨课堂”的ESP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施效果。

(一)实验对象

新疆财经大学依据每一届新生入学当年的高考英语成绩进行分班,实施A/B分级教学。相较于B班学生,A班学生有较好的通用英语基础。本文的实验对象为2020级非英语专业的本科大二年级A班,包括经济、管理等10余个专业的123名学生,将其分为实验班和对照班,其中实验班63人,对照班60人。实验时间为2021—2022学年第二学期,共18个教学周。两个班使用相同的学习资源,由同一名教师进行全英文授课,每周4学时。其中,实验班采用基于“雨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对照班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实验结束后,以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的英语期末考试成绩、平时课堂表现及参与度作为检验ESP混合式教学成果的标准。

(二)实施方法

本文采用行动研究法和调查法作为实施方法。行动研究法包括研究问题的提出、分析、教学模式的设计、行动实施、总结评价、修改调整等步骤;调查法包括期末考试、教学前后的问卷调查以及访谈、对数据进行分析等步骤。实验实施前,在实验班和对照班发放《ESP教学需求调查表》;实验实施后,在实验班发放《ESP混合式教学调查问卷表》,通过问卷调查获得学生对基于“雨课堂”的ESP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具体评价。对两次问卷数据进行采集并做克朗巴哈信度检测,结果均为良好。《ESP混合式教学调查问卷表》共有20题,内容包括背景信息(1~5题)、对该教学模式的满意度(6~9题)、是否有助于提升ESP语言运用能力(10~15题)、是否有助于提升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16~20题)4个部分。

(三)实施内容

1.预备阶段。为了解实验对象对ESP课程的学习动机,分别在实验班和对照班发放《ESP教学需求调查表》共123份,回收有效问卷123份。结果显示:有70.4%的实验对象认为学习ESP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专业学习,希望为就业打下良好的语言基础。绝大多数实验对象认为ESP学习能够提高自身的学术文献阅读能力,实验对象对ESP学习的需求主要集中在文献阅读和学术交流方面,最希望通过该课程的学习来提高学术文献阅读能力。这印证了ESP的本质,即满足学习者实际运用英语的需求,助力专业学习。问卷结果显示,在ESP学习需求方面,实验班和对照班无显著差异,说明两个班的受试者在实验前对ESP的学习需求基本一致。

2.实施阶段。一是资源准备。基于调查问卷中实验对象对ESP需求的分析,本研究以教材《学术英语》的学科知识为目标、以单元主题为引导,制定教学计划,并选取真实语言材料制作单元知识微视频、PPT等,丰富教学资源,帮助学生把握重难点,激发其学习兴趣,提升学习效果。

二是课前预习。教师将制作好的音视频、课件、单元预习要求、知识点及小测等推送到“雨课堂”,实验对象可随时登录“雨课堂”查看、学习并完成小测,对于不理解的内容可点击“不懂”。教师在后台查看学生的预习进度和知识点掌握情况,据此调整下一阶段的教学重点。学生也可根据预习数据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反复观看未掌握的知识点,上网查阅相关资料,做到查漏补缺。在此环节,教师为实验对象提供引导,帮助其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培养其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习惯,为后续授课奠定基础。

三是课中混合。在ESP线下课堂中,教师基于预习阶段的反馈数据进行针对性讲解,在授课过程中,学生通过手机标注存疑点,完成实时测试、发送弹幕、投稿,教师实时了解其知识掌握情况,并将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投屏,通过随机点名的方式让学生参与分析,以使学生保持较高的听课专注度和课堂参与度。此外,学生开展以小组为单位的合作式学习。比如在完成线上预习任务之后,线下课堂以小组为单位讨论难点,在规定的时间内根据各小组对已知材料的理解和网络信息的搜索利用,绘制思维导图,通过“雨课堂”进行投屏并选出代表作汇报陈述,回答教师或其他同学的提问,之后进行组内、组间互评,最后由教师进行即时总结和反馈。这种语言能力训练模式针对性强,需要实验对象查阅大量资料、掌握阅读技巧、快速完成有效信息搜索,并通过小组互动完成知识建构,极大锻炼了学生的英语学术语言能力。线上线下的“逆序创新”实现了课下知识内化,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16]。教师根据本节课的“雨课堂”数据,能够全面掌握实验对象的课堂学习情况。由此,教师由传统课堂的主体变成了引导者、促进者、协作者和评价者,能够更好地了解学生的真实水平,及时发现不足并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学生转变为课堂的主体,积极主动参与课堂学习,通过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学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得到提升,从而获得良好的课堂体验。

四是课后巩固。课后复习巩固是课前自主预习和线下课堂的延伸,是强化所学知识必不可少的阶段。教师课后可以通过“雨课堂”推送复习内容,针对学生课中测试和讨论中反馈的难点进行强化指导,并设置相应的测试题。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复习任务之后,教师根据“雨课堂”的学习数据了解学生课后复习情况及知识存疑点,在后续课堂上反馈答疑,更好地实现教与学的融合[17]。此外,教师还可以发布难度进阶的拓展任务,让学生再次借助线上线下的融合,通过探究、合作实现语言的输出和知识的内化。

四、实施效果评价

本文采用形成性评价、期末考试成绩分析、问卷调查、深度访谈,了解实验对象对ESP混合式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效果的满意度,并对其学习效果进行测评。

(一)形成性评价

本研究使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两种方法,以更全面、客观、科学地评价ESP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效果。线上通过“雨课堂”平台获取实验对象课前预习、线上讨论、课中测试、弹幕发送、投稿及课后任务完成情况的数据,线下则根据实验对象的课堂表现、小组参与度和贡献度、作业完成情况,开展即时及延后评价、自评及互评、组内及组间评价、书面及口头评价相结合的多元化评价,及时发现实验对象学习和教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实现以评促学、以评促教。

(二)基于期末考试成绩分析的终结性评价

表1为实验班和对照班2021—2022年第二学期的期末考试成绩统计分析情况。

由表1可知,实验班的期末考试平均分为81.24,对照班为72.07,实验班总体成绩高于对照班。从标准差看,实验班为7.94,对照班为11.26,说明实验班成绩离散程度明显小于对照班。实验班有76%的学生成绩在70~80分数段,70分及以下的人数占班级总人数的比重仅为0.79%;对照班有58.3%的学生成绩在70~80分数段,70分及以下的人数占班级总人数的比重为35%,说明对照班低分人数相对较多。T检验结果(限于篇幅未列示)显示,实验班和对照班的成绩存在显著性差异,说明基于“雨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相较于传统教学模式更有助于学习者ESP成绩的提高。

(三)问卷调查分析

实验结束后,对实验班采用ESP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课程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限于篇幅未列示)显示,有90.23%的学生认为混合式教学有助于ESP课程的学习,77.63%的学生对该教学模式非常满意,19.05%的学生表示满意,说明混合式教学得到了实验对象的充分肯定。有87.6%的学生认为混合式教学有助于提高学习积极性,83.08%的学生认为混合式教学有助于掌握学习重点和难点。通过混合式教学,学生们能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查漏补缺,提高学习效率。有88.18%的学生认为混合式教学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听课专注度,增加了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此外,有79.03%的学生认为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分析能力,76.93%的学生认为采用该模式有助于提高表达能力。通过接触真实的语言材料、参与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学生的知识搜集、分析信息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得到提高,充分体现了ESP教学的工具性目标。

(四)深度访谈分析

为更深入了解实验对象对ESP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课程感受,随机抽取10名实验对象进行深度访谈。通过访谈发现,受访者认为“混合式教学模式极大缓解了自己对‘学术英语这门课程的焦虑情绪”,“对于老师发布的知识点,存疑的地方可以点击‘不懂,弹幕功能和匿名投稿都能避免当面提问的尴尬”,“‘雨课堂发布的预习作业和阐述知识点的视频,增强了对语篇内容的理解,能够更有信心地参与线下课堂活动”。同时,受访者认为这种教学模式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对网络稳定性要求很高”,“课前及课后均需要投入大量时间进行预习及复习”,“对自制力要求很高”,“有时会受到其他手机应用的干扰”等等。

五、结语

信息化背景下,传统ESP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实践教学、水平测试、深度访谈等方式收集数据,构建并实施基于“雨课堂”、包含“资源准备、课前预习、课中混合、课后巩固”的ESP混合式教学模式。混合式教学将传统课堂授课与线上学习相结合,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体,能够促使学生主动学习、积极参与、展示自我,教师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变成引导者、促进者、协助者和评价者。对实验对象ESP考试成绩的分析说明在ESP课堂中使用混合式教学模式能够显著提高学生的成绩。形成性评价、问卷调查及访谈结果表明,该模式极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课下的预习、复习环节为课堂教学赢得了更多时间,提升了学习效果;学生之间、师生之间以及资源之间的有效互动融合有利于学生进行探究式、合作式学习,通过大量真实语料的输入和实践性输出,提升了学生信息搜集、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要真正实现ESP和混合式教学的有机融合,教师要遵循ESP的特点,寻找混合式教学和ESP的契合点,在实践中不断积累、总结经验,才能持续优化教学效果。该模式也给教师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如对优质教学资源的整合能力、跨专业能力、教学设计和情境创设能力、信息技术运用操作能力、课堂组织能力及对整个教学过程的把控、评价、指导能力都提出了较高要求。

参考文献:

[1]何克抗.从Blending Learning看教育技术理论的新发展(下)[J].电化教育研究,2004(4):22-26.

[2]何克抗.从Blending Learning看教育技术理论的新发展(上)[J].电化教育研究,2004(3):1-6.

[3]何莲珍,新时代大学英语教学的新要求:《大学英语教学指南》修订依据与要点[J].外语界,2020(4):13-18.

[4]胡杰辉,伍忠杰.基于MOOC的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外语电化教学,2014(6):40-45.

[5]赵延燕.基于微课和慕课的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36):59-60.

[6]曹野.基于雨课堂的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应用[J].中国医学技术教育,2019(3):320-322.

[7]吕晓敏.基于MOOC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实践探索[J].外语电化教学,2021(1):61-65+10.

[8]王亚沁.基于产出导向法理论的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与实践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22(11):117-122.

[9]蔡基刚.ESP与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发展方向[J].外语界,2004(2):22-28.

[10]秦秀白.ESP的性质、范畴和教学原则:兼谈在我国高校开展多种类型英语教学的可行性[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3(4):79-83.

[11]朱文利.“新文科”视域下ESP专业建设与创新:以四川音乐学院音乐英语教学改革为例[J].中国电化教育,                        2022(6):127-133.

[12]曹佩升.基于翻转课堂的ESP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与效果研究[J].外语界,2020(6):87-94.

[13]梁丁强,于建华.“1+2+X”校本特色的ESP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究:以扬州大学“新闻英语”SPOC课程为例[J].现                   代教育技术,2018(8):66-71.

[14]孟婧.“互联网+”环境下大学英语ESP教学改革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2(27):59-61.

[15]姜凯译,徐淑艳.基于CBI理念及混合式教学的高校ESP课程教学模式设计与探究:以包装工程专业英语为例                    [J].包装工程,2021(S1):222-225.

[16]蔡基刚.“学术英语”课程需求分析和教学方法研究[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2(2):30-35+96.

[17]杨芳,张欢瑞,张文霞.基于MOOC与雨课堂的混合式教学初探:以“生活英语听说”MOOC与雨课堂的教学实践                 为例[J].现代教育技术,2017(5):33-39.

[18]杨坤,张殿恩.新文科背景下ESP混合式教学模式设计与实践研究:以旅游英语课程为例[J].中国ESP研究,                      2022(2):53-62+114.

【责任编辑:毕春晖】

猜你喜欢
学术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雨课堂
雨课堂在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雨课堂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探究
提高《电工基础》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索
雨课堂在经管类本科经济法教学中的微应用
EAP视域下的大学英语教学专业化转型刍议
混合式翻转教学模式对高职院校外语师资的要求及建设策略
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媒体广告制作》课程中的应用
学术英语写作教学方法探究
浅谈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校声乐课程教学的应用与实践
研究生英语基础与EAP能力培养之关系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