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扎根理论的青年读者反连接数字阅读行为影响因素研究

2024-07-10 07:36陈哲冯小轩侯欣洁
出版广角 2024年10期
关键词:编码社交微信

陈哲?冯小轩?侯欣洁

【摘要】移动智能终端与网络通信设施的普及加速了读者阅读习惯的数字化转型。纸张实体介质的退场、数字平台的创建,将使阅读从个体私域活动转向具有社交属性的群体活动,形成数字阅读的新常态。然而,弹窗推荐、社交分享等数字连接的过度干预,破坏了静态文字阅读的意义连贯性,过分占据读者的注意力,削弱数字阅读体验,引发了读者群体主动断连的反连接行为。通过访谈青年数字阅读用户的微信读书体验,探究数字阅读语境下的读者媒介倦怠现象。调查发现,过度的连接和程序化操作加剧了读者的焦虑和倦怠情绪,引起了读者的心理反感,导致潜水、拒回等主动断连行为的发生。

【关  键  词】数字阅读;反连接;青年读者;扎根理论;媒介倦怠

【作者单位】陈哲,北京印刷学院新闻传播学院;冯小轩,北京印刷学院新闻传播学院;侯欣洁,北京印刷学院新闻传播学院。

【中图分类号】G239.2【文献标识码】A【DOI】10.16491/j.cnki.cn45-1216/g2.2024.10.014

社会平台化趋势颠覆了人类群体的社交活动景观,然而网络连接与交流内容的信息过载,使得部分读者囿于连接重负,从而产生了反连接的意愿或行为。国外学界在关注读者网络断连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社交媒体倦怠”“数字排毒”等概念,反映出对过度数字化生活可能带来的潜在负面影响的担忧,并提倡采取行动,实现更加健康和平衡的线上线下生活方式。

云端交往的流行使得人们对社交媒体的使用产生了一种长久的痴迷,并形成了及时回复他人信息的社会期望[1]。具备社交属性的阅读平台也容易受到社交媒体倦怠的影响。本研究基于国内数字阅读平台的读者规模和使用情况,选择微信读书平台的青年读者群体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扎根理论来探究青年读者群体在阅读活动中的反连接行为,分析其选择过滤、忽略、拒回、屏蔽其他读者评论或推送信息等主动断连行为,并梳理反连接行为背后的心理状态以及与读者间互动的关系结构。

一、文献回顾及概念界定

反连接行为指的是读者在社交媒体上主动选择断开与某些个体或群体的联系,或减少对社交媒体平台的使用和参与度[2]。读者选择反连接行为的主要原因涉及心理和社会两个维度。在心理维度上,隐私担忧和感知过载等因素可能导致读者减少或中断社交媒体的使用。有研究发现,基于位置公开的平台策略使个体面临位置隐私前台失控的风险,从而激发了读者的反连接抵抗行为[3]。在社会维度上,社交焦虑是读者实施反连接行为的重要影响因素。有学者提出,频繁使用社交媒体导致读者接触过量信息,如果这些信息无法及时消解,长此以往,读者便会产生压迫感和紧张感[4]。

多数学者认为,反连接行为的实施是读者主体性的体现。有的学者将减少数字媒体参与视作人们实施“自我掌控”的一种策略[5]。有的学者基于传播仪式观理论,指出人们实施“数字断连”是有意识地构建一个人与技术共存、富有意义且能彰显人类自主性的文化世界[6]。此外,有研究从数字不平等的角度分析,指出在全球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背景下,数字断连的理想化想象也许并不适用于欠发达国家与地区。有关调查结果表明,基础设施、地理和社会经济条件是造成数字不平等的主要因素,这些不平等影响了数字断绝的实践和意义,揭示了障碍、挫折和一种被迫的断绝现象。在本研究中,笔者更倾向于将青年读者的反连接阅读行为视作在各类因素作用下读者自主选择的行为。

二、研究设计

1.研究方法

扎根理论是在信息系统领域得到广泛认可和普遍使用并以构建理论为主要目的的质性研究方法。该方法由芝加哥大学的施特劳斯和哥伦比亚大学的格拉泽创立,将定性研究传统的深度、丰富性和定量调查研究固有的逻辑性、严谨性和系统性分析相结合。传统的质性研究方法具有“深描”旨趣,扎根理论则通过系统应用一整套扎根理论方法同步资料收集和分析,归纳生成抽象概念化的理论。与经验研究不同,在进行田野调查之前,质性研究者不会直接提出理论假设,而是在收集调查资料后进行经验概括,提炼出能够反映社会现象的概念,并进一步归纳出相应范畴,发展范畴间的逻辑关联,形成理论。这种方法构建的理论更具解释力和生命力,从而有效弥合理论与实证研究间的鸿沟。

扎根理论的应用遵循一套严密的操作流程。在数据收集阶段,研究者通过深度访谈、观察、文档分析等方法收集具有多样性和代表性的数据,全面覆盖研究主题的各个维度。随后,在开放式编码、主轴编码、选择性编码的过程中进行持续的比较分析,逐步凝练概念和范畴。在此基础上,构建更为抽象和综合的概念模型,该模型由一系列相互关联的概念、范畴及其内在机制组成,追求理论概念的密度、变异度和整合性。

2.数据采集与整理

本研究采用滚雪球抽样法,利用异质性网络传播拓展所收集信息的广度和深度,并提升信息的价值。为确保研究对象的优质选取,本研究结合微信读书读者群体的构成和研究需求,在选择访谈对象时遵循以下标准:(1)性别比例平衡;(2)年龄范围在18—35岁之间;(3)使用微信读书超过半年;(4)居住在二线及以上城市。本研究采用半结构化深度访谈的形式,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访谈对象,通过这种方式获取的原始资料,能够更有效地支持研究。笔者在阅读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结合本研究的研究对象和目的对访谈提纲进行了适当调整。此外,在正式访谈过程中,笔者对于某些题项的内容进行了再度修改,以使受访者能够更准确地回应研究问题。

三、基于扎根理论的研究

1.开放式编码

开放式编码将数据分解成独立的有意义的单位,主要过程包含贴标签、提概念和范畴化。笔者在仔细阅读转录文本的基础上总结相关概念,并通过反复归纳,最终提炼出44个初始概念和23个范畴。

2.主轴编码

主轴编码在开放式编码的基础上建立,通过对语料、概念和范畴的反复比对和转移,进而形成连接。其主要目的是获得开放式编码中各范畴之间潜在的逻辑关联。基于开放式编码得到的23个范畴,笔者进一步分析和聚类范畴之间的关联,最终形成6个主范畴,包括情境压力、环境压力、程序压力、个体特质、社交媒体倦怠和反连接行为(见表1)。

3.选择性编码

选择性编码阶段,研究人员将编码限定于与核心类别相关的概念(即变量)。将本研究中提出的6个主范畴进行深入比较和分析,笔者构建了“青年读者社交媒体倦怠的影响因素及反连接行为的产生机理”这一核心理论框架,主范畴之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其中,编号①②表示因果关系,③④表示调节关系。

图1 主范畴关系结构图

4.理论饱和度检验

理论饱和度检验指的是在对新获取的原始资料进行编码的过程中,无法进一步提炼出新的范畴和理论见解。Glaser将理论饱和定义为“密集的属性发展”,而确定饱和度的标准涉及数据的经验极限、理论的相互融合、密度以及研究人员的理论敏感性[7]。为确保本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和严谨性,笔者咨询了两位具有扎根理论应用实践经验的专业人员,对随机抽取的5份访谈原始资料进行理论饱和度检验。在独立编码过程中,未发现新范畴的出现,这表明模型中的概念已达到饱和状态,通过了理论饱和度检验。

四、模型建构与阐释

1.微信读书青年读者反连接阅读行为模型

基于上述三级编码的结果,并结合Gary F. Koeske和Randi Daimon Koeske在1993年提出的“压力源—负担—结果”(stressor-strain-outcome,SSO)框架[8],本文构建了微信读书青年读者反连接阅读行为模型(见图2)。该模型认为,在微信读书平台上,青年读者的反连接行为是在情境压力(6种)、环境压力(3种)、程序压力(2种)这3类共11种压力源的作用下产生的,这些压力源导致读者产生一系列负面情绪表征,并最终促使读者采取反连接行为。在整个过程中,个体特质发挥着调节作用。

2.模型阐释

(1)情境压力

情境压力通常指在特定场景或情况下产生的短期压力源,这些压力源直接影响个体在该情境中的行为表现和心理状态。在本研究中,情境压力特指青年读者在使用微信读书时,处于回复匮乏、认知失调、信息干扰、隐私焦虑、表达障碍、认知负荷等特殊情境时所经受的压力状态。

个体在交流现状与内心愿景相悖时易产生失落情绪,从而影响其持续交流的意愿。在多元意见混杂的公共交往领域中,难以避免各种意见矛盾和冲突,一些读者为了避免与其他读者产生争议,选择缄口不言的情形早已屡见不鲜。阅读是一个需要对内容保持稳定关注的线性思维过程,中断阅读行为去回复他人评论或进行其他无关操作会影响读者思维的连续性和对文本整体性的把握。认知负荷理论指出,人的工作记忆容量是有限的,面对过多的信息会出现过载的局面[9]。在众包模式的评论生产中,面对大量无关、无用信息的侵扰,读者容易产生媒介倦怠。此外,隐私焦虑、表达障碍等也是一些读者在阅读时无法避免的压力状态。

(2)环境压力

环境压力涵盖了个体或组织长期面临的所有外部和内部环境因素,这些因素可能导致持续的压力反应。本研究中的环境压力特指青年读者所处的环境对其评论、分享等社会化行为造成的压力。

与传统基于血缘、地缘、业缘等结合而成的群体不同,网络圈层是以兴趣和情感为纽带形成的趣缘共同体[10]。然而在通过阅读进行互动的过程中,部分青年读者难以找到志同道合的书友,交流欲望受到现实的限制。当下社会,人们处于一种加速状态,通过竞争获得社会评价,强调速度对于现代社会的重要性。在这种认知基模建构下,读者的阅读状态被掺杂了清晰的目的论。在阅读过程中进行社交互动时,某些读者会因职业因素而将其工作状态与阅读活动相联系,工作对个人生活边界倾轧使得读者亟须寻求阅读的新范式。

(3)程序压力

程序压力源于青年读者在微信阅读平台上社交互动时遇到的一系列操作问题,如输入过程繁琐、回复程序复杂、交流缺乏即时反馈等,这些问题都可能导致读者的交流意愿减弱。

(4)个体特质

特质理论指出,特质具有稳定性和持久性,并对个人行为产生一致的影响。笔者在对原始访谈资料进行编码之后,将个体特质划分为阅读感受、生理特征、人格特征、阅读动机、阅读习惯5类。

阅读时的专注度不仅是阅读质量的衡量标准,也对读者的内容吸收有实质性影响。有限能力模型提出,人类处理信息的心理资源能力是有限的,因此将更多关注投入书本时可能会降低读者的沟通需求。而个体在生理或人格上的某些特质也会降低其互动意愿,如疲惫、伤心、交流恐惧、自卑、内向等。且每个读者并非只拥有上述一种特质,某些读者身上存在多重特质,这些特质的叠加会增强其反连接意愿。

(5)社交媒体倦怠

根据编码结果,青年读者的倦怠感主要包括无聊、焦虑、厌倦等负面情绪。社交媒体倦怠是数字阅读平台使用中的典型问题,社交媒体倦怠导致的行为消极性表现在减少甚至暂停分享和互动等一系列断连行为。

(6)反连接行为

反连接行为是社交媒体倦怠的后果,具体表现为关闭、忽略、回避、潜水等行为。其中,潜水行为在微信读书平台上尤为常见,说明读者在微信读书上的社会性断开不够彻底,评论区、排行榜等依旧是除文本内容以外的重要信息来源。

受访者通过关闭这些功能,获得更纯粹的阅读体验,以此满足其在介质转移时的阅读需求。当平台充斥大量无关或者低质量信息时,某些读者便会选择性忽略或潜水。回避行为则反映了读者对交流关系或渠道的偏好,如倾向于熟人社交或线下社交,而不是异质关系的弱连接或虚拟连接。

五、总结与建议

1.研究发现

微信读书等社交属性阅读平台探索出“互联网+阅读”的新型阅读模式,增强了读者的阅读动力。然而,社交信息过载也导致了社交关系泛化、信息冗余等问题的出现,引发读者心理抗拒,产生主动断连等反连接意向或行为。处于回复匮乏、社会比较等特殊情境时,青年读者会受困于情境压力,减少或停止发表评论,以缓解心理失调。而当现实环境情况映衬进数字阅读场景时,二者的冲突和调和也在不断上演,通常需要读者在阅读行为上作出妥协。经历不同情境的压力后,读者容易产生倦怠情绪,在个体特质的调节作用下,青年读者的反连接阅读行为已成为一种趋势。

虽然读者会采取回避、潜水等行为,但在访谈中,极少有受访者提到减少或停止使用数字媒体,这与其他关于反连接行为的研究结果不同。笔者认为,该现象可从两个维度诠释。第一,根据态度理论,态度由认知、情感和行为三部分组成,态度虽然由行为意向构成,但在态度形成后,并不一定导致实际行为。经历社交媒体倦怠带来的消极情感后,读者基于综合考量仍然会选择使用微信读书平台。第二,微信读书虽具有多重社交属性和驳杂的社交功能,但其本质仍是阅读平台,社交模块只是交流和情感表达的空间,读者在阅读活动中渴望掌握文本内容并获取知识,尽管线性阅读体验可能被社交信息打断,但专注于阅读文本仍是读者期望达到的状态。

程序压力作为本研究所凝练的一个主范畴,在其他关于反连接行为的研究中较少提及。原因在于数字阅读平台的使用习惯与传统社交媒体平台不同,人们更倾向于使用交互性和输入便捷性更佳的设备进行内容发布和其他操作。在使用数字阅读平台时,拥有更大画面呈现空间的平板电脑或其他阅读器往往成为人们的首选。这体现了媒介作为人体感官的延伸,不仅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还塑造了人们的感知、思考和互动形式。

2.对策建议

(1)调整连接心态,达成身份转向

虽然青年读者的反连接阅读行为有悖于微信读书“让阅读不再孤单”的平台理念,但在特定情境下,读者的主观意愿是倾向于发表评论,而同时惮于社会比较。在这种情况下,读者应通过大量阅读来提升自主审核评论的严谨性和价值性,在具备一定的知识储备和内容涵养后再达成身份的转向。读者需要调整心态,做好让自己的评论接受他者审视的心理建设。研究发现,争议往往是增长知识的良好时机,因此,当个体在阅读中形成独特的见解或创新性思考时,应勇于表达,不惧怕争议。此外,读者亦需知悉数字阅读场域内高质量的分享互动行为有助于让优质内容从自我之物转变为社会之物,受益的则是整个阅读共同体。

(2)开发定制模式,回应读者诉求

传播学者卡茨认为,受众是具有特定需求的个体,他们基于特定的需求或动机来使自己的体验得到满足。基于知识服务的核心运维理念,微信读书等平台需精准把握读者需求,有针对性地回应读者的阅读诉求。为进一步完善读者体验,平台应在现有界面功能的基础上,考虑引入沉浸式阅读模式和社交互动模式等更精细化的个性化阅读模式选项。这种设计旨在适应读者个体特质的差异及情绪状态,赋予他们根据自身偏好在两种模式间自由切换的能力。

沉浸式阅读模式旨在模拟传统纸质阅读的私密性与专注氛围,最大限度减少外界干扰,为追求深度阅读体验的读者提供接近纸媒的数字化环境。社交互动模式则旨在加强读者间的联结,通过无缝接入互动社区,促进即时反馈与思想碰撞。为提升即时交流的情绪价值感应,该模式应配套开发一套高效的评论提醒机制,使读者在脱离平台场景后仍能实时接收反馈信息,并在重返应用界面时即刻获知相关评论通知,确保信息交流的时效性和互动的有效性。这一系列策略旨在构建既能满足个体沉浸式学习需求,又能适时促进社群互动与知识共享的复合型数字阅读新生态。

(3)促成精准推送,搭建沟通桥梁

个性化推荐的概念自20世纪90年代首次提出以来,迅速成为学术界、工业界等领域的热门话题。其核心在于通过机器学习理解读者兴趣,挖掘海量数据,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决策支持和信息服务[11]。个性化推荐技术基于读者偏好模型,该模型通过分析读者的浏览历史、搜索记录、评论等,运用逻辑回归等方法进行离线训练,实现对读者个性化需求的精准推送。

大数据和算法技术的应用使系统能够精准捕捉用户的阅读偏好、习惯及情绪反应,并推荐匹配的内容[12]。个性化推荐系统不仅挖掘读者的兴趣偏好,还深入探索与理解读者群体的共性,通过精密算法对读者兴趣的精准匹配与推送,不仅促进了个性化知识内容的高效送达,还搭建了促进沟通的桥梁,帮助读者在数字阅读平台上找到拥有共同阅读偏好和认知共鸣的书友,增强互动意愿,提升对平台的关注度与参与度。

(4)强化数据管理,划分公私边界

高密度的数字连接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导致智媒平台垄断和社交媒体成瘾。二者对个体的自主性构成了挑战,隐私安全问题愈发受到人们的关注。读者的隐私忧虑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担忧在评论时会向平台透露过多信息数据,从而导致个体暴露在算法控制的“全景监狱”之中。当谈到隐私泄露和个人信息安全问题时,受访者们均表示了不同程度的忧虑。有研究发现,公众信息隐私忧虑水平过高,会降低他们对互联网平台的信任度以及在平台上的活跃度[13]。二是担心平台中其他读者的潜在窥视。除了评论的公开展示,用户的个人信息主页同样可能因为某种缘由成为其他读者的关注点。个人数字印记被多人观察的可能性引发读者的焦虑情绪,反映了个体在网络空间中边界自洽与隐私自治的深层需求与挑战。

为有效缓解用户在数字阅读环境中的隐私忧虑,微信读书等数字阅读平台亟须采用先进的数据加密技术,强大的数据保护能力将会提升读者对平台的信任程度。此外,数字阅读平台还要提供清晰易懂的隐私政策,明确告知读者个人信息的收集、存储和使用方式,并遵循最小化收集原则。同时,数字阅读平台应赋予读者更高的自主管理权限,使读者能根据个人偏好灵活调整其公共形象与隐私边界。如设计直观且简易的隐私控制面板,让读者能够根据个人偏好调整隐私设置,如阅读记录、书架内容的可见性等,并提供匿名发表评论或阅读动态的选项,让读者在保持社交互动的同时减少个人身份信息的暴露。

|参考文献|

[1]HIND P. Captured by technology[J]. CIO Magazine,1998(9):22-23.

[2]彭兰. 连接与反连接:互联网法则的摇摆[J]. 国际新闻界,2019(2):20-37.

[3]韩佳良. 位置可见状态下的个体数字交往研究:以公开IP属地为例[J]. 青年记者,2023(16):98-100.

[4]林爱珺,何艳明. 数字媒介依赖的新表征与伦理反思[J]. 学术研究,2022(5):54-60.

[5]李子仪. 主体性危机:重思互联网的连接性[J]. 青年记者,2022(3):47-48.

[6]王月,高再红. 作为一种仪式的“数字断连”:创造、共享与修正[J]. 新闻知识,2022(9):3-10.

[7]GLASER B G,STRAUSS A L. The discovery of grounded theory:Strategies for qualitative research[M]. Chicago:Aldine de Gruyter,1967.

[8]KOESKE G F,KOESKE R D. A preliminary test of a stress-strain-outcome model for reconceptualizing the burnout phenomenon[J]. Journal of Social Service Research,1993(3-4):107-135.

[9]SWELLER J. Cognitive load theory[M]. New York: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1988.

[10]申金霞,万旭婷. 网络圈层化背景下群体极化的特征及形成机制:基于“2·27事件”的微博评论分析[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1(8):55-61.

[11]LI HUI,et al. Research and design of intelligent learning system based on recommendation technology[J]. Mechatronic Systems and Control,2019(1):43-49.

[12]沈锡宾. 数字时代阅读的重塑与展望[J]. 数字出版研究,2024(1):3-4.

[13]SANDRA J MIBERG,H JEFF SMITH,SANDRA J BURKE. Information privacy:Corporate management and national regulation[J]. Organization Science,2000(1):35-57.

猜你喜欢
编码社交微信
社交之城
社交牛人症该怎么治
基于SAR-SIFT和快速稀疏编码的合成孔径雷达图像配准
《全元诗》未编码疑难字考辨十五则
社交距离
子带编码在图像压缩编码中的应用
Genome and healthcare
你回避社交,真不是因为内向
微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