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思想对高校教育管理的启示

2024-07-10 05:52林胜华
理论观察 2024年3期
关键词:教育管理因材施教

林胜华

摘要:作为先秦诸子百家的代表学说之一,儒家学说体系中蕴含着“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等全方位的内容,其不仅为当时社会道德规范教化标准建立奠定了理论基础,而且随着几千年历史的演变仍在教育管理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现阶段高校教育管理存在诸多问题,表现为学生民族认同和爱国情怀仍需加强、学生诚实守信意识需要进一步提升、学生价值观易受不良思想浪潮影响,据此,文章从儒家思想出发探寻实践策略,具体包括以“仁爱”“舍生取义”思想涵养爱国情感,明确学生在高校教育管理中的主体性地位,教育管理者要不断提升自身的“君子”修为,注重因材施教、启发诱导管理方式的应用,构建以和为贵、和谐稳定的高校校园环境。

关键词:先秦诸子百家;儒家学说;教育管理;因材施教;以和为贵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 — 2234(2024)03 — 0130 — 04

儒家学说是先秦诸子百家的代表学说之一,在我国乃至全球范围内都具有很高的影响力的,是中华文明几千年发展进程中封建社会固有价值系统的代表,能够真实地反映出我国古代社会的朴素哲学观,具有极强的系统性和包容性。儒家思想中蕴含的经世致用思想放在当代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中同样能够发挥出重要作用[1]。在党的第二十大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重申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论断,总结并升华了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中国化发展过程中的最新理论成果,对实现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发展具有指导性作用。古往今来,无论是我国历朝历代的科举考试制度,还是现代社会的中高考制度;无论是之前的应试教育,还是现在的素质教育,其教育模式、理念和方式方法中都能够发现儒家思想的影子。因此,新时期高校教育管理工作者应深入挖掘并科学运用儒家思想的内涵要义和思想精遂,积极宣扬和传承儒家文化思想价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从而实现学生的全方位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人才储备和保障。

一、儒家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儒家思想的基本内容是“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而儒家思想中最强调的是“仁者爱人”,即满怀爱意和慈爱之心的人才是真正具有大智慧和人格魅力的。在我国古代封建社会体制下,几乎每一阶层的人都有一套能够与儒家思想相关的行为标准,从而帮助他们明确自身定位。儒家思想向来都非常看重人的道德修养,强调每一个个体都要有怜悯之心和敬畏之心,特别是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身处不同职业和阶级中的人们要有一套为人处世和与人交往的相应标准,而其中的最基本标准便是师徒之间、父子之间和君臣之间的伦理关系道德[2]。儒家思想中的“文、行、忠、信”等都与现代教育相关,封建社会中统治阶级就是以“忠”和“信”的内容构建了道德规范教化标准,之所以在我国封建社会中儒家思想一直能够被统治阶级推崇和认可,从中便可窥见一二。而“文”和“行”的思想内容在当时同样受到了封建社会的推崇,关于儒家代表人物孔子的历史地位,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司马迁在《史记》中给予了中肯的评价和充分的肯定,他认为“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儒家思想中的“文”就是孔子关于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目标方面的论述,如孔子整理的《春秋》《周易》《诗经》《尚书》等,成为中国历史上选用人才参考的重要标准,孔子提出的“温故而知新”“因材施教”等内容,即使放到现代社会教育工作中依然具有借鉴意义;儒家倡导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同样可以成为当代高校教育管理所要实现的目标[3]。儒家思想在当时封建社会体制下虽然维护的是统治阶级的利益,但其中蕴含的教育思想同样可以为现代教育所用,是我国教育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宝贵财富,将其运用到新时期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中仍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二、现阶段高校教育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学生民族认同和爱国情怀仍需加强

从目前实际情况来看,我国高校中的学生群体普遍都有较强的爱国意识,但在我国各领域和产业升级转型的关键时期,部分学生在时代背景影响下,他们对民族认同感和爱国主义情怀有时也会产生困惑,认为爱国主义是虚无缥缈且与自身利益不相关的,缺少社会归属感、民族认同感和集体荣誉感。每个大学生心中都有国家情结,但怎样通过高校教育管理工作将其激发出来,让学生认识到上大学并不只是要满足自身的物质需求,更重要的是为国家为民族为社会贡献自身力量,只有如此,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才具有意义。

(二)学生诚实守信意识需要进一步提升

诚实守信是人们在所处环境中与他人交往和为人处世应遵循的基本准则,是中华民族几千年传承下来的美好品德。新时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广大人民群众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已得到显著提升,但社会诚信、企业诚信和个人诚信却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如在虚拟网络中,有人随意发表不负责任的言论,有的甚至肆意妄为,导致个体诚信缺失。而在高校中一些学生在人际交往、就业择业、学术研究和助学贷款申请中也出现过不诚信问题,对当代大学生的形象产生了不良影响[4]。

(三)学生价值观易受不良思想浪潮影响

大学阶段是当代00后大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关键时期,这批大学生思维更加活跃、学习能力强,乐于接受新鲜事物,却也易被拜金主义、利己主义和享乐主义等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不良思想浪潮所影响和侵蚀,导致部分大学生过于看重自身利益,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严重脱离,导致高校大学生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重成员而轻道德品质、重个人利益而轻集体利益、重物质追求而轻理想信念等错误思想状态。西方自由主义思想浪潮还导致一些学生以自我为中心,过于看重个人得失。在我国社会结构升级转型的关键期,西方多元思想浪潮的侵蚀和影响,对高校教育管理工作则提出了更高要求。

三、儒家思想对高校教育管理的现实启示

(一)以“仁爱”“舍生取义”思想涵养爱国情感

作为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仁爱”和“舍身取义”的思想在帮助学生树立集体主义观念和培育爱国主义情怀方面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礼记·大学》中提到“古之欲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告诫人们要想真正实现个人价值,就必须将家、国和天下紧密联系起来,如果“生”和“义”两者不可兼得,要“舍生取义”。儒家思想将“义”放在了“生”前面,认为人类社会中最应尊重和推崇的就应该是道义,追求仁爱和道义的儒家思想则成为了促使我国社会不断发展和进步的高贵精神财富[5]。儒家思想中的“义利”观念强调集体利益要高于个人利益,“舍生取义”的思想放到当代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中同样具有借鉴意义。作为大学生德育教育和智育教育的主阵地,高校教育管理者应准确把握儒家思想中的教育内涵,吸收思想文化精髓,将之运用到高校教育管理实践中,以针对性的德育教育模式和管理手段培育当代大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和爱国主义情感,促使他们形成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自尊心。

(二)明确学生在高校教育管理中的主体性地位

人是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教育管理实践中应充分遵循儒家思想中以人为本的原则,明确大学生在教育管理中的主体性地位,采取多种举措以调动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主观能动性。在社会活动和教育管理活动中,人在其中都占据着主体地位,为此,高校教育管理者应尊重不同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构建和谐、稳定的师生关系,将更多人本情怀融入到高校教育管理中。

第一,高校教育管理中应注重构建和谐、稳定的师生关系。儒家思想中有着“以柔克刚”的仁爱管理思想,在教育管理中的体现便是以人为本的原则,拉近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困难和问题时,学生才更愿意倾诉给教育管理者。要做好这项工作,让整个班级和专业更加具有向心力和凝聚力。教育管理者要多从学生角度出发看待和分析问题,准确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发现问题时及时和学生互动交流,真正做到互相包容和互相理解;第二,教育管理者应遵循儒家思想中关于“礼”的观点,对学生实行民主管理。在校园和班级中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构建平等的师生关系和互助的生生关系,让学生感受到集体的温暖,遇到困难和挫折时要意识到集体能够给予他们最大的帮助,这样学生才会自觉为集体作出贡献;第三,尊重不同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高校教育管理者还应以儒家思想中的“因材施教”理念为原则,在考虑到不同学生之间个体差异和心理特点的基础上开展多样化的教育管理活动。所谓“君子尊贤而容众”,即要求教育管理者有一颗包容理解的心,要结合学生的各自情况开展针对性的管理和教育,从而向高校和社会举荐更多贤才。无论学生学习好坏、成绩高低,教育管理者都能够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让学生感受到被关爱和重视,从而更好地激发出自身潜能,让高校各个专业的每一名学生都能够成长成材。

(三)教育管理者不断提升自身的“君子”修为

儒家思想旨在培养具有较强责任心和明辨是非对错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儒家思想中提倡“子欲善而民善”,即君主若是善良,百姓自然就会善良。放到当代社会中的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中,要想取得理想的教育管理效果,教育管理者就必须做到德位相配,不断提升自身的“君子”修为,凡事都能够以榜样的力量带动学生,学生的道德素养自然就会慢慢提升。第一,教育管理者要在自我修养上下功夫,学会自省和反思,不断强化自身的道德和品格,学生对其才会更加尊重和信服。在实践中,教育管理者要做到深刻理解儒家思想,知道一位君子要具备哪些修为和人格,不断强化自身的理论素养和业务能力,与学生的交往和相处过程中要及时发现自身问题,在一种平等关系下与学生对话交流,虚心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改正自身的问题和不足,在学生面前起到模范和榜样的作用[6];第二,教育管理者应做到言而有信,言必信、行必果。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核心内容,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人有了诚信才能够立业,国家有了诚信才能够富强。高校教育管理者在实践中对学生要做到诚实守信,自己给予学生的承诺就一定要做到,这样他们在学生心中才更有威信,学生就会更加支持和认可教育管理者,以信任激发信任,提升高校教育管理的整体成效。

(四)注重因材施教、启发诱导管理方式的应用

作为儒家教育思想中的重要内容,因材施教要求高校教育管理者应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开展差异化的教育管理活动,无论是在教学目标设置上,还是在教学方式选择上,都要注重实施差异化教学,根据不同能力水平和知识储备的学生分别设置教学目标,采取针对性教学方法,保证学生都能够顺利完成各自等级的学习目标,这样教学效果就会逐步提升。设置教学内容时应将学生的情感、气质、性格和能力等多方面因素考虑进来,差异化设置教学内容并保证所设置的内容能够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相比于马斯洛需求理论,儒家思想中的“因材施教”思想更加简单直接。另外,在教育管理工作中还要注重对学生的启发和诱导,以启发式的教学方法促使学生学会举一反三,教学中摆脱传统的理论灌输式教学模式,以小组合作、情境构建和设置悬念等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育管理实践中,教师更多地要起到引导者和组织者的作用,学生学习中遇到问题可随时向教师提问,促使学生能够更加牢记相应的知识和理论,更有兴趣主动建构知识体系,并提升素养。

(五)构建以和为贵、和谐稳定的高校校园环境

儒家教育思想的一大标志是“以和为贵”,“和”是天地之道,是对宇宙万物生存形态的客观描述,所以荀子在《荀子·天论》中提到“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之后“和”又逐步发展为生命之源、礼义之本和处世之行的和谐,即要求包括人类在内的世间万物都要和谐共处。放到当代社会的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中,“以和为贵”的儒家思想,要求高校领导者和管理者应采取有效举措来有效构建和谐、稳定的校园环境。高校校园中充斥着不良的社会思想影响与沟通不协调等不稳定因素,高校管理者要想处理好这些问题,就必须提升自身的沟通协调能力,经常与师生沟通,搭建顺畅的沟通渠道;同时,要站位师生立场进行思考问题,达成彼此的相互理解和尊重,这样才能够构建和谐稳定的校园环境。此外,和谐、稳定的外部环境则指学校与社会、学校与学生家长之间的和谐关系,将多元主体纳入进来并形成教育合力,争取更多教育资源,提升高校教育管理的整体水平。

四、结语

经过几千年的沉淀和发展,儒家思想在全体国人心中早已占据了重要地位,其合理运用,不但能够有效提升我国高校的教育管理水平,而且对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不良思想浪潮的排斥和抵御也能够发挥积极作用。高校教育管理实践中应深入挖掘儒家思想的内涵要义和精神文化,要以辩证的眼光看待儒家思想,汲取其中有益的与精华的内容,实现高校教育事业中德育教育和智育教育的深度融合,推进高校教育管理的现代化发展。高校教育是面向未来的,这个未来既是国家的未来、社会的未来,更是学生个人的未来,为此,高校教育管理者应顺应教育信息化时代发展潮流,准确把握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特点和方向,及时更新教育模式理念和方式方法,积极弘扬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先进教育元素,以儒家思想中的教育精华指导现代教育管理实践,对高等教育事业和受教育群体负责,让国家的高等教育事业能够与我国综合国力提升和国民期待相匹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林慧川.转型与整合:儒家思想与马克思主义对话下的贺麟[J].晋中学院学报,2023,40(05):15-20.

[2]丁汉文.儒家思想对当代教育管理的启示[J].湖北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40(01):45-51.

[3]李帅卫.儒家文化情境下伦理领导力养成与“君子式”管理建构[J].领导科学,2021(10):61-63.

[4]王世奇.价值哲学视域下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儒家思想的会通[J].中共合肥市委党校学报,2021,20(02):52-57.

[5]史向前,魏强.“义和”:中国儒家思想精神的特质——从“大道和生学”的哲学贡献说起[J].衡水学院学报,2020,22(06):71-74.

[6]宋红丽.儒家德教思想在高校学生教育管理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6,2(23):11-12.

〔责任编辑:丁冬〕

猜你喜欢
教育管理因材施教
小学作文如何实施“因材施教”的策略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从《论语》看因材施教
论职业学校教学管理中的赏识教育
ERP系统在成人教育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现代高校教育管理若干问题的思考
浅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目前的状况成因及策略
GIS在教育管理中的应用探析
因材施教在小学教学中的应用意义
巧抓课文及学生特征因材施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