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东 许志磊
摘要: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承载着铸魂育人的重要使命。统筹推进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体现各学段的“循序渐进”,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离不开信息技术的作用。因此,思政课教师要主动了解技术新发展,以开放态度接纳新技术;积极运用信息技术推进一体化教学,为学生提供多种学习方式;充分利用好一体化资源,学会向相邻学段教师“借力”;深入研究思政课一体化要求,为信息技术提供“根据地”。
关键词:信息技术;思政课一体化;核心素养;教学策略
《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修订原则部分指出,要坚持问题导向,全面梳理课程改革的困难与问题,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加强一体化设置,促进学段衔接,提高课程科学性和系统性。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数字时代,在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中,教师既要做到课程教学的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又要积极拥抱信息技术,创新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系统观念推进技术赋能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提质增效。
一、信息技术赋能思政课一体化教学的必要性
信息技术赋能思政课一体化教学,是思政课提升育人价值、提高育人效能的要求。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承载着铸魂育人的重要使命。2019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办好思政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1]要解决好这一问题,在思政课教学中,教师必须采取适合学生身心特点的方式,将他们培养成党和国家需要的有用人才。这不仅是思政课教学的任务,也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事关党和国家千秋伟业的大事。信息技术赋能思政课一体化教学,要在课堂教学效果的优化上有针对性突破。这也是思政课教学研究的重要着眼点和关键突破点。因此,教师要从育人价值这个根本问题上理解信息技术赋能的重要性,理解信息技术赋能对于思政课教学的重要意义。有了这样的关联,信息技术赋能思政课一体化教学才有了根本依据和理由。
以信息技术赋能思政课一体化教学,可以让思政课教师转变教育观念,勇敢拥抱信息技术,实现从了解信息技术到熟练使用信息技术的变化;通过信息技术应用实践,培育他们技术运用的获得感和成就感,在信息技术使用和思政课一体化教学的协调中寻找恰当的平衡,真正实现信息技术赋能,提高思政课一体化教学效果。
二、信息技术赋能思政课一体化教学的基本要求
加强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提出的重要观点。这次会议也明确指出“要把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程”[2]。此后,党和国家采取众多重要举措,推动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深入发展,如提出“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3]“坚持改革创新,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4]。如何体现思政课各学段的“循序渐进”,在不同学段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离不开信息技术的作用。
(一)提高思政课一体化教学效果的现实需要
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在大中小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开设思政课非常必要,是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5],同时指出“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等手段建设智慧课堂等,取得了积极成效”[6]。《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指出,“大力推进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提升思政课教师信息化能力素养,推动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在思政课教学中应用”。之后,国家对这一要求进一步细化,在《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代中小学思政课建设的意见》中再次强调:“融合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推进基于真实情境的教学。”这些要求在思政课一体化教学中的落实,既是信息技术赋能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方式,又是思政课教师进行课程一体化建设必须着力解决的关键问题。
(二)新时代落实教育教学改革创新的现实要求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教师要做好“教育人”,就需要从落实新时代教育教学改革创新的角度推进信息技术在思政课一体化教学中的科学运用。2019年,《教育部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意见》出台,对新时代中小学教师如何提高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出系统、明确和具体的要求,指出“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是新时代高素质教师的核心素养”,为信息技术赋能教育提供了根据。文件提出的整校推进教师应用能力培训、缩小城乡教师应用能力差距、打造信息化教学创新团队、全方位升级支持服务体系等举措,对信息技术赋能思政课一体化教学都具有重要指导意义。2023年教育部印发《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方案》,“推进数字化赋能教学质量提升”被列为专项行动。在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中,为了更好地落实新时代教育教学改革创新要求,思政课教师责无旁贷,要充分利用数字技术赋能基础教育,探索融合信息技术的新型教与学模式,从而实现思政课一体化教学高质量推进。
(三)实现核心素养培育教学导向的现实要求
在以核心素养培育为重要标识的课程教学改革中,对信息技术的重视成为各门课程非常关注的重要特征。具体到思政课一体化,一个显著的表现就是《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提出要“遵循育人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强化课程一体化设计”“按照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的思路,依据我与自身,我与自然、家庭、他人、社会,我与国家和人类文明关系的逻辑,以螺旋上升的方式组织和呈现教育主题,强化课程设计的整体性”“按照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的要求建构内容”。它也提出要“借助信息技术探索和优化纸笔测试、学生成长记录袋、日常行为表现记录卡等定性和定量多种评价方式,提升道德与法治课程评价的科学性、专业性、客观性”“重视信息化环境下的资源建设”“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对教师培训的支持和服务功能”。《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不仅在教学基本理念部分提出“在课程实施中,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拓展教育资源和教育空间”的要求,还在附录中提供了“深度融合信息技术的教学方式”的案例。这既为信息技术赋能思政课一体化提供了根据,又为思政课教师用好信息技术提供了示范。教师只有将这些要求更好地落实于思政课一体化教学中,才能更好地培育学生核心素养,提高思政课一体化教学质量。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明确提出教育赋能科技、创新、人才的重要作用,吹响了加快推进教育强国建设的号角。“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以教育高质量发展赋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升教育对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力、贡献力”[7]等观点,对理解信息技术赋能思政课一体化教学的重要意义具有根本的指导作用。这些表述虽然没有直接、具体地说明信息技术对于建设教育强国所发挥的作用,但信息技术赋能思政课一体化教学,正是实现新蓝图、新伟业的应有之义。建设教育强国离不开思政课的发展,思政课一体化的建设离不开信息技术的赋能。加快推进教育强国建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
三、信息技术赋能思政课一体化教学的策略探析
基于前述分析,中小学思政课教师要想成为称职的“思政人”和“教育人”,必须明确信息技术在思政课一体化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提升自身数字素养,为思政课一体化教学效率的提升提供动力支持。
(一)主动了解技术新发展,以开放态度接纳新技术
当前很多教师对信息技术使用的“本领恐慌”,很大程度上来自对信息技术的不了解。这就要求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在开展一体化教学时采取开放态度接纳新技术,主动了解、学习,掌握信息技术发展态势。如对于人工智能,教师只有做到充分了解,才能更好地将其用于思政课一体化教学中。而且,只有对信息技术新发展、信息技术与学科内容最优融合方式等有了充分了解,才能使之发挥积极作用。因此,在对教师进行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培训时,还应有信息技术在思政课一体化中如何合理运用的专题培训,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和数字素养,从而更好地推进思政课一体化教学。
(二)积极运用信息技术推进一体化教学,为学生提供多种学习方式
在思政课一体化教学中适宜、有效运用信息技术,有助于更好地落实课程标准要求,也是教师必须树立的教学理念。因此,教师要积极尝试,在思政课一体化教学中主动运用信息技术,使学生获得更为丰富的学习体验,通过智慧课堂等的建设,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深入思考,为学生形成自主探究、主动思考的思维方式提供助力。同时,将学生的信息素养培育和思政课一体化教学要求结合起来,让学生在了解信息技术提供便利的同时,理解信息技术作用的范围和形式,更好地适应网络时代,进而为学生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力工具。例如,在教学“基层民主制度”内容时,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采取远程采访、模拟投票、网络建议等多种形式,提高学生的参与机会,让学生在沉浸式体验中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形成更深入的认知。
(三)充分利用好一体化资源,学会向相邻学段教师“借力”
不同学段的思政课教师,在处理同一主题的教学内容时,他们选取的素材、采取的互动方式等,都可以成为彼此的重要借鉴。思政课教师在观摩其他学段教师的教学活动时,也可从信息技术使用方面给予更多关注,从教学素材处理方式、学生互动呈现与反馈方式等角度,发现“为我所用”的内容,从而高效率地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增强教学效果。例如,同样是《觉醒年代》中的视频片段,大多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和高中思想政治教师会将其作为讲授有关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内容的教学资源,但是不同学段教师在素材处理方式和基于素材所提问题上,是大不相同的。在初中阶段,教师会更多地聚焦素材反映的内容,引导学生理解“是什么”,高中阶段则要让学生围绕“为什么”的问题,对视频材料所反映的社会历史进程进行更加深入的探讨。
(四)深入研究思政课一体化要求,为信息技术提供“根据地”
教师在思政课一体化教学中对信息技术的使用,必须以落实思政课教学要求、达成思政课教学目标为前提。基于此,思政课教师在运用信息技术时,一定要深入研究思政课一体化教学要求,选取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内容,密切关联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实现信息技术赋能思政课一体化教学。教师要遵循“教学内容优先、思想性优先”的原则,明确“从思政课一体化角度理解和认识信息技术的成果”的基本思路。例如,在教学“网上交友新时空”内容时,教师要把“慎重结交网友”的基本导向讲清楚,并以此为根据引导学生理解网络,而不是将学生的关注点引向对网络本身属性的讨论上。只有充分落实这一策略,信息技术在思政课一体化教学中的应用才能更有底气、更有效果。
当前,在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中小学思政课教师的必修课和必答题。面对新时代的青少年,在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中,教师要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主动拥抱和运用信息技术,让思政课堂充满智慧。这也是未来每位思政课教师要为之努力的课题。
注:本文系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重点项目“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标准实验研究”(项目编号:JCSZDXM202200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2][5][6]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
[3]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44.
[4][7]习近平:扎实推动教育强国建设[EB/OL].(2023-09-15)[2024-03-18].https://www.gov.cn/yaowen/liebiao/202309/content_6904156.htm.
(作者李晓东系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教授,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兼职研究员、学术导师;许志磊系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孙建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