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利波
摘要: 社会与情感能力是人在复杂情境中掌握并应用的一系列与个体适应及社会性发展有关的核心能力。在生成式人工智能迅猛发展的数字时代,社会与情感能力体现人的根本需求、呼唤人的价值回归、彰显人的发展旨归。它对于信息科技课程的价值体现在:课程背景亟须关注社会与情感能力的维度,课程性质依赖社会与情感能力的向度,课程核心素养跟社会与情感能力高度契合,课程育人价值跟社会与情感能力内涵一致。在信息科技课程中推进社会与情感能力培养,有改善师生互动、鼓励学生表达、融合虚拟现实、推动叙事教学、浸润技术美育等实践路径。
关键词:社会与情感能力;信息科技;育人价值;人的发展;人工智能
数字时代,瞬息万变的信息、日新月异的技术以及突飞猛进的人工智能彻底改变了我们传统的生活、学习和思维方式。学生如何辩证地认识与思考技术,如何在真实世界和数字世界间自如地穿梭,又如何与机器有效协作以应对充满不确定性的未来?如何在真实世界和数字世界间自如地穿梭?又如何与机器有效协作,以应对充满不确定性的未来?2021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首次公布了针对社会与情感能力的大规模量化测评结果[1],将数字时代社会与情感能力的培养推入公众视野。OECD将社会与情感能力定义为人在实现目标、与他人合作及管理情绪过程中所涉及的能力,包括交往能力、协作能力、任务能力、情绪调节和开放能力五个维度。它不仅关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还关联学生幸福、价值以及生命意义的获得。我国古代先贤早已深刻认识到社会与情感能力的重要性。《论语》中就多处阐述了相关理念,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倡导换位思考和对他人的理解;“君子和而不同”强调了君子的包容性,能理解并接纳他人与自己不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则提倡在追求自身发展的同时,也要帮助他人成长;“推己及人”,更是直接倡导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社会与情感能力的培养在当代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都在积极推动这一领域的发展:OECD除开发评估工具之外,还提出在整个教育系统中构建社会与情感学习计划模型;菲律宾、英国、印度等国家已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落实社会与情感能力培养;美国和英国则在教育实践中探索了促进社会与情感学习有效性的具体方法和策略[2]……可见,社会与情感能力的培养已成为全球教育界共同关注的议题,并已从国际共识转变为国际合作的具体行动。
一、数字时代社会与情感能力的内涵解析
当前,数字工具的创造和涌现,不断突破个体真实交往和具身体验的时空局限,延展个体与自我、他人、社会的关系网络;迅猛发展的通用人工智能则很容易实现“情感”的制造、复制和释放,加深个体情感的误解和迷失,加剧个体情感的困顿和分裂。人们不会因为身处数字时代,而减少在自我认知和社会交往方面的困扰。因此,能否合理认知、自我反省、理解包容、与他人和谐相处和做出负责任的决定,能否有效处理在学校、社会、家庭中遇到的问题和冲突[3],依然是数字时代需要深切关注、引导和妥善处理的重要议题。
(一)从社会属性看,社会与情感能力体现人的根本需求
社会与情感能力既包含对内的自我调节,又包括对外的社会交往。“对内”主要体现在自我情绪、心理和态度的调节等方面,具体表现有果敢、活力、成就动机、情绪控制、好奇心、创造性等;“对外”主要表现为人际交往的特质,主要有乐群、共情、信任、合作、包容度等。二者内外联动、互为促进。因此,“情感”不仅是心理意义上的态度体验,更与社会生态和社会系统的嬗变密切相连[4]。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社会生活、个人情感和心理健康大都依赖社会环境和社会交往。个体的情感认知和情感反应与社会环境紧密相连,它们是社会互动的结果。社会与情感能力是人的根本需求,人的社会属性意味着情感不可能脱离于他人、集体、社会乃至国家而独立存在。这种能力源自个体,但与他人互动、身份认同、社会关怀等深层因素息息相关。社会与情感能力的培养意味着重建人际联结的纽带,唤醒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共鸣,重塑人际关系的价值。
(二)从数字特征看,社会与情感能力的培养彰显人的价值回归
当前,全球正处在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时期。数字化在让世界变得扁平化、简约化和高效化的同时,也在不断弱化人与真实世界之间的关联,不断丧失人与人之间的真切联结,不断削弱人类活动的真实体验。这些悄然的变化会进一步加深数字鸿沟,诱发文化“贫血”,导致文化素养欠缺[5]。
作为数字原住民,学生在数字化环境中成长,他们的思想、言行不可避免地受到社会数字化的深刻影响。因此,帮助学生打破信息茧房、跨越数字藩篱、缩小数字鸿沟成为当务之急。社会与情感能力的培养强调了人的价值应超越技术,重申科技创新和人工智能的发展应秉持“科技向善”的理念,将关注点从技术回归人类自身,确保人的价值成为科技发展的核心。
(三)从课程目标看,重现社会与情感能力凸显课程育人的宗旨
信息科技课程面向学生的全面发展,其最终目标是实现课程育人。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指明了其育人方向、本质和功能,即引导学生在使用信息科技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遵守道德规范和科技伦理,培育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学生在数字世界与现实世界中健康成长。信息科技课程的育人价值可以帮助学生规避数字环境下的情感疏离,摆脱浅层的、线性的、定势的思维,重现思辨有味、 灵动有趣、情感流动、灵魂触动的学习现场。这样的信息科技课程展现了融合技术原理与伦理价值、认知素养与情感品格、科技精神与人文底蕴的理想教学样态。
二、信息科技课程社会与情感能力的价值意蕴
(一)课程背景亟须关注社会与情感能力的维度
信息科技课程是面向未来的新兴课程,它伴随着社会信息化、数字化和智能化的进程而不断变化和演进。在生成式人工智能快速变革人类思维方式和教育方式的背景下,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研制组组长熊璋教授认为,人工智能技术目前尚无自身情感、观点和价值观。人工智能的创造与伪造往往只在一念之间,这使得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更加重要。此外,人工智能的介入会进一步疏离师生交往,弱化师生情感基础,教师需要以更加敏锐的共情能力察觉学生的情感世界与思想动态,恰如其分地把握教育时机[6]。说到底,身处智能教育时代,社会与情感能力的价值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更为凸显,教师的人文关怀和情感素养显得极为珍贵。
(二)课程性质依赖社会与情感能力的向度
信息科技主要研究以数字形式表达的信息及其应用中的科学原理、思维方法、处理过程和工程实现。学生不仅需要具备对技术变革的适应力,也需要不断形成顺应数字时代发展的胜任力,还需要具备自主可控的创新力。信息科技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技伦理。我们不仅要学会与机器、技术共处,还需要在人文、精神、文化的层面跟进,始终看到人是技术的中心,始终关怀人是技术的核心。
(三)课程核心素养跟社会与情感能力高度契合
核心素养是知识、技能、态度情感的集合,具有整体性。信息科技核心素养跟社会与情感能力高度契合。第一,信息意识指的是个体对信息的敏感度,社会与情感能力中的开放能力,对于提升学生的信息意识至关重要;第二,计算思维处在核心素养的中心,同社会与情感能力的任务能力、协作能力、开放能力一一对应,也与国家可持续发展所倡导的原始创新、自主可控息息相关;第三,数字化学习与创新是信息科技核心素养的重点。学生有效选用学习资源,优化学习过程,进行数字创新,同社会与情感能力的任务能力、开放能力都有紧密关联;第四,信息社会责任是人在数字社会文化修养、道德规范和行为自律等方面应承担的责任,这些同社会与情感能力的交往能力、情绪调节也密不可分。
(四)课程育人价值跟社会与情感能力内涵一致
与其他课程相比,信息科技课程的性质决定了其育人方式、育人内容存在着较大不同。信息科技课程的育人价值更多体现在:一是面向外部社会的信息科技问题解决过程中隐含的道德规范以及科技伦理的价值规约;二是面向内在自我的合乎数字世界的正确价值观念的形成,以及自我行为的检视和规范,以此促进个体在数字世界与现实世界中健康成长。如此,学生充满自信,善于在不确定中坚定自己的选择;学生学会包容,可以理性地对待技术、他人及世界;学生学习乐观,能以妥善的方式面对挫折……社会与情感能力的培养注重情感表达,倡导情感交流,正视情感差异,激发情感共鸣,改进情感治理[7],其本质就是育人过程。
三、在信息科技课程中推进社会与情感能力培养的实践路径
社会与情感能力的培养既涵盖生命全周期,又覆盖社会全场域。从生命周期看,青少年时期尤其青春期是个体社会与情感能力培养的关键时段;从社会场域看,学校是青少年社会与情感能力培养的主阵地。落实到信息科技课程,社会与情感能力的培养需要突破具体能力导向,采用扩大外延的方式,融合道德情操的陶冶、理想人格的塑造和精神境界的升华等方面来推进实践。
(一)改善师生互动,奠定社会与情感能力培养基础
社会与情感能力具有很强的可塑性,不是“从无到有”的零起点培养,而是“聚沙成塔”的多元化养成。教师处在这个培育系统的重要位置,必然承担着多重角色。OECD发起的关于社会与情感能力的研究显示,学生的社会与情感能力发展水平与其对学校的归属感强弱、与师生关系的好坏等呈显著正相关。因此,培养学生的社会与情感能力,需要提高教师对社会与情感能力的正确认识,提升教师的情感感知、情感反馈能力,改善师生之间的互动,促进师生关系的正向发展,为青少年树立教师社会与情感能力的典范。
首先,教师是学生社会与情感能力培养的示范者。教师作为成年人,比学生具有更成熟的个性、气质,他们在情绪调节、开放能力和交往能力上都需要成为学生的榜样。其次,教师是学生社会与情感能力培养的引领者。教师作为社会与情感能力的临场者,自然起着“双向奔赴”的作用。一方面,教师自身宽容、民主、开明的气质直接促成学生情感的浸润、萌发;另一方面,自身具备较强社会与情感能力的教师更加容易采用幽默、诗意、富有想象的方式开展教学,学生更容易激发调整自身情绪情感的最佳状态。最后,教师是学生社会与情感能力培养的倡导者。无论学科知识教学还是社会与情感能力培养,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向来是平等、民主、互为促进的。教与学不是局限于应然层面的学习共同体,而是实然层面的情感共同体。某种程度上,社会与情感能力的培养是师生共同发生、双向传递的。只有师生情感在教学中发生共鸣,教学才会灵动而富有人情味。
(二)鼓励学生表达,凸显社会与情感能力培养主体
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学生个体受生理特点、成长环境、个性脾气等影响,他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各不相同。教师除了提升自身的社会与情感能力之外,还要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关注学生情感需求,赋予学生表达的权利,给学生创造表达的机会,目的在于发现学生的真实性和多面性。
第一,鼓励学生私有表达。信息科技课堂教学强调“科”“技”并重,其中的原理基本相同,这就考验教师从理性统一的教学中提取出可供变化、延展、扩散的内容,来创造学生表达的机会。私有表达鼓励每个学生分享自己的创意、设计和感悟,鼓励每个学生拥有与众不同的想法,鼓励每个学生做真实的、不必雷同的自己。在学习Python编程后,学生撰写期末总结和感悟,有的写学习的趣味性,体验了编程学习的乐趣,提及兴趣、自信、互助等;有的写学习的逻辑性,归纳了程序设计特点,比较了程序设计与数学解题的异同等;还有的提到了程序设计对于元认知的调整,比如注重细节,学习韧性、毅力,铸造个人品质等。
第二,倡导学生公共表达。如果说私有表达只是学生个人的创意、设计和感受,只关乎个人的情绪流露和情感表达,那么公共表达意味着信息科技学习与社会性相关,即与同学、教师甚至环境、空间产生了关联。这类公共表达表示教师刻意提供机会让学生增进相互了解,共同促进友谊。比如结合Python选择结构,教师以“夸夸我的同学”为学习主题,让学生用if语句实现夸赞同学,一方面要求学生观察同学个性,发现同学优点,由衷地肯定他人和欣赏他人;另一方面,也可以演化成“传声筒”,借此消解学生之间的误会或矛盾,从而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信任和欣赏,形成乐群、共情、内省的品质。公共表达是形成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是青少年培养社会与情感能力的重要抓手(部分内容见表1)。
(三)融合虚拟现实,优化社会与情感能力培养方式
信息科技课程以数字形式表达的信息及其原理实现为研究内容。长此以往,受课程思想影响,人们更倾向于从机器实现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和解决问题,容易忽略人的因素、忽视人的情感。而社会与情感能力是人的真实性、私有性、价值性的集中体现。因此,信息科技课程中社会与情感能力的培养可以采用融合的方式持续推进。
第一,实物与数字技术相融合的学习内容。比如,教师让学生手写一份贺卡,并与人工智能自动生成的电子贺卡比较,探讨两种贺卡传递的情感差别,再由学生畅谈体会,尊重他们的想法与选择。通过思辨,学生逐渐明晰技术的优势与不足,明了技术的中立性,明确技术的偏向往往由使用者的情感来决定,由此引导学生既以开放的视角看待技术,又以谨慎的视角来使用、开发、创新技术。
第二,传统与现代相融合的学习方式。随着校园数字化推进,目前信息科技教学辅助软件确实不少,除了线上精准记录分组数据及反馈,还可以结合线下真实分组支持学生协作、讨论、实验、记录等。只有经历一些真实的项目合作,学生才会自觉地进行人际交往,解决团队中成员冲突等真切的现实问题,甚至进行必要的妥协、退让。这些真实交往的经历帮助学生逐渐形成合作、包容、共情等能力。
第三,个性化与数字化相融合的学习过程。如今的教育存在着“唯分数论”的弊端,学生头脑被知识塞满,他们似乎缺失情感、缺少互动、缺乏信心。信息科技教学中允许和鼓励学生呈现真实情感,教师应当给予包容、理解和正面反馈。当学生的情感还不成熟时,教师应适时引导、纠偏。比如,在学习Python选择结构时,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出题,个别学生对答错者的反馈语句“不够友好”。此时,教师引导学生换位思考,感受和理解弱者的情绪,并顾及他们的尊严。于是,学生重新编写程序,有的提供了真诚的慰藉和鼓励,有的激励同学不畏失败,再次尝试或继续参与答题。学生将积极的情感融入人际交流中,实现了正向情感的展现、表达和传递。
(四)采用叙事教学,丰富社会与情感能力培养手段
课堂是培养学生社会与情感能力的主阵地,教师宜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丰富其培养手段。叙事性教学是一种以故事、隐喻等为载体,以讲述为基本方式的有效教学方法,其特点在于讲述事物、实践或知识发展的背景与过程[8]。信息科技叙事性教学可以采用以下三种方式展开。
一是直接叙事。以数字形式为特征的信息科技课程内容可以参照现实或历史背景。直接叙事意味着让学生既了解现在数字形式的表达,也了解过去非数字形式的表达,并进一步推论信息或技术在历史中的演变和进化。比如,教学二进制知识时,我们往往会提起中国古代的太极八卦知识;教学数据加密时,我们会从凯撒加密法起步,让学生了解凯撒加密算法的产生背景,并讨论该算法对于信息传递的可靠程度等。直接叙事教学意味着让学生看到技术发明和创新过程中的人文历史,以及技术演变背后蕴藏的历史温情。
二是间接叙事。信息科技作为一门新兴课程,隶属于人工科学,信息科技课程所含的思想逻辑、科学原理、知识体系,都是依赖数字技术“发明”出来的。当教师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时,可以讲讲可汗学院,说一说萨尔曼·可汗的灵感源自辅导外地的亲戚;当学习“人工智能在身边”单元时,让学生搜索目前流行的大语言模型为什么会跟“羊驼”发生了关联;当学习“智能技术初体验”单元时,学生了解语音识别技术、图像识别技术原理之后,可以分享畅谈数字媒体的创新,如利用数字复制技术实现与已逝亲人的团聚等饱含情感的创意……间接叙事引入了科技创新周边的事例、缘由和灵感,就从情感上埋下了科技创新的种子。从根本上讲,社会与情感能力是信息科技自主创新的起点和归宿。
三是自由叙事。自由叙事意味着脱离信息科技学科本身进行叙事。比如学习通信原理时,教师以木心的诗句“从前,车马很慢,书信很远”营造氛围,结尾以教师亲身经历诉说:当年电子邮件由于网站搬迁,导致很多年前珍贵的邮件全部丢失,而早些年手写书信基本全部收藏,由此引导学生辩证地看待技术,理性地看待技术的两面性,思考数字技术与传统技术在情感传递上的差别与影响。
叙事性教学从知识出发,通过知识背后的故事,让学生理解知识的产生、演变过程,以及渗透在知识中的情感因素。因此,我们需要不断挖掘知识背后的故事,并将故事传递给学生,以此来显现课程当中的情感因素,不断激发学生对文化、历史、社会、人生与命运的思考[9]。
(五)浸润技术美育,拓展社会与情感能力培养内容
美育具有天然的、积极的育人作用。美育是审美教育、情操教育、心灵教育,也是丰富想象力和培养创新意识的教育,能提升审美素养、陶冶情操、温润心灵、激发创新创造活力[10]。社会与情感能力的培育本质上就是引领学生呈现真实的人格,走向高尚的品格,其与自我的审美趣味、审美经验方式甚至审美情感[11]都有着自然的关联。信息科技课程的美育可以包含多个层面。
首先,信息科技课程教学内容涵盖科技艺术美育。教师鼓励学生发现技术背后的美学,比如科技创新人文关怀之美、通用人工智能遐思想象之美、实验套件布局设计简洁规整之美、软件设计代码编写清晰严谨之美等,从而破除对信息科技简单、刻板的工具印象,消除单一、线性的工具理性局限,重新解读信息科技的艺术内涵,挖掘信息科技课程的人文意义。只有人们对美产生触动,才会对自身的情感、情绪有所觉察和认识,才会对周围人的情绪、情感有触动、反馈、共鸣和回应,才会激起自己对这个世界、他人、自身产生美好的追求和高尚的情感。
其次,信息科技课程价值追求科技向善的大义美学。当下生成式人工智能如ChatGPT、Sora等快速发展,很容易给人们造成机器“无所不能”的技术狂热幻觉。这对信息科技发展和学生认知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一方面学生处在成长时期,尚未形成科学合理的技术价值观;另一方面,信息科技课程的起步、发展和未来都离不开“科技向善”。无论看待技术还是他人及世界,学生只有拥有向善的意识和理念,才会变得更加包容、友善和有敬畏心。
最后,信息科技课程师生共同追求心灵完满的唯美育人课堂。有专家强调,知识的内涵是丰富的和多维的。学习既不是对知识机械、刻板的接受,也不是虚无的社会建构,而是要建立知识对于人的自我成长与社会性发展的意义关系[12]。学习的发生必定是学生内部知识结构的建构和变化,这种变化不仅是大脑的变化,还会伴随心灵深处的满足、认可和激励,促进心灵成长从情感层面上升到意志层面。
未来已来。智能时代,教学始终是一种面向生命主体、体现生命意志、彰显生命本性、促进生命发展的创造性实践活动[13]。一方面,信息科技教育要回归教育本真和文明本源,发挥人类情感和人文关怀的优势,刻意培养学生的社会与情感能力,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精神世界和内在灵魂;另一方面,信息科技教育要充分调动人的智慧和机器智能协同发展,利用数字化、智能化技术手段挖掘情感教育内隐关联,赋能社会与情感能力的测评,共同涵养数字时代信息科技教育新生态,为学生美好人生和全面发展奠定情感基石。
参考文献
[1] 徐瑾劼,罗阳佳,沈天音.专访OECD教育与技能司司长Andreas Schleicher:绘制学生社会与情感能力的多维画像[J].上海教育,2021(26):18-19.
[2] 宋佳,王芮.全球基础教育变革的十大趋势[J].中国基础教育,2024(1):65-69.
[3] 支爱玲.学生社会情感能力的培养路径[J].教育学术月刊, 2019(11):70-76.
[4] 蒋文宁,车越彤,陈振中.课堂教学中情感能量的发生、功能与激发[J].课程·教材·教法,2022(8):115-121.
[5] 杨滨.教育数字化时代的“屏幕学习”:问题表征与应对策略[J].课程·教材·教法,2023(11):66-73.
[6] 焦以璇.智能教育来临,教师当未雨绸缪:“人工智能赋能教育”系列之三[N].中国教育报,2024-03-03(4).
[7] 唐汉卫,黄忠敬.从“理性”到“理由”:社会与情感能力培养的规范性审视[J].教育研究,2024(3):87-99.
[8][9]罗祖兵.教学想象及其生成[J].课程·教材·教法, 2020(9):55-61.
[10]袁振国.美育的力量在于融合[J].中国教育学刊,2024(3):1.
[11]刘锦诺.数智时代的审美困境与美育的突破路径[J].中国教育学刊,2024(3):13-18.
[12][13]周福盛,黄一帆.人工智能时代教学中技术理性与教学情感的分离与融合[J].课程·教材·教法,2023(10):50-58.
(作者系浙江慈溪实验中学信息科技教师)
责任编辑:牟艳娜